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臘月二十九為什麼是絕日 絕日當天不貼春聯
2025-07-17 05:24:10
在我國民間存在有四個絕日,有名字便可以得出這四天的日子並不太好,也不適合做許多的事情。正因為我國有著兩種計時方法,導致每一年出現絕日的時間各有不同,在今年的臘月二十九人們稱之為絕日這是為何呢?
臘月二十九是絕日嗎
所謂的「絕日」其實在一年當中一共有四天,分別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因為是每個節氣結束的最後一天,也有了「滅亡、消失」的意思,所以,老輩人便把這一天稱為「絕日」。在農民的傳統思想裡,這一天是十分不吉利的,因此人們做事情都要避開這天,也避免了晦氣。而如果除夕和立春是同一天,那麼就意味著臘月廿九就成了「絕日」。
絕日當天注意事項
在農村的習俗中,除了不會在「絕日」這天做一些重要的事情,這天也是不能貼春聯的,如果要貼,一定要在臘月廿九之前或者是大年三十這天,過了立春貼春聯也是不好的。大家都知道,貼春聯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幾乎家家戶戶過年都會貼上紅火火的春聯,藉此表達對節日的歡樂、喜慶,也寄託大家對來年的美好祝願。雖說現代人沒有那麼多講究,但在農村,貼春聯的日子也一定要選好,今年情況比較特殊,大家一般都會避開「絕日」這天,不過也不會等立春過了再貼。
民間臘月二十九的風俗
上墳請祖上大供是臘月二十九最重要的一個風俗。中國農曆有大小月之分,所謂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臘月為小月,二十九這一天就是這一年最後一天。那麼臘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過年的各種準備活動都要在這天進行完。在整個年節中,二十九這天可以說是最忙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