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最偉大的諷刺小說家吳敬梓簡介 吳敬梓是怎麼死的?
2023-11-11 19:00:52 1
吳敬梓,字敏軒,一字文木,號粒民安徽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另外因為後來他從祖籍安徽全椒遷往南京秦淮河畔,所以又有「秦淮寓客」的稱號。
吳敬梓生於公元1701年,去世於公元1754年,為清代著名的小說家。不僅如此,後世人還將其視作清代最偉大的諷刺小說家。
清聖祖康熙四十年,吳敬梓在家鄉安徽出生。這位後來清代最偉大的小說家,自幼時起就已經顯示出了自己的聰穎異常之處,最擅長記憶,特別是在為文作賦方面很有成就,可以說是下比立成。等他年齡稍長之後,又補官學弟子員。
吳敬梓出生世家,家中田產無數,就算他本人不出仕,也可以過個富貴安穩的生活。不過可惜的是,吳敬梓此人生性豪邁,花錢大手大腳。與他花錢本領相比,在理財治生方面卻尤為不擅長。所以沒過幾年,依著他出手闊綽的原因,以前家裡的資產全都被他揮霍殆盡,更嚴重的是甚至到了彈盡糧絕之地,時常出現斷糧之事。
雍正十三年的時候,巡撫趙國轔舉以應「博學鴻詞」。這麼一門好差事,換作是小編早就上了,但是吳敬梓因為身體生病沒有參加完考試,最終錯過了此次機會。後來他移居南京秦淮之地,又在南京集結一眾文人墨客,他本人則為文壇盟主。
除此之外,遷居金陵的吳敬梓還與志同道合之輩,一起籌措資金修建先賢祠於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也正是因為修建先賢祠,讓吳敬梓的生活越發貧困。因為後來資金不足,吳敬梓隨後又將自己居住的房屋出售,使得生活越發拮据。
吳敬梓人生可以分成來年各個階段,以移居南京為分界線。在移居南京之前,吳敬梓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經常一擲千金,不可謂不瀟灑風流。甚至後來多次有進入朝廷的機會,都被吳敬梓本人有意無意的錯過。「少年時,青溪九曲畫船,曾記遊冶……朝復夜,費蜀錦吳綾,那惜纏頭價。」「王家曇首,伎識歌聲春載酒,白板橋西,贏得才名曲部知。」
吳敬梓移居秦淮河畔之後,雖然已經成為各個世家的「笑料」。認為他個人昏庸至極,不思進取,最終將祖宗家業敗壞個乾淨。但是他本人卻過的極為輕鬆愜意,甚至能集結文人士子,被推舉為文壇盟主,後來更是與志同道合之輩,一起修建先賢祠。
正是因為吳敬梓移居南京之後的所作所為,許多人認為吳敬梓此前所為是有意為之,只為掙脫家族束縛。加之在其所作著名小說《儒林外史》中,對當今八股科舉制度的諷刺,以及書生士子之間的暗流湧動的鄙視,都可以看出這位本就無心科舉。所以似乎真的能解釋清楚,吳敬梓前期的荒唐。
吳敬梓本人一生所作最多,遺傳最豐富的當為其所作之詩詞。其詩詞著有《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文木山房詩說》七卷,但是真正讓他名傳後世,為後世人所熟知的還是他的長篇章回體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吳敬梓一生放蕩不羈,以致於晚年生活困窘,難以維持生計。在晚年的時候,他自號文木老人,客揚州,尤落拓縱酒,最後於清高宗乾隆十九年卒於客中,享年五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