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哪個卦斷事最準(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
2023-05-18 06:57:59 2
易經哪個卦斷事最準?12:否卦 天地不交之卦,,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易經哪個卦斷事最準?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易經哪個卦斷事最準
12:否卦
天地不交之卦,
人口不圓之象。
否(音匹):卦名,象徵閉塞、阻隔不通,變壞滅絕。否字由不字和口字組成,是說兇荒年,千萬民眾得不到糧食而受餓的形象。否卦上卦為乾為天為陽,下卦為坤為地為陰,是說天氣上升而地氣下降,這是天地背離而方向相反,陰陽之氣不能相交,否塞不通之象。陰陽不交則萬物生養得不到暢通,雖有造化也不能起作用,這種情況幾十年或百年之中或有發生。聽說古代有一年,夏天大旱,太陽的顏色就如丹砂一樣紅,五穀得不到收成,天下人飢餓,這就是天之氣不降、地之精氣不升,否塞的時侯。
否卦是大往小來的智慧,否卦乾天上坤地下,這本來是自然的真實情況,怎麼會是代表不吉祥的意思呢?原來天具有向上的性質,地具有向下的性質,天與地目標不同,不能同心同德,就象君王與民眾不是一條心,怎麼會亨通呢。在太平盛世時,君王開始好大喜功,開始注重享樂,注重排場與奢侈,而這些生活費用只有從民脂油膏中得來。官府搜刮民財以供帝王享用,但是把民眾的油脂都抽出來,也填不滿君王的欲望,於是君王與民眾之間便產生了矛盾,盛世也開始衰落了,例如殷紂王由一雙象牙筷子逐漸走向亡國。
否卦是十二消息卦中的七月,此時正是立秋時侯,陰氣開始上升,陽氣開始下降並且慢慢的收藏起來。特別到了十月,基本上將陽氣都收藏在地下,大地要為萬物在立春以後生長做好準備工作,為它們積畜力量,準備進行新一輪的運作。所以大地不能沒有陽氣滋生,這是大自然的季節轉換,是一種自然現象。泰極否來、否極泰來,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也是事物矛盾在不斷的轉化,萬物就這樣周而復始。特別在人事的發展過程中也有這種現象,在不平衡中找平衡,然後才有發展,如果絕對平衡了,社會也得不到發展。雖然道理說的不錯,但是具體落實到某一個人,讓他找平衡,又確實有點難。大道理好說,小道理卻不好理解,有些事情阻塞就在小道理上。
前面的泰卦是說亨通博大了,到了太平盛世了,人們都過上了好日子了,所以人情安樂,容易生出驕傲之情,驕情又容易生出兇禍,這是自然的形勢。由於達到了極點,所以物極必反,通暢之後就是閉塞,因為事物不可能一直通暢,所以泰卦之後是否卦。然而人如果能畏懼天命,按時機而守中庸之道,縱使時運是否運,也可以使否趨向於泰。想使否轉為泰,保持通泰兩個時期而不是閉否,這是君子之心。通泰轉為閉否,任其為否運而不期望其轉為通泰之運,這是小人之心。否雖然說是天運之自然,但是君子不敢責怪於天,必然想盡其最大努力來救濟否塞。要知道天道也想長久的保持泰世,但人為的因素太重要了,惟有君子知道人能勝天,故而天與人經常能相互呼應。《易》中的八卦次序,卦象上非覆即變,其含義也是相連有序,極其連貫的表達岀事物的變化規律。
卦辭: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否有否定與閉塞兩種含義,從節氣時間上是七月卦,即陽氣漸漸的衰弱而陰氣漸漸的強盛,這是秋天來了。秋天是秋風掃落葉,萬物開始凋零,動物們開始換毛,萬物開始處於躲藏之中。從人道上來說是反常時期,對君子的正直不利,堅守正道只能吃虧,也得不到任何利益,所以說不利君子貞。例如孔子的人生經歷便是典型的例子,孔子宣揚仁義道德本來是屬於正道的事。可是時代不同了,周室衰落而諸候稱霸,誰的胳膊粗力氣大,誰就能多佔領土地。孔子到各個諸侯國去宣揚仁義道德思想,諸侯國家沒有一個採納他的意見,因為一點用都沒有。在當時的情況下,靠仁義道德連飯都吃不上,這種道德怎麼會有市場呢?所以說在這種時代,君子就無法守正道,這種時代是大往小來的時代。
大往小來:否卦內坤陰外乾陽,內心柔弱而外表剛強,性格相當於小人,內心是小人之心而外表是君子形象。小人盤踞在朝廷內,君子就被驅逐於外了,這是小人之道強盛,君子之道削弱的表現。從卦象上說是乾天來到外卦為大往,坤土來到內卦為小來。也就是說陰在內卦成長,將陽驅逐到外卦。以人事來比擬,是小人得勢而君子被排斥的形象。在這種時期,君子應當節儉其高尚的品德以避難,不要以福祿為榮譽。因為小人得志的時候來臨了,小人妒忌賢人的才德,所以君子要把美德收藏起來才能避免災難。由於是小人的天下,當然就沒有君子的位置,所以君子在這種情況下要甘於清苦,不要追求榮華富貴而到朝廷為官,如果不識時務,只能引來殺身之禍。例如春秋時期以老子為代表的一幫隱士就是明智的君子,他們隱居起來,不再為官,從而逃過了小人的迫害。不過隱士們也是身隱而身不隱,仍然觀察著天下大勢的變化,隨時準備因時勢而動,這是處於泰極否來時,君子所應當做的。由於天地之氣互相不交往而導致萬物不亨通,君王高高在上,大臣位卑在下,上有上的想法、下有下的看法,君臣意見相隔閡,政治混亂,國家有等於無的現象,天下已經無法治理了。
否卦是閉塞不通的意思,卦象與卦德都與泰卦相反。否之匪人:是說否不是人為的原因而是天意,即大往小來也。不利:是指萬物不通暢、天下無邦國、道流通與道阻塞之類。君子貞:即君子應當節儉其高尚的道德,收斂其道德光輝,乾三陽君子出居在外卦,目的是躲避小人的廹害。大往小來:否卦與泰卦相綜,泰內卦的陽爻來到否外卦,泰外卦的陰爻來到否內卦,陽大陰小,故曰大往小來。由於所處的時代與地位不同,對否卦的感悟也略有不同。周文王處在殷朝末世,親自看見世道的否塞,所以發出否之匪人的感嘆語句。孔子處在春秋時期的否塞時代,乃曰:道之能施行是命也!道之被廢除也是命也!孟子處在戰國時期的否塞時代,乃曰: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否之匪人是天數也,君子貞是人的事情。所以孔孟之道是前行講究禮節,退守則以義理,目的是為了守住君子之貞。當否運來臨之際,君子欲想以人的智慧來救濟其否世,但否運乃是天運的自然規律,豈能容納人的智力在其間,君子又能有何作為,惟有守住自己的貞正而已。
否與泰本身無好壞,也無貴賤,泰為通否為阻,就像大街上的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這是一種規律,是循環運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如果佔卜到否卦,心理不要蒙上陰影。例如北京天壇公園有個祈年殿,所謂祈年就是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政通人和。按理來說應該設計成泰卦,但祈年殿的總體設計偏偏是一個否卦。祈年殿上有三層頂簷,像乾卦的三個陽爻;而下面三層基座,被中間的臺階分開,像坤卦的三個陰爻;乾上坤下正好是否卦,取其否極泰來之義。事物靜止為否動為泰,舊歲之未為否、新年伊始為泰,即新春開泰,三陽開泰,沒有否則泰從何來?否從表面上看不利,人們都不想被阻止,都想像水一樣長流,但有時候該否塞就要否塞,因為否塞是為了前行;泰為了否,否為了泰;因為否是自然運行的規律,不是靠人為的因素,不是你想怎樣就怎麼樣。如果人為的因素的阻塞或不阻塞,則對君子不利,是君子不能準確的把握"與天地準"(貞),君子是指懂得自然規律的人。所以我們不要人為地分出君子與小人,這是不對的,我們以一個規則為標準:掌握了自然規律沒有。因為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規則,社會、國家、單位都有自己的規則,遵守了規則你就是君子。
用否卦比擬人事,在一家之中,上卦乾代表父親和兄長,下卦坤代表兒子和弟弟,父親和兄長過於剛猛,兒子和弟弟過於愚昧柔弱,上下之間性情不合,對於事情經常各有各的看法,百事不順利,往來打交道的人都是奸邪之徒,僕人和妾婦都敢違背主人的意願;或者憑空而發生獄訟之事;或者無故而發生飛來橫禍;以至於錢財耗損,聲名破裂,家道日益衰退,實際上是否運來臨了。推算否運的極端,則一年之中風雨不調,疾病則是胸隔不通,經商則貨物積壓難以銷售,求取功名則名落孫山,雖有好的事情發生,但也不怎麼樣,故曰不利君子貞。君子惟有順守其變,以避免禍患而已。
用否卦比擬國家,乾上坤下,陽氣上浮而不降,陰氣下沉而不升,上下二氣隔絕,是君王與大臣的志向不相同。小人在朝廷執政而君子退居在外,一時間乘時機而得勢的人,都不是君子,故曰"非人"。國家值此否運,君王驕奢而奸臣諂媚,國力日益衰弱,正道漸漸的衰退,內有權臣擅政,外有強敵壓境,莊稼五穀不收,民眾饑寒交迫,兵役不休止,而疆土日益縮小,故曰:天地不相交往則萬物不能通暢,君臣上下之間不相交往則國家就如沒有一樣。這樣的國家將由誰來治理!此時君子惟有居《易》等待天命,獨善其身,所謂邦國無道則隱遁,故曰不利君子貞。小人則洋洋得意並且詭計百出,其中精明靈巧的小人是內心有奸邪而外表裝扮的很正真,以掩蓋其醜惡的行為,並且寫文章或者寫書來宣揚其好的方面,謂之: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或者小人收羅君子,以擴大其羽翼。例如玉莽禮賢下士,藉助有文化的奸人來宣傳自己。所以小人天天進步,而君子天天遠退,謂之:小人道長,君子道消。道字包括天的陰陽,地的剛柔,國家的治亂,內外的處置,進退得失,其含義甚是廣泛,所以明白否之運,都是由於陰陽不交和而來的。《易經》的爻辭把泰歸於天運,否是人為的原因,所以泰卦的爻辭說"裁成輔相",是不敢貪天功;否卦的爻辭說"君子以儉德闢難,不可榮以祿",聖人垂誡之意,可謂深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闢難,不可榮以祿。
儉:自我約束,不放縱,即壓抑在心中而不顯露的意思。闢與避同,躲避小人的禍害。不可榮以祿:人不能因為得到富祿而以此為榮耀,這不是戒辭,如果不自我約束其道德品質,而對外誇耀其福祿,則小人的忌恨之禍就將來到。今天既然收斂了其德性,人們不知道有我,我也不顯耀自己的福祿,這種方式正是為了躲避災難。否卦的形象是天地不相交,是閉塞的意思,君子在閉塞的狀況下,應當收斂自己的才華,不可炫耀,以避免小人陷害的災難。不可追求榮耀富貴,以避免遭到小人的嫉妒。
否卦是指天地進入了另一種運行方式,交與不交,否和泰,都是天地運行循環的一個過程,一個轉換。儉指節儉、節約,例如泰卦中說糧食豐收了,人們卻不知道節約,實際上是指違背規律和規則。《易》中無小事,即使講到一根茅草也是大事,都是與天地準的。天地造化萬物是讓人來享受的,但是人的欲望不要太過分,不要過於掠奪;享受過頭了就會有災難,所以不要誇耀自己享受的福祿,即過分的消費就是暴殄萬物。
天地不交即陰陽二氣閉息的時候,此時君王與大臣之間意見不合,上下離叛,朝廷政務得不到治理,外亂交迫,是無道之極也。所謂
天地閉塞而賢人隱居,君子在這個時候,惟有靜下身心來修養自己的品德,隱居躲避名祿富貴。如果心思還在功名利祿,恐怕名祿到手了,禍患也來到了身邊,等到此時才想躲避災難,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君子必須韜光養晦,隱遁在山野之中,即使把功名利祿賜給你,君子也不能接受。因為君子應該以德為榮耀,而不以福祿為榮耀。
初六: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
拔茅草,茅草長長的根將其他的茅草也帶離了土地,守正道吉祥,亨通。
啟示: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團結就是幫助我們跳出困境的法寶。
①拔茅,茹以其匯:泰卦指的是天子徵討不服的諸侯,是何其威武。而否卦指處於下層的志士,受到君王重臣的邀請而去清理君側。三國時,天下義士驅逐董卓。曹操、劉備等人因而成為英雄人物,可見亂世出英雄還是有道理的。
初六陰柔處下,下卦坤地的三個陰爻就像茅草的根相互牽連,是上下閉塞的形象。下卦坤為否中之否,上卦乾為否中之泰。否內卦三陰爻相連,就如同泰內卦三陽爻相連,因而兩卦初爻之辭相同。只不過否卦陰爻為小人,三陰爻相連,一陰爻前進則眾陰爻共進。以人事比擬,就是小人跋扈,營私結黨的時期,因為是初爻,小人醜惡的面目還未顯露。因而告誡君子應當團結,堅守純正,防患於未然,就可以吉祥亨通。例如大奸臣得志則群奸臣競相投奔,謂之拔茅茹以其匯。初六雖然是小人並進的時候,但其中也有君子在前進,君王也在禮賢下士。在下位的君子不忍心忘記君王,看見有前進的機會也在前進,故曰貞吉。
初六之時,小人惡跡還未成形,並且初六與九四相呼應,所以初六小人還有想成為君子的想法,所以聖人不想斷絕其想法,故而教育其貞。如果初六能改邪歸正,以正道匡濟時世,可以得到吉利並且亨通。 貞者,上面有九五剛健中正的君王,坤卦三陰爻能夠相互牽連而志向在於救濟君王,當否塞之時,陰爻順從陽爻,是小人而能夠服從君子,所以為貞。初六在下,離陽爻很遠,三陰爻同體,故有拔茅茹以其匯之象。拔茅草之所以守正吉祥,是心裡想著君王的緣故。當否運之時,初六小人初時得官位,也具有忠君愛國之心,能夠與君子共同前進,並能保持正道,其志向在於救濟休否之君王,也可以算是君子,這是吉利並且是亨通之道。比較其他小人只有自己而無君子,初六是小人中的異類。
拔一根茅草看看它的根生長的怎麼樣,否卦的初六與泰卦時初九相比,已經是此一時比一時了,初六的根把營養都奉獻給果實,已經精疲力竭了。也就是說大地把陽氣耗盡了,陰氣要來了,又要轉換季節了。大往小來,一年一度秋風勁,新的一輪分工又開始了。君子掌握和了解自然界中的泰和否的規律,並且按照規律做,就能夠吉祥和亨通。
這爻說明在閉塞時期,小人將得勢,應該精誠團結,防患於未然。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包容承受,小人吉祥,大人物閉塞,亨通。
啟示:在你困難時,有人給你物質上的幫助,如果你是胸無大志的人,則會感到無比順暢。但是志向遠大的人,則不一定感到事情已經發生轉機。
①包:包容,陰包陽。②承:順承。包承:是包容、承受的意思。
六二陰柔中正,又與九五君王相應,雖然是小人,但是還能明辨是非,知道包容承受君子。不過畢竟是小人得勢的閉塞時期來臨了,對大人即君子來說,世道已經閉塞,很難出頭了,應當坦然承受閉塞的命運才能亨通。所以否卦爻辭用包承二字來形容,包容承受,何其膽怯!泰卦爻辭為包荒,包容八荒,何其氣魄!在否塞時期,不這樣是不行的,因為小人得志,大人只能受氣,只有忍辱負重才能躲過災難。但大人要否定小人之道,不入小人之流,不要被小人的聲勢擾亂其意志,才能坦然、才能順利。
君子來到下位而說是包荒,小人來到下位則說是包承。既然包容承受,則小人與小人為群,大人與大人為群,雙方互不幹涉,也不相互傷害。因為小人不傷害君子,所以君子身處否運而其道也能亨通,但不要炫耀其榮祿。當世道否塞時,君子固然應當退避,然而也有受冤屈而行使其權力,並且屈身救濟世道的人物。例如漢朝的陳平與呂氏家族,唐朝的狄仁傑與武氏家族,這些人都足以救濟否塞,故曰包承。君子處在濁世,往往都保持自己廉潔自律的貞節,被小人所畏忌,不但不能保護好自己,而且不利於國家,只有暫且接受小人的恩惠,以隱晦自己的清白節氣,這是隨波逐流之士,謂之包承。也有痛恨小人而欲想除掉他,但形勢不容許,暫且拿利益引誘小人,用以消除其兇險的囂張氣焰,即枉道行權之計,也謂之包承。小人能夠包容君子,是小人中的君子;君子接受小人的包容,是君子中的小人。正人君子處在否塞時期,肯定不會接受小人的包承,因而亨通。
人以群聚、物以群分,在這裡是指陰陽二氣不能亂,亂了群就不行了。坤卦六二陰爻中正,代表大地,大地開始包容承受萬物,大地的陰氣開始向上運行,開始工作;陽氣則藏在地下開始休息,這樣陰陽分工明確,所以亨通吉祥。引申來說:小指謙卑的意思,小人吉是指很謙虛很虛心,就像茅草根那樣,履行自己的承諾,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於是得吉。大人否是指很傲慢的大人物,認為自己不需要承擔責任和義務,認為自己很了不起,這樣就會否塞。
作為大臣們也各有各的能耐,有善於事奉君王的大臣,有安撫社稷江山的大臣,有天生喜歡為民請願的大臣,有斷案清白公正的大臣。六二是小人中的靈巧之人,滿心喜悅的包容承順,並且善於事奉其君王,因而得到君王的寵幸,官爵福祿賜予的很豐厚,因該是吉利的事。但是六二陰柔沒有才能,當否塞之時,即無能力治理否塞之世,也無法撥除騷亂的形勢。但六二能包容君子並且禮賢下士,以這些君子作為自己的智囊團。與其他那些嫉妒賢人並且殘害君子的小人相比較,六二與他們還是有區別的,故曰:包承,小人吉。而那些大人君子,則堅守其貧窮而獨善其身,必然不肯委曲求全來效力於得志的小人,雖然身處否世,但其道自然亨通。君子志向高遠品德純潔,決不隨波逐流而混入小人之群,故曰:不亂群也。
這爻說明在閉塞時期,君子應當覺悟,了解適者生存的道理,以等待時機。
六三:包羞。
包容羞恥。
暗示:一個人無功而受祿,應該感到羞恥。
①包羞:是包容羞辱,是說其行為惡劣,心中卻不知道羞恥。
六三爻居內卦陰之極,作惡多端,一方面愚昧不審察時勢,另一方面又不自我反省。今天否中之否已經離去,而否中之泰將來臨,有為之士都出山圖謀治理世道,施展其才能,撥亂反正,以救濟國家的否塞。六三陰柔無才能,看見六二包容初六,於是六三也包容六二,但是六三不知道六二與陽爻相隔絕,所以才包容同類陰爻。六三與九四陽爻相鄰,六三隻知道包容其下面的陰爻,而不知道上面有陽剛大人,這是捨棄九四陽剛大人而包容六二小人,這不是正道。六三才柔志剛,不能順從君子,其行為羞恥,故曰包羞。
六三不中正並且媚上欺下,與六二包容順承君子相比較更為陰險,六二尚且能包承君子,六三已經有傷害善人的意思了,已經完全是個小人了。並且與乾卦的陽爻接近,陰謀傷害君子,絲毫不知道羞恥。但是否世開始轉運,否的形勢已經開始衰退,六三本來欲想傷害君子,並且蓄積力量準備除掉君子,但形勢不容許這樣做。今天小人感嘆君子之德,內心反省感到羞恥,所以六三看見君子感到羞恥,只有以曲意來掩飾自己,謂之包羞。所以君子遇到兇頑之徒,讓他畏懼不如讓他知道羞恥。內心羞恥而外表包裝修飾,其心中的險惡是不能估測的。爻辭不言兇,但六三已經知道羞恥,也應該知道其兇險了。
古代一位重病中風老人問卜,佔的是否卦三爻。斷曰:內卦為地沉下,外卦為天飛騰,卦象是心魂歸天,形體歸地,即心魂與身體相分離之象,大兇之兆;況且否字由不口組成,是口不能說話而氣息將絕的時候;六三爻變則為遁卦,是其人將躲避俗世而超升仙界也;九四爻是其離世日期即第二天去世。後果如此。
這爻說明小人已經顯露了陰險的真面目。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得到君王授命,沒有災難,眾人依附,同受福祿。
啟示:理應獎賞幫助你成就事業的人,並且要論功行賞。這樣各自的心願都得到了實現,將有利於成就大業。
①疇:範疇,同類,志同道合者。②離:依附。③祉:福,神降福澤。④命:指天命。
九四處於乾卦的開始,閉塞時期已經過了一半,開始露出曙光。九四陽剛大臣有排除阻力的才能,但是陽居陰位又不得中,處境不是很好,所以缺乏剛毅以及敢做敢為的精神,因而想要救濟否世,需要天命,也就是要看命運與際遇,才能決定禍福。現在九四大臣得到君王的命令去清理君側,九四剛健而動,行動威猛,當然也有出風頭的意思,並且邀請與自己相應的初六來共同成就這件事,由於九四聯合其他人員,最終得到成功,所以疇離祉。也就是說清理君側成功了,眾人都跟著受到福祿。否極而泰來,這是君子看見自己有成就通泰的機會,所以乘機而出來救濟否世,故曰:有命無咎,志行也。
九四離九五君王很近,處於危懼的地位。當否塞過半以後,能夠順從休否之君王而共同救濟否世。奉君王的命令而救濟否世,所以九四的志向可以實行,並不是九四一個人獲得吉慶,而且和九四的共事的同僚們也一同受到福祿。所以說,按照天命辦事,按照大自然的規則辦事,按照否卦的規則辦事,沒有過錯,不要擔心。不但能得到福祉,還能得到朋友們的依附,大家都能得到福祉,這也是發展變化、循環的過程。
九四是九五君王身邊的大臣,有救濟否世的才能,又位居救濟否世的位置,如果不等待君王的命令而舉事,這樣急於圖功,雖然救濟否世但也不能無災難。所以必須要奉九五君王的命令,這樣名正言順,才能力足以除奸,威權歸於君王,故曰疇離祉。九四夙願是救濟否世,但是得不到其時機,因而無法實現。今天奉君王命令,進而舉事,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成就救濟否世的功業。
這爻說明君子要排除小人的勢力,必須要順應時機,精誠團結。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小人之道停止,大人物吉祥,要滅亡要滅亡,系在大桑樹上。
啟示: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停止,而是處於憂患警惕狀態,這樣就可以擺脫否塞不通。
①休否:是說能休止其否運。②苞桑:是指桑樹叢生。③系:維繫,是說系之而堅守也。④其亡其亡:經常思慮其不要滅亡,惟恐其滅亡也。
九五中正居尊位,可以休止其閉塞的局面而獲得吉祥,但要時刻要自我警惕,才可以安然無恙。此時君王身邊的小人終於除掉了,所以說休否,也就是說小人開始沒有市場了。重新掌權的君王於是吸取這次教訓,時刻不忘居安思危。"其亡其亡,繫於苞桑"是一首很古老的古歌,意思是說:要滅亡呀要滅亡,結果卻像大桑樹一樣堅固。是警告人們,不要忘掉危險才能更好的生存。對於君王來說,就是經常要有憂患意識,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因此我們在不順暢時要先停止行動,並且時刻提醒自己,現在處於危險的境地,自己的命運就像系在柔軟的苞草桑枝上一樣危險,這樣胸懷大志之人可獲得吉祥。
九五陽剛中正居尊位,可以打消閉塞的氣運,重新恢復泰平,這是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事業,所以說大人吉。然而用此方法去除閉塞而恢復泰平,畢竟潛伏著危險,因而必須時刻警惕滅亡,就像叢生桑木糾纏在一起的根,確保安全。所以孔子說: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而《易》說:其亡其亡,繫於苞桑。九五下應六二陰爻,九五隻是停止、休止了否塞,並沒有把否塞傾覆掉,不要以為把否塞停止住,就認為是吉利了。應該兢兢業業常懷戒懼,惟恐其滅亡,就像國家系在柔小的苞桑上面,常常畏懼其滅亡而不能安心,如此則否塞休止並且漸漸的傾覆掉。九五有中正之德又居尊位,恐怕其有所依恃,因而爻辭有其亡其亡的語句,讓佔卜者儆戒也。
九五剛健中正又居尊位,其才德威望,足以休止否塞而開通泰之道,是有德有位的大人物,故曰休否大人吉。六二大人否,是因為當時大人有德無位,時機未到,只得堅守其否運。等到九五時,德位兼備,正適合休止否運。然而否運剛停止,而泰道並未完全恢復。就好像病人剛剛新愈康復,痛癢雖然除掉,元氣並未補充,所以應當注意起居、飲食的調養,假如舊患再次發作,其禍患則更加猛烈,危亡很快可以見到。所以休止否運之後,要常懷敬畏之心,想盡保護之計,要恐懼天命難知,人心難保,對問題要整夜深思熟慮,不容許有片刻偷偷休息的時間,這樣長治久安,可以保持通泰之道。其亡其亡,不嫌麻煩而反覆重述,垂誡深矣!
由於擔心正義復陷於邪惡,治理又復入於混亂,故有"繫於苞桑"之戒。桑樹只能取葉養蠶,不能成為有用之才的樹木,不像樟楠松柏之木、長的高大粗壯挺直;況且桑樹又是叢聚而生長,長的太小而且又過於柔軟者。國家這麼大,應該把安危系在于堅固的磐石上,不應該系在柔小的苞桑上面,這樣太危險了,即危如累卵的意思。故教佔者必儆戒如此,繫於苞桑,又其亡其亡之象也。無道之君王,自己以為不會滅亡,但必然滅亡;有道之君王,常懷其亡之心,但並不滅亡。所以: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這爻說明排除小人勢力的機會已經到了,但仍應謹慎從事,警惕反擊。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小人之道傾覆,先閉塞後歡喜。
啟示:否極泰來,這是不可逆轉的客觀規律,所以我們在最艱難的時候,在心情極端痛苦時,這只是暫時的失望,決不能絕望。
①傾否:是說傾毀否運,而漸漸的恢復泰運。
上九乾健至盛,必然傾覆閉塞而使天下通泰,通則喜,否極必然泰來。到了上九,小人之道已經走到了盡頭,所以傾否。傾否就是把否倒過來,把否卦倒過來就是泰卦,因為否卦與泰卦的卦象剛好相反。因為先有危險,通過人的努力而使其轉換,最終獲得傾否的結果。否卦的卦辭告訴人們處於這種時期應當隱藏,而爻辭則是告訴人們怎樣隱藏真意、而用行動驅除小人的勢力。其中需要審時度勢,又需要機智與勇氣,能夠懂得否泰的道理,將會使人受益匪淺。
否閉終極、必然導致傾覆其否閉的局面,怎麼可以長久保持呢!就是說沒有久否的道理。天地造化,萬物造化,這是陰陽二氣的功勞。 三年河東三年河西,傾就是陰陽又一輪轉換開始了。泰中有否,否中有泰,它們互為一個整體,對立又統一,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所以我們要講誠信,要遵守大自然的規律。
上九以陽剛之才居否之極,有傾毀閉否之道的能力。九五之君只有休止否塞的職務,上九在其後面而輔佐九五之君,鞠躬盡瘁,能夠恢復已經墜落的國運,故曰傾否。否泰本來就有循環的時機,處於否之極限,其形勢必然傾覆,否塞已經走到盡頭,泰運將來臨。然而處於閉否之時,不能推卸責任而說成天道,應當竭盡人事,故九五不說否休而說成休否,上九不說否傾而說成傾否,能使時運轉換的機會來臨,還是人的力量居多。這是天道開導人們,人們盡力輔助天道,拔亂反正貴在貞德,能成功治理在於時機。上九陽剛具備有為的才能,又處於閉否的時候,遇上所作為的時機,因而能夠拔亂反正。從前憂慮苦難的否塞世道,今天又遇到康泰的盛世,安寧又喜樂,謂之:先否後喜。所以說:往者無不還,終者無不始,是天運循環之定理。
否卦闡釋在局勢處於黑暗時期,君子應當看到光明,並且時刻警惕,防患於未然。這時候應該保持有才不露,有德不顯,有喜不形於色的超然姿態。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常八九,面對挫折,自己不能等閒視之,不能亂了方寸。事態閉塞不通,事業得不到發展時,既要審時度勢,又要機智與勇氣。順從事物的發展規律,竭立扭轉閉塞的情況。同時應堅定信心:黑暗不會長久,否極必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