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黃杏出牆來 AKG Y50頭戴耳機評測
2025-05-15 19:13:09
我是歲數已經不小的80後,遙想學生時代超喜歡戴著頭戴式耳機出門,除了對聲音的喜愛,還因為它足夠大,自認為風騷的外形可以吸引不少的矚目和回頭率,幾十元的頭戴式耳機在這方面比大幾千的耳塞要強太多,好吧,學生時代的我就是這麼浮誇。不過後來一邊一個「b」的耳機品牌火了,我終於發現,原來大家都差不多,大部分人對於外形的喜愛超越了對音質的需求,不過作為一個耳機愛好者,我還是堅守著音質第一,外觀第二的原則的滴。
現在年歲大了,已經好幾年不戴頭戴式耳機出門了,因為覺得太張揚,而我現在是個內斂的人兒(嘿嘿),不過,在選擇AKG Y50顏色的時候,我卻果斷的選了黃色,Taxi黃......要說為啥?因為我雖然是個內斂的人,但其實一直穿日系的花色針織襪子,沒錯,我是一個外表內斂,但內心風騷的人兒。
話說老早老早之前,那得是2014年的事兒了,我就玩過這個Y50,當時身邊有人跟我說Y50塑料感太強......但我上去一摸......Y50的外殼和頭梁可都是金屬的啊!邊緣亮閃閃的類似iPhone5S的鋁金屬切邊是一樣一樣的啊......而且連頭梁都也是金屬材質。
對於耳機的外觀啥的,我向來不喜歡形容,因為這東西大家自己看就行了,正所謂各花入各眼,審美審醜的標準不盡相同,反正我覺得挺好。
下面不談情懷,聊聊音質吧,我會儘可能的說人話。
Y50的低頻量感較多(低音足夠猛),有彈性,下潛(是「dong"的一聲,而不是「pia"的一聲)表現不夠深,大氣勢的曲目不夠震撼(沒有所謂的大場面的恢弘氣勢),但Y50的低頻真的不能再多了,否則很可能會出現動次打次的轟頭現象(讓人頭昏眼花),另外,我這條Y50是煲了一段時間後的表現,在剛使用的時候低頻還會有些衝(就是聲音很硬,聽起來會很刺激,也會造成聽覺疲勞)。
Y50的中頻比較飽滿,尤其是聽稍微渾厚一些的女聲很舒服,比如曲婉婷,至於黃綺珊那樣的鐵肺歌手的歌聽起來就會有點兒不痛快,而類似陳奕迅的男聲也會比較好聽,但說不上毒,整體上Y50適合不太刺激的人聲,槍花那樣的嗓音聽起來都不夠「硬」。
至於高頻,Y50的表現是略暗一些,缺少通透性,所以空靈清秀之感也是無緣,比如宗次郎的《故鄉的原風景》實在是聽不出那種境界啊!
可換線設計及單鍵線控
整體來說,Y50是偏向現代流行風格的耳機,畢竟是Y系列,主打年輕潮流一族,這樣的調音可能不適合所謂的愛聽古典音樂的「發燒友」,我覺得聽聽美國Billboard,英國UK那可是極好的,而且喜歡韓國動次打次的勁歌熱舞更不在話下,這低頻的量感質感足夠了。差點兒忘了說,我最近一直聽電音和金屬樂,用Y50嗨翻了。
寫在最後:
Y50在剛開始佩戴的時候會有些夾頭,所以如果你感到不適,可以在不用的時候夾個毛絨玩具或枕頭啥的放著,幾天後就會撐開一些,佩戴上會比較舒服。
另外,大家不要覺得Y50的個頭不小就是包耳式耳機,其實它的耳罩墊圈是壓在耳朵上的「壓耳式」,而不是包裹住,這樣可以減輕長時間佩戴的悶熱感,但記住,只要是封閉式頭戴式耳機,都會多多少少存在悶熱現象。
話說戴著這耳機出門,回頭率真的是極高的,我都有些害羞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