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的傳統習俗(漢中市民俗風情)
2023-11-02 15:50:54 2
在略陽農村大都有殺年豬和吃泡湯的習俗。進入陰曆臘月後,首先就是擇吉日,因為對於村民而言,特別看中好日子,像搬家、埋墳等都必須挑個吉日,而吉日的選擇也總能帶給全家平安。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對吉日的挑選,一般是通過查閱皇曆或者是讓一些知識淵博的前輩代勞,還有就是那些走村串戶的「陰陽先生」。對於殺年豬而言,選擇吉日時像屬牛、屬馬的日子最好,它象徵著來年所餵養的豬膘肥體壯,給主人帶來豐收。
殺年豬最重要的就是請到一位熟練殺豬宰肉的老把式,也就是殺豬匠,同時還需要請幾個幫手,老把式是主刀的人,主要負責將豬「放倒」並分割豬肉,而幫手則是殺豬匠的助手。殺豬所用的砍刀、棒棰等工具是主刀手自帶,而殺豬板、湯豬桶都是主人家準備。村裡人都很重視殺年豬,殺豬時要一刀斃命,俗稱「過山快」,它預兆著來年槽頭順,而且毛也要颳得乾淨,肉砍得要正。
當毛剖淨,將整條豬趴放在大湯豬桶上,主刀手就開始從脊背處「開邊」,看是否「通脊」(首尾豬肉膘的厚度均勻程度),圍觀的鄉親們用手指插入便可量出幾指膘來。割下豬頭,往往要先稱一下,以預測該豬的淨重,一般狀況為1:10,即豬頭50斤,淨肉就是500斤。接下來就是上掛掏出內臟,然後實測,即將砍下的半邊一稱,便得出整條豬的實際重量,也稱之為「吊邊」。砍肉的講究很多,村裡的話叫做「豬大豬小,二十四個卯」。肉從尾部砍起,依次叫:坐墩、二道臀、腿筋、黃鱔肉、倒尖、軟膛、腰綹、寶肋、槽頭、項圈。
年年殺豬,家家都有一頓豐盛的泡湯肉,即使你剛吃過飯,主人也不會馬虎。所謂吃泡湯肉就是主人用剛殺出來的新鮮肉置辦一桌酒席,一來犒賞主把手和其他幫手,二來讓村裡人共慶豐收。山裡人厚道,遇到誰家殺過年豬,不論生人熟人只要趕上了就得入席就坐,如果過多謙讓,主人反而會不高興,覺得太見外。泡湯肉一般是用「槽頭」,只因為這裡的肉塊頭大,一塊就有幾十斤,而且有肥有瘦。
據了解,這殺過年豬的風俗,不知興於何時,但已被廣泛流傳下來,在「文革」期間,殺得起過年豬的人家屈指可數;而現在,只要有條件和時間肯定殺得起過年豬,也就有泡湯肉吃;村裡人除了自己燻臘肉吃外,有時還會把新鮮肉背到集市上去賣,換得鈔票增加收入。殺過年豬,不論是自己吃還是拿去賣,這都是主人家一年來的辛勤勞動換來的,也是為來年更大的豐收開了個好頭。
作者:漢源山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