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死後,曹睿為什麼不願出殯呢?
2023-03-31 16:32:12 1
自古以來,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家人過世,是一定要送葬守孝的,在歷史上,也有很多因父母過世而守孝,沒有出任官職的例子。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曹叡也被甄宓牽連,被曹丕貶為平原侯,雖然過了幾年曹丕又給曹叡封了王爵,但是父子之間的隔閡已經產生了。剛開始,其父魏文帝認為曹叡先前既有不滿,便想立徐姬所生的京兆王曹禮為嗣,但是礙於曹禮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出,因此久不立太子,據野史《魏末傳》記載,曹叡一次隨曹丕狩獵,見到母子兩鹿。
文帝射殺了鹿母,命令曹叡射殺子鹿,曹叡不從,說:「陛下已經殺掉了母鹿,臣實在不忍心再殺掉它的孩子。」說完哭泣不已。文帝於是放下弓箭,深感驚奇,而確定了立曹叡為太子的心意。黃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曹丕病篤,立曹叡為太子,遺詔曹真,司馬懿,陳群,曹休共同輔政。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十七日,文帝駕崩。年輕的曹叡在洛陽即位,是為魏明帝。在曹真、曹休、陳群和司馬懿等人的輔佐下,開始了他十二年的執政生涯。曹丕死後,曹叡居然以暑熱難耐為理由,不去送葬魏氏春秋曰:明帝將送葬,曹真、陳群、王朗等以暑熱固諫,乃止。明確了曹睿沒有去送葬,可見曹叡對曹丕是多麼的痛恨。
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劉協壽終正寢,曹叡卻破天荒的親自率領群臣去哭祭,曹叡穿素服致哀,並派特使參加葬禮。為什麼曹叡對一位亡國之君的葬禮這麼重視呢?曹叡為獻帝親自下詔認為:孔子曾大嘉稱讚堯舜的禪讓行為,認為禪讓是大聖之美事。獻帝能夠了解漢朝的運數,並正確禪讓曹丕順承天命。
曹丕因此命令漢獻帝在封國內行漢朝的正朔,祭祀天地和祭奠先帝都用天子的理解,尚書不稱臣的殊榮,這也是舜回饋堯的大義。
當年堯駕崩,四海都如喪考妣,遏密八音(皇帝死後樂器停止演奏,指皇帝崩殂或國家元首死去),最終堯下葬使用了王的禮節。現如今有人上奏讓我用諸侯王的禮節進行哀典,這並非是順承了古制和先帝的意願。特此追諡山陽公為漢獻帝。也是打破天下盛傳漢獻帝早被曹氏殺掉的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