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內涵簡單概括(重新理解我國傳統節日)
2023-11-02 03:28:43 3
最近雕抄襲我們的馬面裙事件可謂是沸沸揚揚,在看到海外同胞拿起手中的武器保護我們的文化時,心中一種名為感動的情緒開始蔓延。不過也有一部分人在嘲諷尷尬,我不知道這些人怎麼想的,只覺得心寒,正是因為這樣事不關己的人太多了,我們的文化才會被別有用心的一再偷取。
從之前某國申遺我們的端午節,還美名其曰他們的「端午祭」,我們在謾罵他們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文化保護不力的無奈感。確實,我們自己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夠,就比如端午節,我們多數人除了知道農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祭奠屈原,划龍舟、吃粽子,可現在節日氣氛逐漸淡去,大家更在意的可能是端午三天假。
今年端午,我和媽媽一起在廣州度過。龍舟比賽,熱血沸騰,街上叫喊的賣粽子聲音,煙火氣十足。這也讓我開始思考,如果我們都開始深入了解節日,是不是就可以更好的保護我們的文化了。
在這本《端午》中,作者劉曉峰從三個方面介紹了端午。探討了端午的起源,與古代的時間體系;討論端午的節俗,包括民間的習俗;最後是對於端午多側面的考察,畢竟我們的端午不僅僅是我們國家,還影響了周邊國家。
端午,早期為「端五」,五,方位上,為中央;其次五行思想廣泛流傳。五月五日,五五相重,所以名之為「端午」。
古人以幹支次序來確定祭祀日期,受陰陽五行思想的影響,把午日設定為陰陽轉換的關節點。所以古選擇端午午時之前進行各項活動,後就將端五叫成了端午。
節俗活動也更是豐富,煉劍、採藥、製藥、曬藥、用蘭湯沐浴、飲雄黃酒或艾酒、插艾葉、掛雄黃袋、掛虎飾、系五色絲、貼五毒符、鍾馗和張天師像、鬥百草、拔河、賽龍舟…
僅讀《端午》這本書,便深覺我對傳統節日的忽視,傳統節日其實有太多值得深入了解的內容。我們也應該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讓這些民俗活動能夠在今天在綻放光芒。在這本書中,所提到的相關內容引用何本古籍,書中都有介紹,絕不是隨口而來,都是經過考證的。還有相應的圖片作為輔助,我們在閱讀文字的同時,可以看看文字旁所配的圖片,加深理解。#閱讀的溫度#頭條品書團#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