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圓共明月(秋空明月花好月圓)
2023-11-30 17:23:33 6
花
好
月
圓
MID-AUTUMN FESTIVAL
月亮,歷來是詩人、文學家吟誦與讚美的對象。在他們眼中,月亮己不僅僅只是一個與地球遙遙相望的客觀事物,而是被打上了人的情感烙印,成為某些特殊情感的信息載體,或憂愁哀怨,或喜慶團圓,而他們或借月來感慨抒懷,或依託明月以寄相思之情。
排除文學、詩詞、繪畫等藝術,單就音樂來說,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各種器樂都可以見到以「月」為母題的樂曲。「月」作為中國音樂的重要母題,與人們的審美趣味,即作為主體的人崇尚柔性的美有關;而「月」被打上了人的情感烙印而成為人化的自然,她就帶有了深厚的文化意蘊,即「月」代表著和諧、寧靜、超脫與安詳等等。這自然與「日」不同了,太陽給人以熱情、溫暖、激情、光明等不同的感覺,具有陽剛之美。
與西方音樂的重寫實、重再現相比較,中國音樂則重寫意、重抒情與表現,而在藝術家頭腦中,「月」的意象也自然是不同的(不同的藝術家,自身的審美趣味、個性氣質是不同的)。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品味一番樂曲中不同的「月」之意象。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古箏曲
常靜;瑞鳴音樂 - 杏花天影(常靜 古箏仙子領銜 跨界古典唯美呈現)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即使拿整個盛唐的富麗
也不願換去
這剎那江天齊色的流霜月華
冰輪一枚
照拂著思婦的搗衣砧
照拂著不如歸去的輕聲喟嘆
亦照拂著衣袂飄飛的求索孤影
當這光芒激蕩出綿密不息的漣漪
請允我生生世世地凝視眩暈
並甘心地盲掉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趙志剛 詩歌戲韻
趙志剛;瑞鳴音樂 - 伶歌2(關棟天、于魁智戲劇張力 演繹詩歌 首首經典)
泉水叮咚 落花葉飄零
秋去無影 春來無蹤
人去樓空 曉月殘風
月夜聽松 聞蟬鳴 悟禪鍾
夜半風清 輕輕傳叮嚀
夜半風清傳叮嚀
一場虛空 一席朦朧
雨瀟瀟再別長亭
路漫漫邀月同盅
喚風兒為你送行 為你送行
泉水流 悠悠琴聲 踏歌尋夢
尋夢無處相逢
尋夢無處相逢
天茫茫 月清清
這首二胡曲原為道教嗩吶曲,流浪藝人華彥鈞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將其演奏、加工、創作。1950年楊蔭瀏等人為之錄製鋼絲錄音,定名《二泉映月》。
這一番泉清月冷的疏朗景象,在一弦一弓間悽婉流轉了半個多世紀,每每令人慾辨忘言。韻致獨到的越地方言,恰將這依心吐露的濃湛情感,抑揚又流麗地唯美表達。相較於原曲的鬱勃嗟嘆之氣,這曲中月夜聽松的清涼情懷,更見得況味自然,放達人生。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 于魁智 詩歌戲韻
于魁智;瑞鳴音樂 - 伶歌2(關棟天、于魁智戲劇張力 演繹詩歌 首首經典)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裡共嬋娟
蘇軾此作,題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融問天之瑰麗哲思與懷親之溫暖人情於九十五字中,世傳為絕唱。
好一把峭拔峻朗的聲線,在尺八嗚咽的靜默月色中驚人出世!戲曲音樂中罕見的橫跨兩個半八度的遼闊音域,活畫出一個把酒望月的曠達身影,在一片光影清絕中俯仰自嗟。高聳入雲處,以哲意思索叩問上天,骨格奇逸,極度豪放;低回懷想時,攬明月入杯顧念親人,情理兼具,雋永深邃。西洋弦樂和古箏的配搭,玲瓏入微地描繪了朱閣綺戶月影輕移的朦朧意態。
《漢宮秋月》
漢宮秋 王昭君 黃梅戲
李文;瑞鳴音樂 - 對花(黃梅戲五朵金花 李文攜手安徽劇團地道演)
眼看這三千六百顆玉珠滾滿地,方信是十年花謝在秋池。都只道入深宮光耀無比,誰知曉仙鄉內也有悲笛。想當初,我本是(啊)天生佳麗,遍秭歸都誇我鮮花一枝。五歲上學會了擺布棋子,八歲上又能夠簾下吟詩;到十歲學就了琴瑟之技,常與那百靈鳥比試高低。也曾有求婚的爭送財禮,也曾有說媒的磨破嘴皮。老爹尊不允兒屈居鄉裡,十八歲中皇選來到京畿。十年來未領略君王情意,飛瀑邊也有這嗚咽的小溪,嗚咽的小溪。忍忍深宮孤寂,看看螞蟻爭食,數數長空雁子,聽子規悲笛。對紅燭怕聞夜雨,守幽窗恨日偏西。光陰呀,你也這般不仗義,催人老,直恁地意切心急!
漢宮秋月冷冷清清,似這般美好年華都付與高牆朱門。昭君宮內傷懷,數嘆寂寥運命。此唱段採用起、平、落的傳統板腔結構,多次上下句反覆,哀訴自己的不幸,最後的【陰司腔】拖腔充分表現了哀怨的情感。
《十五的月亮為誰圓》
十五的月亮為誰圓 劉海戲金蟬 黃梅戲
李文;瑞鳴音樂 - 對花(黃梅戲五朵金花 李文攜手安徽劇團地道演)
雲淡風清月半圓/我送金妹把家還/雙雙來到望月橋畔/慈善寺裡鐘聲傳/朗朗的鐘聲入雲端/劉海哥送我把家還/一人行路嘆路長/劉海哥伴我回家嫌路短/抬頭仰見天上月/低首俯視水中星/你可知十五的月亮為誰圓/今夜的星星為誰明/月兒為你圓照你把家還/星星為你明照你把路行/只要是你我月下常相伴/賽過天上做神仙/但願十五月兒圓/望月橋上再相見
《花好月圓》
月圓花好
李玉剛;瑞鳴音樂 - 民國舊夢(李玉剛別樣演唱 舊上海老情歌)
浮雲散,明月照人來,團圓美滿,今朝最。
清淺池塘,鴛鴦戲水,紅裳翠蓋,並蒂蓮開。
雙雙對對,恩恩愛愛。
這軟風兒向著好花吹,柔情蜜意滿人間。
鋼琴、貝斯和鼓帶來十足的搖擺爵士風情,也給人愉悅、鬆弛之感。今夜花好月圓,人兒成雙成對,襯得的美景也醉人。慵懶的唱腔,似乎也受到了這樣的渲染,歌曲裡充滿了甜蜜和恩愛的氛圍,聆聽一遍,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身受感染?
《月光》
月光 吉他曲
志野文音 - 東京羅曼史(經典動人名曲 溫暖古典吉他 東京錄製)
西班牙吉他大師Sor,使用歐洲古典樂派的技法創作吉他樂曲,為提高吉他在樂器家族中的地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此曲原本是他為學生撰寫的一首練習曲,因優美的旋律和夢幻般的意境而受到世人的喜愛。吉他以明暗交迭的音色,踏著優雅的舞步循環往復,為靜謐的夜獻上輕柔的歌。朦朧的月光,灑落在幽邃的原野上,如同舒緩起伏的流水,無聲地向遙遠的地平線盡頭蔓延。在此刻,忘卻內心所有的思慮,沉浸在一片詩意盎然的風景中。
《月》
月 望月
瑞鳴音樂;國貞雅子;和田明;名知玲美 - 那些年我們唱過的日本歌(日語歌曲東京錄製原文唱)
這首歌曲由被譽為「名曲製造機」的日本老牌歌手桑田佳佑發表於1994年,之後又被中國香港「歌神」張學友翻唱為粵語歌曲《望月》。鮮明的爵士搖滾風格,為樂曲營造出濃鬱的懷舊情調。而男歌手平實而酣暢的演唱,給聆聽者帶來了返璞歸真的清新感覺。唯美而哀婉的歌詞,隱含著桑田佳佑對去世的母親的悼念。夜幕已經降臨,不曾息止的鄉愁,在月色濤聲中靜靜蔓延。
《荒城之月》
荒城之月 荒城の月 中日古風混搭
長谷川;將山;毛丫;系原昌史 - 荒城之月(民族音樂中日跨界即興演奏 精緻東京錄音)
靜謐的松林間,漸漸響起一陣寥落迷離的鈴聲,在幽深的夜幕下,營造出充滿哲思的空寂意境。尺八吹奏著蒼涼悠遠的音色,如同亙古不變的月光,撥開晦暝繚繞的雲霧,流瀉在傾頹荒蕪的城垣上。急促而激越的打擊樂,以如同火山爆發式的情感起伏,展開恢弘壯闊的戰國歷史幻想。古箏慷慨弄弦,抑揚頓挫的音韻,宣洩著哀怨憂憤的歷史情愁。天地間物轉星移,人世裡盛衰枯榮。唯有一群群鴻雁,在蔓藤叢生的斷瓦殘壁之上盤旋鳴泣。
文中音樂月兒彎彎照九州來自瑞鳴音樂專輯《月兒彎彎照九州》。夜流水,夜流水,彎彎的月兒在思念誰?唱歌的人兒,已悄然把淚光雙垂。昔年紅燭昏羅帳,如今零落野廬中。無需撕心裂肺的悲鳴,最簡單直白的民謠歌調,此刻已是令人心扉慟徹。小提琴鳴動心弦,似婉柔清風逐影於無邊樂夢。短笛聲破黯幕,如霜月澄明映灑連天烽火。吉他如在時光的廢墟中隱約湮滅的悠長嘆息,將華夏大地上歷經千年的離亂思愁徐徐傾訴,與管弦樂隊共同獻上這最纏綿悱惻的樂章。
《月兒彎彎照九州》
當東方的馬可波羅
穿越音樂的絲綢之路
在時代流轉的茫茫滄海之中
找尋青春鐫刻的不朽傳奇
以最玲瓏的樂音
重寫世代流傳的動人詩篇
紀念一場聲色斑斕的浪漫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