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800
2023-11-02 12:13:07 3
圓夢中華徵文800字【1】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歲月記載了她的繁榮衰敗,那些令人追憶的過往,都歷歷在目;鐵蹄錚錚,縈繞耳畔。
1949年10月1日,在這個神聖的日子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起來,不願做奴隸的們......「人民飽含著熱淚,在天安門廣場下唱響了凱旋的戰歌。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中華民族註定要東山再起!
再回頭想想,,中國八年抗戰,四年內戰,今天的輝煌可想而知是多麼來之不易。而這些,都是英勇的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鮮血染紅了祖國的旗幟,換回了那輪光明的太陽。
追溯到圓明園,一座世界級的瑰寶,被兇殘的英法聯軍僅用兩三天就燒成了一片廢墟,十二生肖的銅首.絕世的書畫.奇珍異寶被肆意掠奪,百姓深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再想想南京大屠殺,三十萬甚至更多的同胞被日軍殺死,三十萬啊!
我想,這個數字已經足以讓你驚嘆了吧,真不敢相信,這世界上怎麼會有一群如此惡毒的人,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這是上天賜予的緣分,而並不是戰爭侵略的藉口!
70多年前,又鬧出個什麼「法西斯恐怖主義」,使得社會時局動蕩,百姓終日擔驚受怕,真可謂是民不聊生。幸好有哪些革命先輩來保家衛國,英勇抗爭,他們不畏槍林彈雨,身負使命,寧死不屈,如:江姐,劉胡蘭,董存瑞,趙一昌,朱赤,華品章,韓憲元......他們哪一個不是英雄?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沒有了槍彈的摧殘,沒有了鐵騎的蹂躪,只有溫馨的故土和郁郁青青不斷茁壯的生命之花,以及飛速發展的科技,可是,我們並沒有忘記祖輩的夙願。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一個偉大的夢想————飛天。
十四世紀,木匠萬戶坐在四十七支大火箭上,點燃上天,雖然沒有成功,卻給予了後人極大的鼓舞,成為了中華民族飛天史上的第一塊裡程碑。
1969年7月21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月面停留21小時又18分鐘,成為人類踏上月球第一人。
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起飛時發生爆炸,7位太空人全部遇難,成為迄今最大的一次航天災難。
1995年3月2日-18日,奮進號太空梭在太空中飛行,共有13位太空人同時在太空,成為同時在太空中人數最多的一次。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神舟一號」飛船發射升空,搭載物品有國旗、農作物種子之外,還有「神州三號」口服液菌種。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飛船發射升空,我國首次在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空間生命科學領域的實驗,其中包括「神州三號」生物菌種的空間環境效應實驗等。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飛船發射升空,搭載物品中包括清華大學生物晶片試驗裝置以及「神舟三號」口服液生物菌種。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號」飛船發射升空,搭載飛船的「神舟三號」生物菌種突變明顯,為我國太空藥物的研製積累了大量的科學數據。
2003年10月15日中國成功發射了「神舟五號」飛船,實現首次載人飛行,搭載物品相對較少。
2003年11月3日-2005年8月29日,中國連續發射了5顆返回式科學與技術衛星,「神舟三號」口服液生物菌種是極少的搭載物品之一,繼續優化菌種,療效大幅度提高。
2005年10月12日中國成功發射了「神舟六號」飛船,「神舟三號」口服液同期宣布研製成功。
2007年9月9日,中國發射了第一顆育種衛星「實實踐八號」,衛星上除搭載了大量農作物種子外,「神舟三號」口服液菌種也第九次進行空間搭載。
這一步一步的發展,都是我們不斷努力,不斷進步的成果!
中國的科技發展現在可是蒸蒸日上,相信不久後的將來,中國一定會成為一個美麗,和平,昌盛的文明國度!
圓夢中華徵文800字【2】
又是蟬鳴六月,斑駁樹影,間隙留光。
陽光總是波瀾不驚般的靜謐,風來光移,風去光搖,如此種種寧靜,若執杖溼衣的老僧無爭,如月明泛舟的蘇子無求,是簞食瓢飲的志士的無欲。亙古不變的陽光照在身上,溫熱靜好,遠處光影婆娑,一米陽光忽而飄忽向我蜿蜒而至,記憶的閘門便悄然打開。
你可知道78年前那戰火紛飛的場面。是戰士們的犧牲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安寧。對於現在處於和平時期的我們,對於正在紀念抗戰勝利的我們,千萬不要忘記70年前的那段恥辱!
9月3號是個特別的日子,這個日子凝聚了我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這個日子,誓死抗戰的勇氣。查日本實行投降9月3日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第一個值得揚眉吐氣的日子。
70年前,一名中國記者登陸剛剛投降的日本進行採訪,把他在日本的見聞和感受都記錄了下來,告誡中國人:所謂的投降在日本人看來只不過是臨時休戰而已。警鐘長鳴,70年後的今天重讀舊文,相信讀者心有戚焉……
我最近看了七七事變,1937.7.722:40.日本軍隊為了佔領中國,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自1937年6月起,駐豐臺的日軍連續舉行所謂的軍事演習。1937年7月7日深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居然擅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謊稱有一名日軍士兵於演習時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這顯然是蓄謀已久的挑釁行為,中國守軍當即嚴詞拒絕了這一要求。日軍立刻向盧溝橋一帶開火,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予以還擊。這便拉開了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序幕。日軍自1931年佔領中國東北後,為進一步發起全面戰爭,繼續運兵入關。到1936年,日軍及日偽軍已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北平(今北京市)。
盧溝橋事變中國守軍和日軍在盧溝橋激戰,日本派大批援軍,向天津、北京大舉進攻。29軍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先後戰死。1937年7月30日,國民黨軍隊因傷亡慘重被迫撤離天津,天津淪陷。
1937年7月8日早晨,日軍包圍了宛平縣城,並向盧溝橋中國駐軍發起進攻。中國駐軍國民黨第二十九軍官兵奮力反擊。排長申仲明親赴前線,指揮作戰,最後不幸戰死。駐守在盧溝橋北面的一個連僅餘4人生還,餘者全部壯烈犧牲。
「風雲惡陸將沉狂瀾挽轉在軍人扶正氣礪精神誠真正平純本根」
從1937年到1945年,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富強,中國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終於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銘記烈士的鮮血,反思國家民族的未來。通過紀念,增強愛國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華民族不再受外敵欺辱,我們做得到!
今天,我們緬懷歷史,聽抗戰老兵講述抗戰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痛定思痛,奮勇前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歷史就讓它永遠成為歷史,不要再讓歷史重演,我們應「勿忘國恥」、「刻苦學習」、「振興中華」、「開創未來」!一個沒有歷史記憶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70年過去,歷史的傷痕還在,歷史的警示還在,歷史的教訓還在。中國有句古話,「好戰者必亡」,正義戰勝邪惡、進步戰勝反動、光明戰勝黑暗,這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誰違抗它,就會受到懲罰;誰去尊重它,才能開創未來。
圓夢中華徵文800字【3】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冰涼的雨水澆灌了一樹一樹紅葉黃花的金秋時節,也濡溼了一輩一輩男女老少的愛國情腸。隔夜,在床上輾轉反側,久久未能入眠,憂思隨著紛飛的雨絲繚繞,細密的雨聲敲在屋簷上的聲音清脆而陣陣入耳。
低頭,伏案。昂首,深望。
眼前的景象漸漸幻化成一抹宏偉瑰麗:重巖疊嶂的山巒似黑色的獸甲起伏不定,遠遠近近的壕塹在突兀而起的山嶺中橫亙而立,宛如巨蟒般遊弋在廣袤無垠的叢林,匍匐著蜿蜒的山緣前行。
正是在不久之前攀上了那萬裡長城,像是完成了自己多年以來的夙願。
時值正午時分,孑然一身與如織的人潮一起登上這八達嶺的最高點。站在群山之巔,鳥瞰四周,深深的谷底隨著山脊一點一點下沉,青蔥的綠意卻在一點一點漫延。手隨著青磚徐徐下垂,視線緩緩從遠方移回,這時沿著懸崖生長的綠樹映入眼帘。塞外的強風挾著兇猛呼嘯著,綠樹卻像是久經沙場的戰士,婆娑起舞,倒弄紅纓。貧瘠的黃土連著頑石裸露著,綠葉卻保持著高潔的赤膽忠心,倒映著金戈鐵馬,槍林彈雨。這一切不正是像那多年以前隱忍而堅忍的革命先輩麼?
步上青綠的石階,蒼老的磚牆和著綿延的山脈跌宕起伏。默對蒼穹,含淚莞爾,所謂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兵馬倥傯的年代已經如同入水的墨汁,漸漸擴散開來。被時間久久地衝淡的歷史,早就隨著一輩輩的記憶一點點被淡忘了。可是,可是……
——即使忘卻了,也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麼?
抿唇,深思。目光定格,繼而飄遠。
1921年7月23日南湖的遊船吹響了新時代的第一聲號角,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不畏槍林彈雨,不懼刀光劍影。他們是紅色戰士,他們也是最堅忍的守護者。你可曾望見那白骨露野、赤地千裡?你可曾親臨那禍結兵連、兵荒馬亂?烽火連年,家書抵萬金!我仿佛瞥見翹首流盼之姿的親眷,他們在訴說,他們不願意忘記這個戰火紛飛的時代。
也許,我們會忘記敵人是如何把鋒利的刀面架在我們的脖子上;也許,我們會忘記敵人是如何用槍口殘忍地對著一位位乳臭未乾的孩童;也許,我們會忘記敵人是如何屠殺千千萬萬的無辜百姓的血腥步驟。但是,我堅信,我們不會忘記一直衝鋒陷陣的革命烈士的英姿;我堅信,我們不會忘記偉大的中華民族即使艱難仍在抗爭的精神;我堅信,我們不會忘記堅如長城般堅毅的華夏大地!
斜倚長城,殷紅的朝霞如期而至,那是淌血、流淚的屈辱,也是不屈的、桀驁的靈魂。長城只萬裡,連結起來的屬於神州的心卻有萬座長城。興許刀杆子、槍炮能夠吞噬中國的人民的肉體,但是它永遠不會吞噬中國的精魂!
星光黯淡,夜涼如水。我蜷縮在床腳,靜靜地聽著細密的雨聲。如果有選擇的機會,那麼,我願意做長城的一塊青磚,哪怕是最普通、最渺小、最微不足道的一塊,那樣也就足夠了呢。漸漸地,漸漸地,雨停了……
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