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的別名叫什麼(鱉的由來俗稱甲魚)
2023-11-02 07:11:10 1
鱉,俗稱「甲魚」,「團魚」,廣東叫「水魚」,是野生爬行動物,棲息在河湖、池沼中,白天喜歡潛伏水底,有時也露出水面呼吸新鮮空氣。
它除在水中掠食魚蝦螺蚌之外,也會爬上岸來獵食蚯蚓等小動物,飽食以後又潛往水底。由於它經常棲息在水底泥沙中,故身上往往沾滿了青苔等附著物,每當晴朗暖和的天氣,會爬上岸來曬曬太陽,以便使身上的汙穢物質曬乾而脫落。但它的警惕性異常高,只要附近有些聲響,就會飛快逃回水中。
鱉的壽命很長,可活五六十年。然而在三五歲時就能產卵繁殖後代了。春天來臨,雌鱉在傍晚或清晨便爬上岸來,選擇一處比較溼潤的泥沙地,用它的前後腳爪挖出一個如漏鬥形狀的洞穴,把卵產在穴中,一次產卵有10餘個,產卵後便用泥沙把洞穴重新填平,最後還利用腹甲壓平地面,才安然離去。
鱉有一 段較長的冬眠期,當水溫降到攝氏10度以下時,基本上不食不動,進入休眠狀態,這也是它成長較慢的一個原因。鱉肉營養豐富,人們把它當作滋補佳品,鱉甲也可入藥,因而是經濟價值很高的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