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學家林嗣環簡介 林嗣環人物結局
2023-11-10 00:16:37 2
人物檔案
姓名:林嗣環
外文名:Lin Sihuan
別名:鐵崖
號:起八
國家:中國
民族:畲(shē)族
所處朝代:清朝
出生地:福建省安溪縣官橋鎮駟嶺村
出生時間: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
去世時間: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
職業:廣東瓊州府先憲兼提督學政
林嗣環,清朝著名文學家,現如今初中語文課本中,所必學的文言文《口技》就是出自他之手。除了《口技》之外,林嗣環還著有《荔枝話》、《海漁編》、《嶺南紀略》等都是他的作品。同時林嗣環也是順治一朝著名的清官,為官剛正不阿,深受老百姓的愛戴。不過也正因為他太過剛正不阿,無法容於複雜黑暗的官場。所以儘管他受到老百姓的愛戴和敬仰,但實際上在仕途一道卻是鬱郁不得志的。
清順治年間,準確的說是明朝萬曆三十年,林嗣環在福建省安溪縣官橋鎮赤嶺後畲出生,字鐵崖,號起八,畲族人。畲族是中國南方遊耕民族,一千多年來,不遠萬裡長途跋涉,將腳步遍布在中國南方各省。他們從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四散遷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甚至有的還到了雲貴四川等地。在這些遷徙地中,畲族人有百分之九十都居住在福建,很明顯林嗣環就是百分之九十的其中一個。
史料記載,林嗣環自幼聰慧過人,七歲的時候就能自己寫文章,並且還寫的有模有樣。等到他後來年長,前往參加考試,還因為文章寫的實在太好,峭奇卓絕,不像是他這個年紀所作之文。當時的考官懷疑是他人代筆,雖然並沒有證據證明,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最終還是沒有讓他考中。
經歷過一次失敗,林嗣環並沒有氣餒,反而越挫越勇,此後學習更加用功刻苦。明崇禎十五年,林嗣環中舉,清順治六年進士及第,授太中大夫,持簡隨徵,後調任廣東瓊州府先憲兼提督學政,官至廣東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瓊道兼理學政,山西左參政道。
林嗣環進士及第之後,開始實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備兵海南時,恩威兼濟,兵民愛之」;「性耿介,多惠政,如禁錮婢,禁投充,禁株連,禁民借營債,粵人嘖嘖頌之」。後來更是上書《屯田疏》,為老百姓謀福利,減輕民眾役賦,抵制奢侈無度、濫設工役。
在《屯田疏》的奏疏中,林嗣環指名道姓的說出尚可喜和耿仲明兩人,在藩地之時,私創苛稅,當地百姓受累繁多。林嗣環所言確為屬實,可惜的是以他一個地方官員,對陣地方勢力龐大,掌握軍政大權的藩王(還是兩位藩王),如何可能鬥的過。
所以這封奏疏上奏朝廷之後,不僅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反而自己還被二藩誣告落職,後於順治十七年下獄受審。當時順治帝因為念在他任職期間多有仁政,勤勞刻苦的情分下,將其暫放杭州治下。
康熙初年,林嗣環的冤屈才得以昭雪,被釋放出來,提拔他為廣西左參政。後來林嗣環因為在朝中幾經磨難,最後無心仕途,在杭州寓居,寄情山水。林嗣環後來因為貧困而死,妻子晨夕不繼,柩暴未葬。最後還是同年唐夢齎幫他斂棺埋葬。「歷四十年,族侄標光始訪得之,改葬於御屏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