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植樹節的由來(植樹節的由來是什麼)
2023-11-02 21:01:28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國際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時間為每年3月12日。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中國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於1400多年前從陝西首創的。韋孝寬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置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並且不需要修補。
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1872年,美國農學家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儀式。以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1979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
邊愛英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