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為什麼那麼愛哭(何炅哭了上熱搜)
2023-08-09 23:58:22 1
#2022生機大會#
寫作有溫度,熱點有態度,我和你的距離,就差一個「關注」。
01
誰能想到,一向台風穩健的何炅,貢獻了2023年的第一個熱搜。
起因是在湖南衛視的跨年晚會上,他提到不忘初心一直堅守在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時,強忍著眼眶裡打轉的淚水,聲音顫抖著堅持主持。
可就在大家好奇他為何突然情緒失控時,有網友卻質疑他為了重獲人氣,在臺上刻意擠眼淚,裝模做樣的演戲。
甚至,在何炅落淚相關視頻的評論區,有網友惡意留言,並上升到了人身攻擊的地步。
當然,也有一部分網友為何炅鳴不平,覺得他本來就是一個感性的人,在臺上真情流露並不是裝腔作勢,更不是為了刻意翻紅。
眼看兩方就快吵起來的時候,突然有個網友曝了個驚天大料:
何老師爸爸今早出殯,真的很難過。
隨後,不少IP定位在湖南的網友也跟帖說,家鄉那邊的人都知道這件事了。
甚至還有網友補充說,不止何爸爸,何媽媽前幾個月也走了。
有人甚至還扒出了這個消息的源頭,是一個實名認證為某財稅公司經理的黃V,表示自己祖籍和何炅是同一個地方,同樣也提到了何媽媽在幾個月前已離世的消息。
特別是不久後,好友謝娜的發文,更讓這個消息多了幾分可信度。
謝娜在2023年的第一條動態裡,隔空擁抱了何炅,並配文說:
炅,每年都有擁抱,今年也不會少喲,祝大家新年快樂!
這讓「多希望這是個假消息」的網友們覺得,謝娜的這個擁抱,正是為了安慰在幾個月時間裡痛失了雙親的何炅。
隨後,何炅疑似回應:
新年快樂!2023,都會很ok的!
雖然沒有正面做出回應,但要知道作為一個專業且資深的節目主持人,在電視機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是一門基本功。
雖然何炅的確是一個感性的主持人,但從近幾年因流淚上熱搜的內容來看,也確實和父母有關。
02
最著名的一次,是在某期《令人心動的offer》裡,本想探討一下職場社畜的不易,結果卻被節目中的一對老夫妻觸景傷情了。
這期節目是講一群實習生跟律師去農村做法律援助,恰好遇到一對老夫妻控訴他們的小兒子,不願跟家裡聯繫也不願履行贍養義務。
結果實習生們調查後發現,小兒子早就付清了贍養費,只是不願回家見父母。
實習生們就想幫幫這對老夫妻,於是給他們的小兒子打電話。
結果電話接通後,很久沒有和小兒子通話的老夫妻,只能一遍又遍地在電話裡詢問「聽得見嗎」、「來不來看我」 、「中秋回來嗎」……
可電話另一頭的小兒子,卻遲遲沒有回應。
老夫妻只好無奈地說了句「中秋快樂」後,便掛斷了電話。
雖然在這個家庭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老夫妻掛上電話時的落寞卻讓每個人揪心。
特別是看到老奶奶有心臟病、高血壓、高血糖,擺在家裡柜子上的那一排藥和呼吸機時,何炅突然低著頭哽咽著說:
剛才看到爺爺奶奶用的一個藥,我家裡也有。
他說,小時候不懂事,經常都是一個月才回家吃一次飯,基本沒有時間陪父母。
現在長大了,懂事了,只要在長沙錄節目,有時間都會回家吃飯。
可儘管如此,他覺得還是不夠,特別是看到爸爸媽媽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他覺得怎麼彌補都是虧欠太多。
而這種遺憾,是你沒到這個年紀永遠無法體會的。就算現在告訴你要陪伴,你該忙還是得忙。
直到你看到父母日漸老去,佝僂著腰,頭髮花白,連拿筷子都會手抖的時候,已經沒辦法重新來過了。
那種無力感,是你做任何事情都無法挽回的。
03
在《目送》裡,有句特別火的話: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們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他們用背影告訴你,你不必追。
是啊,父母與子女之間,永遠都在漸行漸遠。
還記得馮小剛母親去世的時候,這位一向低調的大導演,突然在社交媒體上連發數條微博談離別。
他首先提到了自己的母親,並透露母親患腦血栓在床上躺了十六年,自己和妻子早就按她的心願給她準備了後事。
可當母親真正離開的時候,他還是難以接受,覺得「娘在家就在,娘沒了我就是孤兒了。」
回顧母親的一生時,他說,母親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同時也是一個歷經苦難的人。
年輕時母親是印刷廠的一名醫生,但20歲時就失去了所有親人,一人孤身來北京打拼。
35歲又與丈夫離婚,離婚後體弱多病的她,又獨自拉扯著他們姐弟倆生活。
這期間,還經歷了喪女之痛。45歲查出癌症,57歲患上腦血栓,但母親對他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善良。
臨終前,母親還一直惦記著他,對他說:「兒子,你會順順利利的,所有的苦難都讓媽媽一個人替你嘗盡了」。
也正是這句話,讓馮小剛在病床前泣不成聲。
他也曾感嘆說,在已經離開這個世界的無數生命裡,母親的離去,是真正從苦難中得到了解脫。
可即便這樣,他還是無法接受:
怎樣才能接受離別呢?你說無論給你多少時間,都準備不好吧!
這句話,更是戳中了不少網友的淚點。
04
還有,譚松韻母親因車禍去世的時候,正是某年大家在歡度新年的時候。
當時遠在其他城市的她,聽到這個消息時,整個世界全崩了。
她在社交平臺上消失了28天,直到公司的經紀人出來解釋說:
松韻的媽媽過年時遭遇了車禍,在ICU搶救了二十幾天,還是過世了。
特別是最後那句「沒能睜一下眼,沒能給女兒留下一句話,就這樣走了」,更是讓聽者動容,看者流淚。
許久後,譚松韻在錄製《嚮往的生活》時,有個片段是大家坐在一起聊各自都有什麼願望。
有人說我想要做導演,有人說想要活得開心一點。輪到譚松韻的時候,她只是聲音顫抖著說:
我希望能夢到她。
夢見她,把沒能說出口的都告訴她,告訴她我有多想她。我賺到錢了,我有出息了,你卻走了。
只是這句」媽媽「,即便掛在嘴邊,她也再無法喊出口。
不是她不想,而是這兩個字成了她一輩子都無法彌補的遺憾,也成了她印在心裡永遠的傷疤。
是啊,子欲養而親不待,不知什麼時候就成了很多人的遺憾。
05
喜劇演員賈玲,曾拍了一部大賣的電影叫《你好!李煥英》。
只是很多人在這部劇火遍了全網才知道,這是一部發生在賈玲和母親身上真實的故事。
賈玲的母親生前特別想要一個冰箱,可那時賈玲並不出名,身上也沒什麼錢,就總對母親說:
再等等,等我有錢了,給你買。
後來,母親又想要一件皮衣,賈玲湊錢咬牙給她買了,結果尺碼買大了,還沒來得及拿去換,結果就傳來了母親的噩耗。
有天,母親坐在爸爸開的拖拉機上,跟著爸爸一起送稻草。結果因為草堆得太高,她不小心從車上翻了下來,摔到了腦袋,再也沒能醒過來。
當時正在上課的賈玲,聽到消息後急忙趕回家,可還是沒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
這也成了賈玲一輩子的遺憾和痛。
後來,賈玲出名了,能給母親買上冰箱和皮衣了,但母親卻永遠用不上了。
她總是問自己:「為什麼好好的一個人,說沒了就沒了呢」?
一輩子都無法釋懷的她,只能把對母親的愧疚,寫進了《你好,李煥英》裡。
她在裡面說:
媽,我給你買了個冰箱,雙開門的。
媽,那件綠色的皮衣我也給你買了。
媽,我現在是一名喜劇演員,好多好多人喜歡我。
媽,我好想你啊……
就像網上有句話,說的那樣:
父母一旦離世,心就空了一角,再漫長的時間也無法淡化那哀痛。
06
胡歌在某年生日的最後一分鐘,曾發了一條長文來悼念自己的母親。
在開頭,他這樣寫道:
連續一周,總是夢見你。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這不是日有所思,不知你來夢裡見我,要翻過多少座山,趟過多少條河。如果很遠,很辛苦,就別來了吧,我知道這個日子對你很重要。
放心吧,我吃了蛋糕,吃了面,還收到了許多的祝福。回吧,我一切都好,回吧,我不會忘記,你在夢裡的叮囑。
字裡行間,無不訴說著對母親的思念。
何炅還曾在《快樂大本營》的一期節目中,為自己打過分。
原以為像何炅這麼成功的主持人,他肯定會給自己打一個不錯的分數,結果他僅給自己打了5分。
他解釋說:
如果是給我的事業打分,我會打滿分甚至更多。但我覺得非常虧欠我父母,我是一個不稱職的兒子,這個分數我沒辦法給自己更高。
你看,即便他們如今事業再成功,如果失去了想分享的人,喜悅永遠都帶著遺憾。家雖然還是原來那個家,但沒有至親,家又不是原來那個家了。
正如老舍說的那段話: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有點孩子氣。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
07
在某平臺上,曾有個被無數人圈粉的問題:你是在哪一瞬間,突然發現父母變老了呢?
其中一個答主,講了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她說,年輕時自己脾氣很倔,媽媽脾氣也不好,所以他們經常吵架。
有次吵得特別厲害,大家都說了最惡毒的話,最終以她離家出走而宣告勝利。
強勢的媽媽甚至對她放話說,從今往後,她不是她的女兒,也不能再登娘家的門。
後來,很多年過去了,她都無法說服自己與媽媽和解,直到大寶出生。
媽媽不知道從哪裡知道了這個消息,第一時間趕到了醫院,看到疼得死去活來的她,把她緊緊抱在懷裡,並輕聲說:「寶貝,你辛苦了!」
那一刻,她心裡五味雜陳。終於發現,媽媽是愛她的,只是不會表達。
又過了幾年,二寶出生了,媽媽抱一會孩子後就要歇一歇,遇到育兒方面的不同意見時,更是可憐巴巴的來徵求她的意見。
就在那一刻,她突然發現,以前那個不可一世的媽媽,也會老,並且真的老了。
最後,她說:
年少輕狂時,我們總夢想著離開父母。當父母日漸老去,隨時都有可能離我們而去時,我們才真正夢想著重新變回孩子的那一天。
何炅也曾說過這樣一段經歷。
他說自己長居北京,只有錄節目的時候才會回長沙的家。
以前他每次回去之間,媽媽都會提前坐公交車去給他打掃房子。
後來有一次,媽媽卻告訴他,不能再去幫他打掃衛生了。
因為從自己家到他家的那條路,走起來已經很吃力了,媽媽怕跌倒。
也正是那一刻,他才真正感受到,爸爸媽媽真的老了。
畢淑敏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寫道,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我相信每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自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作家夏七夕說,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人類。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唯獨父母的愛是為了別離。
年少時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忘了世事無常。
直到父母離開我們的那一刻,我們才懂了「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從這一刻開始,好好珍惜那個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永遠都真心愛著你的人吧!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轉發與留言,是貓叔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