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師與三人的情史 她最後選擇了誰?
2023-11-12 04:09:32 3
李師師,北宋末年青樓歌姬,汴京人。作為一代名妓,多出現在小說中和野史中,傳聞,李師師曾深受宋徽宗的喜愛,並得到宋代著名詞人周邦彥的垂青,更甚至曾與《水滸傳》中的燕青有染。
她原本是汴京城內經營染房的王寅的女兒,三歲時父親把她寄名佛寺,老僧為她摩頂,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認為她很像佛門弟子,因為大家管佛門弟子叫「師」,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師師。過了一年,父親因罪死在獄中。她漸漸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膚白皙,被經營妓院為業的李蘊收養,教她琴棋書畫、歌舞侍人。作為北宋末年色藝雙絕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號為「飛將軍」。
這樣一個女子,身邊既圍繞著官方文化、也圍繞著平民文化。與李師師走得最近的無疑是宋徽宗趙佶,他作為一國之君,自然有權利有金銀來霸佔這個美麗的女子,但是李師師呢?趙佶做了25年昏庸的皇帝,喜歡詩詞,但詞作卻很平庸,作為官方文化的代表,他拋棄軍國大事不理,而沉溺於李師師的軟玉溫香中,這樣一個除了身份一無是處的男子,聰明伶俐有才情的李師師會看上他麼?不過是迫於皇帝的淫威罷了。
既然如此,多一個燕青來攪局,就說得清了,燕青是當時最下層民眾的代表,他先是大明府盧員外的僕人,一身花刺,「更兼吹得彈得,唱得舞得,拆白道字,頂真續麻,無有不能,無有不會」;後是梁山泊的好漢,人稱「浪子燕青」。這樣一個浪子,為什麼會找上李師師?原因在於當時的宋江想要招安,但要招安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時人都知宋徽宗寵愛李師師,於是從李師師這兒入手,讓其為梁山說說好話,是一條見效奇快的捷徑。至於派誰去呢?宋江思來想去,找到了燕青,人長得英俊,在最下層打滾摸爬過(可與李師師談一談底層民眾的話題),對女色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於是燕青和李師師就開始交往起來,燕青談吐詼諧,對話得體自然,體現他見多識廣的一面;回答李師師問題能言善辯、口舌利便;嗚嗚咽咽,吹一曲簫管,博了李師師的喜歡;展出一身花繡,引逗的李師師十分大喜。可以說他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徵服了李師師這個美人,但同時燕青並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在酒色面前把持得很穩當,而且在情急之下,靈機一動,拜了李師師為姐姐,八拜叩首,拜住那婦人一點邪心,所以有人說:「他燕青心如鐵石,端的是好男子。」但是苦的是李師師,本身與宋徽宗在一起就是同床異夢,好不容易來了一個對自己胃口的男人,結果浪子一個,別有用意,還拜了自己為姐姐,再下手已是不可能。
李師師和周邦彥的交往,既不是和趙佶那樣赤裸裸的肉體交易,也不是和燕青那樣帶著些江湖兒女的俠骨柔情,而是更多的有「學術交流」的意義。周邦彥才華橫溢,李師師亦非泛泛之輩,而且兩個人一個精詞,一個工曲,一寫一演,一唱一和,有道是「日久生情」。古有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又怎麼能肯定周先生與李女士不來點兒愛情滋生呢?
那麼最後,李師師是當了皇帝的情人,還是詞家的愛妾,抑或是浪子的壓寨夫人?其實只有一個答案,三個字——都沒有。這三個男人都不是良人,首先,宋徽宗昏庸無能,金兵攻佔汴京,被虜北遷,以李師師的高傲,她是不願意做俘虜,看盡人白眼的,她比宋徽宗聰明,早已看出這個王朝命不久矣,而罪魁禍首正是眼前的這個男人,除了無奈的同床異夢之外,李師師不會產生其他的想法。
再者,第二個——周邦彥,他當時與李師師交往密切,而被吃醋的宋徽宗貶離京城,還留了一句「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來總結自己的這次愛情經歷,可以說,他沒有得到李師師,就算不離開京城,他和李師師的愛情也不可能開花結果,周邦彥歷任太學正、廬州教授,徽宗時為徽猷閣侍制,提舉大晟府。能坐到如此高位,必有城府,試問,一個深明孔孟之道的儒子,怎會娶一個妓女為妻?
最後得燕青則更不可能,且在《水滸傳》的後面,羅貫中一直是以鄙夷的目光描寫燕青和李師師的交往,所以,燕青在功成之後,「收拾一擔金銀,竟不知投何處去了」。燕青接近李師師只是為了招安一事,功成身退,張揚了他浪子的性格。
那麼最後,名動京師的李師師到底是何歸宿呢?其實,和北宋一樣,李師師的生命是短暫而華麗的,她的結局成謎,宋朝南渡後,李師師的下落不明,有人說她捐出家產抗金,自己遁入空門。有人說她被金軍掠走,吞金自殺。也有人說她隨便嫁了個商人,後來在錢塘江淹死了。但小編覺得她是與那汴京繁華的消弭,一併淪於歷史的煙塵中……她在溫柔富貴中生來,也在溫柔富貴中死去。枕著北宋都城煙花般的繁榮,孤獨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