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滿江背後大佬(林滿江垮臺去世)
2023-07-09 01:15:05 3
2021年快過去了,國產劇最讓我百感交集的人物收場,還是《突圍》這一幕。
閆妮飾演的石紅杏在與林滿江完成最後的擁抱後,獨自打車來到了江邊,在給女兒、丈夫、師弟打完三個電話後,她縱身一躍,了此一生。
屍體三天後才在下遊100多裡的地方被發現。
牛俊傑和齊本安跑去認屍,看到石紅杏被江水泡脹了的遺體,兩人大哭起來。石紅杏對老牛說過最後一句話是:這輩子欠了你一場愛情,如果你不嫌棄,下輩子還做你老婆。
石紅杏上線的時候,角色並不討喜,加上閆妮的演繹方法引發爭議,這個角色的美譽度全劇幾乎墊底,但當她下線,觀眾卻唏噓不已。
《突圍》的故事,也隨著這個關鍵人物的意外收場全面進入尾聲,編劇周梅森下的這盤大棋,開始展開最後的布子。
豆瓣上,兩萬多人打分,評分僅為5.7分。
距離當年的劇王《人民的名義》相去甚遠,另一方面,該劇卻保持了多日衛視黃金檔收視第一和全網熱度前二。
《突圍》,到底贏了還是輸了?
在我看,劇集開場的確輸了一著,因為開場節奏較慢,許多帶著看《人民的名義》期待而來的觀眾,怒打一星。
但熬過開頭,這部劇卻像一鍋慢慢熬出的老湯,越接近結局,越是滋味濃鬱,沒有半點肥皂劇的湯湯水水,全是直戳痛點。
敢編。敢拍。
但僅此而已嗎?最打動我的,還是故事裡的人。
長期在國企工作過的周梅森,這一次一口氣,寫出了一個個有溫度,有性格的人。
大結局將至,看這先後粉墨登場的眾多人物開始迎來各自結局,世間百態,人性參差,盡在其間。有感傷,有不忿,也為離散的人事唏噓不已。
大結局前,不妨細細品品,故事中諸般人物的困境和劇中命運的結局,也為大家好好復盤一下這一鍋,被低估的好湯。
1、夢醒者石紅杏:「人生若只如初見」石紅杏在劇中的困境,是一個夢。這個夢,就是林滿江。
閆妮飾演的這個人物,演技是標準的倒吃甘蔗。開場一片差評,直到結局,觀眾卻又品出了幾分好來。
石紅杏一出場的言行之間,都有意在模仿林滿江,給人一種強勢霸道之感。但看到結局觀眾才發現,強,是裝的。
當年她的性子,連林滿江的老婆童格華都不忍不住吐槽:「還不都是你慣的!」
石紅杏對林滿江的仰慕到什麼程度,在家中客廳最顯眼的地方擺上林滿江的畫像。
仰慕,是出於愛慕,也因為權力。是林滿江帶著她從普通車間女工、辦公室主任一路平步青雲到了京州中福總經理的位置上。
林滿江的一句,「放心,有我」,就讓她知曉日暮,沉溺於醉夢之中。
直到齊本安捅出小金庫的事情,涉及到林滿江的夫人童歌華,還有集團上百位夫人,金額高達600多萬。
林滿江瞬間推鍋給石紅杏,把自己撇得一乾二淨。林紅杏當著全體幹部做完檢討找林滿江談話,沒想到林滿江翻臉不認人,直罵石紅杏愚蠢。
哪裡愚蠢?原本林滿江希望石紅杏可以阻礙齊本安在京州中福的調查工作,為自己爭取時間,但石紅杏反倒和齊本安一起向林滿江發難,於是林把之前所有的不端行為,全部甩到石紅杏頭上,逼得她走投無路。
這時候她才明白了自己這麼多年不過就是林滿江手裡的一雙白手套,她憤而反擊,對著林滿江捋清了兩礦交易的內幕,結果換來林滿江的一句「瘋子」。
但一轉眼,林滿江又開始打感情牌,眼眶泛紅深情地說:「紅杏兒,你今天真的傷到我了,你把我想得太壞了。」 說完他主動擁抱了石紅杏。
她在被林滿江擁入懷中的那一刻,眼淚瞬間就流了下來,閆妮演出了石紅杏那種信仰崩塌的委屈、傷心、破滅和絕望,最後欲哭還笑的一瞥,讓人心疼。
這是屬於她的夢醒時分。
夢醒了,於是有了她最後那句:「這輩子怎麼讓我遇見了你。」
那一刻,大概石紅杏已經打定主意,她給師弟打電話請他對老牛好一點。
給牛俊傑打電話,說林滿江是個壞人,老牛你才是好人,說完掛機。跳河。
石紅杏為什麼死?一是為自己結束噩夢。
被中福公司除名都是小事,但小金庫、這麼多年來數不清的違法違紀事件,都會找上她。她雖然恨死了林滿江,但絕不想當林滿江的掘墓人。只有死,才能解決一切。
二是為林滿江,這個她愛慕了一生的男人。
她以為,自己一死,林滿江也就安全了。甚至於,林滿江就可以隨意把罪名安在她身上了。
雖然無法理解,但觀眾無法不為那些有血有肉的、在絕境中悲情一躍的配角動容。
只是這樣的結局,總是能在人心上狠狠地插一刀。
人生若如初相見,何事秋風悲話扇,石紅杏是用死,把自己一輩子的夢做完。
2、收網者張繼英:「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有人沉醉夢中,有人永遠清醒。
比如陳謹飾演的張繼英,一個看似從頭到尾不顯山不露水,永遠面帶微笑的角色,卻也是全劇真正的狠角色。
很多人都忘了,她是朱家人。
於公於私,她都有必要盯緊林滿江。那麼接下來就剩下一個問題:
當林發生了顯而易見的變化,這隻拳頭如何重重出擊?
讓我們回到故事最開始,齊本安的任命。
陸建設和靳支援通電話,表達沒當上黨委書記的不滿,靳支援表示沒辦成也沒辦法。
為什麼沒辦成?答案只能是:林滿江安排的陸建設在黨組會沒通過。
這也許是林滿江第一次遇到,以他那麼敏銳,應該立馬就嗅出來味道不對了,所以才一直拖了一個多月不宣布齊本安的任命。
後來不斷提醒逼迫他的是誰?張繼英。
接下來,她才開始展示真正的實力。
林滿江對齊本安使用了雷霆手段,甚至讓陸建設去齊本安房間安攝像頭,但沒拍到汙點,最多只能拿掉齊本安的職務,卻阻擋不了齊本安繼續追查自己的髒事。
而背後一直默默用力,追問礦產交易,棚改資金背後內幕的,也是張繼英。
到最後,一切瓜熟蒂落,林落網、齊被回調,唯有張繼英穩坐釣魚臺。毫無疑問,她是全劇真正的贏家之一。
3、卑鄙者皮丹:「朽木不可雕也」但誰能想到,最後推倒最後一塊多米諾骨牌的,卻是無數次在林滿江面前表忠心的皮丹。
這大概是高鑫演員生涯中演過最討厭的角色。《都挺好》中角色只是擰巴,皮丹卻是卑劣。
國家一級演員奚美娟飾演的勞模程端陽,一生珍視自己的名譽,晚年還住在危房裡。
生出的卻是他這麼個不長進的東西。
擔任京州能源董事長時他從來不管事,齊本安到任後第一個就想把皮他拿下去。但令皮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隨著齊本安與林滿江矛盾升級,他竟然不降反升,先當了董事長辦公室主任,後來又被調回去,擔任了京州中福的董事長。
這真是風水輪流轉,幹部逆淘汰。
但對這個不成器的東西來說,老天送餅他也能自斷後路,長明集團送的別墅,被他記在了自己名下。
結果被齊本安查到。
好在他還有一個無比清醒的媽,這位紮根國企多年的老太太知道齊本安一直在調查林滿江,紀委張繼英也在查,更知道石紅杏之後,皮丹八成會成為下一個犧牲品。
正是在她的逼迫下,皮丹終於說出了他知道的秘密,包括長明集團與林滿江背後的交易,至此,齊本安和牛俊傑苦苦尋找的證據鏈,終於連上了。
最終皮丹被判刑三年,緩刑五年。
這塊朽木完美詮釋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含義,他在京州能源,企業快垮了,給林滿江當心腹,林滿江倒了。
這塊朽木,最終還是出現在了他該出現的地方:成為林滿江集團,最大的短板。
4、落幕者林滿江:「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黃志忠飾演的林滿江,堪稱全劇最有魅力的人物,有型有款,氣度不凡。
但他的困境,是出身。到最後,他並沒有輸給別人,卻成為自己的掘墓人。
林雖是個孤兒,卻系出名門。劇中加入了一條民國線,講述了中福集團作為一家國企的前世今生發家史。
林的外公就是中福集團前身福記的創始人朱昌平,他的母親叫朱多魚,曾被他的外公和外婆拋棄過。
他的舅舅是中福集團的老領導,前任漢東省副省長朱道奇。
因為母親,林滿江對朱家非常不滿,發誓要超越外公。
憑藉個人的手腕與能力,他很快完成個人成長。
當他的省勞模的名額被人頂替,他弄了個三角刮刀揣懷裡,準備去捅局黨委的張書記。最後被師父程端陽攔住,是師傅用自己的全國勞模換來了林滿江的省勞模。
憑藉師傅的成全,外加舅舅暗中的助力,林滿江的仕途一帆風順,一路坐上了中福集團董事長的位置。
但就在他向省長位置衝擊時,被查出了骨癌,這令他改變了志向,開始和傅長明合作,幫助傅長明低買高賣京豐和京盛兩座礦山,轉手就賺了十幾個億。甚至可以說,他才是長明真正的大boss。
但石紅杏的那句話最終應驗了:齊本安真就成了林滿江的掘墓人。
齊本安上任後開始嚴查京州中福以往的交易,林滿江得知後被迫任用不成器的陸建設、皮丹,結果加速了自己的倒臺。
正是由於皮丹出於自保的舉報,齊本安的堅持不懈,林滿江終於落網。
黃志忠的演技再次在劇中彰顯無遺,他把一位梟雄式人物演得入木三分又氣場逼人,哪怕是笑的時候,也能讓觀眾感受到一股寒意。
但這個人物又是如此多面。
他和石紅杏撕破臉之後,還是讓秘書打電話給牛俊傑,讓他看著石紅杏,覺得她情緒不太對,證明沒有想讓石紅杏死。
石自盡的消息傳來,皮丹徹底忘記了自己小時候紅杏姐是如何疼自己的,當面抱怨這位石總是個「瘋子」。
林滿江坐在旁邊安靜地聽著,先冷哼一聲,然後緩緩起身,轉手就是一記重重的耳光。
但再然後,下一句,就是指派皮丹要來石紅杏紀錄了自己三年來每次指示的178本筆記。
他很清楚,這是自己的催命符,然而無論皮丹還是陸建設,都不是可堪大任之人。
結果牛俊傑怕不但沒有答應,反倒連夜打包把筆記本放到了京州時報。
最終筆記本被齊本安得到,加上皮丹的證詞,坐實了林滿江的罪證,已經得了骨癌四年多的林滿江被帶走。
但這個男人,哪怕到死都像個梟雄。
張繼英讓齊本安去找林滿江談談。齊被迫出現在了林滿江的病房裡。
但林滿江對這位師弟沒有什麼好說的,在他看來, 是齊本安拉響了導火索,將身邊最親的人都炸得四分五裂。
但當這個男人失去了權力的加持,迅速身體就不行了,在審查期間病逝後,兒子按照他的遺願,把他埋在了京州礦工陵園,陪伴在這裡的父親林強柱和母親朱多魚。
林滿江一生費盡心思為兒子積累錢財,希望兒子林小偉出國建立事業,但事情最終徹底脫離了他的控制,兒子拒絕出國,只想成為下一個呂德光。
林小偉留下一句話:就算錢找到了,他也一分不要。
善謀者計算了一生,終究算不過命也算不過老天。
5、計算者傅長明:「千金散盡不復來」隨著林一起落網的,還有與他蛇鼠一窩的傅長明。
只有在林的面前,傅才甘當小弟。
反之,在當年「桃園三結義」的兄弟錢榮成找傅長明給自己的榮成鋼鐵做擔保,被拒後出言「威脅」,傅長明。一句「阿彌陀佛」的暴怒,已經足以讓錢榮成心生畏懼。
當年錢榮成和黃清源、傅長明拜了把子,四十七億賣給京州中福的兩座礦當時就是三人集資購買的。
後來傅長明在林滿江的助力下事業蒸蒸日上,榮成鋼鐵集團卻瀕臨破產。
當錢榮成想拿他手裡的證據扳倒傅長明和林滿江。
傅長明那句「我看你是在劫難逃了」時,已經預示了他讓手下製造錢榮成自殺的假象,把他推下山崖的結局。
然而命運真的到處是標價,哪怕是機關算盡的傅長明。
後來林滿江為了滅火,讓傅長明用45億再買回京豐,京勝兩座礦,但傅長明卻耍了心眼,說要分十年付清,一年才4.5億,算上利息等於白賺。看似聰明卻加速了大廈的倒塌。
罪行曝光後,他又和林滿江對身後事進行了安排。傅長明對林滿江發誓,屬於林小偉的財產,他傅長明和傅家後代不會拿一分。林滿江則對傅長明表示,自己已是將死之人,傅長明被抓後,可以把罪行往他身上推。
最終他獲得了10年牢獄,處罰一百二十一億。
看似輸了,但也可以說是全身而退。林滿江已死,還有誰能壓住他呢?
世間萬物,皆逃不開盛衰更替。於傅長明這種滿口佛語實則只信買賣的人來說,或許還在暗暗等待下一輪潮水的上漲。
6、躺贏者陸建設:「無心插柳柳成蔭」許多觀眾眼中,國家一級演員句號飾演的陸建設是劇中僅次於皮丹的討人厭角色。
劇中京州中福董事長的位置空出來後,陸建設以為自己能上去,可集團空降了齊本安。
沒想到不到半年不到齊本安和林滿江鬧翻,為了制衡齊本安,陸建設先是被任命為京州中福代黨委書記,後來「代」字去掉,變成了正式。
但有些人永遠是牆頭草隨風倒,石紅杏死後,喪事由陸建設,皮丹來辦,
陸建設要求喪事一切從簡,他和皮丹都不參加,還不讓各部門送花圈。
然而當林滿江提出要來參加石紅杏的葬禮,陸建設立馬擴大喪事的規模,地方要擴,花圈要到,人員也都要到。
這樣一個令觀眾瞧不上的角色,在劇中卻因十分不得人心,又常年位於權力邊緣,有人送禮卻沒人送錢,反而平安著落,他派人給齊本安安裝監控,是林滿江指使,其他壞事他有賊心也有賊膽做,但林滿江眼睛不瞎,沒讓他做。
結果他並沒有受太多牽連,只是提前辦理了退休,從京州中福黨委書記的位置上退下來,順利完成了退休前待遇提一級的個人目標。
人生啊,就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7、孤家寡人齊本安:「卻道天涼好個秋」似乎所有人物中,最難以評判輸贏的,正是表面的大贏家齊本安。
本安本安,本來只是中福集團的宣傳總監,卻被張繼英等人推到京州中福一把手的位置。
上邊把齊本安推上去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調查京州中福和林滿江,是調查,不是讓他去打虎。
沒想到一到任,剛想大展拳腳的齊本安就遇到了京隆礦透水事件。
接下來一場意外地炸出了五億棚改資金的離奇失蹤,而相關主要責任人王平安則從醫院神秘逃脫,最終喪命。
這一切反倒激發了齊本安的鬥志,從第一次開會齊本安便開始整頓京州中福,沒有給任何人打招呼,直接開火了。
到後來與林滿江正面「開撕」的時候,兩人果然貢獻了全劇最精彩的一場對手戲,而與師哥徹底撕破臉的齊本安索性一竿子捅到底,將林滿江的老底查得乾乾淨淨。
可是林滿江被扳倒,石紅杏離世,京州中福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
想繼續留下來主持京州中福的改革工作的齊本安,卻被中福集團新董事長直接調回了總部,擔任紀檢副組長,正局級,表面看是平調。
但找他談話的還是張繼英,而不是新任董事長。其中有兩種可能:一是新任領導並不信任這位一手把自己的前任拉下馬的人物。
二是即使認可齊本安的能力,但他的破壞力太大了,外放很危險,放在身邊最安心。
或許,是兼而有之。
更令齊本安不自在的是,當年到林滿江家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日子再沒有了。職場最親近的兩個人被自己扳倒了,同事怕他,遠離他。
人言可畏,不僅是齊本安,也是所有幹事業的英雄,無法掙脫的魔咒。
最後中福集團原副董事長靳支援畏罪潛逃去了非洲,張繼英讓齊本安去非洲參與追逃靳支援的工作。
不過半年,他從去京州中福集團總部直奔非洲,大師兄林滿江和師姐石紅杏相繼離世,他曾經對妻子範家慧說過的戲言:「集團總不會把我派去非洲吧?」竟成為了現實。
林滿江臨死前他去見他,可這位師哥這輩子不想見齊本安,下輩子也不想見。
而對於石紅杏,齊本安這輩子都難免會一直愧疚下去。
在非洲孤獨的夜裡,他或許會想起《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的詩句,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事業抱負,無人可語。人生缺憾,不可彌補。這仗是齊本安贏了,但代價卻是:師兄師姐都沒了……
此情此景,唯有輕輕一句,「天涼好個秋」。
8、失去者牛俊傑:「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英雄未必全勝收場,這正是《突圍》最精彩,或者說,最耐人尋味的地方。
但最落寞的,怎麼都輪不到齊本安。他再落寞,至少有人記住了他做過的事情。
而有些人,做過了什麼,沒人記得,也無人在意。
比如耿樂飾演的京州能源的總經理,石紅杏的丈夫——牛俊傑。
當年京州能源出現危機,石紅杏才把牛俊傑推上去當總經理,等於接下一個燙手的山芋。沒有年薪,每個月只拿一千塊的生活費,還要處理一大堆的問題。
儘管事業坎坷,老牛從未失去本心。
在京州能源幹的這些年,牛俊傑就像在一間四面漏風的房子裡苦撐。
他表面大大咧咧,實則心明眼亮,早就看透了林滿江,多次提醒石紅杏要保持清醒,不要上林滿江的當,可是石紅杏沒聽過。
他對京州能源的判斷每次都是對的,但董事長是皮丹。
齊本安來了,陸建設貪權懶政,總經理石紅杏只聽師兄號令,皮丹遇事能躲就躲,沒有絲毫的責任感。真心幫齊本安反腐的,竟然只有一個看起來最有問題的牛俊傑。
林滿江作為齊本安的頂頭上司,處處對其進行鉗制,不斷設局,致使齊本安的處境越來越難,但老牛絲毫不懼,為了找到林滿江的犯罪證據,到處整理各方面的材料。
竟然和齊本安成為了共同進退的摯友。
最後在兩人的努力和皮丹的神助攻下,林滿江被扳倒,可新領導上任,牛俊傑這個「反腐戰士」非但沒有受到表揚重用,還被別有用心之人查出請債權人吃喝的舊帳。
但老牛是為自己請的嗎?氣得他立馬辭職了,可到最後,為他說話的只有一個齊本安。
而且被張繼英否了,因為牛俊傑的去留對大局來說並不重要,而且他當年為了企業請人吃飯也確實違規了。
行吧,事業失意老牛不在乎,他在乎的是石紅杏。
當年石紅杏就是被林滿江甩,受了刺激一時衝動和牛俊傑領證的。
工具人一當就是幾十年,石紅杏臨死前與林滿江溫情擁抱,連個告別都不給他,在原著裡,牛石豔還是林滿江的孩子。
為石紅杏守夜時,連牛石豔都安慰他:當年他就不該與石紅杏結婚。
但牛俊傑說了句最爺們兒的話:他娶石紅杏那是心甘情願的,
說石紅杏迷戀了林滿江一輩子,但最終她認的還是他牛俊傑。到最後,還是他贏了。
經歷種種失去之後,他依舊硬氣,是真了不起。
《一代宗師》的臺詞說, 「人活一世,有的人成了面子,有的人成了裡子,都是時勢使然。」
老牛這輩子,要面子沒面子,要裡子沒裡子,但卻活出了真性情,哪怕被碾落成泥,最後撤掉了總經理和副董事長的職位,離開了奮鬥了多年的京州能源,老婆死了,女兒不是自己親生的,依然牛氣,這才是真漢子。
林滿江不是。
故事裡一個個油膩的中年人,無時不映襯著老牛的清奇。但故事到最後,人物命運就是有悲有喜。
寫在最後:八個人物的不完美結局裡,藏著周梅森真正的大招寫出這個故事的,當然是周梅森。
《突圍》這部劇,自出生之日起,就自帶「周梅森」與「人民的名義」賦予的雙重光芒。
但卻也命運多舛。飾演「達康」的演員出事,導致播出日期一再延期。
最後通過換臉與剪輯,《突圍》從原本的62集變成了現在的45集,終於突圍成功,雖然觀眾怎麼看呂德光的臉怎麼覺得怪異。
播出後,劇集收視尚可,口碑遭遇爭議。
周梅森輸了嗎?我認為沒有。
周梅森曾經說過,這是他這一生最想寫的作品。
但觀眾不知道的是,這是和《人民的名義》截然不同的作品。
《人民的名義》,放在長期注水的國產劇中。
意味著前所未有的衝擊。
節奏快,尺度大,故事爽。
反腐題材,內裡竟是凜冽的懸疑風格,和反面人物與命運的角力。刺激,帶勁。
大爆的原因?持續高密度的推進不得不提。
然而當《突圍》問世,曾經開局就爆的大劇,逐漸偏移到傳統的,敘事有條不紊的國產劇。
刺激的情緒,斷了。緊張的節奏,慢了。
觀眾,也自然覺得悶了。
不過在我看,慢,卻是為了布下一個更大的局。
因為只有讓人物比強情節先出場,把複雜的人物關係和人物性格交代明白了,觀眾才能理解這個故事,懂得林滿江、石紅杏、齊本安的命運選擇。
到最後,觀眾有多愛這些人物,就有多嫌惡其中的人物,有多為那些感情感動,就有多清醒地知道悲劇的必然。
《突圍》裡的「骨相」是什麼呢?全都是對當下社會現實的展現、反思。
比如林滿江代表的某些落馬的前國企領導人員,以及對國企環境方面的描繪。又比如發展過程中新與舊的矛盾,國有跟民營進跟退的矛盾等等。
所以周梅森要寫的不是一個京州中福,而是一幅當代國企的清明上河圖。
這種劇傳統結局是什麼?大團圓。
壞人束手,好人得勝。
但恕我直言,這不只是我們對人物命運的一廂情願,更是對現實的想當然。
命運從來不是立竿見影非黑即白的。
有埋頭苦幹、拼命硬幹、為民請命的人。
就有腐敗墮落、玩忽職守的人、玩火自焚的人。
但尷尬在於,我們這屆觀眾,一邊對理想主義推崇備至,一邊又奉「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為圭臬。
難道沒有人知道,這二者是絕然對立的嗎?
事實是:每一個現實中突圍的英雄都是人情世故的終結者。
突圍,要迎面撞上的,除了貪腐、潛規則、人情網絡。
何嘗不是哈有人心面對內心欲望的包圍。
夾在理想和現實中間的人,才是大多數。
寫出她們,這才是突圍故事,最好的本色。
也正是因為這份人物命運的遺憾才讓這部劇一點兒也不顯得懸浮,而是格外真實,感人。
越是結合原著跟蹤這部劇的結局,我越是覺得它才是全劇追問、奮鬥與最終突圍所指向的終點:未經權力考驗的理想主義者,是不可以信任的。說這句話的,是石紅杏。
全劇八個人物最後大結局裡,才藏著周梅森真正的大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