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自行車發展史

2023-04-01 15:49:33

自行車是由人力腳踏驅動的、有兩個車輪的陸地交通工具,俗稱自由車、腳踏車或單車。自行車自18世紀誕生以來,深受人們喜愛。已經是人們運動、環保出行的最佳選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自行車發展史

外文名稱

自行車發展史

 

誕生

18世紀

俗稱

自由車、腳踏車或單車

目錄

1基本介紹

2歷史起源

3發展年表

4中國發展

5運動賽事

6世界品牌

7中國品牌

8創意設計

摺疊編輯本段基本介紹

自行車是由人力腳踏驅動的、有兩個車輪的陸地交通車輛,俗稱自由車、腳踏車或單車(在日本稱為"自転車";在中國大陸、臺灣通常稱其為"自行車"或"腳踏車",又因中國大陸最早的自行車是國外過來,所以又稱其為"洋車兒",有些地方仍舊這麼稱呼;在港澳則通常稱其為 "單車")。自行車無噪音、無汙染、重量輕、結構簡單、物美價廉、使用和維修方便,既能作為代步和運載貨物的工具,又能用於體育鍛鍊,因而為人們所廣泛使用。而自行車究竟起源於哪個年代、由誰發明的、之間的演變過程則很少人知道。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實用型的自行車出現於19世紀初。1817年,德國人德萊斯在法國巴黎發明了帶車把的木製兩輪自行車。自行車問世後迅速成為當時歐洲人青睞的交通工具。19世紀一些歐洲人也構思出了一些理想的自行車圖。 自行車發明的早期階段,人們認為越大的輪子行駛的速度越快,兩名男子騎著一輛車輪幾乎為一人高的自行車。

在自行車的發明階段,有些人並沒有把自行車的兩個輪子設計成前後放置,而是把兩個輪子做成了左右放置,這種自行車的外形有些類似輪椅。

安全自行車

安全自行車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起源

18世紀末,法國人西夫拉克發明了最早的自行車。這輛最早的自行車是木製的,它的結構比較簡單,既沒有驅動裝置,也沒有轉向裝置,騎車人靠雙腳用力蹬地前行,改變方向時也只能下車搬動車子。即使這樣,當西夫拉克騎著這輛自行車到公園兜風時,在場的人也都頗為驚異和讚嘆。

最早的自行車

最早的自行車

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實用型的自行車出現於19世紀初。

1817年,德國人德萊斯在法國巴黎發明了帶車把的木製兩輪自行車。這種自行車雖然仍舊用腳蹬才能前行,但是可以一邊前行一邊改變方向,它一問世便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法國人大量進行仿製,一時間,巴黎街頭湧現出成百上千的自行車。在1830年,法國政府還為郵差配備了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隨後,自行車的技術、性能不斷得到改進。1839年,英國人麥克米倫發明了蹬踏式腳蹬驅動自行車,騎車時兩足不用蹬地,提高了行駛速度。

1869年誕生的雷諾型自行車,車架改由鋼管制作,車輪也改為鋼圈和輻條,採用實心輪胎

可轉向自行車

可轉向自行車

,使自行車更加輕便。 1886年英國的機械工程師斯塔利,設計出了新的自行車樣式,裝上前叉和車閘,前後輪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並用鋼管制成了菱形車架,還首次使用了橡膠車輪。斯塔利不僅改進了自行車的結構,還改制了許多生產 自行車部件用的工具機,為自行車的大量生產和推廣應用開闢了寬闊的道路,因此他被後人稱為"自行車之父"。他所設計的自行車車型與今天自行車的樣子已經基本一致了。1887年,英國人勞森完成了鏈條驅動自行車的設計。同年,英國人鄧魯普研製出了充氣輪胎。從此,自行車技術也完成了向商業化的轉化,批量生產並投入市場。

摺疊編輯本段發展年表

1790年 法國人西夫拉克發明了最原始的自行車。它只有兩個輪子而沒有傳動裝置,人騎在上面,需用兩腳蹬地驅車向前滾動。

1801年

俄國人阿爾塔馬諾夫設計出世界上第一輛用踏板踩動的自行車。1817年德國人德雷斯在自行車上裝了方向舵,使其能改變行使方向。

1817年

德國人德萊斯開始製作木輪車,樣子跟西夫拉克的差不多。不過,在前輪上加了一個控制方向的車把子,可以改變前進的方向.但是騎車依然要用兩隻腳,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能推動車子向前滾動,他自稱為:小馬崽。因此德國男爵卡爾德萊斯成為一般公認的自行車發明人!

1839年

以前 ,蘇格蘭人麥克米倫製造出木製車輪,裝實心橡膠輪胎、前輪小、後輪大、坐墊較低、裝有腳踏板和曲柄連杆裝置,騎者可以雙腳離開地面的自行車。同年,麥克米倫又將木製自行車改為鐵製自行車。

1840年

英格蘭的鐵匠麥克米倫,在德萊斯發明的"小馬崽"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他在前輪的車軸上裝上曲柄,再用連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腳蹬連接起來,並且前後輪都用鐵製。這樣一來,人的雙腳真正離開了地面,由雙腳的交替踩動變為輪子的滾動。1842年,麥克米倫騎上這種車,一天跑了近20千米。

1861年

後來,法國的米肖父子。在前輪上安裝了 能轉動的腳蹬板,車子的鞍座架在前輪上面。他們把這輛車冠以"自行車"的雅名,並於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讓觀眾大開眼界,曾一度掀起自行車熱。但是因高度的關係上下車及下坡時十分危險容易跌倒以及存在危險性又把鞍座改為固定在車架上。

1867年

英國人麥迪遜設計出第一輛裝有鋼絲輻條的自行車。

1869年

英國的雷諾首先用輻條來拉緊輪輞,用鋼管制成車架,並首先在輪輞上裝上了實心的橡膠帶,使自行車的重量大大減輕。德國斯圖加特出現了由後輪導向和驅動的自行車,同時車上採用了滾動軸承、飛輪、腳剎、彈簧等部件。

1874年

真正具有現代化形式的自行車誕生。英國人勞森在自行車上別出心裁地裝上鏈條和鏈輪,用後輪的轉動來推動車子前進。但仍然不夠協調與穩定。

1886年

英國的機械工程師斯塔利,從機械學、運動學的角度設計出了新的自行車樣式,裝上前叉和車閘,使用滾子軸承,前後輪大小同,以保持平衡,並用鋼管制成了菱形車架,還首次使用了橡膠車輪。顯著地提高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斯塔利不僅改進了自行車的結構,還改制了許多生產自行車部件用的工具機。

英國人詹姆斯把自行車前後輪改為大小相同,並增加了鏈條,使其車型與現代自行車基本相同。

1887年

德國曼內斯公司將無縫鋼管首先用於自行車生產。

1888年

愛爾蘭的獸醫鄧洛普,從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啟示,將自家花園用來澆水的橡膠管粘成圓形並打足氣裝在自行車上,這是充氣輪胎的開端。從此,基本奠定了現代自行車的雛形。充氣輪胎是自行車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也解決了自行車多年來最令人難受的震動問題,同時更把自行車的速度又推進了許多。而且完善了自行車的使用功能。

從1791年到1888年,自行車的發明和改進,經歷了近100年中這些發明者的不懈奮鬥。從此,基本奠定了現代自行車的雛形。時至今日,自行車已成為全世界人們使用最多,最簡單,最實用的交通工具。也許人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些自行車的發明者們,他們的名字,絲毫不亞於汽車的發明者卡爾.本茨。

1925年以後

世界自行車產量已達200萬輛,其中英國佔50%,成為當時主要的輸出國。其後自行車得到廣泛的發展,結構上也有了改進和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汽車工業高速發展,自行車生產受到影響。

但到70年代,由於出現能源危機,世界上再次出現自行車熱,自行車生產又得到飛速發展。至80年代,全世界自行車產量已超過八千萬輛,中國及臺灣地區、日本、美國和西歐成為世界自行車生產中心。

自行車雖然誕生於歐洲,但20世紀卻在亞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發展。二次世界大戰後,自行車在日本快速的發展起來,後因需要轉至臺灣,使臺灣的自行車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並一度成了亞洲的領導者,現臺灣的自行車製造業還是箇中翹楚!我們選擇常用自行車配件質量較好的大部分還是臺資企業生產。自行車發展的目的也從最早的娛樂用途變為交通代步及休閒運動用途,休閒及競賽領域的發展使自行車研發工作不斷的精益求精,以滿足求更好成績表現選手們的需求。

摺疊編輯本段中國發展

摺疊清朝時期

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歐洲運來幾輛自行車,是人坐在車上,兩腳踮地引車而走的業餘消遣的娛樂性代步工具。

同治十三年(1874年),法國人米拉從日本運來人力車輸送到上海,這種車稱為"東洋車",因其色黃又叫"黃包車",成為代步工具。隨後上海興起了人力車的修、租、販制業。

光緒十年(1884年),中國出版的《申江勝景圖》首次記載了中國開始出現騎自行車的情景:"人如踏動天平,亦系前後輪,轉動如飛,人可省力走路。不獨一人見之,相見者多矣。"當時自行車數量極少,寥寥可數,騎行者也都是金髮碧眼的洋人。按自行車發展史來看,當時時自行車在歐洲也是首創,僅幾年後就已經傳入中國,可見其引進速度之快。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後,英商怡和、德商禪臣、法商禮康等洋行將自行車及零件列為"五金雜貨類"輸入上海,到19世紀末在上海已有廣泛市場。

1897年,中國開始從英國進口自行車; 原來設攤修理馬車、人力車的諸同生,於光緒二十三年選址南京路(今南京東路)604號,開辦了同昌車行,經營自行車及零配件。

光緒二十六年,上海有惠民、曹順泰等六七家車行,銷售人力車、馬車及自行車零配件,以賣帶修。

摺疊民國時期

1937年日本人在中國上海、天津和瀋陽三地先後開設自行車廠,但產量極微;

1940年上海自行車廠(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立,使中國有了自已品牌自行車生產企業;由此開創並演繹了中國自行車行業歷史上最輝煌的篇章,引領了幾代中國人的自行車消費時尚,堪稱中國自行車行業的一面先鋒旗幟。

摺疊特殊時期

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汽油供給受到了嚴重限制,汽年數量大幅度縮水,電車也因為戰爭發生,縮減了大部分線路。上海市區的交通任務,除人力黃包車、板車外,幾乎全部由自行車和由其改裝的三輪車來承擔,這種三輪車因為常被市民小販用來裝載菜品販賣,特別是用來出攤賣海鮮,當時的海鮮又以黃魚居多,故後來上海人稱這種三輪車為"黃魚車"。

自行車不需任何能源就可通行無阻,如此輕便的交通工具,優勢顯露無遺。不僅如此,自行車可以馱物的運輸功能此時也被開發出來,因戰爭期間上海與郊區遭受封鎖,各地單幫商販都是依賴自行車以運輸物資,自行車需求更是與日俱增。

戰爭期間,上海下層民眾有出行之需,對自行車卻無力購買。這使得自行車出租業務應時興起。那時的許多自行車行有專供人學車的計程車,"一隻角子一個鐘點(相當於一毛錢)"。計程車輛通常是流行的26英寸兩輪腳踏車,規模較大的車行還備有24英寸、28英寸的腳踏車和專供少年兒童學習用的小腳踏車和三輪腳踏車。

摺疊解放後

1949年中國自行車年產量共只有1.5萬輛左右;

1950年,新中國第一個全部國產化的自行車品牌"飛鴿"在天津誕生。

1958年,上海267家小廠合併,組建成了上海自行車三廠,也就是鳳凰自行車廠的前身。幾年之後,鳳凰牌成了家喻戶曉的自行車名牌,一時供不應求。但自行車還是較為稀少的寵物。

1974年誕生了金獅牌自行車,1976年建廠於常州。

60、70年代,自行車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縫紉機、手錶、自行車被列為三大件,成為一個家庭是否富裕的象徵。據父輩講,這是女孩子當時找婆家的首要物質條件,是為姑娘出嫁時一份倍有"面子"的嫁妝。如果有人騎上自行車,後面都會引來一群駐足羨慕的眼神。而且那時憑票購買自行車後需及時向當地派出所登記辦證上牌,另如誰家的自行車丟失了,公安局、派出所也會立刻派人偵破。

80年代,以"永久、鳳凰、飛鴿、紅旗、金獅"國內自行車行業五大品牌企業為首,中國共有自行車製造廠60餘家,自行車零部件廠千餘家,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生產體系。

90年代,自行車的生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外來品牌的進入,如: GIANT捷安特(臺灣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Merida美利達(於1972年臺灣,臺灣自行車第一品牌)、TREK崔克(於1976年美國),千篇一律的老樣式被五光十色的新式自行車代替。特別是捷安特從進駐內地後基本上每年都是排名第一,使"永久、鳳凰、飛鴿"不在獨享殊榮。輕便車、摺疊車、山地車、變速車、賽車遍地開花。過去自行車單一的實用功能衍變出運動功能,人們對自行車的認識度也遠比60、70年代高得多,自行車自此已普及進入千萬家庭!

自行車誕生於歐洲,但20世紀卻在亞洲的中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發展。中國的自行車產量、消費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國老百姓擁有5億多輛自行車,年出口達到2000萬輛。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是一個自行車王國。每天清晨和落日時分,滾滾車流在中國的城市中移動,這是最為壯觀的一道風景,這是一條流動的長城。

50年代,自行車還是較為稀少的寵物。人們談論"飛鴿、永久",不啻於今天人們談論"捷達、富康",誰家的自行車丟失了,公安局,派出所會立刻偵破。在以轎車為高官專屬的年代,自行車是百姓的自豪。80,90年代,自行車的生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千篇一律的老樣式被五光十色的新式自行車代替。"飛鴿、永久"也不在獨享殊榮。山地車、變速車、高檔賽車、電力自行車等遍地開花。過去自行車單一的實用功能衍變出娛樂功能,人們不再僅僅是騎車而是玩車。人們對自行車的認識度也遠比50年代多。

摺疊電動車

電動自行車,是指以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車的基礎上,電動自行車,是指以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具有兩個車輪,能實現人力騎行、電動或電助動功能的特種自行車。根據國家標準對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的相關規定,電動自行車歸屬非機動車管理範疇,應同時具備以下5個特徵:必須具備腳踏行駛功能,蓄電池只作為輔助能源;必須具備兩個車輪;設計車速不大於20公裡/小時;整車重量不大於40公斤;輪胎寬度(胎內)不大於54毫米。

電動自行車的型號以TD(特種自行車種類的電動自行車類)冠號。它雖然具有普通自行車的外表特徵(甚至具有摩託車的外表特徵),但是主要的是,它是在普通自行車的基礎上,安裝了電機、控制器、蓄電池、轉把閘把等操縱部件和顯示儀表系統的機電一體化的個人交通工具。

2010年中國生產的電動自行車共計2954萬輛,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自行車生產和消費國,年產量和消費量佔世界總產量和消費量的比重均超過90%。這是來自北京水清木華的《2010-2011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研究報告》(詳見參考資料)

摺疊編輯本段運動賽事

隨著自行車的誕生也興起了自行車運動。1868年在法國舉行了世界上首次自行車比賽,賽程為2公裡。1893年第一屆世界業餘自行車錦標賽創辦,1895年第一界世界職業自行車錦標賽創辦,1896年自行車比賽被列為奧運會衝要比賽項目。至盡各類自行車比賽多達幾百個,其中尤以行程3900公裡的環法自行車大賽最為著名。

摺疊賽事歷史

隨著自行車的誕生也興起了自行車運動:

1868 年在法國舉行了世界上首次自行車比賽,賽程為2公裡;

1893年第一屆世界業餘自行車錦標賽創辦;

1895年第一界世界職業自行車錦標賽創辦;

1896年第1屆奧運會上,自行車項目就被列入正式比賽項目;至盡各類自行車比賽多達幾百個,其中尤以行程3900公裡的環法自行車大賽最為著名(圖七);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第1屆全軍運動會首次將自行車項目列為比賽項目。從1957年開始每年都有全國性比賽,但比賽都是在田徑場地上進行的。

1959年我國自行設計並建成了第一座自行車賽場--龍潭湖賽車場。為了慶祝賽車場的落成同年8月舉行了我國第一次自行車賽車場比賽。從此,我國有了真正意義的場地自行車比賽。

2008北京年奧運會自行車(UCI-BMX)項目獲得參賽資格並進行大力宣傳的圖片(圖八)。北京奧運會運動員在(UCI-BMX)比賽中的英姿(圖九)。GB集團為迎合08年奧運並讓普通愛好者都能購買玩耍特推出廉價版BMX新品(圖十)。

摺疊著名賽事

環法賽是世界影響最廣、規模最大,比賽水平最高的自行車比賽。環義大利賽和環西班牙賽次之。

舉世聞名的環法自行車賽1903年起源於兩家報社--《機動車報》和《自行車報》(l'Auto 和 le Vélo)的競爭。環法自行車賽為多日賽,即進行多天的比賽,一般是每年7月初開始,7月底結束,每天進行一個賽段,共進行21個賽段,中間有一天或兩天休息,總賽程為3200公裡左右。賽段中按比賽形式分個人計時賽和大組賽,按比賽道路分平地賽段和山地賽段,海拔最高可達2200米。起點每年不同,大多在北方的城市,有時也在鄰近的國家,圍繞法國一圈後,到達終點巴黎。總成績領先的車手穿黃色領騎衫,衝刺積分領先者穿綠色領騎衫,爬坡成績最佳者穿圓點衫,首次參加環法大賽成績最好的車手穿白色領騎衫。獎金共設1億法郎,其中個人總成績冠軍獲得獎金最多,可獲得15萬法郎。

摺疊編輯本段世界品牌

世界十大品牌

1.Specialized:堪稱自行車界BMW。它的公路、山地系列做得尤其精湛。環法比賽用車。

2.TIME:法國著名自行車生產商。它的公路的車架系統、自鎖系統的設計是世界一流水平。

3.Colnago:義大利著名公路自行車廠家。C40是該廠的頂級型號,環意賽,世錦賽用車。

4.BMC:瑞士自行車生產商。主要產品是山地車、公路車、計時賽用車。BMC與Easton合作開發的納米碳纖管材是聞名於自行車界的獨特設計。

5.Trek:美國著名品牌,贊助的Discover Channel車隊曾連續七次贏得環法桂冠。

6.Schwinn:美國知名品牌。旗下有以舒適著稱的Sierra,質量上乘的Frontier等。

7.Huffy:美國山地車知名品牌之一,他們生產的山地車舒適簡單又堅固耐用。

8.Marin:以山地車見長。

9.Mongoose:美國的超級極限自行車品牌,中國BMX自行車國家隊的贊助商 本文來自探險網

10.Cannondale:美國品牌,素以單臂著稱,俗稱"左撇子",見2008奧運會山地視頻。

摺疊編輯本段中國品牌

1.美利達自行車 (中國馳名商標)

2.永久自行車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

3.捷安特自行車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

4.鳳凰自行車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

5.飛鴿自行車 (中國名牌)

6.喜德盛自行車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

7.邦德富士達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

8.阿米尼自行車 (世界品牌)

9.大行自行車 (世界品牌)

10.捷馬自行車(中國品牌)

摺疊編輯本段創意設計

日常生活中自行車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當您使用和看到這些自行車時,您是否思考過自行車為什麼會被設計成這種形式?您是否了解自行車的發展歷程呢? 自行車的誕生與發展已有幾百年了,在自行車的發展歷程中自行車的結構有過幾次重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使自行車的設計發展中出現過"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每一次重大的變化都是自行車的設計思想上的一個大的突破,每一次大的變化都使自行車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摺疊設計分類

最早的自行車是一種玩具車,它是一種可以坐在車座上面,依靠兩腿的擺動使兩腳在地上交替蹬踏實現驅動的一種機械,這種驅動方式與人的走路的姿式很相似,不利於對車子進行驅動,很多人認為會使小腿變粗。因為這時的自行車的騎行性能差,所以沒有被多數人接受並使用,只作為一種娛樂的器械被少數人使用。(玩具車)

為了改善自行車騎行時的驅動的性能方面,當時的設計者們開始為自行車加裝一些驅動裝置。他們給自行車加裝了一種簡單、有效的驅動裝置,這種驅動裝置就是現在自行車上通常都採用的曲柄。採用曲柄結構有效的解決了自行車的驅動問題,但是由於這時的曲柄是直接安裝在車輪的前軸上的,這種驅動方式的使用在車輪輪徑較小時,自行車的速度會很慢,設計者們就採用了驅動輪採用大輪的設計來彌補速度低的一些缺點。這種直接的驅動方式在普通自行車的設計中已經不再採用了,只是在表演車、童車的設計中還在使用。(雜技車)

當採用新的傳動方式沒能很好的改善自行車的性能時,設計者們考慮更新的解決方式,他們在直接傳動的基礎上,推出了間接的傳動方式,把曲柄從車軸上移出來,用傳動件把曲柄的運動遞給車輪,通過時傳動件的傳動比的調整,可以使自行車的驅動更合理,並且解決了驅動輪必須是大輪的這個問題,使自行車的設計更合理,這時的車子的兩輪基本是等大的了。這種傳動件最常用的是齒盤與鏈條的組合。設計者們也在完善傳動部件,在傳動裝置中採用超越棘輪,使自行車的腳踏可與車輪在一定條件下不同時轉動,而更有利於騎行。因為傳動的發展使自行車的發展跨躍了幾大步,那時的自行車與現代化的自行車的使用功能已基本相同了,只是自行車的外觀,與零配件的使用與現代化的自行車有些區別。(鏈條車與安全車)

摺疊設計發展

隨著社會的進步由於其它的外力的驅動的方式的採用出現了摩託車,它是從自行車上發展起來的,我們可以看見它在發展初期的設計上受很大的自行車的影響,結構設計中有很大的自行車的設計時的痕跡,只是在自行車的基礎上增加了部分驅動用部件,在發展的過程中它隨著騎行功能的淡化或取消,隨著對使用要求的觀念改變,摩託車的設計才獨成一幟,出現了低鞍座,寬大座墊,可有靠背、無人力驅動裝置的摩託車。

近幾年來電動自行車作為一種新的交通工具又開始進入了人們的生活,由於其電池的續行裡程的距離比較短,所以還需要有一定的騎行的功能,所以電動自行車的發展又是從自行車上開始的,隨著電動驅動的成熟與人們短距離的使用要求,而電動自行車的騎行的功能又在被淡化,多數電動自行車的騎行功能已退化甚至喪失,電動自行車正在經歷與摩託車相同的發展過程,電動摩託車的出現也在證明這一點。

自行車的設計發展為採用其它方式驅動的交通工具提供了基礎,其它交通工具的發展也促進了自行車的設計。自行車在大的設計結構沒有採用摩託車的結構設計觀念而發生重大的變化,但設計者們卻也吸收了摩託車的一些優點用在自行車上:在自行車上使用變速系統,使自行車在騎行時可以改變驅動時的傳動比,方便騎行者騎車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傳動比,達到省力或快速的目的;在自行車上加裝避震裝置,使自行車更適用於一些較差的情況。

自行車發展,在使用功能上說變化已很少了,現代自行車的主要發展在於車架的造型行變化,表面的處理如烤漆、商標的變化使其外觀更美;對自車上的每一個零件進行精雕細琢的改進,使其更合理、美觀;對自行車的材料上的選用與開發……所有的工作使自行車在進一步發展,但是一直沒有大的結構的改進,自行車的設計很完善了嗎?

摺疊技術聯盟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自行車類產品的研發及技術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2011年,國內眾多知名自行車鋰電車

中國自行車技術聯盟 LOGO

中國自行車技術聯盟 LOGO

企業研發或技術部門負責人型相互溝通探討,認為在目前情況下,行業內大家需團結合作,相互交流學習,取長補短,企業及個人才能有長遠良性發展,在大家的強烈要求下,中國自行車技術聯盟 因勢成立,由行業經驗8年以上的中國眾多知名自行車鋰電車企業從事研發或技術部門負責人共同參於創建,通過廣泛聯絡業內優秀專業人士,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體現每個人在企業內的價值同時並促進整個行業良性發展。

2012年4月27號,中國自行車技術聯盟部份成員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第22屆中國國際自行車展覽會,相互探討行業產品趨勢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摺疊新型設計

隨著"時尚、運動、健康、綠色、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自行車類產品的設計、材料、工藝、款式也跟隨市場需求,新材料、精加工、巧構思、高品質和高附加值的自行車精品不斷湧現。自行車不但成為人們的代步交通工具,而且進入運動、休閒、娛樂、時尚領域,並融入更多的科技、文化元素,成為所有家庭的必備用具。

無鏈條自行車

無鏈條自行車,屬於自行車的結構改進。其改進要點是,自行車的2個曲柄分別固定在自行車前輪的輪軸的兩端,車架的上斜梁有拐臂,鞍座固定在拐臂上。在普通自行車設置鞍座的位置,改為設置靠背。本實用新型沒有鏈條結構,因此結構簡單,耐用。另外,由於鞍座設置在上斜梁的拐臂上,因此重心低,騎起來平穩,本實用新型增設了靠背,乘騎舒服。

無鏈條自行車:

省力:騎行輕快與鏈條自行車相比省力22%。

耐用:使用壽命長是鏈條自行車的 3.6 倍。

安全:在騎行中安全可靠性是鏈條自行車的 9 倍。

靈便:由於無大牙盤、鏈罩等大型部件,在運行中減少阻力、騎行更加方便。

乾淨衛生、不夾咬、不汙染衣物,每年只注一次潤滑油並且徹底消除掉鏈之弊。

結構簡單修理方便與鏈條變速車相比易修不易壞,騎行 12000 公裡無須大修。

前踏式無鏈條自行車,它是由車架、前車輪、後車輪、踏板連動器、連杆、驅動器等組成。其特徵在於:不需採用鏈輪、鏈條、飛輪等傳動零件,變現有自行車的圓周運動為前踏式上、下踏動,減輕了人體膝關節、髁關節的運動量。踏板連動器採用圓錐齒輪傳動,驅動器採用行星輪傳動,使自行車的行駛速度及傳動的可靠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騎行時不擦掛褲腳,安全舒適,是一種理想的交通工具,特別適用於遠距離騎行,且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造價低廉。

新型自行車

ROAD 公路車

MOUNTAIN 山地車

FULL SUSPENSION 全避震

CITY BIKE 城市小輪車

URBAN 城市休閒車

WOMEN 女性車

FRAMES 自行車車架

EQUIPMENT 騎行裝備

CARBON PRODUCTS 碳纖製品

CARBON BIKES 全部碳纖車

電動自行車

電動自行車的發展十分迅速。截止2010年底中國的電動自行車數量已經達到1.2億,2010年產量達到2954萬輛,同比增長33%,從數量上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動自行車王國"。電動自行車在全球的潛在市場很大,並呈擴大趨勢。 歐、美、日這三大市場中,歐洲市場最為成熟、最具潛力;日本市場其次;美國市場還有待開發。

世界各國輕型電動車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

日本:政府的支持極大地推動了輕型電動車的發展。1993年7月,日本警察廳、交通局發出了關於輔助驅動自行車處理意見的通知,規定這類自行車(帶有輔助驅動裝置)只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在法律上可以享受自行車同等待遇。

美國:2003年,美國總統布希批准將低速電動自行車轉由CPSC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管理,減少了法規對電動自行車的許多限制。美國低速電動自行車原本屬於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管轄,被定性為機動車並受到機動車標準的管理,如今新的法規將管轄權交給管理自行車的CPSC。這樣,最高時速在32公裡以下的低速電動自行車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另外,美國一些州的政府開始在政策上鼓勵市民使用電動自行車,有些城市在市區和商業區設立了電動自行車出租商店以方便市民。

歐洲:在歐洲,歐盟執委會在歐洲10國贊助一項E-Tour計劃,推動電動車輛的發展,此計劃通過將1300輛電動自行車發給大城市,藉此刺激歐洲大城市環保交通工具的使用。歐盟對於這種智能化的輕型電動車極為支持,歐盟對於購買符合標準產品的消費著執行"免費使用自行車道、上路無需駕照、無需上保險"的優惠政策,並且政府啟動了名為Gopedelec的專項計劃,對交通、旅遊部門的決策者培訓職能輕型電動車的培訓,使他們了解這種產品的潛力。

中國展覽會

2012年3月23日在第十二屆中國北方國際自行車電動車展覽會上,自行車電動車生產技術的創新在展會上得到充分展示。在展會創新展區,展出了20多家企業開發的新材料、新能源和創新設計的自行車電動車精品成為本屆展會的一大亮點。

展會三天共吸引20餘萬人次入場參觀或交易,籤單萬件,天津企業的整車成交量達去年產銷量的三成以上。該展會的自行車創意設計大賽,天津美術學院、天津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八所高校共推出270多件自行車創意設計作品,評出獲獎作品18件。

積極推廣應用鋰離子電池,大力開發鋰電型電動自行車產品,已成為推動天津和國內電動車產業調整升級,推進電動車產品結構調整優化的重要引擎,自2012年以來,天津和國內鋰電型電動自行車產銷比率顯著提升。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