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為什麼能在水中呼吸(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動物是怎麼哺乳的)
2023-07-25 16:38:24 3
前些日子,關於大連斑海豹被盜的新聞受到了許多關注,我們在譴責偷盜者殘忍的同時,也為這些被盜的斑海豹的命運擔憂。
近幾年也總是有各種偷獵、殺害海洋生物的新聞出現,我們在惋惜、譴責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對這些水生物多一些了解?
被捕殺的海豚鮮血染紅整片海域
今天,我們就先從海洋中的水生哺乳動物開始,看看它們原本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1海洋裡的哺乳動物
哺乳類動物(Mammal)是恆溫脊椎動物,大部分都是胎生,並藉由乳腺哺育後代,且大多數的哺乳動物都是用肺呼吸,科學家目前為止還未發現不用肺呼吸的哺乳動物。
這一切聽起來在陸地上都很好實現,而在水中要用肺呼吸、保持恆溫,並完成哺乳顯然是個很大的挑戰。
2海洋哺乳動物有哪些
在地球上現存的4000多種哺乳動物中只有120餘種水生哺乳動物。它們主要分屬三個目:海牛目、鰭腳目及鯨目。
>>>>海牛目
在這三個目中,海牛目可能是大家最少聽到的,我國在上世紀50年代時,廣西附近海域還存在野生海牛,但經過數十年的捕殺幾乎絕跡。海牛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水生哺乳動物,個個都是食量巨大的大胖墩。
我國曾經引進水葫蘆作為觀賞植物,在錯誤種植後導致了水葫蘆的瘋長,破壞了整個水域的生態環境,人們還派出海牛去解決水葫蘆瘋長這一難題,一頭海牛能吃掉幾噸的水葫蘆。
>>>>鰭腳目
而鰭腳目中現存的三個科大家聽起來會熟悉許多,分別是海獅科、海豹科及海象科,我國僅有海師科及海豹科2科,這兩類哺乳動物基本上是水族館的標配,但野生的海獅、海豹數量依然非常少。
>>>>鯨目
鯨目是水生哺乳動物中最大的門類,可以說是我們最熟悉的水生哺乳動物。在我國的管轄海域內鯨目種類豐富,迄今為止發現的已經達到9科、26屬、38種,其中既有已知的地球上現存動物中體積最大的藍鯨,也有體長僅有1米左右的江豚。
我國特有的一種鯨目——白鰭豚,但白鰭豚這樣的「國寶」在2007年已被確認為「功能性滅絕」,意為在自然狀態中喪失了維持繁殖的能力,也許長江裡還有少量殘存,然而僅憑這最後幾隻個體,已經無法延續種群,專家預計白鰭豚會在十年內滅絕。
3神秘的哺乳方式
哺乳動物,顧名思義其最大的特徵就是由乳腺哺育後代,大家可能會很疑惑,完全在水中生活的動物也產奶嗎?它們有乳頭嗎?寶寶在水中要如何喝奶呢?
對母乳的需求是所有哺乳動物幼體發育的前提,各類水生哺乳動物都進化出了不同的哺乳方式:海豹和海獅有可伸縮的乳頭,當寶寶不進食時乳頭會縮進體內。
對鯨的研究表明,鯨確實有乳腺並且產奶,長時間的水下生活環境已經進化出了「乳腺縫」--哺乳腺體的特殊皮膚褶皺,也就是說鯨的乳腺大概就像我們的抬頭紋一樣。
而藍鯨媽媽擁有地球上最大的乳腺,每個乳腺大約1.5米長,重量相當於一頭小象,每天可以產出200升的奶,且鯨乳脂肪含量高達35%~50%。這使得一頭小藍鯨能夠以每天100公斤的驚人速度增重。
如此大的乳腺,餵奶的場景一定也很壯觀,不過,根據現有研究 鯨餵奶的具體姿勢還不能確定,目前圈內專家比較主流的猜測是幼崽有著可以彎曲的舌頭來吸奶,或者是鯨媽媽有專門的肌肉用於擠壓乳腺,將奶直接擠壓到鯨寶寶的嘴裡。
4高智商的獵食技巧
哺乳動物的智商一般高於非哺乳動物,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海豚一直是高智商動物的代表,除此之外,許多其它水生哺乳動物的獵食方式也體現了它們的智力。
在捕食過程中,魚群的四處亂串無疑是一個令獵食者頭疼的問題,非群體捕獵時就更難實現圍追堵截。而座頭鯨在單獨捕食時,會從魚群下方以螺旋狀吐出氣泡,形成氣幕來阻擋魚群的前進,進而形成一個圓形的氣幕大網,最後從下方猛衝上來一網打盡被困住的魚群。
從水面觀察到的座頭鯨捕食時形成的氣泡屏障
生活在伊洛瓦底河中的伊河海豚,則會使用水柱來驅趕前方逃竄的魚群。它們可以靈活地轉動頸部以控制吐水的方向,封堵魚群的逃跑路線,極大地提升了捕食的效率。
除此之外,伊河海豚在某些特定的水域還學會了與當地漁民合作。漁民乘坐木質小船在河中不斷地敲擊船幫召喚伊河海豚,被召喚來的伊河海豚負責在水中把魚群向漁船的方向驅趕,而漁民則抓住機會撒漁網負責捕撈,收穫後再分配 「勝利果實」。
在湄公河上發生的這種互利合作故事已經持續了上百年,在地球上跟人類合作無疑是最明智的選擇。
伊河海豚噴射水柱
除了氣泡和水柱,生活在南極的B型虎鯨,他們通過快速遊動製造湧浪,將待在浮冰上的獵物拍到水中從而捕食。
生活在南非東北部的寬吻海豚則正好相反,它們會進行「陸地獵食」,其中幾頭組成一個橫排,製造湧浪將逃竄的魚群從水裡拍到沙灘上,而這些海豚也側身衝上沙灘,飽餐一頓後再扭動身體回到海裡。陷入湧浪控制中的獵物,等待它們的幾乎是一個註定的結局。
虎鯨衝擊浮冰獵食海豹
不過,上面這群寬吻海豚衝到海灘上進行獵殺的行為的確存在一定的擱淺風險。
而生活在澳大利亞西部的鯊魚灣裡的另一群寬吻海豚則非常愛護自己的身體。由於它們經常需要用吻部在海底砂石中翻找食物,為了避免一些尖銳的石粒劃傷皮膚,鯊魚灣的海豚學會了嘴裡叼著海綿來保護自己,海綿能起到像保護手套一樣的效果。
更有趣的是,這項絕技似乎僅在雌性海豚中流傳,雄性則拒絕學習,讓人不禁想到了在大太陽下不好意思打太陽傘的男生。
嘴上叼著海綿的海豚
5日常娛樂方式
除了捕食和繁衍之外,這些水生哺乳動物們還有日常的娛樂生活。許多海洋哺乳動物都對衝浪格外痴迷,寬吻海豚早就因為追風逐浪的習性名聲大噪了。
在2014年,有一群海豚還闖進了在南非東開普省傑弗瑞灣舉辦的國際職業衝浪協會巡迴賽,與齊聚於此的全球人類頂尖衝浪高手同臺競技了一下。在澳大利亞的一些海灘,也有喜歡衝浪的海豚出沒,甚至還發生過衝浪者與衝浪海豚意外相撞的「交通事故」。
衝浪的海豚群
而現實中,上述這些可愛的水生哺乳動物幾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生存威脅。有一些人類對它們肆意獵殺,也並不關心它們的生存環境,伊河海豚因為棲息地裡屢禁不止的電魚、炸魚等行為而瀕臨滅絕,寬吻海豚和虎鯨雖然種群數量龐大,但也被大量的圈養在全球各地的水族館中作為牟利工具,他們本應自由地生活在廣袤的海洋中。
我們必須明白,所有有趣和奇妙的生物都屬於大自然,人類只是自然界中小小的一環,永遠不可能成為主宰者,只有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