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 | 病毒究竟對生命意味著什麼?
2023-04-01 07:45:45 2
「看不見的敵人是最可怕的「這些天在家裡,經常想起這句話,想起可怕而可恨的病毒
據說,法國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在1882年左右第一次意識到這種病毒的存在——由於狂犬病的病原不能用顯微鏡看到,他猜想這種裝置一定比細菌小得多(後來他知道它的大小通常是細菌的千分之一)直到1931年電子顯微鏡的發明,人們才第一次看到這種病毒。
,一個小東西,曾經非常令人困惑:當它單獨存在時,它沒有細胞結構,沒有正常的生命活動,但是它含有儲存生命信息的分子(DNA或RNA),具有以增殖和遺傳為特徵的生命形式,並且可以在競爭中不斷進化。它的生存手段是感染宿主細胞,將其用作廉價的生產車間,不費力地大量複製自身,並殺死細胞甚至宿主。
在病毒被發現之前,科學界實際上對生命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即生命可以通過自身的新陳代謝生存、生長和繁殖病毒進入人們的視野後,引發了關於病毒對生命意味著什麼的爭論。隨著分子生物學時代的到來,大多數生物學家傾向於認為病毒只是類似於生物的一種存在形式,而不是真正的活體。他們缺乏一些完整生命所需的重要基因。
2013,一種在智利海岸發現的直徑為1微米的巨型病毒,照亮了生物學家的眼睛。這種病毒被命名為「潘多拉病毒」儘管它不能自我繁殖,需要寄生細胞(能夠感染變形蟲),但它有多達2500個基因,其中只有6%的基因與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基因相似,其他的是未知基因。
潘多拉病毒
此後,生物學家在西伯利亞凍土中發現了直徑為1.5微米的巨型病毒,並在動物體內發現了潛伏的巨型病毒就在十幾天前,根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2日的報導,一個病毒領域的科學研究小組在巴西的一個湖裡發現了一種巨大的病毒,挑戰了傳統的認知。這種病毒90%以上的基因序列從未被人類解碼和記錄。
巨型病毒
巨型病毒的出現似乎把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弄清楚了。特別需要弄清楚的是,這種病毒如何區別於其他生物,以及它如何與其他生物形成一個連續的進化譜。同時,這也表明是時候用「微生物的眼睛」重新認識活的有機體之間的共生關係了。
科學家已經認識到,包括病毒和細菌在內的微生物是最早定居在地球上的古代生命形式,不同的微生物形成了一個複雜的平衡系統。在我們身體的內部和表面,微生物的數量超過了我們自身細胞的數量。微生物塑造了生物圈中不同物種之間的巨大差異。我們的生活依賴於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病毒的無形多樣性。
事實上,地球上生命遺傳多樣性的很大一部分包含在病毒中,甚至今天地球上的生命也可能起源於40億年前的病毒今天,「讓我們生病」是病原體的「利益所在」,但為什麼病原體會進化出這種明顯弄巧成拙的殺死宿主的策略呢?
下次再聊
來源:《大眾科學時報》
作者:尹傳紅
編輯:毛
審核:王飛
網上圖片
& lt;公共id: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