新四季網

物流基礎知識知多少(物流的基礎知識)

2023-04-25 03:09:33

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經常有人提到。物流簡單的講就是指物的流動,各行各業都離不開物流;資金流是在經濟活動發生時的資金運動,終點記借,起點借貸;信息流是通過各種信息技術記錄反映物流、資金流的狀態與變化過程,它們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在交易過程中商品由供給方向需求方轉讓,是按市場規律進行的,這些活動要受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等市場機制的調節,這便是通常所說的商流,商品交易的全過程 構成了商的研究內容,具體包括市場預測、經營方向定位、經營方式選擇、貸源組織、商品採購、商品促銷、銷售、財務管理等。

本篇主要梳理一下物流方面的相關內容。

說到物流就避免不了流通領域,記得早期工作時的部門便是流通事業部,是面向超市、百貨、書店等零售企業的項目。

流通從廣義含義是所有可以流動的要素的流動,狹義含義僅指商品流通,是流程中的主流。

通常所說的物流一般是指物品從供給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它具備運輸、儲存保管、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等多個功能,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且複雜。

物流與商流可以統一也可以分離,統一是指物流與商流在同一時間同時發生,交易方式實現等價交換,在交換過程中生產者在轉讓商品所有權的同時,也把商品實體交給了消費者;現在物流與商流的的分離具備可能性與必要性,如消費者從零售商購買商品,但是貨品從生產商處發貨,通過下圖可以清楚的理解。

按照物品流動的過程,物流可以分為:採購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逆向物流和廢棄物物流,按物流系統性質可以分為:企業物流、社會物流、行業物流,詳細分類如下圖。

1、生產物流

生產物流是企業物流的關鍵環節,從物流的範圍分析,企業生產系統中物流的邊界起於原材料、外購件的投入,止於成品倉庫。

它貫穿生產全過程,橫跨整個企業(車間、工段),其流經的範圍是全廠性的、全過程的。物料投入生產後即形成物流,並隨著時間進程不斷改變自己的實物形態(如加工、裝配、儲存、搬運、等待狀態)和場所位置(各車間、工段、工作地、倉庫)。

從物流屬性分析,企業生產物流是指生產所需物料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運動全過程,是生產系統的動態表現。換言之,物料(原材料、輔助材料、零配件、在制品、成品)經歷生產系統各個生產階段或工序的全部運動過程就是生產物流。

2、社會物流

社會物流是指社會再生產中的總體物流活動,是從社會再生產總體的角度來認識和研究物流活動。其主要特點是綜觀性和全局性,主要研究社會生產過程物流活動的運行規律及物流活動的總體行為。

3、銷售物流

銷售物流是企業物流系統的最後一個環節,是企業物流與社會物流的又一個銜接點。它與企業銷售系統相配合,共同完成產成品的銷售任務。銷售活動的作用是企業通過一系列營銷手段,出售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實現產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

4、廢棄物物流

廢棄物物流是將失去使用價值的物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收集、分類、加工、包裝、搬運、儲存等,並分送到專門處理場所所形成的物流活動。是當對象物失去原有價值或再利用價值時,為保護環境而將其妥善處理的活動。

5、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貨以及周轉使用的包裝容器從需求方返回到供給方所形成的物品實體流動。比如回收用於運輸的託盤和貨櫃、接收客戶的退化、收集容器、原材料邊角料、零部件加工中的缺陷在制品等的銷售方面物品實體的反向流動過程。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及技術的不斷更新,物流業發展也非常迅猛,早期倉配分離,目前強調倉配一體化,早期以企業自建物流為主,現在第三方物流服務(3PL)更加符合生產需求,第四方物流(4PL)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它是一個供應鏈集成商﹐調集和管理組織自己及具有互補性服務提供的資源﹑能力和技術﹐以提供一個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6、第一方物流

指供應商銷售其產品而進行的物流活動,簡稱1PL。(供方物流)

7、第二方物流

指用戶從供應商處購進各種貨物而形成的物流,簡稱2PL。(需方物流)

8、第三方物流

指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簡稱3PL。(供、需方外物流)

9、第四方物流

指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對其公司內部和具有互補性的服務提供商所擁有的資源、能力和技術進行整合和管理,以提供整套供應鏈解決方案。

物流業處於現代物流的發展階段。現代物流(Modern Logistics)指的是將信息、運輸、倉儲、庫存、裝卸搬運以及包裝等物流活動綜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務是儘可能降低物流的總成本,為顧客提供最好的服務。

我國許多專家學者則認為:「現代」物流是根據客戶的需求,以最經濟的費用,將物品從供給地向需求地轉移的過程。它主要包括運輸、儲存、加工、包裝、裝卸、配送和信息處理等活動。

現代物流的特點:系統化、總成本最小化、信息化、現代化、社會化、專業化、電子化、網絡化、快速反應化、柔性化。

1、系統化是指在物流規劃設計過程中,要運用系統化思維,將涉及的各個環節(每個環節可能都非常複雜龐大)聯絡起來,以系統角度分析、設計、實施。

2、物流是供應鏈中的一部分,成本優化是供應鏈優化的目標之一,物流成本在供應鏈中佔據最大,也最具有優化的空間,但成本優化不是指單獨某個環節或某個過程的工作,而是要綜合考慮,考慮取捨使總成本最小。

3、物品在流動過程中涉及上下遊企業,信息的及時傳遞非常重要,運用信息技術打造高可用的系統是十分必要的,保證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4、現代化是指應用各種現代化的設備和管理方法,提高響應速度,提升物流效率,確保生產安全。

5、物流雖然是指物品實體移動,但它依賴於政策、環境、基礎設施(如公路、鐵路等)等諸多因素,它是一個社會性的活動,需要全方位的同步協同發展。

6、專業化是指現代物流需要服務功能與服務對象的專業化,參與的多方企業、人員都應該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意識。

7、電子化是指藉助於信息技術系統和相關的軟硬體提升信息的傳遞速度,替代一些傳統的工作方式,如條碼、RFID、GIS、GPS、電子秤、電子單據、在線審批等,從而使整體效率有所提升。

8、「時間要求」貫穿於整個供應鏈,物流中對時間要求也非常高,它不僅是指及時將實物送到至需求方,也包括從交易開始時各種信息的反饋,如訂單的及時下發、倉內生產過程的及時反饋、運輸過程中物品所處的節點、預計完成時間的顯示等,這些都是快速響應的範疇。

9、柔性化是指物流系統對外部環境、物流服務需求和物流資源等動態變化的適應性。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講魯棒性和彈性,它們與柔性是不同的。魯棒性是指物流系統內部和外部風險的存在,物流系統具有的抵禦風險、抵搞衝擊的能力;彈性是指物流過程中受到風險衝擊之後能夠迅速恢復的自修復能力。

柔性強調的是適應,魯棒性強調的是穩固,彈性強調的是自修復能力。

在學習供應鏈時,我們都知道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物流和物流管理亦如此。

物流是指物品從供給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它具備運輸、儲存保管、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等多個功能。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會再生產的過程中,根據貨物實體的流動規律,應用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控制,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從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經濟效益的過程。

物流管理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物流管理的內容,可以從管理層次具體業務兩個方面區分。

管理層次:戰略管理(高層看方向)-> 物流系統的設計與運營管理(中層看規劃)-> 物流作業管理(基層看執行)。

具體業務:對物流活動諸多功能要素的管理(包括運輸、倉儲保管、配送、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和信息處理七個方面)-> 對物流系統諸多要素的管理(包括人、財、物、設施設備、規章制度等內容)-> 對物流活動中具體職能的管理(包括計劃、質量、技術、服務、客戶、營銷等,如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質量管理、物流服務管理、物流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供應鏈管理等)。

物流管理的核心目標就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也就是經常說的「降本增效」,它與供應鏈管理的目標相一致。

我們在進行物流系統設計與優化時,一定要考慮物流成本,因為它在整個供應鏈中佔據很大的比例,下圖是我國1991-2015物流總費用佔GDP比重(來源網上)。

物流成本的構成主要包括:運輸成本、庫存成本和管理費用。

在工作中,可以根據以下成本的構成進行物流系統的優化,著重關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運輸、保管、管理等相關費用項。

我們知道,企業如果降低或壓縮成本可能就會導致服務水平的降低,這便於物流服務水平與物流成本的效益悖反,即要提高服務水平則需要投入相應的成本,壓縮成本勢必會影響服務。

在實現物流管理核心目標(降低成本),要採取一定的策略:

1、保持物流服務水平不變,通過改進物流系統儘量降低物流成本(優化系統)

2、為滿足特定客戶的需求,不惜增加物流成本來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搶佔市場)

3、保持成本不變,有效利用物流成本的性能,挖掘潛力,提升服務水平(從細節出發,差異化需求)

4、適當的降低物流服務以實現更大的物流成本的降低(具備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後)

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有很多,這也是在工作中不得不考慮和關注的(約束理論),理論與實際業務場景要結合。

綜上所述,降低物流成本可以通過物流合理化、提高服務質量、加快物流速度和專業化人才培養等途徑實現。

備貨保證可以通過安全庫存、自動補貨等實現,合理的搭建倉配站點,優化車輛裝載與運輸路徑提供運輸保證品質保證可以通過生產質檢、流通加工質檢和安裝驗收等多種策略結合實現。

但一味的以降本為目標,而忽略其它因素,在整個供應鏈的建設過程中也是不可取的。供應鏈中從生產商到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整個價值鏈傳遞過程中是從 VV 的過程,且供應鏈的管理強調協同、共贏,所以物流管理的目標強調總成本最小化。

物流服務的對象是用戶(企業用戶和個體用戶),服務於用戶的同時需要幫助用戶創造價值,對於第三、四方物流則是更好的體現,它通過信息的集成,通過資源的整合,大數據技術為各方提供良好的服務,正所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講究的是長遠發展。

前面,從物流的整體上進行了相關內容梳理,下面按照以下幾個基本功能進行介紹。

一、物流運輸

運輸是使用運輸工具將物品從一地點向另一地點運送的物流活動,以實現貨物的空間位移。

運輸和搬運的區別在於運輸是在較大範圍的活動,搬運是在同一地域內的活地勸。

運輸具有基本功能和輔助功能,基本功能是通過實現物品空間位置轉移,創造物品的「空間效用」,輔助功能是實現物品的短時間的儲存,創造物品的「時間效用」。

運輸產業的特性:生產過程的繼續,運輸業的產品是服務,具有社會公共服務(前面介紹物流具有社會性)。

物流運輸的四個原則是:及時、準確、經濟、安全

物流運輸系統的四個基本要素:運輸對象,運輸的參與者,運輸手段,其他資源要素。

常見的運輸方式有:水運、路運(公路、鐵路)、空運和管道運輸。

在現實場景中,更多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輸方式,兩種以上運輸銜接,或者一種運輸方式聯合經營(兩家以上運輸企業)的組織銜接與配合,這便是「多式聯運」,它的特點是一次託運、一次起票、一次結算、一票到底、全程負責。

運輸參與者眾多涉及利潤的分配,不同的運輸方式的配合,受地域、環境等相關資源的約束,整個過程非常複雜,衡量運輸合理化有三個指標:成本(低)、速度(快)和一致性(穩定)

這裡要注意運輸成本是指總成本最小化,運輸速度合理並不是超快越好,還要注重效果,運輸一致性是指針對相似貨品、相同目的地等相似的需求,在不同的時間段,物流運輸過程要一致(如費用、運輸方式、裝載率、送達時間等等)。

在現實的物流運輸過程中,經常會有不合理的現象發生,如:空駛、對流運輸、迂迴運輸、重複運輸、倒流運輸、過遠運輸和運力選擇不當等,這都會影響到物流運輸的績效。

運輸合理化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考慮:

1、運輸距離合理化,儘可能縮短距離,但要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

2、運輸環節合理化,減少不必要的運輸環節,通過信息技術加強信息返饋速度,使各環節銜接順暢,減少等待時間。

3、運輸工具合理化,採用多式聯運的方式,以速度快、費用低為原則。

4、運輸時間合理化,物流運輸的速度是競爭的關鍵因素,但要考慮安全性,效率與效果要兼顧。

5、運輸費用合理化,這個在前面一直說,就是總成本最小化,不單以某個運輸成員或運輸環節的成本為考核目標,追求系統化、整體化。

具體的相關措施,可以參照以下內容進行:

二、儲存保管

說到儲存保管,自然會想到倉庫與WMS系統,配送中心、站點等,這些都屬於物流中的一部分,而且倉庫管理(WMS)、配送管理(TMS)都已經單獨成為一個領域,擁有成熟的體系和管理方法,這裡僅做簡單地梳理。

所謂保管是對貨物進行儲存及對數量、質量進行管理控制的活動。前面提到過「時間」和「空間」兩個狀態,儲存改變貨物的時間狀態,運輸改變貨物的空間狀態,在物流系統中,運輸和儲存是物流的兩大支柱

倉儲的作用,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縮短供貨時間、調整供需關係、降低價格波動影響、防止缺貨

商品庫存的增加會佔用資金,庫存過多會增加管理成本,也可能產生損失,沒有庫存在滿足客戶需求以及應對價格波動風險與缺貨產生的損失,設置合理的安全庫存,準確的需求預測,先進的補貨系統是所有企業都必做的工作,庫存管理在整個供應鏈管理中屬於核心中的核心。

不同的企業都會規劃自己的倉庫,通過合理的倉庫布局,滿足最終用戶的需求,倉庫的類型見下圖。

無論是保種類型的倉庫,其作業過程中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規範,保證安全和效率,當然這只是大概,具體的倉庫作業會有更詳細的要求和流程。

倉儲保管過程中的作業需要很多設施與設備,貨架、託盤、叉車、碼垛機、消防施施、溫控設備、打包機等等,通常這些設備與設施按其主要用途和特徵劃分為:裝卸搬運設備(裝卸堆碼設備和搬運傳送設備)和保管設備(存貨用具、計量用具、養護檢驗設備、安全設備、通風照明等)。

裝卸搬運設備對於改進倉儲管理、減輕倉儲勞動強度、提高收發貨勞動效率、減少操作中的商品損失具有重要作用。

保管設備對於在庫商品質量的維護有著重要的作用,這類設備數量具大,每個倉庫都不可或缺。

倉庫管理目標:充分利用倉庫空間,加快貨物周轉,保證庫品質量,安全生產。

對於倉庫管理,主要包括:入庫(收貨、裝卸、質檢、驗收、上架、入庫等)、庫內管理(盤點、報損、整理等)、出庫(接收訂單、分揀、打包、發貨等)幾個階段,前期曾梳理過WMS的內容,詳見:長文|3萬字帶你了解「WMS流程」,關注公眾號,發送 「WMS」 即可獲取。

三、裝卸搬運

前面在倉儲保管過程中需要用到裝卸搬運設置和保管設置。在整個物流運輸過程中,會涉及多次的裝卸、搬運,所以減少貨物的裝卸搬運次數會降低費用。

裝卸和搬運是兩種不同的活動,裝卸是指對物體上下的移動,廣義的裝卸包括搬運活動;搬運是指對物體橫向或斜向的移動,它是在物流節點進行,而且是短距離的移動,搬運與運輸不同,運輸是在物流節點之間對物體的移動,屬於長距離的移動。

在物流運輸過程中,為運輸、保管和配送的需要而對貨物進行的裝卸、搬運、堆垛、取貨、理貨等,或與之相關的作業都屬於裝卸搬運,它的基本動作包括裝車、卸車、堆垛、入庫、出庫以及連接上述各項活動而作的短程輸送,是伴隨運輸、保管和配送等活動而產生的必要活動。

裝卸搬運的分類如下:

為了物流運輸的總體目標,在裝卸搬運過程中也需要合理化設計與規劃,具體原則如下:

1、減少裝卸搬運的作業次數

2、使距離(或時間)最小化

3、提高裝卸搬運的靈活性

4、充分利用機械,實現規模裝卸

5、利用貨物本身重力作業,避免損失和額外付出

6、滿足貨物單元化要求,如五五堆放、使用託盤等標準化作業

7、保持裝卸搬運系統化

四、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過程中的加工活動,它是為了方便流通、運輸、儲存、配送以及方便用戶充分、綜合利用貨物而進行的加工活動,流通加工與生產所針對的對象、內容和目的不同,它們所處的領域和價值觀點也不同。

流通加工的內容有裝袋、定量化的小包裝、掛牌、貼籤、配貨、挑選、混裝、刷標記等,流通加工不僅能夠提升物流效率,而且對於標準化的建設、銷售效率的提高、商品價值的改進也越來越重要。

同樣,流通加工要注意合理化,要遵守一定的原則,常見的不合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加工地點選擇不合理,會使得在貨物在流通過程中造成停滯及損失,會影響流通速度;加工方式不合理一方面可能會增加勞動力成本,也可能會使得貨物的價值產生損失;而且不合理的加工勢必會增加供應鏈環節,增加不必要的流程,從而影響整體供應鏈;加工不合理會產生額外的成本,也會影響貨物運輸、裝卸搬運、保管、包裝等,從而導致總體效益降低。

所以,流通加工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加工和配送相結合

2、加工和配套相結合

3、加工和合理運輸相結合

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結合

5、加工和節約相結合

五、包裝

包裝是指在流通過程中為保護商品、方便運輸、促進銷售、按照一定的技術方法而採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等的總體名稱(名詞),也是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採用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的技術方法所進行的操作活動(動詞)。

包裝的作用主要包括:1、保護商品,2、便於處理,3、促進銷售,4、識別商品

常見的包裝形式有紙、塑料、玻璃、木材、金屬等。在電商企業中常有的紙箱、填充物、塑膠袋等,這些屬於易耗品,它們單位價值低但用量大,在財務核算上針對這部分商品也區別於其他存貨商品。

包裝具有銷售和運輸兩方面的考慮,針對不同的商品要合理化。所謂包裝合理化是指包裝整體的合理化,這種合理化往往用整體物流效益和微觀包裝效益的統一來衡量,兼顧銷售與運輸。

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不合理的包裝,如中秋月餅禮盒,保健品禮盒等,本著實用、適用、節約原則,包裝要合理化,主要途徑如下:

對於裝卸搬運和包裝,都會產生費用(裝卸費、打籤貼籤費等),這些在費用核算時要根據承擔主體、費用分配規則進行計算,而這些也可能歸屬商品的成本,與成本核算結合考慮。

六、配送

倉儲、配送與銷售同等重要,倉配一體化使得儲存保管與發貨配送集成在一起,優化了物流環節,提升了整體效率,更好、更快的服務於用戶。

什麼是配送?

配送是根據客戶需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節點對商品進行集化、分貨、配貨作業,並按時將貨物送交收貨人的物流活動。

配送這一過程由集貨、分貨、配貨三部分組成,配送過程包含了採購、運輸、儲存、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多項物流活動,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物流活動,它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配送分類:按配送時間、數量,組織者 或 按貨物品種、數量等進行:

配送有針對企業的配送,有針對最終用戶的配送即ToB和ToC,面對的用戶類型不同,配送的要求也不同,配送是末端物流,我們常見的快遞送貨上門稱為「最後一公裡」屬於送貨,配送與送貨和運輸間也有所區別。

1、配送與運輸比較

2、配送與送貨比較

3、配送的作用

我最早接觸到「配送中心」這個詞是在多年前參與的武漢新華書業項目,當時的配送中心系統是連接供貨商與各連鎖門店的中間體,它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向供貨商採購圖書、圖書進貨管理、庫存管理、向各連鎖門店配貨以及發貨等。

什麼是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從事配送業務的物流場所或組織,是以組織配送性銷售或供應,執行實物配送為主要職能的流通型節點。它與倉庫有所不同,不是等於一個倉庫。

配送中心主要功能是,提供配送服務。在物流供應鏈環節中, 是一處物流結點,為物流下遊經銷商、零售商、客戶作配送工序。

利用流通設施、信息系統平臺. 對物流經手的貨物, 作倒裝、分類、流通加工、配套、設計運輸路線、運輸方式, 為客戶提供度身配送服務,隨著業務需求的變化,供應鏈的不斷優化,現在倉配已經集成一體化,使倉配間的銜接更為順暢。

配送中心的目的是節約運輸成本、保障客戶滿意度,它可以是多級的,在整個物流體系中,配送中心具有:組織網絡化、功能集成化、目標系統化、作業規範化、服務系列化、手段現代化、經營市場化、流程自動化、管理法制化等特點。

配送在整個物流中最複雜的,需要不斷的優化使其合理化,配送合理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採取這些配送措施會涉及到成本與服務水平的平衡,評判是否達到合理化考量,主要參看以下幾個方面。

關於不合理的配送表現形式主要包括:

1、進貨的不合理

2、庫存決策不合理

3、價格不合理

4、配送與直達的決策不合理

5、送貨中不合理運輸

6、經營理念的不合理

至此關於物流的基礎內容的梳理完畢,在本文開始介紹了相關的概念,然後分別介紹了運輸、儲存保管、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包裝、配送幾個方面的內容。

當然,這些都是概括性內容,在實際工作中需要針對每個環節、每個標誌、每個指標根據信息數據的反饋、分析、推演進行流程、組織、網絡等多方面的優化,深入到細節。

工作中我們更多的側重於實踐,期望於針對面對的場景找尋到對應的、具體的解決方案,理論只是簡單了解,隨著供應鏈網絡的複雜化、多變性,信息系統也變得越來越複雜,此時在概念模型、業務模型、系統建模等方面的工作便需要理論的支撐。

這些基礎知識就是框架,在這個框架內進行組合、擴展、演變,使它們結合實踐並應用於各個工作場景中,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