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山一日遊作文
2023-11-30 22:14:26 2
香爐山風景區是以山嶽、森林、水體和冰雪等自然景觀為主體,集旅遊、度假、冰雪、文化娛樂等綜合開發建設為一體的休閒旅遊勝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香爐山一日遊作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香爐山一日遊作文1
8月7日早,20輛大客車載著一眾遊人與他們的歡聲笑語,從哈爾濱駛向賓縣那風光秀麗的「寶地」——香爐山旅遊風景區。
香爐山坐落在賓縣的南端,相約哈爾濱約為80公裡。春天的香爐山以野菜美食節而著名;夏天以色彩斑斕的蝴蝶王國而美麗;秋天,紅葉谷裡紅葉滿天飛,陽光一照,耀眼無比,奪人二目;冬天,銀裝素裹的世界裡,雪花飛舞,皚皚白雪在風的指揮下,千姿百態。雪景、雪情、雪韻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遊人,使人們流連忘返。
來到香爐山腳下,看著香爐山那像徵吉祥與和平的大門——龍門。高11米,有6條龍盤在門柱上,因此得名。站在山腳下望著龍門,又望望那不高的山頭,我突然擊掌大笑道:「我曾徵服過高為1690米的鳳凰山,還怕你這一座不足千米的香爐山不成」。說完便走過龍門,朝著爬山棧道大步流星的走了過去,踏上了徵服香爐山的「徵程」,向山頂進軍。
從山腳下向上看,看不到一絲光亮。因為,大樹的枝枝丫丫上長滿了樹葉,形成了一個「葉子遮陽傘」擋住了火辣辣的太陽,給爬山的遊人帶來了及大的好處。我以為爬香爐山益如反掌,但我想錯了,有人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而爬香爐山之難既看不到青天,也沒有臺階,只有泥土道路,偶爾遇到幾塊凸出的石頭,也是光溜溜、滑溜溜,一不留神踩不穩就會摔一個「嘴啃泥」,但是這裡山腳與半山腰的途中有一條清澈的小溪,如果累了,可以到裡面嬉水玩耍,提提精神繼續爬山,走上「香妃橋」時,一面山壁出現在我們的右面,山壁上用五彩繽紛的顏料勾出了幾尊栩栩如生的的神像,壁畫之美令人讚嘆。
香爐山還長著各種奇花異草。向上攀爬一會,忽然在道路中間看到有一個「怪物」——它們的根與最底下的樹幹長在了一處,可這卻並不影響它們的生長,個個都是蒼天大樹,枝繁葉茂,只不過樹幹略有點細罷了。它的存在讓一眾遊人讚嘆生靈、生命的奇特。成為名符其實的「四姐妹」連體核桃樹。在往前走不遠還有「四兄弟」連體色樹……
終於,我們來到了山腰,向旁邊的林間土路望去,三個大字——莽仙洞。進入洞口一看幾尊神像霎時映入我的眼帘,神像面前,一個香爐裡插著一柱香,香爐旁邊擺著水果及各種貢品。哦,我恍惚大悟,心裡說:「這香爐山祭拜神仙的地方真多呀!剛上山時還看見個寺廟呢」。在莽仙洞參觀一番後,繼續向山頂發起「衝鋒」。
在一番努力後,我們來到了「一線天」,一線天有一條小路,小路緊挨著山壁。山壁上方的石頭完全是凸出來的,有種泰山壓頂的感覺。所以只能「匍匐」前進,在這裡走的每個人都像一隻只大蝦一樣,終於我們走出了一線天。離山頂只有最後一個關隘了——順須爬。順須爬也是爬到山頂的關鍵——一個陡峭的土坡,根本無路可走,但是土坡旁邊種滿了樹,樹根曝露在土坡外面,這就是讓我們手抓著樹根,腳踩著樹幹,手腳本並用一點點向上攀爬,這可真是成為「爬山」。所以有人只好放棄,無功而返。沒有博覽到從山頂向下放眼望去的風光秀麗的景像,卻選擇半途而廢。看到這一幕,我的心也動搖了,在心裡問自已:「能行嗎?不行就不冒這個險了,原路返回吧!」就在這時一聲大喊「我到山頂了!我到山頂了!」喊聲過後,我身邊有人說:「還真有人能爬呀,咱也上吧。」說完又有幾個人爬上了順須爬,我見他們都相安無事的爬了上去,心中鼓足了勇氣也向上攀爬,手先抓著一個樹根,腳用力向上蹬,一步一步向上爬,雖不及猿猴一樣快似閃電,但是慢慢的向上爬也很快就看到了山頂,在快要蹬上山頂時,因為我的興奮,沒踩穩一個凹進去的落腳點,剛要向下滑,媽媽一把拽住我,才沒滑下去。但這一次可把我嚇壞了,心都要掉出來了。很快我恢復鎮定,終於爬上了山頂。
在山頂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享受著陽光的獎賞,真爽呀!放眼望去無邊無際的「草海樹洋」盡收眼底。山頂上有人高唱凱歌,不停的大喊。幾隻蝴蝶飛過,霎時吸引了我的眼球,深紫色或淡藍色的翅膀有節奏的「此起彼伏」,一問才知道,這是烈日炎炎的夏季香爐山最美麗的生靈——蘭蝶。在蝴蝶王國的「主要蝶物」,蘭蝶屬於珍惜物種,需要我們的保護……在山頂一飽眼福後,我們便趕赴下山道。
在離下山道,還有一個屏障——鐵鎖橋。鐵鎖橋懸掛在空中,向下一看,非常可怕,且走上去沒有重心感。橋還在左搖右晃,令人不寒而慄。但事已至此,只能硬著頭皮向前走。走鐵橋並沒有像想的那樣可怕,只要每步踩得穩,即便是搖搖晃晃也無濟於事。走過鐵鎖橋梁,來到下山路,一點一點下山去,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難。因為下山的路很陡,下過雨路也很滑,所以下山時也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來到山腳下……。
望著高大的龍門、又望望香爐山,真是依依不捨。可惜,沒辦法,只能一步三回頭的走出了龍門,告別了香爐山,驅車回到了哈爾濱。
回到家中後,回想起上山與下山的一幕幕,一天中的點點滴滴,感慨萬千,於是揮筆寫下了一篇遊記——《遊香爐山》。
香爐山一日遊作文2
早上5:50,我和「孜然」姐姐準時起床,迎接香爐山!
我們和幾個新朋友一起,還帶著帳篷哦!車行幾個小時,終於到了香爐山。
剛開始,是「嬉水十八彎」,踏著小石板,穿過幾座橋,聆聽鳥兒的叫聲與溪水的聲音。感覺很輕鬆。走了一段較長的路(約一個小時),來到了一塊無樹木的沙地,前面的溪水少了,有一塊平臺,我們在那裡稍作休息。聽別人說,還要有五十分鐘左右才能到山頂,幾個人有些退縮了,其實我也累了,但還是大叫:「這次來了,一定要上去,五十個小時我也上!」幾個夥伴也鼓足了勇氣要上。就這樣,我們又出發了。
上面的路很斜,很陡,但風景也不少:黃仙洞,狐仙洞,蛇仙洞,一線天等等。我們還摘了幾個刺棒呢!(很扎手的哦)通過一線天,我們來到了山頂的不遠處。要通過「通天徑」才能上到山頂。通天徑極陡,幾乎是直立的,只有老樹根「臺階」和幾根欄杆。爬山去要有極大的體力與耐力。終於,我們來到了山頂!要下去,還要通過一座索橋,下面就剩懸崖。欄杆的空隙很打,通過之後,我們嚇得都心驚膽戰。
再往下走,我們有看到金蟾望約,對山崖,相心亭。之後我們看到了一座竹樓。柱子和木頭為框架,周圍是用茅草編成的「牆」。兩層間,有些地方已經凹陷,看起來很老。
終於,我們經了很許多陡路,有回到了大本營。在小溪玩了一會,我們踏上了回家的路。
香爐山一日遊作文3
香爐山,位於黔東南州凱裡市西15公裡處。到過香爐山的人,都不會忘記它的自然風光。
這裡山清水秀,景致奇特,地勢險要,氣候宜人,原生態文化迷人。海拔1233。8米的香爐山,迭壘三層,四面石崖絕壁,形如香爐,山頂常年雲霧飄渺如煙,勝過民間燒香焚紙祭祀神靈的香爐,故名香爐山。
登上頂峰,百裡眾山盡收眼底,立於香爐山之巔,不但凱裡市容市貌依稀可辨,就連省城貴陽也可見。清光緒八年重刊《清平縣誌》有詩云:「造極依稀摩碧落,十屬山川羅眼前;四周闊落山環繞,回頭一覽眾山小;莫怪巍巍獨自尊,千尋壁立擎天表。」
從虎莊的高埂寨登山,穿過中堂寨,塘坊寨,抵達二屯巖。在險峻陡壁的石極小路邊,有一塊光緒年間的「黔陽第一山」石碑,讀罷碑文,便略知古老香爐山的名勝風光,更增添無限的遊興。再攀登險要的石級,過了「一保障」石牆石門,到達長流不斷的「奶泉井」。奶泉井宛如一位慈母的兩隻乳頭,「乳汁」順著兩條深深的石縫汩汩地往下流,可為遊人解渴。關於「奶泉井」,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古時,玉帝的小女兒阿碧與苗家後生阿補在香爐山頂遊方(談戀愛)成婚後,生下小女兒阿彩。因阿碧急返天庭向父王朝拜,心急腳重,踩倒了六層香爐山。由九層金玉石壘成的香爐山,便只剩下今天的三層了。闖下大禍的阿碧被關進了天牢,阿補被罰變成香爐。一個仙姑可憐孤女阿彩,變成了這口奶井,讓阿彩靠吃奶泉水長大。懷著好奇喝了幾口奶泉水,清涼甘冽,沁人肺腑,心情舒暢極了!
香爐山被當地人譽為一座苗民的風水山,一塊一層不染的淨土,自古以來苗族人民就把她作為苗家的聖山,山上的生物仍其自然循環,也沒有人敢上山砍柴割草,山上有天賜千噸巨大神香爐、七仙池、石海螺,還有仙女違犯天條受懲臺,滿山的巨石、怪石,怪石中長滿了成林的百年古樹,奇怪的是百歲老人也不知何年長出的樹,自從有樹那時起,年年歲歲如此,不見高、不見大,不見矮,而且整座山形也像一個插滿香火的神香爐,確是一奇。苗鄉還流傳著一首古詩:無香無火冒青煙,瀰漫爐山古話傳,聖地苗鄉一絕景,人到此地便成仙。
這裡一年一度苗族傳統爬坡節,更是吸引住了中外遊人神往,迷戀,流連忘返。苗族作家富金的《香爐山爬坡節》一文詩情畫意地描繪道:「一年一度爬坡節,百裡情友來相會;東邊蜜蜂這裡飛喲,西邊彩蝶這山匯;滿山鮮花滿山情,歌生翅膀情長腿;追得山水動心弦喲,催得男女成雙對……」就是對人們神往香爐山爬坡節的真實寫照!「聽喲——香爐山,歌聲飛,蘆笙脆,山應谷鳴,餘音嫋嫋,情趣盎然,滿山樂融融,滿山情綿綿」,怎不令人神往?!「聖」的爬坡節為何讓世人如此「神往」?每年農曆的6月19日,周圍二三十裡的苗族人民雲集於此,舉行傳統「爬山節」活動,老年人多往山頂觀光及祈神,盛裝打扮的青年男女,或用蘆笙伴奏,翩翩起舞,或席地相向,吟詠傳說故事,歌唱友誼和愛情。使靜寂的青山頓時成為歡騰的鬧市,歌舞的海洋,相沿已久,香爐山成為苗族人民緬懷民族英雄和憧憬幸福生活的名山。
香爐賦予山以靈氣,而山給予香爐以依託。關於這座山,有很多美麗的傳說,也有感人的故事。今天,享受到了登山帶來的愉悅,又像回到了小時候,那個美麗的群山疊嶂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