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和巖龍蝦:憑什麼一個深陷危機,一個絕處逢生
2023-04-01 06:21:48 1
周庚的「海洋零距離」遵循從北極到南極的路線。第四集的目的地是大西洋中部的漁場和大西洋東部的維馬山。這兩個海域因其豐富的魚類資源和生物多樣性而成為捕魚活動的「熱海區」。綠色和平組織的科學研究船見證了完全不同的海洋生物——鯊魚和小龍蝦——的命運——「相似但不同」。他們的故事也是海洋生物面臨的工業捕魚威脅的縮影。
釣魚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但是我們餐桌上的許多海鮮和超市裡的保健品都來自釣魚。
是什麼讓海洋中的頂級捕食者無法靠近
只有一個真理:那就是捕魚活動的「同時捕魚」。
副漁獲物,也稱為「副漁獲物」,是指漁船在捕魚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捕獲一些不是其目標漁獲物的其他漁獲物。在這一集「海洋零距離」中,我們記錄了一艘以箭魚為目標的延繩漁船。在行動中,我們捕獲了大量的鯊魚,主要包括大藍鯊和灰鯖鯊。
根據我們的現場觀察,這艘漁船每捕獲一條金槍魚或箭魚,就有六條鯊魚同時被捕獲。事實上,鯊魚也是受同時捕魚影響最嚴重的海洋動物之一。
目前,最常見的捕魚方法是拖網、圍網、刺網和延繩捕魚。根據研究,延繩釣捕魚——也就是你在「海洋零距離」中看到的是鯊魚捕獲率最高的捕魚方法,主要發生在遠離陸地的公海上。此外,拖網捕魚是導致同時捕獲的鯊魚死亡率最高的捕魚方法,並且廣泛分布在沿海水域。
延繩釣捕魚的同時捕魚率最高的原因是,其目標魚種金槍魚、金槍魚類魚種和一些鯊魚佔據類似的位置,延繩釣捕魚中使用的許多魚餌對鯊魚也很有吸引力。
拖網捕魚法,由於其操作特性,使得很難及時釋放同時捕獲的物種,而大多數鯊魚必須遊泳以呼吸生理特性和強烈的應激反應,使得它們一旦被拖網捕獲,很容易在網體的累積漁獲量和纏結中窒息而死。
目前,漁業活動中的四種主要捕撈方法將不同程度地導致鯊魚和綠色和平。
並發捕撈的後果:鯊魚種群狀況令人擔憂
自1950年以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記錄了在捕魚活動中捕獲的鯊魚和其他軟骨魚類的數據。其中,全球鯊魚捕獲量在2008年達到頂峰,達到近60萬噸。然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世界上有81種鯊魚被列為瀕危物種,佔目前數據支持的鯊魚物種總數的31%。
此外,由於各種限制,鯊魚捕撈數據(包括副漁獲物)極其稀少。自然保護聯盟鯊魚專家組(SSG)指出,真實的鯊魚捕撈數據可能是記錄數據的4倍。
皮埃爾·格萊茲/綠色和平組織
保羅·希爾頓/綠色和平組織
保羅·希爾頓/綠色和平組織
綠色和平組織/羅傑·格雷斯
(照片:從上到下,照片顯示的是錘頭鯊,這是一種瀕危物種,分別於2017年、2015年、2012年和1993年被綠色和平組織捕獲)
近年來,隨著各種鯊魚管理和保護措施的出臺,世界上捕獲的鯊魚數量有所減少。然而,全球漁業規模仍在擴大,在公海上進行的許多漁業活動仍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因此,鯊魚副漁獲物的規模無法得到有效監督和控制,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鯊魚仍處於崩潰的邊緣。
沒有鯊魚的海洋會是什麼樣子?
鯊魚大多位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在維持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頂級捕食者的存在可以防止食物鏈中的單個物種壟斷有限的資源,從而增加生態系統中的物種多樣性。研究表明,如果作為食肉動物的鯊魚數量顯著減少,它們捕食的數量和行為就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食物鏈中其他營養級的數量發生變化,最終導致生態系統失衡,或者說是級聯效應。
2011年9月4日,太平洋中的灰礁鯊保羅·希爾頓/綠色和平組織
以鯊魚在珊瑚礁生態系統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為例。科學研究發現,當鯊魚從珊瑚礁系統中消失時,作為鯊魚獵物的石斑魚的數量將會增加,導致作為石斑魚獵物的植食性魚類的數量減少。這一過程的結果是:大型藻類過度生長、珊瑚礁生態系統退化和生境同質性,最終降低了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
此外,鯊魚的屍體也可以為食腐動物提供食物來源,如蝦、黑魚、骨蟲、螃蟹、海參等。鯊魚的存在還可以將年老、虛弱和殘疾的個體從獵物中清除出去,從而維持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
遲來但並非不存在的保護使得小龍蝦變得稀有。
在我們談完在大西洋同時捕獲的鯊魚之後,我們將跟隨科學研究船去拜訪生活在東大西洋的龍蝦。與仍在遭受並發捕撈危機的鯊魚相比,這裡的龍蝦可以說經歷了一次「罕見的事件」。
離南非開普敦大約1000公裡處,海洋中有一座山——維馬亥山(關於海山是什麼,請今天撥第二撥)。這裡生活著一種叫做特裡斯坦小龍蝦的海洋動物。
2019年11月1日,理察·巴恩登/綠色和平組織,一隻特裡斯坦小龍蝦棲息在維馬山頂
與生活在沿海水域的「親戚」相比,特裡斯坦小龍蝦無疑是特別的:首先,它們生活在離岸1000多公裡的海洋中;其次,他們住在山上。更不用說,特裡斯坦小龍蝦的「祖先」可能是從一個叫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的島嶼漂流到這裡的,迄今為止已經繁殖了很多,這本身是一個非常小的概率事件。
特裡斯坦的巖龍蝦故事的前半部分類似於鯊魚:20世紀60年代,人類發現了這一物種,並立即開始捕魚。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龍蝦幾乎被捕撈殆盡。
故事的轉折點發生在2007年。東南大西洋漁業組織(東南大西洋漁業組織)在維馬山所在海域採取了保護措施,包括「禁止在此發展底層漁業」,並將其列為「脆弱海洋生態系統(VME)」。這些保護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捕撈活動對特裡斯坦小龍蝦的影響,因此,它們的數量確實有所回升,儘管還沒有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特裡斯坦小龍蝦今天似乎過著比鯊魚安全得多的生活,但事實上,綠色和平組織這次的研究和全球漁業觀察組織的數據也證實,儘管禁止底層捕撈,仍有延繩釣漁船繼續在維馬山周圍開展捕撈活動。這也意味著,包括特裡斯坦小龍蝦在內,生活在維馬山的生物可能繼續受到捕魚活動的威脅。
此外,海山往往是多種金屬礦物的儲藏地,也是未來可能開放的深海採礦的熱點。海山生物未來可能面臨深海採礦帶來的生存挑戰。為了應對來自不同領域的這些影響,海山生態系統需要更全面的保護和更嚴格的監督。
2019年10月6日,綠色和平組織在維馬海隆海域遇到一艘西班牙延繩捕魚船湯米·特倫查德/綠色和平組織。
鯊魚和特裡斯坦小龍蝦這兩個案例是全球漁業資源開發和海洋保護(特別是公海保護)之間競爭的縮影,以及它們的結果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
如果沒有有效的保護和管理,今天的鯊魚和幾十年前的特裡斯坦小龍蝦都深陷危機,對海洋生態系統有著更深的影響。
與鯊魚相比,特裡斯坦小龍蝦在瀕臨滅絕時受到了重要保護,這也給了它們一個復甦的機會。同時,它還表明,只要提供足夠的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就有很強的自我修復能力。
然而,今天的鯊魚和特裡斯坦小龍蝦繼續面臨工業捕魚帶來的問題,特別是在廣闊、偏遠和無保護的公海。
因此,為了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我們需要更多的海洋保護區,為這些獨特和脆弱的生態系統提供全面保護,並給海洋動物一個安全與和平的家園。
該項目已在北京註冊為臨時活動。
參考:
[1]謝爾比·奧利弗等。鯊魚和鰩魚副漁獲物的全球模式。海洋政策。54(2015)86–97.4
[2]「世界上有81種鯊魚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統計數據僅選擇了命名和分類沒有爭議的鯊魚種類。
[3]潘恩,皇家技術學院(1966)。食物網的複雜性和物種多樣性。美國博物學家100 (910): 675
[4]蘭森·邁爾斯。海岸海洋中頂級食肉鯊魚消失的連鎖效應。30 MARCH 2007 VOL 315 SCIENCE
[5]巴斯康普特等(2005)。
[6]威爾遜,S.K .,格雷厄姆,新澤西州,普拉切特,麻省,瓊斯,共和黨,和波利寧,北卡羅來納州(2006)。多重幹擾和珊瑚礁的全球退化:珊瑚魚是處於危險中還是有恢復力?全球變化生物學12: 2220-2234
[7]坦普爾,美國(1987)。食肉動物總是不成比例地從獵物群中捕獲不合標準的個體嗎?生態學68 (3): 66674。
「行動帶來變化」
通過行動實現積極變化
點擊「了解更多」觀看「零距離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