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九的有關故事 由來和風俗考究
2025-07-17 05:25:10
眾所周知,我國民間有許多的傳統故事。每一個故事與當天的風俗以及活動都有一定的聯繫。臘月二十九歲年前的最後一天,這一天同樣也是特別的。自古以來在臘月二十九當天發生的事情也有許多,那麼有哪些故事深深的影響著我們呢?
臘月二十九的故事
【名將殞命】紹興十一年的臘月二十九,尋常百姓正在忙著除舊迎新,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嶽飛毒死在大理寺內的風波亭,年僅39歲。其子嶽雲及部將張憲也同時被害,所以在臘月二十九這天就有上墳請祖上大供的說法。在整個年節中,二十九這天可以說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籌備年節中的各種衣食祭品,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上墳請祖」。
小除夕的說法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
農曆臘月二十九風俗考究
民謠稱「二十九,蒸饅頭」,人們盡情發揮想像,把饅頭做成壽桃、小動物等各種造型。蒸饅頭在過去不是隨便地做,而是要精心準備認真用心,因為做出來的饅頭要跟相親鄰居交換,因此一定要做得好看好吃才有面子,吉利,非常講究。臘月二十九,稱作「二十九去打酒」。中國人還會準備些酒。可以看到是「打酒」,不是「買酒」。因為在舊時代,人們買不起瓶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