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荀子大略全文及翻譯(荀子原文譯文十六)

2023-07-30 00:51:52

《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學派重要的著作。荀子成就人文同類之道,包括:天與人的關係、性善與性惡的關係、心與道的關係、知與行的關係、聖王之道、為學之道、政制之道、富國之道、君臣之道、強國之道、禮樂之道。

解蔽篇 第二十一

【原文】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壹①而靜。心未嘗不臧②也,然而有所謂虛;心未嘗不兩③也,然而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④;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謂虛;不以所已臧害所將受謂之虛。

【注釋】

① 壹:統一。

② 臧:通「藏」。

③ 兩:同時認識兩個事物。

④ 志:記憶。

【翻譯】

人怎樣知道「道」呢?答:用心。心怎樣知呢?答:清虛、統一而平靜。心未嘗沒有收藏,但也有所謂清虛的工夫。心未嘗不知道兩個事物,但也有所謂統一的工夫。心不會不動心的,但也有所謂平靜的工夫。人出生就有知覺,有知覺就有記憶。有記憶,就是有所收藏。但心也有所謂清虛的工夫,不會因為已經收藏的內容而損害將會接受的內容,這就叫作清虛。

【解讀】

荀子這裡說心,一方面重視心的虛靜,一方面重視心的統一。虛、靜、壹等概念,是道家常說的,並非孔孟常說的。但荀子說心的虛,和道家不同。荀子心的虛,是和心的收藏一起說的。荀子是教人要善用心的虛,而要求有所收藏,就好像我們一般說能虛心請教,才能學到更多知識。人心如果不虛,而是滿滿的,又怎能容得下新內容呢?人心如果總以為金錢是最重要的,又如何讓金錢以外的事物存在於心呢?莊子不是這樣說虛,莊子說心的虛,好像鏡子照事物,只是感應事物,而不應收藏,所以莊子喜歡說心要能夠忘記,說坐忘。這就和荀子的心不同。荀子同時重視虛和藏,虛是可以令人不因為已收藏的內容而損害將會接受的新內容,這才是荀子重視心的虛的原因,就是要人能夠不斷有新的收藏。人心有所收藏,在於有記憶,所以人能善用心,就能夠成就各種人為行事。所以荀子說虛,也是願意肯定人文世界各種價值和意義,而不是只說虛靜的。

現代人重視考試,重視記憶,重視功利價值,心不能虛,想接受新知識也會出現困難。中國現代知識分子也是一樣,很想接受西方文化新知識,但心中滿滿的只是想著如何令國家成為大國、強國,心不能虛,又怎樣接受西方的文化思想?結果民主與科學的口號,喊了百多年,中國仍未有民主思想的開花結果,中國知識分子要重新看荀子的用心了。

【原文】

心生而有知,知而有異;異也者,同時兼知之;同時兼知之,兩也;然而有所謂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

【翻譯】

心出生就有知覺,有知覺就有所分別;有所分別,即是同時都知道這分別。這同時都知道,就叫作知道兩個事物;但也有所謂一個事物,即不因為知道那一個事物而損害這一個事物,就叫作統一。

【解讀】

關於「一」,道家有說「與天地萬物為一」,孔子也有說「吾道一以貫之」,但都沒有同時重視「一」和「兩」的關係。荀子所說的「一」,是和「兩」一起說的。「兩」即是能夠同時知道兩個一。用統一的心,能夠知道兩個事物,就是兩個;知道兩個事物中的其中一個,就是一。人心分別知道兩個事物,相比只重「一」的道家而言,荀子成就的知識更多。

【原文】

心臥則夢,偷①則自行,使之則謀②,故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不以夢劇③亂知謂之靜。

【注釋】

① 偷:鬆懈。

② 謀:思考。

③ 劇:繁雜。

【翻譯】

心在臥睡時就做夢,心偷懶時就自動亂想,心在使用時就會思考。所以心沒有不動的,但也有所謂靜,不因為夢幻繁雜而擾亂所知道的,就叫做靜。

【解讀】

關於心的靜,也是道家常說的,但荀子是把心的靜和動一起說的。注重心的靜,是要把心從亂想亂知的妄動之中超拔出來。靜,是心清虛的第一步。心由靜而達到虛,不被過去的知識所填滿,待人接物才能夠清通。但荀子把心的靜和動合起來說,是強調心在活動時,更應該做到心靜。這個心境,即是求知時,用心專注,聚焦在一個事物之上。

【原文】

未得道而求道者,謂之虛壹而靜。作之:則將須道者之虛則入,將事道者之壹則盡,將思道者之靜則察①。知道察,知道行,體道者也。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萬物莫形而不見,莫見而不論,莫論而失位②。坐於室而見四海,處於今而論久遠。疏③觀萬物而知其情,參稽④治亂而通其度⑤,經緯⑥天地而材官⑦萬物,制割⑧大理而宇宙理矣。恢恢廣廣⑨,孰知其極?睪睪廣廣⑩,孰知其德?涫涫紛紛⑪,孰知其形?明參日月,大滿八極⑫,夫是之謂大人。夫惡有蔽矣哉!

【注釋】

① 「作之」三句:這三句文字可能有誤,所以會用前文後理意思加入解釋。

② 失位:失去位置,即不適宜,有誤。

③ 疏:通。

④ 參稽:考察。

⑤ 度:界限、法度。

⑥ 經緯:安排。

⑦ 材官:材通「裁」,管理。

⑧ 制割:掌握。

⑨ 恢恢廣廣:寬廣貌。

⑩ 睪(yì)睪廣廣:廣大貌。

⑪ 涫(ɡuàn)涫紛紛:活躍紛雜貌。

⑫ 八極:八方。

【翻譯】

未曾得到道而追求道的工夫,就叫作清虛統一而平靜。做到這個工夫,即是將會求道的人,要做到清虛就能進入道,將會從事道的人,做到統一就能盡道,將會思考道的人,做到平靜就能明察道。知道道而明察,知道道而實行,就是能體會道的人。做到清虛統一而平靜,就能到達非常清明透徹的境界。看萬物,沒有什麼形狀是看不見的,沒有看見而不能亂說的,沒有亂說而說錯的。人坐在室內,可以看見四海;身處現在,可以論說久遠的事情。通觀萬物而知道萬物之情,考察政治的治亂而明白法度,治理天地而管理萬物,掌握大道理而宇宙得到大治。這時人心的境界就變得恢廣深遠,廣大無邊,不知德行何其深遠;活躍紛雜,不知萬物有多少形狀。人心的光明可參配日月,廣大可充滿八方,這就叫作大人了。又怎會有所蒙蔽呢?

【原文】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奪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①而使墨②雲,形可劫而使詘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則受,非之則辭。故曰:心容③,其擇也無禁,必自現④,其物也雜博,其情之至也不貳⑤。《詩》云:「採採卷耳⑥,不盈頃筐⑦。嗟我懷人,寘⑧彼周行⑨。」頃筐易滿也,卷耳易得也,然而不可以貳周行。故曰:心枝⑩則無知,傾則不精,貳則疑惑。以贊稽⑪之,萬物可兼知也。身盡其職則美。類不可兩也,故知者擇一而壹焉。

【注釋】

① 劫:強制。

② 墨:緘默。

③ 容:容納。

④ 現:另作「見」。

⑤ 貳:不專一。

⑥ 卷耳:一種可食用的植物。

⑦ 頃筐:一種容器。

⑧ 寘:同「置」。

⑨ 周行:大路。

⑩ 枝:枝蔓分散。

⑪ 贊稽:幫助考察。

【翻譯】

人的心,是形軀的君主,精神的主宰,發出命令而不接受命令。心自己禁止自己,自己驅使自己,自己奪去自己,自己接受自己,自己行動,自己停止。所以可令口強制緘默,令形軀強制屈伸,但不可以強制而令心改變意志,對的就接受,錯的就推辭。所以說,心能容納不同事物,選擇是沒有禁制的,一定是心自己呈現,心主宰的事物雖很博雜,但心的情是最高主宰,這是不會不專一的。《詩經》說:採摘卷耳,載不滿一筐。我很懷念他,把筐放在大路上。一筐是很容易滿的,卷耳是很容易得到的,但心不可以不統一於大路上。所以說:心意枝蔓分散了,就不能主宰,等於不能知事物。心傾斜於一特定事物,就不能精深細察,心意分散,就會疑惑。心能統一於道,有助於考察事物,萬物是可以同時知道的。人能夠盡這個道理,就能完美了。心所選擇的事物類別不能是兩種,所以知道心的人,應選擇一個事物,而統一於道。

【解讀】

虛壹而靜的心,更能自作主宰。心因為虛,所以能有收藏,能夠不因為這個一而損害那個一,能夠統一起兩個一,由此而見到心能夠自作主宰。所以心能夠自禁、自使、自行、自止,即是直接對行為有自覺的選擇。而在選擇時,心中可以同時有兩個或多個事物,所以是博雜的,都可以加以選擇,這是心可以容納選擇,而不能禁止的。心如果不能自作主宰,被事物所影響,搖擺不定,枝蔓分散,就不能自知,而成為無知。心不傾向某一事物,而能兼知,並作最終決定,這就是專一不二,沒有疑惑。

人心能統一兼知萬物,又可以選擇一而專精於一,即是人心可以不因為這個一而損害那個一。選擇一而專精,就是自作主宰,人就可以盡心於某一類事了。這就是荀子肯定人文世界各類事業各有專精的根據。人心原本能夠兼知萬物、統一萬物,然後選擇一、精於一。所以人是各有專精,各有所長。各有專精,又可以互相配合,由此而組織成為人文社會。這是荀子書中最重要的一個思想。

【原文】

農精于田,而不可以為田師;賈精於市,而不可以為市師;工精於器,而不可以為器師。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於道者也。(非)精於物者也。精於物者以物物①,精於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於道,而以贊稽物。壹於道則正,以贊稽物則察;以正志行察論,則萬物官矣。

【注釋】

① 物物:第一個物是主宰的意思。物物,即主宰事物。

【翻譯】

農人專精於耕田,而不可以做管理田地的官,商人專精於市場買賣,而不可以做管理商人的官,工匠專精於製造器具,而不可以做管理器具的官。有些人,不專精於這三種技能,而可以做治理這三種行業的官,所以說:能夠專精於道的,不等於能專精於事物。專精於某事物的,可以主宰某事物,專精於道的,能同時主宰各類事物。所以君子能夠統一萬物於道,可以幫助考察萬物。能夠統一於道就能正確對待萬物,能幫助考察事物就能明察,用正確的心志,實行明察的道理,萬物就可以被治理了。

【解讀】

荀子下面會說人心和道心的分別。人心指專精於一特定事物,而不能貫通到其他事物的心;道心則能夠同時知道不同的人所專精的事都有意義和價值,能夠同時知道而又要求加以配合貫通。人心、道心的區分最初不是道德意義的區分,而是人文意義的分別。其實荀子所重視的心,是人文同類的心。

農人、工人、商人只是專精於事物,而不能做老師,不能做管理者,正是因為他們只有人心,沒有道心。有人心,就可以成就專精的事業,所以人心是人不可缺少的。但如果只有人心,就不能做老師,做管理者。做老師,做管理者,要教導治理農人、工人、商人,並處理他們的事務的關係,所以一定要能夠同時貫通各人各事物,知道他們的相互關係,然後加以調理。這個調理的心,就是居於人心的上一層次的道心,可令不同事務協調而得到完成。

現代中華文化的問題是人心只傾向於政治和經濟的事務,其他人文類別的事務全忽略了。所以中華文化未來的發展,應是重拾道心,不要因為這個一而損害那個一。

【原文】

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詔①而萬物成。處壹危②之,其榮滿側;養壹之微,榮矣而未知。故《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盤水,正錯③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鬚眉而察理矣。微風過之,湛濁動乎下,清明亂於上,則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故導之以理,養之以清,物莫之傾,則足以定是非決嫌疑矣。小物引之,則其正外易,其心內傾,則不足以決庶④理矣。

【注釋】

① 詔:告示。

② 危:一般引申作戒懼謹慎。唐君毅先生用「高標」的意思解釋。「處壹危之」解作:心凸出而凝聚,處於一事物之內,而高標出意義和價值的心。

③ 錯:措,放置。

④ 庶:另作「粗」。

【翻譯】

以前舜帝治理天下,不必事事告示天下,而萬物就可成就。如果人心只是處於一個事物之內,而高標出某一個意義和價值,他的榮耀充滿於某一偏側。如果培養專一於道的心,只是隱微的心,有榮耀而不知道。所以《道經》說:「人心會高標出來,道心則是隱微的。」高標或隱微的微小分別,只有光明的君子才能知道。所以人心好像盤中的水,正確放置而不動的話,混濁的水會在下面,清明的水會在上面,足以看到鬚眉,清楚看到皮膚上的紋理。微風吹過,混濁的水會在下面動,清明的水在上面會混亂,就不可以得到整體的正確形狀。心也是這樣,所以用道理引導,培養清明,不要傾側於某事物,心就足以決定對錯,解決嫌疑。細小事物牽引人心,只是改正外表容易,但人心內在有所傾斜,就不足以決斷平常的事理了。

【解讀】

這段說人心和道心的分別,只有君子能夠明察,因為君子不只是專精於一種事務,所以不能不知道人心和道心的不同。君子應該有道心,令心不傾側,好像盤水,要放置平正,平正就不會偏側,就會清明。現代人總是想成為專家,而不知道較專家更高要求的,就是做老師和管理者,因為要能夠懂得各專家的價值,更加需要君子。所以古人會更加要求知識分子做一個君子。

【原文】

故好書①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好稼者眾矣,而后稷獨傳者,壹也。好樂者眾矣,而夔②獨傳者,壹也;好義者眾矣,而舜獨傳者,壹也。倕③作弓,浮遊④作矢,而羿精於射;奚仲⑤作車,乘杜⑥作乘馬,而造父⑦精於御:自古及今,未嘗有兩而能精者也。曾子曰:「是其庭⑧可以搏鼠,惡能與我歌矣!」

【注釋】

① 書:文字。

② 夔:舜的樂官。

③ 倕:舜的工匠。

④ 浮遊:傳說中創造箭的人。

⑤ 奚仲:禹時管理車輛的官。

⑥ 乘杜:周朝祖先契的孫。創作四馬駕車法的人。

⑦ 造父:周穆王是著名的擅長駕車人。

⑧ 庭:通「莛」,打節拍的小竹棍。

【翻譯】

所以愛好文字的人很多,而只有倉頡一人傳世,因為他能統一於道;愛好莊稼的人很多,而只有后稷一人傳世,因為他能統一於道;愛好音樂的人很多,而只有夔傳世,因為他能統一於道;愛好正義的人很多,而只有舜一人傳世,因為他能統一於道。倕製造弓,浮遊製造箭,后羿專精於射術,奚仲管理馬車,乘杜創作駕馬車的方法,而造父專精於駕馬車。由古至今,沒有心意搖擺而能專精的。曾子說:「看他用來打節拍的小竹棍,可以用來搏打老鼠,又怎能和我一起唱歌呢?」

【解讀】

做專家也要能統一於道,先做君子,然後做專家,才會是一個有意義的、真正知道自己做什麼的專家。

【原文】

空石①之中有人焉,其名曰觙②。其為人也,善射以好思。耳目之欲接,則敗③其思;蚊虻之聲聞,則挫其精。是以闢④耳目之欲,而遠蚊虻之聲,閒居靜思則通。思仁若是,可謂微乎?孟子惡敗而出妻⑤,可謂能自強矣;有子⑥惡臥而焠⑦掌,可謂能自忍矣;未及好也。闢耳目之欲,可謂自強矣,未及思也。蚊虻之聲聞則挫其精,可謂危矣;未可謂微也。夫微者,至人⑧也。至人也,何強?何忍?何危?故濁明外景,清明內景,聖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強?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無為也;聖人之行道也,無強也。仁者之思也恭,聖者之思也樂。此治心之道也。

【注釋】

① 空石:石洞。

② 觙: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

③ 敗:幹擾。

④ 闢:通「避」。

⑤ 出妻:休妻。

⑥ 有子:即有若,孔子的學生。

⑦ 焠:燒。

⑧ 至人:最高境界的人。

【翻譯】

石洞之中有人,叫作觙。他的為人,擅長推理,好思考。耳目接觸到欲望,就會干擾他的思維;聽到蚊虻的聲音,就會干擾他的專精。所以要避開耳目欲望,遠離蚊虻的聲音,閒居靜思才能貫通。如果這樣思考仁,可算是隱微嗎?孟子恐怕敗壞而休妻,可算是自我勉強了,但未思考全面。有子恐怕睡著而燒手掌,可算是能自我忍耐了,但未算好。避開耳目的欲望,遠離蚊虻的聲音,可算是能夠用心專精凸顯於一處了,但仍未做到隱微的工夫。要是心能做到隱微,人就臻於最高境界了。最高境界的人,何須勉強?何須忍耐?何須凸出?所以昏濁的光明,只算是外表的光明;透徹的清明,才算是內在的光明。聖人可以放縱他的欲望,同時有他的情感,又用他的理性治理事務。又何須勉強,何須忍耐,何須凸出呢?所以仁者實踐道,是沒有人為造作的;聖人實踐道,沒有勉強。仁者的思考只是恭敬,聖人的思考只是快樂,這就是治理人心的道了。

【解讀】

一般人的心是專精於一物一事,心常會有所傾側,但荀子說養心,是要養清明不傾側的道心,可以平正看待各類事物。和道心相對的,是人心,培養人心可以從事農業、工業、商業,但不能做老師和管理者。做老師和做管理者,一定要培養道心。培養道心,就是保存心的清明和不偏,不是強制人心凸顯於一個地方,或執著於一定的道德標準。強制的工夫不能培養貫通眾理的道心,只可以培養專精於一事一物的人心。所以荀子以石洞中之人和孟子、有子為例子。石洞中的人善射好思,想去除耳目的欲望,成為能夠忍耐情慾的人。他只是為了專精一項技能,耳目的欲望、蚊虻的聲音,都會擾亂他的用心專精,所以要避世閒居和靜思。但這正是荀子所說的只知道用人心,偏向一個方向,而不能有道心的隱微。孟子執著於一個禮,認為妻子不合禮,想休妻。有子厭惡貪睡,燒自己的手掌,都是執著於一個道德標準,由此也有成就,但是用心偏向一側,仍然沒有道心的隱微。原因是,培養道心,要令心清明,沒有偏側,而不是強制自己的心,變得凸出而高危。人心凸出,外在的蚊蟲之聲都足以擾亂人心。而人認為是對的,也不一定全是對的。孟子只執著於一定的禮,而忘記自己也有不合禮的地方;有子厭惡貪睡而燒掌,而忘記了會傷害父母給予的身體。

所以荀子說至人的用心是「何強?何忍?何危?」聖人的縱慾兼情,不是一般的放縱情慾,只是不強忍情慾,不令心偏向一側,而用理同時令各方面情慾都各得其所。

現代人對儒家有誤解,以為儒家要強制別人或自己實踐某些道德禮義但荀子所說的「何強?何忍?何危?」之道心,打破了人們的偏見。

喜歡的話請轉發、關注!

免責聲明:文章素材和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同時文章僅代表本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