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四大天王簡介 誰才是真正的演技之神?
2023-03-31 05:09:16 1
好萊塢四大天王,是全世界公認的演技最好的四位男演員,其中有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傑克尼科爾森和達斯汀霍夫曼,其中的經典作品數不勝數,阿爾帕西諾的《教父》系列、羅伯特德尼羅《憤怒的公牛》、傑克尼科爾森的《飛越瘋人院》、達斯汀霍夫曼的《雨人》等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好萊塢四大天王的故事。
好萊塢四大天王:
一、阿爾帕西諾
阿爾帕西諾出生於紐約曼哈頓,是義大利西西里島人的後裔,14歲首次在劇院登臺演出,先後獲得舞臺劇託尼獎最佳男配角獎和最佳男主角獎。1972年因成功出演電影教父而一舉成名,他所飾演的邁克柯裡昂這一角色是教父系列電影中的主軸人物,也是世界影史上一個令人難忘的經典形象。1993年,他憑藉在電影《聞香識女人》中的演出獲得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演員獎和第50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2007,他獲得美國電影學會頒布的終身成就獎。2012年被授予美國國家藝術勳章。
阿爾帕西諾的評價:
他天生是個演員,很早就知道為夢想付出一切,高中沒念完就告別學校,只為追逐心中的影像夢。年輕時他一無是處。出身貧賤,1米70身高,屢屢被人呼為侏儒;長著一張猴子臉,全身上下實在找不出亮點。借錢買票坐公交巴士去各地試鏡,屢屢被拒。然而這個銀幕傳奇人物因為《教父》系列、《熱天午後》和《疤面煞星》等多部電影獲得了八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和四次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並在1993年因影片《聞香識女人》而獲得奧斯卡影帝的頭銜。2007年的美國電影學會將終身成就獎授予他,可謂名至實歸。美國電影學院委員會主席霍華德·斯特林格用「美國電影的偶像」來形容帕西諾。他被稱為「演員中的演員」,銀幕上的表達方式與眾不同。貓頭鷹一樣的眼睛炯炯有神,嗓子是一天抽兩包的沙啞。這個男人飽嘗過風雨,倖存並成功,生活教會他如何表演。一個出色的導演,他的經歷珍貴且不可複製,他的存在,豐富了當代電影世界。
二、羅伯特德尼羅
羅伯特德尼羅,1943年8月17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演員、導演、製片人。1943年8月17日,羅伯特·德尼羅出生於美國紐約的一個義大利血統家庭。德尼羅的童年生活相當自由,但也比較孤獨,他更多地沉迷於書本。1960年,一趟去往加利福尼亞的「探親&探索靈魂」之旅讓德尼羅決定棄學從藝,他開始白天在「斯特拉表演工作室」學習,晚上自學高中課程,不過最終沒能正常畢業。973年,因主演犯罪電影《窮街陋巷》而獲得了紐約影評家協會最佳男主角獎;1974年,主演了黑幫電影《教父2》,由此獲得了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1976年,主演了劇情片《計程車司機》,憑藉此片獲得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1978年,因主演戰爭片《獵鹿人》而獲得第5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1980年,主演了傳記電影《憤怒的公牛》,獲得第5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羅伯特德尼羅的評價:
作為美國影壇傑出的表演大師,美國演員中演技派的代表人物,當今美國影壇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將演技與個人獨特魅力結合得最完美的演員,人稱「戲王之王」的德尼羅,再過分的溢美之詞都可以毫不吝嗇地用在他身上。整個60年代,是無名小卒德尼羅的歷練期。美國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開啟了德尼羅的銀幕生涯,他在1963年開拍的《婚禮舞會》是德尼羅的銀幕處女作,該片歷時5年,終1969年上映。之後,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可以說每一步電影都是一部劃時代的經典之作。
三、傑克尼科爾森
傑克尼科爾森,1937年4月22日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內普丘思,美國演員、導演、製片人以及編劇。父親嗜酒成性,後棄家出走,尼克爾遜是由外祖母撫養長大。說起來,他也是到了自己37歲時才搞清自己的身世。之前,他一直以為外祖父約翰·尼科爾森是他的父親;他的做美容師的外祖母埃斯爾·梅·尼科爾森就是他的母親;而他真正的母親瓊·尼科爾森,他一直以為是他的姐姐。1974年,《時代雜誌》8月12日刊登了他的明星傳記後,傑克·尼科爾森才知道了真相。1958年,傑克·尼科爾森出演了人生第一部電影《吶喊小殺手》,1970年憑藉《逍遙騎士》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1975年憑藉《唐人街》獲得金球獎和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獎,1976年憑藉《飛越瘋人院》獲得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該片亦獲得最佳影片獎。此外,傑克·尼科爾森以12次奧斯卡表演獎提名保持著男演員的最高記錄。
傑克尼科爾森的評價:
傑克·尼科爾森是美國影壇上富有個性的演員,他飾演的角色總顯得那麼疲倦、邪惡,甚至叛逆不羈;但又是那麼凝重、豐滿和耐人尋味。憑著其老辣的演技,在好萊塢引領風騷近30年。自1969年因影片《逍遙騎士》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至今,他已先後12次獲奧斯卡獎提名(7次男主角、4次男配角),3次捧得金像獎,是奧斯卡獎歷史上獲提名最多的男演員,堪稱"奧斯卡之王"。
四、達斯汀霍夫曼
達斯汀霍夫曼,1937年8月8日出生於美國加州洛杉磯,美國演員、導演。霍夫曼受喜好電影藝術的父母的影響,他從小就喜歡模仿與表演。母親熱愛藝術,喜歡看電影,她認為自己的兒子能夠成為影星。父親一心想把他培養成一名鋼琴家,從小他就受到了良好的音樂訓練,後又將他送到洛杉磯音樂學校及桑塔毛尼亞市立大學讀鋼琴專業,但父親堅決反對他當演員。1967年,主演了劇情電影《畢業生》,並憑藉該片獲得第25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男新人獎、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1980年,在《克萊默夫婦》中扮演泰德·克雷默一角為他攬獲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1989年,出演劇情片《雨人》中的自閉症患者,並憑藉該片獲得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同年獲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2009年,達斯汀·霍夫曼獲得法國政府頒發的「法蘭西共和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達斯汀霍夫曼的評價:
達斯汀·霍夫曼是一位享有盛譽的電影表演大師。雖然其身高僅1.66米,而且相貌平平,但卻憑著非凡的演技,以變幻多端的裝束和面孔塑造了眾多生動而迥異的銀幕形象,他尤以塑造小人物見長,在好萊塢享有「變色龍」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