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溫度從何而知?簡單易懂的科普你值得擁有!
2023-04-02 01:21:39 1
科學家用什麼技術探索地下世界?
這時,你的腳是什麼?是地毯嗎?瓷磚?這是人行道嗎?是草坪、灰塵還是樹葉?可以說,無論你現在在哪裡,你都只是站在冰山一角。事實上,你踩的是一塊由土壤、巖石、河流、火山熔巖、固體鐵和其他物質組成的土地,綿延數英裡。
如果你曾經在你的後院挖過一個洞,那麼你就能理解它有多難挖然而,看看下面是什麼真的很有趣。也許這個洞充滿了灰塵,也許有一些巖石。你挖得越深,就越難看到這個洞的盡頭。除非你爬下這個洞,如果你想繼續挖得越來越深,它只會變得越來越難。這就是為什麼那些以挖煤礦和井為生的人需要使用專業設備的原因。
即使是世界上最深的煤礦和油井也很少接觸地球的外表面——地殼。地幔是地殼的下一層,是由移動的巖石和熔巖組成的半固體中間層。
地幔下降,是地核內核由兩部分組成,液體內核和固體內核。科學家認為固體核心是一個由鐵和鎳組成的固體球體,受到強大的壓力。壓力有多大?想像一下,人類感受到海平面上900萬倍的大氣壓力,你就會知道
儘管堆芯溫度異常高,但壓力仍能使這些金屬物質保持固態。專家從科學研究結果推斷:地球內核的溫度高達10800華氏度,換句話說,地球內核的溫度幾乎與太陽表面的溫度相似。但是科學家們怎麼知道地核到底有多高呢?他們不能再看到它了更不能深挖到足以用溫度計再次測量的程度雖然地球的核心在我們腳下,但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這樣做。
核心的大小和冥王星差不多數千英裡的巖石和一些其他物質將我們與地核隔開。換句話說,它可能和冥王星一樣遠!我們怎麼能像我們的手背一樣了解它呢?當代科學家提出了一些研究地球表面的新方法。例如,地質學家長期以來一直使用地震波來探測地下物質。地震波是發生在地球表面以下的地震和其他地殼板塊運動產生的波。
通過測量地震波,科學家可以了解地球表面下的組成。由於每一層都由不同厚度的不同物質組成,研究人員可以分析地震波在不同類型層的邊界處反彈的方式地震波穿過巖石的方式與聲波穿過空氣的方式大致相同。科學家認為,由於地球周圍的磁場,地核主要由鐵組成利用先進的技術,科學家已經能夠更準確地確定鐵的熔點,這也幫助他們對地球內核和外核的溫度做出明智的猜測。
相關知識
核心,位於地球最深處半徑約3470公裡,密度高,平均重量為每立方釐米12克。溫度很高,大約4000 ~ 6000℃
可分為內芯和外芯根據地震波的傳播,外核被融合人類不能直接觀察地核,地核也是由鐵和鎳組成的,這些鐵和鎳來自其他行星核心的鐵隕石以及地球物理和化學性質。地球磁場的自激馬達理論也需要建立液態金屬外核的存在。至於內核,很可能是純鐵
示意圖:地球內部示意圖1.大陸地殼-2。海洋地殼-3。上地幔-4。下地幔-5。外層核心-6。內核-A:莫霍洛維奇不連續性-B:古騰堡不連續性-C:雷曼-布倫不連續性
內核主要由鐵或鐵鎳組成,但也可能有一些較輕的物質。地球中心的溫度約為7,500,000,高於太陽表面的溫度。下地幔的主要成分是矽、鎂、氧和一些鐵、鈣和鋁。上地幔的主要成分是橄欖石和輝石(鐵鎂矽酸鹽巖石),以及鈣和鋁。這些都來自地震數據。儘管上地幔的物質有時會被火山噴出的熔巖帶到地表,但我們仍然無法到達固體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鑽探作業甚至還沒有穿透地殼。地殼的成分主要由應時(二氧化矽)和長石等矽酸鹽組成。
參考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名詞
FY:陶
作者:wonderlopolis
如有侵犯相關內容,請在30天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並獲得授權,注意保持完整性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