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市場的好日子何時到來(電影月報十月電影市場現象解析)
2023-07-06 02:57:26 5
繼九月創下全年最低票房紀錄後,國慶檔的到來也未能避免票房同比的負增長。今年全年大盤500億已經正式宣告破產,最終票房可能落在450億左右。不過即使如此,我們還是會迎來一個比較有看點的十一月。
十月電影市場總結
1
大盤整體走勢
今年十月,總票房33.9億元。
這一成績同比去年十月減少2.3億元,負增長6.4%。
環比今年九月增加11.1億元,增長48.8%。
票房峰值出現在國慶檔的10月1日,日票房2.8億元,國慶周每日票房都高過本月其它日期。
但國慶檔整體票房低於去年國慶檔。
根據專資辦數據,今年截至十月,總票房384.35億元,雖然同比去年仍增加14.75億,但因十月整體票房比去年是負增長,所以全年至今增值進一步縮小。
因此,判斷今年全國總票房將少於500億,落點可能在450億左右。
2
整體市場分析
十月場均反應市場遇冷
從場均票房和人均票價來看,由於市場反響不如預期,電影票繼續降價,單張票價比九月繼續減0.6元。國慶周票價的一路下跌,和十月下旬大片上映後的票價谷底,都是市場反響不如預期、造成票價調整的佐證。
尤其10月24日開始的一周,場均票房跌入谷底,平均票價和場均票房的巨大差異體現出了預期與實際反響的天壤之別。
十月票房分布
從十月影片的整體表現來看,5億以上大片2部,為《湄公河行動》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兩部國產影片。25部影片收益5000萬以下。
口碑方面,比起9月50%的影片都有7分以上,10月的影片好評率較低一些。
城市及影院票房
城市票房方面,上海又超過北京,回到了市佔比最高城市。
最賣座的影院,則集中在北京2家、廣州3家。
3
單片表現
十月單片票房
本月單部影片收穫票房排名前十位的影片如下:
收穫票房最多的,是在國慶檔後來居上的《湄公河行動》,該片平均票價並不佔優,但以優勢場均人數登頂。
引進電影中的冠軍則是《機械師2:復活》,以3億元月入排行第四。
前十名中,國產影片6部,引進片4部。
TOP10影片具體的銷售數據如下:
可見在這些票房排行榜上的大片中,《驚天破》、《圓夢巨人》《俠探傑克》等電影表現最不如預期,《王牌逗王牌》和《爵跡》作為國慶檔大片也表現不佳。
十月單片口碑表現
綜合豆瓣、格瓦拉、貓眼、微博評分等多個口碑,我們的DataWin十月影片口碑榜前十名如下:
口碑奪冠的電影《櫻桃小丸子》是含有情懷因素的動畫片,而且相對較小眾,評分樣本也較少;亞軍《湄公河行動》則取得了當之無愧的高影響力和高口碑,是本月最成功的電影。
除此之外,本月的口碑與票房榜的差異明顯,尤其是國慶檔4部大片,除了《湄公河行動》以外,《全世界》勉強上榜,《爵跡》和《王牌逗王牌》都榜上無名,這似乎也說明了如今的觀眾對於大眾商業片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不滿。
單片觀眾推薦力表現
DataWin的影片推薦力榜單,體現了觀眾對電影的肯定程度、和電影網絡熱議度,更能反映出大眾口味,以及「自來水」幅度:
十月範圍內熱議度、口碑相結合,網絡自來水力度最大的影片分別是具有眾多明星出演的《爵跡》、以及《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還有現象級的正能量影片《湄公河行動》。但上榜作品的推薦等級差異明顯,這似乎說明了明星效應在當前的市場營銷上的作用越來越強。
單片表現小結
十月出現了現象級大賣影片《湄公河行動》,也出現了票房遠不如預期的《爵跡》,以及集合了不少大牌明星依然成績不足的《王牌逗王牌》,還發生了張一白導演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被另一導演怒罵爛片等的事件。這種種組合成為了今年同比下滑的國慶檔。
《湄公河行動》的意義我們在之前的《正能量內核作品已走入快車道》一文中,已經進行了解析。
其它的影片,《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在被專業導演大罵的同時依然賣座,似乎說明觀眾對於愛情劇情電影永遠有一定需求。
《爵跡》的西幻風格被市場認定水土不服,即使郭敬明賣力突破自我、營銷五花八門也沒能再現《小時代》系列的奇蹟。但這種種都在表明,如今的商業大片,也終於有了「套路」以外的東西,類型越來越豐富。
然而另一方面,觀眾的耐心似乎在漸漸失去,好的商業片依然會好,但評價一般、或者套路化的商業片卻難以輕易獲得高票房。面對逐漸理性觀影的觀眾,想方設法端出好菜,是電影從業者拯救市場、拯救自我的唯一方法。
十一月電影市場展望
歷年十一月都是國慶後、賀歲前較冷的檔期,但今年卻因為一些值得關注的大片和引進影片的加入,給市場注入了一些活水。
目前十一月排期電影目前已有41部。其中有二部值得市場特別關注的影片。
1
重點影片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該片的最大賣點是李安和他的技術革新。為人稱道的120幀雖然僅有個別影院可以真正觀賞,但無疑會引來一波熱議,尤其對業界和好奇心強的一線城市年輕觀眾有吸引力。雖然大多數人無從觀賞到真正的120幀,但僅憑李安一貫強大的講故事的能力,該片即使講述伊戰背後的美國故事,但也會有一定基本盤,因為李安一直強調他的故事中「人性是共通的」。該片主演雖然是新人電影演員,但範·迪塞爾的加盟讓觀眾對於演員表並非毫無概念。此外該片還會帶來一個議題:電影技術的革新、或者革新的「噱頭」對於觀眾走進影院究竟有多大吸引力?
《我不是潘金蓮》
無獨有偶,《潘金蓮》也是馮小剛導演的對於電影畫面的特殊嘗試:該片全部採用圓形畫面,馮導對此據稱深感自豪。如果說李安的嘗試是革新,馮導的嘗試則有那麼一些「復古」或者說「中國風」的國畫韻味,但它的拍攝技術並不復古反而是有趣的嘗試,圓形畫面下,構圖、光線、運鏡等都會需要以有別於通常的方式進行思考和設計,它的話題度屆時和《比利》一片放在一起一定會加成放大。此外該片已經收到了西班牙聖巴斯蒂安電影節的肯定,範冰冰的突破演出話題度十足,再加上十一月的低競爭,該片的票房肯定會和《比利》爭霸。
有趣的是,《比利》和《潘金蓮》都是改編自傳統小說的電影,可見無論怎麼唱衰,好的IP在影劇市場總是有巨大價值的。
2
其它重點電影掃描
第44周(10.31-11.6)
本周最有賣點的影片是《奇異博士》。
這又是一部漫威漫畫改編的電影作品,但是與過去漫威系列的科幻、動作、大場面相比,該片則主打魔幻,在漫威的歷史上還是比較特別的。而該片主演「卷福」班尼迪克演魔幻電影,這個話題在年輕人當中也有吸引力。目前該片的國際市場票房表現要明顯好於現在正熱映的《但丁密碼》,也定將成為這周票房霸主的有力競爭者。
本周國產電影方面,最大看點是《捉迷藏》。
該片由霍建華和秦海璐主演。霍建華今年已經多次出現在電影市場中,過往作品雖然並無票房驚人者,但表現也還算中規中矩。《捉迷藏》作為懸疑驚悚類型片,類型受眾本來較垂直,但霍建華的粉絲讓該片拓展了許多女性觀眾,最終票房表現也能為我們再次探討明星對於票房的助力作用提供一些參考。
《建黨偉業》作為韓三平2011年上映過的獻禮系列作品,迎來了3D重映版,該片當年曾取得4億票房,融合了劉燁、馮遠徵、周潤發等豪華明星陣容;最近關於其系列作品《建軍大業》迎來不少小鮮肉的新聞也帶來了一些網絡關注,不過作為重映片,如果屆時沒有政策傾斜和護航,完全自由競爭的話,該片的市場表現可能會比較一般。
此外,本周的劇情片《一句頂一萬句》,和《我不是潘金蓮》是同一個作者劉震雲的作品改編,該片的導演是劉震雲的女兒,雖然沒有大牌演員,但應當會儘量憑對原著的理解和劇情來取勝。
第45周(11.7-11.13)
除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外,本周值得市場關注的影片還有《外公芳齡38》。
該片由佟大為和陳妍希主演,發行方也有佟大為自己的公司,主演陳妍希則是婚後的第一部電影作品。陳妍希雖然在臺有眾多電影作品,包括大賣的《那些年》,但在主攻大陸市場後這還是第一部主演影片,她是否能擔起票房也是一大看點。以及該片也是由韓國導演操刀的喜劇小品,中韓結合將再一次被市場檢視。
這周還將同日上映兩部由張一山主演的小成本影片,一部是搭檔韓國演員樸河宣的喜劇《奪路而逃》,另一部是許斌導演的愛情冒險電影《隔離島》。雖然張一山前段時間有不小的上升勢頭,然而最近隨著《餘罪》熱度已經退去,兩部電影能否還有較好的效果就很難說了。
周五還有一部海賊王的大電影《航海王之黃金城》,是日漫愛好者的福音。
第46周(11.14-11.20)
本周新片中主要是《我不是潘金蓮》和《勇士之門》的戰鬥。
《勇士之門》號稱是呂克貝松監製,趙又廷和倪妮主演,劇情頗有些中西結合的味道,但該片本來是準備暑期上映,後兩度撤檔,似乎兆頭不是很好。目前的中西合併電影還很少有口碑叫好的,該片能否在十二月的《長城》之前拔得頭籌呢?
第47周(11.21-11.27)
本周的主打還是引進大片。
首先是打著哈利波特招牌的《神奇動物在哪裡》,它的描述是「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是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奇獸飼育學」課的課本,作者是著名的魔法動物學家紐特·斯卡曼,書中詳述了75種魔法動物的生活習性以及應當如何照顧它們。」它在現實世界出版後又被規劃成了系列影片,以延續哈利波特系列的奇蹟,作為該系列的第一部,能否成功顯然很重要。對哈利波特系列的愛好者來說,這大概是不容錯過的電影。
《間諜同盟》則是布拉德·皮特這位中國觀眾熟悉的影星的新作,只是故事背景是1942年的卡薩布蘭卡,屬於二戰時代的「諜戰題材」。老去的歷史背景對當下的觀眾是否還有足夠的吸引力?以及,就在不久前,阿湯哥的《傑克》票房才遇滑鐵盧,是否好萊塢巨星們的號召力已經不如以往也是一個問題。
國產電影方面,首先是吳彥祖、張若昀等主演的《沖天火》。該片是典型的港產套路,主演吳彥祖已經有一年多沒有作品在中國市場出現,倒是張若昀,最近由於劇集《麻雀》和《法醫秦明》的熱播,張若昀聲勢上漲,該片的成敗對張若昀步入影壇的步調節奏顯然會有影響。
此外這周還有高以翔主演的《最萌身高差》,作為愛情喜劇該片本來沒有特別大的賣點,但之前廣受好評的電視劇《遇見王瀝川》讓高以翔火了一把,該片也趁勢走上院線。只不過目前還沒看出高以翔有深耕中國市場的勢頭,但是對粉絲來說大概還是個驚喜。
結語
今年十月國慶檔,幾部大片的不同際遇讓人敏感嗅到商業大片正在朝著類型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再次說明了「正能量」作品潛在的吸引力。
十一月又會有《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和《我不是潘金蓮》這樣代表電影新技術、新嘗試的影片上映。變得越來越豐富的市場,似乎在常見商業套路以外打開了大門。
以上為原創內容
內容交流微博@筆下蘇秦
德塔文影視觀察
行業數據與深度分析
影視大數據行業資訊收集
來自 德塔文科技影視數據分析|藝人趨勢分析
輿情動態研判|影視項目分析
QQ 149817396
微博@德塔文影視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