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鸚鵡魚一般多長時間能繁殖(迷你鸚鵡魚多久繁殖一次)
2023-11-12 07:16:24 3
迷你鸚鵡魚一般多長時間能繁殖?迷你鸚鵡魚一般十幾天就可以繁殖一次了,一般一個月的時候,迷你鸚鵡魚可以繁殖2-3次左右,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迷你鸚鵡魚一般多長時間能繁殖?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迷你鸚鵡魚一般多長時間能繁殖
迷你鸚鵡魚一般十幾天就可以繁殖一次了,一般一個月的時候,迷你鸚鵡魚可以繁殖2-3次左右。
迷你鸚鵡魚在成年後進入繁殖期,一般都是自行配對,找尋一塊適合的區域作為繁殖區(如鯛罐或石塊等)準備產卵繁殖。此時如果發現缸內其它魚進入領地,成對的魚會暴力驅趕,公魚會佔據繁殖罐並同意母魚進入,母魚下管後幾天內就會產卵,這種魚最大的魅力在於親魚會帶小魚。
公魚有很強的領地觀念,會驅趕進入領地的其它鸚鵡魚或者其它小魚;為了給後代一個安全/乾淨的窩,公魚會選一些平整光滑的地方進行「清掃」,不停的用魚鰭晃動驅趕走髒東西。窩清理好後,會吸引和引誘母魚前來產卵,如果母魚滿意就會以此為窩準備產卵,準備繁殖的公魚和母魚會形影不離,一同打掃產地,並一同捍衛領土,此時公魚和母魚不停的輪流清理場地,還不時的一起遊弋。時機成熟後,母魚肚子出現橘紅色孕斑且肛門突出,就代表要產卵了,母魚將魚卵整齊的產到平面上,公魚同時對卵進行受精。等到產卵結束後,公魚母魚會輪流照顧魚卵,一方面保護不受其它魚的攝食,一方面搖動魚鰭對魚卵表面進行清掃也起到增氧效果,讓新鮮的水均衡緩慢的滑過每一刻受精卵,也讓每一顆受精卵均衡的保持最佳的孵化溫度。
受精卵一般經過4到7天會孵出小魚仔。魚卵孵化時儘量為親魚提供安靜的環境,受驚嚇時可能會吃掉卵和小魚,卵生孵化72小時後可見魚卵露出尾巴落盤,孵化卵變黑期間會有未受精白卵出現,護卵親魚會吃掉白卵,一般7天左右小魚起飛,在起飛前親魚會盡職盡責保護小魚,有的小魚滾出繁殖罐也會被父母叼回,一直到小魚起飛,可以和親魚養在一起,也可以甩卵後單獨孵化。小魚起飛4天後大魚把魚苗帶出來尋食晚上大魚用嘴把魚苗叼進罐中,起飛7天以後就不回罐了,在大魚的看護下吃食,食物太大母魚會把食物嚼碎給小魚寶寶吃,如果小魚擅自遊到較遠的地方親魚會用嘴把它們的寶寶叼回繁殖罐中。迷你鸚鵡魚一月可以繁殖2-3次左右,小魚一般一個月長一釐米,自然也有餵食適當小魚40天左右達到2釐米左右,是個人餵養情況而定。
產卵孵化注意事項:
1、繁殖溫度:推薦26-28℃(為幫助下卵也可以降低1-2度);
2、卵附著物:紫砂水妖精、鯛科繁殖罐、小花盆、盤子等等紫砂、陶、玻璃等都可以;
3、孵化溫度:26-28℃(恆定在一個溫度,不建議升降溫);
4、開口飼料:洄水、孵化豐年蝦最佳,粉狀飼料、或是將飼料捻成碎末等都可以;不建議使用蛋黃水,不好控制容易壞水反而容易造成小魚不適應死亡;
5、燈光:產卵期間儘量不要開燈,容易受到驚嚇,也不要人影在魚缸前晃動,要給迷你鸚鵡安全穩定的環境有助於下卵;
6、換水:產卵及帶崽期間,每天換極少一部分水,基本就是把排洩物、食物殘渣抽乾淨即可,千萬不要大量換水,對卵是很有影響的,能不換儘量不要換;
7、隔離時機:條件允許,發現迷你成功配對即可隔離,要是沒有那麼多隔離缸,最遲也要在下卵後36小時內繁殖罐(有卵)和母魚一起隔離,如果能100%確定公魚可以一起隔離;
8、發現缸內其他未配對的迷你鸚鵡經常進入配對魚的領地,建議將親魚隔離單獨飼養,也可以將其他迷你鸚鵡移出為繁殖提供安全的環境。
在迷你鸚鵡繁殖的時候,注意相應的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