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賦黃碼後幾天能變綠(被誤判賦黃碼三種方式可轉)
2023-07-31 03:10:28 1
被賦黃碼後幾天能變綠?來源:臺海網臺海網3月15日訊 據泉州晚報報導 隨著封控區、管控區劃分,部分市民的健康碼逐漸「變色」,有的直接變「紅碼」,怎麼辦?,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被賦黃碼後幾天能變綠?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被賦黃碼後幾天能變綠
來源:臺海網
臺海網3月15日訊 據泉州晚報報導 隨著封控區、管控區劃分,部分市民的健康碼逐漸「變色」,有的直接變「紅碼」,怎麼辦?
記者從市衛健委獲悉,根據福建健康碼賦碼轉碼規則,若您是密切接觸者,被賦碼21天後核酸檢測陰性可轉綠碼(前14天紅碼,後7天黃碼);若您是次密切接觸者,被賦碼7天後核酸檢測陰性可轉綠碼;若您是封控區人員,解封後可轉綠碼。若您在14天內到過省內高風險地區,人在風險區域內,高風險區域調整為中風險區域後轉為黃碼,解封當日轉綠碼;人在風險區域外,14天後核酸檢測陰性轉綠碼。
如果您不知道如何辨別自身情況,可在打開健康碼後點擊「紅碼」旁邊的「查看原因」了解相應情況,並按照提示處置。
還有不少市民發現,自己沒有去過封控區、管控區,24小時內核酸檢測結果也是陰性,但健康碼還是變成黃碼、紅碼,這是怎麼回事?如何轉碼呢?對此,記者採訪了市數字辦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社會關切。
「按照省疾控中心的賦碼規則,陽性病例、密接和次密接人員、封控區人員會被賦紅碼。管控區人員、潛在風險人員、區域協查人員被賦黃碼。被賦碼人員中可能存在誤判。」市數字辦工作人員解釋說。
「被誤判後,轉碼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該工作人員表示,「被賦紅碼人員應及時向所在地的社區反映,按規定進行隔離及核酸檢測,由工作人員進行摸排證實情況後,按規定進行轉碼。被賦黃碼人員,也應及時向所在地社區反映情況,由所在地社區人員進行摸排後證實存在誤判情況,當地防疫辦統一收集蓋章,送省上進行轉綠碼。被賦黃碼人員還可通過『三天兩核酸』方式,即3天內相隔24小時做2次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由醫療機構上傳八閩健康碼後就會轉綠碼。被賦黃碼人員如14天後無其他症狀也可自動轉碼。」
那麼如何防止被誤判的情況發生呢?在此提醒市民,非必要不去封控區、管控區,出行儘量避開相關區域,繞道而行,同時避免參加聚集性活動、前往公共場所等人群聚集區域。(記者郭雅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