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味作文精選
2023-12-04 18:31:36 2
家鄉的味道,承載著源遠流長的記憶。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家鄉味作文【篇一】
不知從何時起,家鄉那濃鬱的甜蜜,已經緊抓住我的味蕾,融入我的血液裡。我的家鄉是魚米之鄉,一個坐落在洞庭湖南岸。家鄉盛產糯米,而當地人最喜歡吃糯米丸子。那軟糯濃香的味道,我永遠都忘不了。
每逢家中來客或逢年過節,熱情的人們就會奉上自製的糯米丸子。剛盛上來的糯米丸子,圓圓滑滑,香氣撲鼻,就像一個個剛哺乳完的小娃娃躺在搖籃裡,惹人生憐,捨不得下口。外面很多飯店酒樓也有糯米丸子出現,雖然外表饞人,但味道卻不正宗,和家裡做的不能比。
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一家三口驅車回老家,往車窗外望去,只見一片一片的稻田,在微風的吹拂下,如同金黃的波浪在翻滾。行駛過新修好的水泥路,我們便到了家,只見地坪上都是黃燦燦的,走近一看,原來是無數飽滿的小糯谷,在太陽的照射下閃著黃燦燦的光。這時,外公笑呵呵地迎出來:「回來得正好,正要做糯米丸子呢。棟棟,來跟外公一起做吧!」於是,我興致勃勃地同外公走進蒸房。
外公端起一簸箕糯谷嫻熟地擺動著,一會兒向上揚,一會兒左右晃,塵粒和穀殼從簸箕縫裡簌簌地掉出來。接著外公將清理好的糯谷全倒入機器,之後他手拉著搖杆,使糯谷在機器裡翻動。終於,糯谷打好了,成了一粒粒糯米。我抓起一把來,還有些溫熱。去除了外殼的糯米,白胖胖的,圓鼓鼓的,帶著些淡淡的清香。外公把糯米淘洗之後,倒入一個大鍋裡,加水,生火,再蓋上蓋子,等糯米蒸熟。
不久,鍋裡冒出了一縷縷白煙,糯米蒸好了。打開蓋子,一陣濃鬱的糯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我幫外公將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裡,接著就開始搗糯米了。搗糯米的工具有木槌、粗木棒或竹棒。老家滿山都是竹子,竹棒自然是少不了的工具。用竹棒搗糯米,還能使糯米帶點竹子的清香。於是,外公和爸爸一人拿一根竹棒在石臼裡來回搗動著。看著他們一臉輕快的樣子,我也想去嘗試。誰知剛拿起那又粗又重的竹棒,我就一個踉蹌,差點摔倒。再想左右搗動時,卻被糯米粘住了竹棒,難以動彈。真是看著容易做起來難啊。
終於,糯米搗好了,成了一整塊又大又軟的糯米糰。我們把糯米糰放在桌子上,用手把糯米捏成一個個丸子,再把捏好的糯米丸子放入燒熱的油鍋中,於是,此起彼伏的「嗞拉」聲不斷響起。過一會兒,把糯米丸子撈上來,將調好的糖油澆在丸子上,糖油順著勺柄流下,糯米丸子漸漸地裹上了一層金黃的外衣。再撒上些許芝麻,用來提香。忙活了很久,糯米丸子終於做好了。
我們把勞動成果擺在桌子上。用自己的巧手和汗水做成的糖油丸子,一口咬下去,糖油瞬間爆綻而出,在嘴裡翻滾。濃醇的糯香夾雜著些許竹子和芝麻淡淡的清香,我的味蕾立刻得到了滿足。一天的辛勞化作了舌尖上的甜蜜。
外公曾經說過,這做人吶,也要像這糯米丸子一樣,受得了風吹日曬和千錘百鍊,還要有一顆「柔軟的心」,能包容所有的磕磕碰碰。人家瞧中的,不是你那金燦燦的外表,而是入口的一剎那,那打心底裡甜蜜的味道。
家鄉的糯米丸子,令人回味,令人嚮往。
家鄉味作文【篇二】
獨自一人在外,思念故鄉的親朋,也思念故鄉的味道......
——題記
這次回到故鄉,最想吃到外婆做的椒鹽蝦爬。走進多年未去的老房子,就跑到廚房讓外婆做她那傳統的美食。外婆看到我,眼睛裡閃爍著喜悅與激動:「好好好,外婆這就去給你做!」從小,我就愛上了外婆做的椒鹽蝦爬......
「外婆你在幹嘛呀!」我跑進廚房,對廚房裡忙來忙去的外婆說到。「我在給你做你愛吃的椒鹽蝦爬啊。」我歡心,拿起旁邊的椅子,站在上面,看著外婆手中那些準備蘸調料的蝦,迫不及待的我趁著外婆沒有發現,拿到了一隻剛蒸好的蝦爬,可機智鬥不過外婆的火眼金睛:「哎,你個小饞貓,就是心急,這樣吃有什麼味兒?」。外婆衝我笑笑,又忙活她的事了。
晚餐。餐桌上滿是香噴噴的飯菜,壓軸登場的椒鹽蝦爬也放在了桌上。我還是迫不及待地夾起一隻,咬上脆脆的蝦殼與裡面的蝦肉,可謂是外酥裡嫩!微辣的辣椒末貼在外殼上,輕輕舔掉,淡淡的微辣瀰漫口腔。吃完鮮蝦肉,嘴裡只剩鮮和香了,嘴邊的油也不放過,只為一種說不出的美味。剛端上來的金黃的蝦爬,現在被我吃得乾乾淨淨。外婆看著我,笑笑。和藹溫柔:「就知道你愛吃!還記得小時候的自己嗎?我在做蝦爬,你站在我旁邊玩自己的遊戲,餓了的時候,自己就吃蒸好的蝦爬,一副鬼鬼祟祟的樣子真可愛。如今的你長大了,出去上學的日子可沒有這麼悠閒自得!一定要記得多往家裡打電話,想吃蝦爬就到外婆這兒來,外婆給你做最正宗的!」一段溫暖的回憶和希望,讓我十分感動。簡單的一段,沒有過多的裝飾和打扮,平淡地描繪出了外婆對我的思念和牽掛。我感慨,也回味!真的只有長時間在外生活才能體會與懂得這份情感嗎?
又是上學日,又是一段該努力的時候,走時,外婆看著我,對我說:「在外面上學注意身體!別忘了這想你的外婆!」我忍住,不讓眼淚流過臉頰。
故鄉那獨特的味道,是我心中最愛的美食,我明白,那美食裡,承載著外婆對我的思念與牽掛......
家鄉味作文【篇三】
記憶裡的徽州像一幅山水畫,在灰與白的交替中氤氳著徽墨的芳香,不需濃色裝點,那典雅的韻味便自然而然地從江南的人物、風景中流淌而出。
但對我來說,即使那聞名天下的徽墨香,仍比不上那雙布滿皺紋與厚繭的手捧上的一碗熱騰騰的疙瘩湯。
清淡的湯水上飄著幾根白菜,看著蔥圈在滾水裡歡快地打著轉兒,從一旁熬了許久的又細心撇去油花的老母雞湯中舀出黃澄澄的一大勺,放進麵疙瘩湯裡。煮得冒泡後,再把揉好的麵團一手團一個扔進鍋裡。眼見著浮浮沉沉地麵團漸漸變硬,甚至粘到一塊兒,那香味也漸漸溢出,讓當時生著病極沒味口的我竟也口水直流。
外婆迷著眼,極小心地將那碗麵疙瘩湯端到桌上,用勺子攪攪讓它涼得更快些。那香味濃鬱得讓我胃中的饞蟲早已甦醒,眼巴巴地盯著外婆的手。她這才將碗推到我面前來,一邊輕聲囑咐道著:「乖娃,小心燙。」喝口湯,唇齒間瀰漫的溫暖讓我陶醉。繼而狼吞虎咽地模樣讓外婆滿臉的皺紋溢滿濃濃的笑意。無意間抬頭的我,此生再難忘懷如此的笑顏。
……
「想吃什麼?」周末母親圍著圍裙拿著鍋鏟,「噌噌噌」地跑來問我。此時我正在作業的天地裡埋頭苦幹,「麵疙瘩湯」,我隨口說道。但我沒想到與疙瘩湯再次見面,它竟然變化如此之大。大塊大塊的疙瘩覆蓋了湯麵,味道中也失去了雞湯的那抹亮色,青菜也切得碎碎的,沒法在沸水中翩翩起舞。只有那蔥圈獨自寂寞地打著轉兒。失望在心頭漾起,但面對母親那期待的雙眼,我擠出一個微笑:「很好吃。」
過新年,因要上各種補習班,又沒回成老家,電話裡當我對外婆說想吃麵疙瘩湯時,老人的聲音帶些喜意,又有些哽咽,「好,外婆給你做……」
歷經滄桑的徽州對我來說不是厚重的歷史與文化,而是家鄉的代名詞。在那,有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彎著腰駝著背,戴著老花眼鏡為她的外孫女做著一碗熱騰騰的充滿愛意的麵疙瘩湯。
我那瀰漫著溫暖氣息的家鄉啊,何時才能回到你懷中再嘗一嘗外婆做的麵疙瘩湯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