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的發展歷程(電視劇的含義與發展的歷史)
2023-07-20 02:49:25 1
什麼是網絡劇
網絡劇是專門為電腦網路製作的,通過網際網路播放的一類網絡連續劇。與電視劇一樣,網絡劇一般分單元劇,單本劇,連續劇。其優點在於互動性、便捷性,由觀眾隨意即興點播,因而深受年輕網民的青睞。《迷狂》是中國首部網絡互動劇。
傳統電視劇的播放媒介主要為電視,網絡劇的主要播放媒介是手機、平板電腦、計算機等網絡設備。但近年來一些電視劇的播出逐漸出現「先網後臺」形式,部分可上星劇集先在網絡平臺播出,再由衛視電視臺購買播出。
電視劇常見的播出平臺有哪些
1.各大衛視和各國電視臺(例如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湖南衛視等)。
2.各大網絡播出平臺:優酷土豆、騰訊視頻、愛奇藝、樂視tv、pptv、搜狐視頻、芒果TV和嗶哩嗶哩等。
什麼是電視頻道
一個電視頻道是物理或虛擬通道在其中一個電視臺或電視網絡的分支。例如,在北美,「通道2」是指廣播或有線54至60兆赫頻段,載頻的NTSC模擬視頻(殘留邊帶)和59.75兆赫的模擬音頻(調頻),或55.31兆赫的55.25兆赫ATSC標準的數字。頻道可以共享由很多不同的電視臺或有線電視分布的地點和服務供應商渠道。根據對某一地區的多國band plan,模擬電視頻道通常是6,7,或者8 MHz的帶寬,因此,電視頻道的頻率也有所不同。頻道編號也是不同的,數位電視頻道,是為傳統的原因,但是同樣通過復用,每個物理無線電頻率(RF)信道,可進行數個數字子信道。關於衛星,每個轉發器通常帶有一個通道,無論多小的,獨立的通道可用於每個轉發了一些損失,由於帶寬的傳輸無關的後衛之間的樂隊需要的ISDB,在日本和巴西使用,也有類似的分割模式。
部分電視臺標
中央電視臺
央視臺標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於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通過亞太1A、鑫諾1號衛星覆蓋全國,是中國中央電視臺開辦最早、影響力最大的綜合頻道。
中央電視臺的老標誌(現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logo)是CCTV的變形組合,形如原子核,也集中體現了衛星運行的軌跡,此標誌極賦時代特色,是文字標誌與圖形標誌的完美結合。現行標誌是最與國際接軌的,採用文字標誌法,簡單明了便於識別,含義不多但極具特色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2018年3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立,中央電視臺為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
中國中央電視臺現開辦有23套開路播出的電視節目,並開通一個高清晰度電視頻道。這23個開路頻道為CCTV-1綜合頻道、CCTV-2財經頻道(原稱「經濟頻道」)、CCTV-3綜藝頻道、CCTV-4中文國際頻道(亞洲版)、CCTV-4中文國際頻道(歐洲版)、CCTV-4中文國際頻道(美洲版)、CCTV-大富(日本版)、CCTV-5體育頻道、CCTV-6電影頻道、CCTV-7國防軍事頻道、CCTV-8電視劇頻道、CCTV-9紀錄頻道、CCTV-10科教頻道、CCTV-11戲曲頻道、CCTV-12社會與法頻道、CCTV-13新聞頻道、CCTV-14少兒頻道、CCTV-15音樂頻道、CCTV-16奧林匹克頻道、CCTV-17農業農村頻道、CCTV-5 體育賽事頻道(原CCTV-22高清頻道)、網絡電視臺5 體育頻道和CCTV-4K超高清頻道,內容幾乎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同時開辦了20多個數位電視付費頻道和28個網絡電視頻道。數位電視付費頻道包括新科動漫、電視指南、風雲足球、第一劇場、風雲劇場、世界地理、風雲音樂、懷舊劇場、高爾夫·網球、中視購物、老故事、CCTV-娛樂、CCTV-戲曲、CCTV-電影、CCTV-撞球、央視精品、兵器科技(原國防軍事)、女性時尚、中學生、發現之旅和證券資訊等頻道。網絡電視頻道包括新聞、央視關注、紀錄、旅遊、歷史、英語、雜技、電視劇、綜藝、相聲、氣象、科技、美食、小品、音樂、體育、生活、時尚、動畫、戲劇、少兒、經濟、法制、教育、遊戲、話劇、魔術、人物等。
中國國際電視臺
中國國際電視臺部分頻道及分臺
中國國際電視臺是央視旗下的一個全新的國際機構,2016年12月31日開播,由原央視的六個外語頻道(包括:CCTV-9英語紀錄頻道、CCTV-NEWS英語新聞頻道、CCTV-Español西班牙語國際頻道、CCTV-Français法語國際頻道、CCTV-العربية阿拉伯語國際頻道、CCTV-Pусский俄語國際頻道)、三個海外分臺、一個視頻通訊社和新媒體集群組成,以豐富的內容和專業的品質為全球受眾提供良好的服務。
中國教育電視臺
中國教育電視臺臺標
中國教育電視臺臺標以藍色為主色調,意在凸顯中國教育電視臺海納百川、兼容並包、進軍「藍海」的抱負;
臺標符號以「中國教育電視臺」的英文字頭縮寫為基本符號,意在凸顯中國教育電視臺立足本土,不忘「走出去」的追求;
臺標符號的英文字頭縮寫分為兩組,後面三個字母「ETV」連在一起,意在凸顯中國教育電視臺時刻不忘國家級教育電視媒體的定位;
四個英文字母中間鏤空,則意在凸顯中國教育電視臺「未出土時先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的情懷。
中國教育電視臺開播的頻道有:CETV-1教育綜合頻道、CETV-2教育科技頻道、CETV-3教育都市頻道、CETV-4文獻紀錄頻道等。
省級電視臺
北京電視臺的臺標設計以英文縮寫BTV(Beijing Television ) 為主要設計元素,圖形簡約,含義簡潔,更具現代感、更加國際化。在主體色彩上,採用故宮的宮牆紅色和漢白玉的白色為主色調,其莊重、現代、國際化的整體感與北京電視臺自身形象無限契合。
北京衛視臺標
天津電視臺臺標具有電視特色,體現現代傳媒風範。 同時還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符合現代化國際港口大都市風採。 新臺標明顯區別於國內、國際電視機構的標誌。 既適用於電視屏幕,也適用於標牌等載體使用。
天津衛視臺標
東方衛視臺標
東方衛視臺標,選取鮮橙作為東方衛視,是因為鮮橙具有新鮮、豐潤、亮麗等特點,是廣受大眾歡迎的水果。新鮮--東方衛視每天播報最新鮮的新聞;豐潤--東方衛視每天播出的影視劇,多樣而豐富;亮麗--東方衛視每天為觀眾帶來時尚、歡樂的娛樂諮訊和最流行的話題。上海東方衛視,就象個人見人愛的鮮橙,有鮮美的口味,豐富的營養,可人的外型,老少鹹宜!同時,圓潤的鮮橙又可以演變成球體、地球…… LOGO中另一個象徵"五角星",從孩子到老人,無不對它充滿好感。它象徵著優秀、勝利和美好的記憶。在世界各國的國旗中,唯有我國的國旗使用完整的五角星元素,而五角星具有擴張感,與衛星電視有著某種天然的聯繫…… 五角星覆蓋的鮮橙,象徵著上海東方衛視覆蓋在世界的東方,並張開她的觸角,努力擴展著、壯大著,它為上海、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地的交流,搭建了一個互動的平臺,為宣傳和推介上海,集納各地精品提供了一個超級的"無線通"網絡!
重慶衛視臺標
重慶電視臺臺標,重慶電視臺的英文縮寫為CCQTV,該臺的第一版臺標是以一個地球為中心,兩個英文字母「C」環繞其外。而地球與第一個「C」的空隙正好與標誌右下方兩個「C」的斷檔共同組成了英文字母「Q」,可謂構思巧妙。而中間的那個旋轉地球,動感、個性十足,體現了年輕的直轄市的活力、國際化和現代性。
2015年5月1日,重慶衛視及重慶廣電旗下所有頻道更換新臺標,第二版臺標由「重慶」二字首字母「CQ」巧妙結合,臺標形式為「鸚鵡」。
2019年3月1日,重慶衛視及重慶廣電旗下所有頻道更換第三版臺標,該版臺標形式為「視窗」 [5] 。
河北衛視臺標
河北電視臺臺標,河北內環京津,外環渤海,崛起的河北作為環渤海的一顆耀眼明珠,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長城和渤海孕育了河北人民自強不息、團結奮進、激昂向上的精神品格和開放、包容的博大胸襟。萬裡長城源於河北老龍頭,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河北人民的驕傲,也是河北獨特的地緣符號和文化品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明。而河北電視臺標是以長城和渤海為基本元素,標識中運用書法墨韻,演繹出環渤海的隆起帶,形成似山似水的審美意象,凝練、寫意、靜中有動、揮灑激情,象徵著河北改革開放的廣闊發展前景和美好未來,充滿著強烈的藝術感和濃厚文化氣息。長城和渤海孕育了自強不息的燕趙兒女,渤海代表著河北人民博大的胸懷和遠大的志向,長城的起點在河北,同時他也是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傳承著中華文明歷史。該標誌簡潔,大方如神來之筆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山西電視臺臺標就像一團火焰,而火焰代表了山西人民艱苦奮鬥,生生不息的精神。同時標誌的外形又類似山西地圖,中間的曲線代表了途經晉中與晉南的山西最長的河流汾河。汾河不但傳承著山西人民的希望,也承載著山西五千年的文明。
山西衛視臺標
由於臺標不僅像一團火焰,還像一片樹葉,新臺標推出後,山西電視臺有了一個暱稱:樹葉臺。
遼寧電視臺臺標,由金黃色的圓形體疊加銀白色的大五角星、小五角星和上升的軌跡組成。圓形體象徵著太陽、地球,寓意為蒸蒸日上,滾滾向前;五角星象徵著北鬥星、北極星,寓意為星光閃爍,引領方向;局部開放的大五角星在球體的右上角,寓意為遼寧地處東北,勇於創新;大小五角星向上運動,寓意為蓬勃發展,不斷壯大;金黃色寓意為豐收富足,幸福、吉祥;銀白色寓意為誠摯純潔,安定和諧;金黃色和銀白色組合則代表著永恆富貴與美好的未來。金黃色圓形體疊加銀白色五角星和上升的軌跡,相互襯託,相得益彰,穩重大氣,渾然一體,象徵著浩瀚的宇宙,鬥轉星移,生生不息,預示著遼寧必將全面振興,再創輝煌,遼寧電視臺必將飛速發展,大放異彩!
遼寧廣播電視臺臺標
吉林電視臺臺標
吉林電視臺創建於1959年10月1日,為全國最早創建的七家電視臺之一 。吉林電視臺臺標,整體造型簡潔明了,初看為 " 吉林 " 二字漢語拼音聲母流暢的藝術化變形組合,其實不唯如此,更具匠心之處在於,此造型乃吉林省省鳥——丹頂鶴的寫意圖,充分展現了丹頂鶴的俊美、飄逸、輕靈、雅致的特性,猶如神來之筆,勾勒出大方之氣,其形態與水平面成 45 度角上揚,象徵著吉林電視臺的事業一飛沖天,蒸蒸日上。
在顏色上,臺標採用電視三基色:紅、綠、藍,不僅體現出明顯的行業特點,而且火紅的太陽之下藍天綠野相映,寓示著吉林作為生態省,充滿著勃勃生機。三原色的協調搭配給人的視覺感受也是穩中帶俏、亮而不跳,盡顯和諧之美。
此外,臺標作為屏幕角標使用時,顏色定為半透明灰色,之所以採用這種臺標國際流行色的寓意為,吉林電視臺力求與進步潮流接軌,在融入時代大潮的同時,體現自身的價值。
黑龍江電視臺臺標
黑龍江電視臺臺標,為印章式陽刻「龍」字造型,紅底白字白框,略呈立體感.「龍」字採用草書體,寓意正在騰飛的黑龍江。
江蘇衛視臺標
江蘇電視臺臺標:這一標識在繼承江蘇電視臺原臺標「S」和菱形輪廓的基礎上,將「江蘇」的聲母「J」和「S」進行變化融合,形成了篆體漢字「人」字,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表達了媒體為人而精彩的服務宗旨、因人而精彩的創新精神。同時,「J」和「S」的變形組合,又描繪出一幅長江和運河在江蘇交匯,滾滾奔流的自然圖畫,生動傳神地表現出江蘇特有的地理環境特徵。在設計風格上,此方案採用國際最前沿的立體多維設計,富於變化,大氣時尚。
浙江衛視臺標
浙江電視臺的臺標以天藍色作底,鑲嵌其中的是白色的「Z」,寧靜深遠的藍與純潔無暇的白積聚了典雅這一核心,體現了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圖形的抽象語言給人以含蓄之美,耐人回味。中間白色的曲線代表了浙江的母親河錢塘江,同時他也形似英文字母「Z」。江南水多,雨多,因此標誌用藍色作為背景色代表了纏綿的江南,具有明快的地域特色。
安徽衛視臺標
安徽電視臺的標誌是以安徽著名景區黃山的「迎客松」為基本元素的,體現了安徽人民熱情好客的精神。同時迎客松的造型又如同安徽的首寫字母「A」,讓人一目了然。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首寫字母F為設計元素,「F」的設計以太空的形象組合而成,再加上的流星的軌跡,同時流星也象徵電臺象流星一樣快速傳播信息和美好願望。星形的出現寓意集團不斷開拓進取的新時代精神,也體現行業的特點。福建電視臺於2006年5月1日零時啟用了新的臺標。該臺標以藍色和白色為基本色調。藍色代表了臺灣海峽,而中間白色是福建的首字母「F」的變形。這個「F」又形似一隻白色的海鷗自由飛翔在臺灣海峽上,寓意海峽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岸人民的交流與交往應不受任何政治限制。海鷗的一對翅膀正象一座橋梁聯繫著大陸與臺灣,同時也預示福建省是祖國大陸與寶島臺灣交往的窗口。
福建東南衛視臺標
江西電視臺的符號具有明快的立體感,是江西的漢語拼音首字母「JX」的組合體,形似一朵美麗的杜鵑花。
江西衛視臺標
山東是黃河的入海口,因此山東電視臺的標誌蜿蜒起伏就像九曲黃河一樣,體現了濃鬱的地域特色。同時也是山東首字母「S」的變形體,另外草書中人們也習慣將「山」字寫成「S」形。該標誌如同彩帶一樣傳遞著山東人民熱情好客的精神。
山東衛視臺標
河南衛視臺標
河南電視臺臺標:河南是中原地區,中華文化發源地,幾千年前有大象,遂臺標中間是一大象形狀,暗喻河南淵源流長的文化。
湖北衛視臺標
湖北電視臺臺標主題色是藍色,中間是一條江。這條江中間是長江和黃河的交叉口,隱藏了英文「hb」的相似體,還寓意湖北的江河景色。
湖南衛視臺標造型設計別具一格,給人聯想較多。臺標其簡單流暢的橢圓形輪廓,左下方自然形成一個缺口,形成魚的「大寫意」,中心呈現一粒稻米的「寫真」的放大形狀,象徵著有「魚米之鄉」美譽的湖南。從屏幕上看,金燦燦的臺標恰似一條紐帶,代表著電視媒體的特定內涵,意味著湖南衛視是讓世界了解湖南,讓湖南走向世界的紐帶。臺標圖案同時蘊含著衛星運動的軌跡,東方的上空又多了一顆璀璨的新星。湖南衛視臺標總體造型給人以穩定而不失活潑、嚴肅而不是呆板的感受。
湖南衛視臺標
廣東電視臺臺標圖案以漢字「廣」作為設計主體,經變形組合而成。 「廣」字的筆畫分別變形為字母「T、V」和「紅口」的外形,強烈表達出「廣東電視臺」這一主題,整個臺標圖案呈三角形結構,象徵廣東以珠江三角洲為代表的地域特徵。「廣」字上的園點似東方升起的旭日,寓意廣東電視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改革開放積極進取、勇於開拓的精神。 構成「廣」字的線條自然、流暢,洋溢著嶺南文化自然清秀、秀麗的特色,「廣」字的一橫,寓意廣東電視臺以優秀的技術和編攝,為廣大電視觀眾提供健康活潑、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 本徽志簡潔明快,富有時代氣息和現代感,充分表現出「廣東電視臺」這一主題,視覺衝擊力強。
廣東衛視臺標
海南電視臺臺標由三部分組成,藍色代表海洋,說明海南是個島嶼,四面都是大海,而綠色說明海南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永遠充滿綠色,中間白色是一棵椰子樹,椰子樹在海南隨處可見。這個臺標色彩鮮明,突出海南的地理風情。
海南衛視臺標
四川電視臺新臺標於1994年9月1日正式啟用,其圖案是在中國四川國際電視節會旗主圖案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它吸取了中國書法的傳統表現形式,巧妙地把「四川」合二為一。
四川衛視臺標
雲南衛視臺標
在我國孔雀僅見於雲南,孔雀已成為雲南的象徵。以孔雀作為標誌正形,不僅有很強的地域性,突出了雲南特色,而且孔雀所蘊含的吉祥、美麗之意還體現了雲南電視臺屏幕燦爛奪目,極具親和力。 臺標的基本造型為橢圓,以頭部為中心,通過頸部和尾部的螺旋式展開形成強烈的動感和開放之勢。孔雀飄逸灑脫、蓄勢待發,即將展翅飛翔,體現了雲南電視臺的生機與活力。 臺標簡練生動、流暢的筆觸具有中國傳統書法和繪畫的寫意韻味,抽象的造型還有少數民族裝飾紋樣和納西族東巴象形文字的神秘感和符號感,極富雲南地域文化特色。 副形為卷舒的雲霞,配襯孔雀,更能突現傲然飛翔雲間的神韻,彩雲、孔雀均具雲南特色。金黃色的主調盡顯高貴,而且還是豐收的象徵,寓意雲南電視臺光輝燦爛的未來。
貴州衛視臺標
貴州廣播電視臺臺標:新臺標靈感來源於電視及電視遙控器上的「開機」符號,由於過於形象、逼真,貴州衛視被網友暱稱為「開關臺」。新臺標仍然以貴州電視臺漢語拼音的首字母「G」為設計要素。
陝西電視臺臺標:尊貴高雅的橘黃色,既是三秦大地土地的顏色,又突出了西安十三朝古都的皇家氣象,寓意陝西廣播電視臺像冉冉升起的太陽,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橘黃色、白色、天藍色相伴而生,既是對原臺標基色的傳承,又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就像是在廣闊藍天之中的一顆璀璨之星。
陝西衛視臺標
甘肅衛視臺標
甘肅電視臺臺標圖案由「甘肅」二字的漢語拼音首字「GS」組合變形而成,整體呈螢屏形。「G」為白綠色,象徵充滿生機和希望的甘肅大地;「S」曲折蜿蜒,代表穿越甘肅的黃河和絲綢之路,也寓意甘肅電視臺繼往開來,奮力向前。新臺標圍繞「新絲路、新世界、新財富、新影像、新媒體」的「五新」定位,倡導融合、溝通、共享的辦臺理念。LOGO以晶瑩剔透的琥珀為識別材質,鑲嵌其中的「S」表現出九曲黃河的柔美和古絲綢之路的璀璨,S型的開口延伸,代表開放、進取。
青海電視臺臺標含義為青芒果和三江之水;青海是三江的源頭,為了保護水源的純淨,青海人民做出了不少貢獻,臺標寓意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每滴水,愛護每棵樹,每座山,善待每個生命。
青海衛視臺標
新疆衛視臺標
新疆電視臺臺標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的絲綢,圖形像一段飄逸飛舞的絲綢,動感強烈、飛舞靈動、給人的視覺感受是時尚前衛。就像一段絲綢飄揚旋轉一瞬間的定格。標誌色彩過渡自然形成的切面中,恰巧隱含了「新疆」漢語拼音首字母「X」主基色包含紅色、黃色、紫色三種顏色,紅色即是中國傳統色彩,代表著喜慶、富足,同時紅色也代表著積極向上、健康昂揚的意義。黃色意味著土地和沙漠,紫色代表新疆多元文化的神秘和魅力。整個標誌呈現著左聚斂、右發散的樣態,是以向著東方飄揚飛舞的絲綢為設計主旨提煉而成的。也代表著一段飛舞的絲綢從一個原點向著東方飛揚飄動的理念。
寧夏電視臺,「塞上明珠」寧夏被意為「安寧的西夏」。我國自古就有「九曲黃河富寧夏」的美譽。寧夏電視臺的標誌也是對這一典故的絕佳闡釋。黃色的圖案代表了九曲黃河,而上方的藍色寓意著富庶的綠洲寧夏。這個標誌也代表了寧夏人民渴望安寧與幸福的美好願望。
寧夏衛視臺標
廣西衛視臺標
廣西電視臺,臺標符號是以廣西的廣的英文字母「G」為變形體,中間的星星是廣西的西的英文字母「X」為變形體。其形象為廣西名勝桂林象鼻山和壯族吉祥物繡球的結合。
內蒙古衛視臺標
內蒙古電視臺臺標由內蒙古的"內蒙"兩字的拼音縮寫"N"和"M"組合而成,兩詞連筆,共用圖形,縱向看是山川,橫看是奔騰不息的河流,它也是一個個綿延的蒙古包,是內蒙古遼闊無邊大草原的藝術寫照。同時,標識中曲折的圖形有好似奔馳駿馬迎風飄灑的鬃毛,把內蒙古本地的特色用抽象現代的圖形手法加以提煉、總結和表現,立意深遠,耐人尋味。另外,標識設計用英文字母串聯組合,打破了地區、地域性的限制,有利於內蒙古電視臺整體品牌的推廣,具有國際化,易於識別,富有個性特色。
西藏電視臺臺標
西藏電視臺的標誌形如一犛牛頭,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同時紅綠藍三色彩帶也象徵了西藏與祖國內地緊密相連。2015年2月15日,西藏衛視全新改版。改版的西藏衛視使用水晶臺標,由於該臺標未獲廣電總局批准,該臺標只作宣傳片使用。
港澳臺
鳳凰衛視
鳳凰衛視臺臺標的設計構想是劉長樂提出來的。他認為,中國人自古將鳳凰視為吉祥如意,和平安康的象徵。而與美國新聞中心作為獨家股東的香港衛視的合作,鳳凰衛視本身又次前無古人的「聯姻」,她借鳳與凰的陰陽交匯,預示東西方文化,傳統與現代文化的一次歷史性的整合重組.當人們欣賞這寓意豐富的臺標,聽劉長樂的講解,幾乎成為一種享受。一鳳一凰,一陰一陽的兩個主體像兩團燃燒的火,極富動感地共融在一個圓內,既具直觀性又有象徵意。鳳尾和凰尾突出開放的特點,兩個主體之間絕沒有堵的感覺,是通氣的。 一九九六年三月三十一日鳳凰衛視中文臺伴隨著鳳凰衛視有限公司成立而同步啟播。 不斷創新·超越自己·是鳳凰衛視中文臺節目製作的目標。 《時事直通車》、《鳳凰早班車》、《相聚鳳凰臺》、《鏘鏘三人行》、 《時事開講》以及不同品種的劇集,不單成為觀眾喜愛的名牌節 目,亦使鳳凰衛視成為電視傳媒潮流的領導者。鳳凰衛視透過亞衛三號S衛星二十四小時以普通話向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日本、東南亞、澳洲、紐西蘭及中東等地播出。鳳凰衛視中文臺節目包羅萬象,包括中外電視的代表製作,併集新聞資訊、體育、音樂、戲劇及電影於一身。
鳳凰衛視中文臺的節目取向主要代表亞洲華人地區內各種社會文化動態及觀眾的生活方式和口味,以鮮的題材,多樣的形式,清新的風格,新奇的內容,引領觀眾走向一個嶄新的視聽空間。 臺視的整個標誌以三角為中心,代表突破的精神及多角化的經營發展。同時蘊涵諮訊,娛樂,大眾三位一體緊密結合的目標。外環圓形則表示企業形象的提升,諮訊傳達的靈活,全球同步的快速運作,並不斷提供最新諮訊的意義。此外,在線條的組合上,中心三角呈紅色,闡述傳播的能量,活力與熱情。外環圓形由細漸粗代表臺視經營不斷擴大的前瞻性理念。
亞洲電視
亞洲電視臺標採用了橙紅色的英文字母小寫「a」字作為主體,形狀是由無限符號(∞)及「莫比烏斯帶」引發出來,取其電視節目創意無限。而「a」字則代表「asia」(亞洲)及A級(最好)。橙紅色代表年輕化、積極正面。
香港衛視
香港衛視,香港衛視於2010年10月正式開播以來,以24小時開路不加密的方式,通過亞太5號、亞太6號、亞太7號三顆衛星雙波段播出,已經覆蓋亞太、北美、歐洲、中東、非洲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香港衛視堅持「立足香港、延伸兩岸、融入世界」的戰略發展定位,堅持「中國元素,國際表達」、「傳播中華文化,傾聽世界聲音」和「溫暖、善意、積極」的傳播理念,堅持把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傳遞中國正能量」作為立臺之本,大力推動「中國文化」、「中國變化」、「中國形象」走出去,著力建設有影響力的對外宣傳平臺,打造中西優秀文化融合傳播的窗口,媒體傳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在服務特區政府、助力改善香港政治輿論環境,宣傳中國、傳播好中國聲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獨特的作用。
註:未經作者授權不得轉發抄襲。
鐵城帶你看影視
2021年8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