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用塑料碗真的會黑下巴嗎(網友買了個惡搞貓碗)
2023-11-08 11:10:02
作者:包子本文由萌爪醫生團隊原創,謝絕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昨天,萌爪君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 ↓
小貓咪好好呆在床邊休息,鏟屎官突然用手大力拍打床墊,直接把貓彈飛……
視頻下的評論,基本分為兩個陣營:
①覺得非常有趣,然後繼續刷下一個視頻,更甚者開始效仿視頻中的做法拿自家貓取樂。
②覺得行為惡劣,留言並堅決抵制類似的惡搞貓咪視頻。
「我們只是跟貓開玩笑,鬧著玩而已,要不要這麼玻璃心啊?!」
是啊,也許很多人都覺得,拿人類之間開玩笑惡作劇的方式對待貓咪,並沒什麼大問題,頂多和人一樣「嚇一跳」,跳完就緩過來了。
於是網絡上開始流行各種惡搞貓咪的搞笑視頻:
惡作劇的貓咪飯盆:
膠帶紙騙貓遊戲:
瞬間嚇飛貓的「背後的黃瓜」遊戲:
讓貓咪瞬間凌亂的貼紙粘腳遊戲:
人們只覺得好玩,很多網友紛紛跟著效仿,想知道自家貓面對這些遊戲會不會也做出同樣的反應,殊不知貓和人在「受驚」這件事上,有著霄壤之別。
養貓的鏟屎官們都知道貓咪存在「應激反應」這件事,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過這四個字到底意味著什麼?
部分膽小的貓咪,甚至都不需要跟它們「開玩笑」,只是簡單的接觸都有可能發生應激。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小姐姐,為我們提供了一段她的貓咪發生「應激反應」之後的資料,看完你們就會知道貓咪有多脆弱,「應激反應」到底多可怕。
她並沒有對她的貓做任何惡搞遊戲,只是想抱抱它,和心愛的貓咪親暱一會兒。
但偏偏她的貓非常不喜歡被抱,意想不到的「應激反應」就這樣發生了。
貓咪先是大力地喘氣,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然後開始張著嘴巴喘氣,並且呼吸帶著氣泡的聲音,眼睛裡帶著眼淚。
接著,貓咪開始連續乾嘔、甩頭,夾帶口水。
它難受到已經完全失去方向的四處亂竄。
然後它緩緩走進房間裡撞到窗簾上,難受的扭動著身體,此時已經滿嘴泛著白沫。
而小姐姐說這時她感到焦急卻又束手無策,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
在這之後,貓咪躲進了廚房,躺在地上,嘔出的口水中帶著血絲。而小姐姐此時已經聯繫到了醫生,並和醫生撥通了視頻電話。
看到貓咪的呼吸狀態後,醫生讓小姐姐馬上帶貓咪找最近的24小時醫院吸氧。
萬幸的是,她家附近還真的有一家寵物醫院在營業,經過初步檢查,貓咪已經呼吸微弱,並且肚子脹氣。
開始吸氧的時候,貓咪已經出現了小便失禁的情況,吸氧一個多小時的過程中,貓咪接受了改善心肺症狀和抗應激的相關治療。
吸氧後,貓咪已經可以叫出聲音,但它依然非常難受。
經過一晚,貓咪情況總換有所緩解。小姐姐說,如果要是再晚一點點,或許就會永遠的失去它了。
她想告訴所有人:「親身經歷了貓咪應激反應全過程後,發現貓咪其實真的很脆弱,人們也很容易忽視貓咪情緒的表達。
而應激反應如果無法控制,一定要儘快就醫,與時間賽跑,因為致死率真的很高很高!」
所以鏟屎官們,如果你們發現貓咪有下面這些情況中的某一個或者多個時,一定要引起重視:
睜大眼睛 飛機耳:背毛豎起,變成刺蝟;
身體呈現防禦姿態:比如身體弓起來,背毛直立,這主要為了讓自己顯得高大一點;
標記和噴尿的行為增加,抓撓行為增加;
無法控制排便與排尿;過度舔毛,過分聒噪。
誇張的時候,貓還能被嚇到直立行走,甚至倒立,這樣可以讓自己顯得高大,希望能把恐懼的事物嚇跑。
而貓的這種狀態通常會被人認為十分搞笑、可愛……卻從未有人知道它們內心正在承受著多大的恐懼感。
最後萌爪君還想跟大家說幾句心裡話:
其實很多室內貓的內心是非常脆弱的,特別是我們上班族養的貓,它們從被我們抱回家的那一刻,還是一隻小奶貓的時候開始,就要學會自己一個貓在空蕩的房間裡生活八九個小時,它們接觸的人和物都很少,情緒會更加敏感。
所以如果它們犯錯了,請不要恐嚇和責罰,畢竟連人都會犯錯,更何況一隻小貓咪。
如果你邀請朋友來家裡,貓咪害怕地躲起來,請不要強行拉拽它們出來陪伴,有些貓咪會因為受到驚嚇開始拒絕進食,有些則會開始頻繁舔毛或吃奇怪的異物。
還有請不要強行「遛貓」,並不是所有貓咪都適合拖出去遛彎。
受到應激的貓需要一個安靜穩定的環境來慢慢自我調整。
但如果超過2天不吃飯,或持續異常表現,比如把自己舔禿了,就要引起注意了。嚴重的話,建議諮詢醫生,尋求專業意見。
如果你身邊還有很多人對貓咪「應激」這件事沒有很深刻的認知,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們,拒絕以貓取樂的低劣行為,多了解貓咪一點,貓咪也會多愛我們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