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作者張擇端簡介 他是怎麼死的?
2023-12-07 21:39:21 1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國寶級文物,作者用散點構圖的方式,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這幅畫是獻給北宋宋徽宗的貢畫,是對北宋繁榮生活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一種對統治者變現讚揚的畫作。
人物檔案
職業:畫家
個人概況
姓名:張擇端
別名:張正道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北宋
出生地:琅邪東武
信仰:儒學
主要成就:繪《清明上河圖》
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等
大家對《清明上河圖》是十分熟悉的,中國九年義務教育歷史教科書中有對這幅畫的介紹。我們知道《清明上河圖》,也知道這幅畫的作者是張擇端,但是對於畫作之外張擇端這個人卻並不了解。
實際上並不是大家對張擇端不感興趣,畢竟能繪出《清明上河圖》這麼一副偉大巨作,張擇端一定是一個畫工了得,才華橫溢之輩。他的藝術繪畫水平,不僅是在當時,可以說在古今中外都是十分出色的。大家之所以對張擇端並不了解,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歷史上關於張擇端的記載實在太少。
現今關於張擇端的身世,關於他的詳細資料,後世能知道的只有七十一個字的信息。這就是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石渠寶笈三編本」,後面第一個題跋者,金代人張著的跋文。
這個跋文是有關張擇端最早的記載,而且還是孤本,後世許多關於張擇端的簡介都是從這兒演變而得。所以這七十一字的跋文,可以說是孤證,大家只能從這少量的信息中去探究張擇端這個人。
跋文全文:「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按向氏《評論圖畫記》云:《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藏者宜寶之。」
從這兒我們可以知道,張擇端後來坐到了翰林的位置,是東武人氏,字正道。張擇端自幼開始讀書,後來到北宋京都遊學,在這兒學習了繪畫技藝。
繪畫水平達到水準之後,於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在繪畫上,他本人專工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向氏《評論圖畫記》評價張擇端的《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畫作,將其標為神品,藏家得之應該當做傳世之寶珍藏。
至於張擇端個人結局,歷史記載不明。有人猜測,張擇端後來可能因為某些事情丟了官位,回到家中靠買畫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