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戰略配售收益率如何(年內回報率最高逾10倍)
2023-11-11 19:48:34
科創板戰略配售收益率如何?投行大年背後,以股權激勵為主的科創板戰略配售產品正在霸佔資管計劃收益榜單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場券商資管計劃收益的前20名中,科創板戰略配售產品獨佔13席,且有12隻產品均為面向上市公司高管或核心員工的股權激勵型資管計劃,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科創板戰略配售收益率如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科創板戰略配售收益率如何
投行大年背後,以股權激勵為主的科創板戰略配售產品正在霸佔資管計劃收益榜單。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場券商資管計劃收益的前20名中,科創板戰略配售產品獨佔13席,且有12隻產品均為面向上市公司高管或核心員工的股權激勵型資管計劃。
科創板戰略配售領漲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在有數據統計的9757隻券商資管計劃中,共有3637隻產品今年以來回報率為正,其中共有29隻回報率超過50%。
在年內回報率排名前20的名單中,共有13隻屬於科創板戰略配售產品。其中除「廣發原馳·美迪西戰略配售1號」是面向社會合格投資者之外,其餘12隻產品均為上市公司為本公司高管或核心員工定製的股權激勵產品。其中,國元證券為國盾量子定製的「國元科大國盾員工參與科創板戰略配售」收益最為耀眼,年內回報率高達1042.72%。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一季度末,該產品還尚未有證券持倉,單位淨值也僅為0.9995。但自國盾量子7月8日上市後,該產品單位淨值立即飆升至11.43,堪稱「一夜暴富」。
此外,特寶生物、安集科技、心脈醫療、佰仁醫療、美迪西、奧特維、安恆信息等科創板公司的戰略配售資管計劃年內回報率也實現了翻倍,其中「國金特寶生物高管參與科創板戰略配售1號」今年以來回報率高達568.56%,僅次於國盾量子。
與上述13隻科創板戰略配售資管計劃同時躋身前20名的,還包括1隻參與五糧液定增的資管計劃,2隻疑似因遭遇大額贖回而導致收益率大漲的純債型基金,以及1隻另類投資基金。
科創板造富效應明顯
儘管科創板誕生不久,但這一板塊顯然已經成為一塊新的「造富」試驗田。通過各種各樣的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方案,不少上市公司的核心人員通過公司上市一舉實現身價暴漲。
以7月16日上市首日股價就暴漲200%的中芯國際為例,公司此前相繼推出了3個股權激勵計劃。例如2017年9月,中芯國際就曾有條件授出合計187.5萬份購股權以認購普通股,其中執行長趙海軍獲授168.75萬份購股權,而副董事長兼非執行董事邱慈雲則獲授18.75萬份購股權。行使價為每股7.9港元。
截至7月20日收盤,中芯國際A股股價已高達79.17元人民幣,港股股價也達到了28.2港元,對應到2017年7.9港元的行使價,已大漲近3倍。而2019年年底的數據則顯示,中芯國際執行董事周子學、趙海軍、高永崗3人持有股份的參考市值已超過1億元,分別為2.85億元、1.49億元和1.37億元。
不過,並非所有的科創板戰略配售都能成為「造富」的代名詞。例如由於君實生物在科創板上市首日後股價一路走低,面向其高管及核心員工戰略配售股票的「國泰君安君享科創板君實生物1號」年內收益率已下滑至負值。
券商跟投浮盈近150億
科創板誕生一年,受益於其造富效應的不只是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員工,還有數量眾多的保薦機構。
截至7月20日,登陸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32家,共涉及41家券商(保薦機構),募集資金總額約2049.39億元,券商跟投金額合計約75.5億元,累計跟投浮盈逾144.54億元。
而根據中證協此前發布的數據,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33家證券公司2019年度共實現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淨收入377.44億元。換言之,在科創板誕生的一年時間內,各家券商僅僅是跟投資金的收益,就已經相當於新股保薦收入的40%。
從各家券商對科創板項目的保薦數量來看,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和華泰聯合顯然是最大的贏家,其保薦公司家數(聯合保薦分別計算)分別為17家、13家、11家和10家,加起來佔比高達38%。與此同時,還有20家券商僅成功保薦了一個科創板項目,呈現明顯的兩級分化趨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