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初一不出門,破五不回家
2025-07-17 03:08:10
在我們的生活過程當中,人們對於春節都十分的重視。即使在外工作,當過年之時也都要到家中與家人團聚。而在春節期間有許多的俗語,其中有一個就叫做:「初一不出門,破五不回家多」,這句話究竟有何寓意呢?
初一不出門,破五不回家
【初一不出門】在老一輩人看來,大年初一是不能出門的,出門有「走財漏福」之說,長輩安坐家中才可使家宅來年福財兩旺。
【破五不回家】大年初五,也被人稱之為「送窮」,這一天需要清理垃圾,迎接財運福氣,尤其是這天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不回家並不是不去自己家,而是不能去別人家,尤其是一些做生意的朋友,很忌諱你到他家去。
破五的傳統說法
有好多地方,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請回來過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掛祖宗牌位,燒香上供,意為請祖宗過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到了初五,就要送祖宗「回去」了,過年過完了,所以,這一天要燒香,燒紙錢,恭送祖宗。由於初五日肩負著送窮神、接財神等多重重任,所以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不奇怪了。這許多的講究綜合起來,就形成風俗----要擺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徵「元寶」的餃子。
春節最重要食俗盤點
1.吃餃子,又稱「捏小人嘴」,在包餃子的時候,需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著餃子邊捏。這樣就可以規避讒言,在製作餃子餡的時候,還要把菜板剁得叮咚響,目的就是讓鄰居聽到,以示你正在剁「小人」。
2.包餃子,捏住小人嘴的習俗,其實說是讓小人來年閉上嘴,少說壞話。
3.吃財神糕,這個糕點是祭祀財神用的,當供奉完以後,吃點財神糕,就會沾上喜氣,這樣在新的一年,你就會財運亨通。所以每次供奉完,這個糕點也不要直接扔了,分而食之,讓每個人都能沾上一點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