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組幹部嚴守紀律做合格黨員發言稿
2023-12-09 10:36:06
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斷增強「學黨章強黨性、講規矩守紀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黨組幹部嚴守紀律做合格黨員發言稿,歡迎大家參考!
【1】黨組幹部嚴守紀律做合格黨員發言稿
長徵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略大轉移,也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重要轉折點。在長徵過程中,黨一方面領導紅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殊死鬥爭,另一方面不斷加強紀律建設,通過嚴格執行紀律,維護了黨的團結,提升了黨的形象,提高了紅軍戰鬥力。長徵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與黨始終重視紀律建設密不可分。
中國共產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長徵過程中,面對嚴峻的鬥爭形勢和艱苦的生存環境,我們黨依然高度重視紀律建設,依靠嚴明的紀律純潔黨員隊伍、維護黨的團結,一次次打破了蔣介石消滅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的狂妄企圖,保證了長徵取得勝利。
強調嚴守政治紀律
由於王明「左」傾錯誤的影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被迫於1934年10月撤離蘇區,進行戰略轉移。長徵初期,由於準備不足,加之黨內「左」傾錯誤依然嚴重,在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後,紅軍人數由8萬餘銳減至3萬餘,黨和紅軍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險境地。面對嚴峻形勢,一些黨員和紅軍戰士對革命前景產生了疑惑,革命信仰發生了動搖,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思想滋長。
信仰問題直接關係到革命的前途命運,嚴守政治紀律必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面對黨和紅軍內出現的這一情況,中央高度重視,將堅定理想信念當做最重要的一項政治紀律和政治工作來嚴格落實。1934年10月8日,《中共中央給蘇區中央分局的訓令》中明確提出,「在敵人殘酷摧殘下,在比較更加困難的條件下,我們黨內一些幹部中不堅定的份子,可以而且必然產生一些悲觀失望、抱怨喪氣的情緒,這種情緒是……最危險的傾向,黨應及時的預先的反對這種右傾情緒,集中力量來反對右傾機會主義……同時反對任何『左』的傾向」。1934年10月9日和11日,紅軍總政治部連續發出《關於準備長途行軍與戰鬥的政治指令》《對於目前進攻戰鬥的政治工作訓令》,指示在部隊中進行長徵的宣傳解釋工作,「興奮全體戰士準備進入反攻的戰鬥精神與對勝利的信心,反對一切悲觀失望的機會主義動搖」,並對思想消極、逃跑投敵行為進行嚴肅處理。此後,中共中央和總政治部又多次發文,對黨和紅軍的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具體指示。遵義會議後,「左」傾軍事路線錯誤得到糾正,加之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和一系列軍事鬥爭的勝利,廣大黨員幹部和紅軍戰士士氣逐步提升,革命必勝的信念愈發堅定。
嚴明的政治紀律要求必須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黨在長徵期間加強政治紀律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是粉碎了張國燾分裂黨的圖謀。遵義會議後,在紅四方面軍工作的中央代表張國燾,同黨中央在如何估量當時的政治形勢問題上發生了分歧。1935年6月,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地區會師,張國燾自恃槍多勢眾,在「北上」還是「南下」問題上與中央產生分歧。6月26日,中央政治局於兩河口會議作出北上川陝甘的決定,張國燾拒絕執行。為此,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多次致電張國燾,勸告其遵從中央決議率軍北上。但是張國燾卻未聽勸告,於1935年10月率軍南下川康,並另立「中央」。為維護中央權威和黨的團結,消除張國燾分裂黨的不良影響,中央政治局先後在四川毛兒蓋和甘肅俄界召開會議,通過了《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對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行為和軍閥主義傾向進行了嚴肅的批判。迫於中央壓力和南下後的軍事失利,張國燾不得不放棄分裂主張,取消偽中央,同意率部北上。
長徵中,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政治紀律建設,要求全體黨員、戰士堅定革命信仰、服從組織領導,肅清「左」右錯誤思想對黨和紅軍的影響,粉碎張國燾分裂黨的圖謀,為長徵的勝利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嚴格執行群眾紀律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黨在長徵中能夠突破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克服各種艱難險阻,靠的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而廣大人民群眾之所以支持我們黨,關鍵就在於我們黨嚴格執行群眾紀律,時刻維護群眾利益。
長徵途中嚴格執行群眾紀律的一大表現是黨始終重視宣傳和維護群眾紀律。在戰略轉移的準備階段,《中共中央給蘇區中央分局的訓令》中提出革命要依靠群眾,建立地方群眾的黨支部,領導群眾進行遊擊戰爭。1934年10月9日,總政治部在《關於準備長途行軍與戰鬥的政治指令》中明確要求,「保證部隊與群眾的正確關係,堅決與脫離群眾、破壞紀律的現象作鬥爭」。在紅軍進入湖南及雲貴川邊後,針對這些地區比較窮苦和多民族的特點,中共中央和總政治部通過《紅星》報連續發表《關於瑤苗民族工作的原則指示》《消滅隨意破壞紅軍紀律的行為》《不要到處屙屎》《不要亂用蘇維埃國幣》《找禾草火把不要侵犯群眾》《把遵守紀律提到生活的最高位》等一系列文章,要求紅軍各部隊嚴格遵守群眾紀律,保證不損害群眾利益。
嚴格執行群眾紀律的另一大表現是提升紅軍在群眾中的形象。1934年11月7日,《紅星》報發出號外,提醒紅軍戰士要注意部隊在群眾中的形象,要求做到「不亂拿群眾一點東西」「損壞了群眾東西要賠償,借群眾東西要送還」「不強買強賣,買東西要給錢」等,號召廣大紅軍戰士爭創群眾工作的模範連隊。14日,《紅星》報又專門刊發文章,對紅軍戰士在行軍、宿營時存在的不注意群眾影響的現象提出批評,並向各連隊提出建議和解決辦法。
嚴格執行群眾紀律還表現在對違反群眾紀律的現象進行嚴厲的懲罰。違反紀律的現象會被通報批評,違反紀律的個人也會受到批評教育甚至紀律處分。《紅星》報曾登載「紅三軍團某部上士袁子何,率領運輸員一人,故意逗留後面,槍殺群眾的豬雞,亂拿群眾東西,經察覺糾正,竟不服從命令,仍故自由行動,有意破壞紅軍紀律,現已經上級機關執行槍決」。黃克誠後來回憶說,在長徵途中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有的同志餓的受不住,偶爾會發生違反群眾紀律,偷吃群眾東西的現象……對那些被認為問題嚴重的人甚至要採取處死的辦法予以懲罰」。採取這樣的懲治措施,現在看來過於嚴厲,但在當時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在長徵那種異常艱苦險惡的環境中,只有保持鐵的紀律,紅軍才能保證命令的堅決貫徹執行,才能贏得群眾支持,才能在部隊中不斷凝聚起高昂的革命情緒和戰鬥力。
嚴格執行群眾紀律,努力提高黨和紅軍在群眾中的形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長徵所到之處,紅軍得到了沿途群眾的支持和擁護,為長徵勝利奠定了群眾基礎。
高度重視軍隊紀律
紅軍是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紅軍紀律建設也是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徵中,紅軍直接代表著黨的形象,嚴格執行軍隊紀律,是擴大紅軍和黨的影響、增強群眾革命信仰的良好方法。
長徵中,黨高度重視軍隊紀律建設,黨中央和紅軍總政治部多次發布訓令嚴明軍紀,要求全體紅軍官兵遵守紀律。1934年10月9日,總政治部《關於準備長途行軍與戰鬥的政治指令》明確要求加強「紀律檢查,堅決的與脫離群眾、破壞紀律的現象鬥爭,對於不能教育的破壞紀律的壞分子,應給以處罰,甚至在群眾中公審槍決」。10月11日,總政治部發出《對於目前進攻戰鬥的政治工作訓令》,要求紅軍嚴格執行戰鬥紀律,「注意行軍的肅靜與秩序,維持嚴整的行軍序列」;加緊反逃亡鬥爭,嚴厲處罰逃亡分子。1935年1月5日,在進攻遵義、湄潭、桐梓等城市之際,林彪、聶榮臻向所轄各部發出《關於進入城市執行政策的規定》,要求部隊遵守紀律,保持軍容,給群眾「以更好的影響」,「擴大蘇維埃紅軍的影響,以便順利創造這一地域的新蘇區」。緊接著,紅軍佔領遵義後,總政治部發布《關於進入遵義城的通令》,提出紅軍進遵義城要嚴格遵守整齊武裝服裝、不掉隊落伍、不脫離部隊不自由行動、到宿營地後外出要請假等八項注意。此後,中革軍委和總政治部又連續發布多項規定和命令,對嚴格執行軍隊紀律加以反覆強調。
嚴明的紀律,記錄在黨中央和總政治部發布的通告、命令上,更體現在紅軍戰士的實際行動中。在長徵中,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得到了全面貫徹執行。陳雲在《隨軍西行見聞錄》中曾寫道:「朱毛赤軍中之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確使赤軍兵士遵守。不說旁的,即如進延壽圩(湘南大鎮)、宜章城時,赤軍所用蘇維埃銀行鈔票,均按日兌現。所以除幾家大店主自懼有土劣之嫌者逃走以外,全城店鋪照常營業,而且莫不利市三倍。這一點我在南京軍中已服務多年,在鄉僻之區行軍或駐軍時,均未見過。」
長徵中我們黨高度重視紅軍紀律建設,反覆強調嚴守紀律的重要性,始終堅持對紅軍戰士的紀律教育和紀律檢查,使紅軍保持了嚴守紀律的良好風範,在提高軍隊戰鬥力的同時,也提升了黨的形象。
【2】黨組幹部嚴守紀律做合格黨員發言稿
同志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