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瘟到底有多可怕(貓瘟真的很可怕嗎)
2023-11-08 01:24:05 1
貓瘟
貓瘟又稱貓傳染性腸炎或貓泛白細胞減少症,主要由貓細小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急性致死性傳染病,是貓最嚴重的傳染病,犬細小病毒也引起發病。死亡率較高,死亡通常發生在生病後5~7天內,生病超過一周的貓,治癒率較高。
傳染源:
最主要的傳染源是感染貓、康復帶毒貓和犬細小病毒患病犬,可以從糞、尿、唾液、嘔吐物和眼鼻口分泌物排毒,排出的毒廣泛影響周圍的環境。跳蚤、蜱蟲等昆蟲也能傳播疾病。
致病機制:
貓瘟熱多發於幼貓,其他時期的貓也可以發病。在懷孕前1/3時期的胎兒感染病毒,會造成胎兒死亡、重吸收或流產;懷孕後2/3時期或新生兒時期的病毒主要對小腦組織細胞具有親和性,會造成共濟失調的現象;其他時期的貓感染該病毒時,主要侵犯腸黏膜細胞而導致腸炎及侵犯淋巴組織及骨髓而導致泛白細胞減少。
症狀:
主要出現精神沉鬱、食慾廢絕、嘔吐、腹瀉(軟便、血便等)、脫水等幼貓的小腦性運動失調症:妊娠母貓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而引起流產、死胎或畸形胎兒,存活的貓咪出生後2~5周齡開始,因小腦發育不全而導致運動失調。疾病的潛伏期2~14天,那些臨床表現健康但處於感染潛伏期的貓可能在到達新環境幾天後才會出現臨床症狀。
傳播:
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
①與患病動物接觸
②與康復帶毒者接觸
③由汙染的環境感染
診斷:
主要結合病史、臨床症狀、血液檢查中白細胞顯著減少和貓瘟病毒抗原檢測為陽性來診斷。
治療
貓瘟死亡率很高,而且沒有特效藥。主要採取支持療法和對症治療提高患病貓咪的抵抗力。治療的目標主要有:控制並預防二次細菌感染、矯正脫水、維持電解質的平衡。患病過程中,建議少量多次給貓咪餵食。病癒的貓也可能成為帶毒者,繼續從它的糞、尿排毒,可能持續數個月的期間。
消毒:
細小病毒的抵抗力很強,對大部分的環境消毒劑有抗性,環境適合的狀況下在數月或數年內仍具有感染能力。常見消毒用品酒精、碘伏、滴露、威露士等對細小病毒沒有效果,84消毒液、漂白粉、杜邦衛可等對細小病毒有效果。
預防
由於此病毒具有高度的抗原性,所以疫苗的預防效果比較好。
有些主人想知道為什麼貓咪打了疫苗還是會得貓瘟。這種情況主要是貓免疫失敗了。
貓免疫失敗的原因包括:
①未按規定日期接種疫苗
②其他疾病感染導致免疫抑制
③疫苗接種時,母源抗體還沒消退,中和了疫苗部分的效果,使身體無法產生足夠的免疫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