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書法(劉德華書法圖片)
2023-03-31 06:38:23 2
讚辭由黃仲鳴博士撰寫,梁天偉教授宣讀
提起劉德華這個名字,相信不用多作介紹,中港臺、甚至全球的華人社區,有誰不知?他的封號如「亞洲天王」、「一代天王」、「華神」等,在顯示出他在演藝事業上的成就。他為人低調、謙和、親民,贏得萬千粉絲和市民的擁戴,所以又有「萬人迷」、「民間特首」的稱號。對這一切稱譽,劉德華都是以平和心對待,「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這是他的格言,也是他的金句,其意是做每一件事,都是隨心所之,隨力所至,能做到、達到,無所悔疚便可。
劉德華是正牌的香港仔,出生於新界大埔,家庭環境並不富裕,中六上學期後,入了無線藝員訓練班。這是他三十多年演藝事業的起步,也是為他的人生拼圖作出努力的起點。他愛用「拼圖」二字。
今年初墮馬後,他休養了半年便全面復工;在北京出席由他監製和主演的電影《俠盜聯盟》時說:「這是我生命中的一個拼圖,沒有它就不成立。」他的人生有兩大拼圖,即演戲和歌唱;另一塊是公益事業。一部電影,只是其中一小塊拼圖,由小塊拼到大塊,拼到亮麗的一大塊,到現在還要一直拼下去。
第一塊拼圖電影事業
迄今,劉德華一共參演了22部電視劇和160部電影。自1991年至今一共投資了30多部電影和2部電視劇。 1981年加入無線,首部演出的電視劇是《香港香港:江湖再見》;最後一部電視劇是1992年的《群星會》。第一部電影是吳小雲執導的《彩雲曲》。第一部擔任重要角色的電影是1982年許鞍華執導的《投奔怒海》。第一部擔任主角的作品是1983年霍耀良執導的《毀滅號地車》。第一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是1988年的《旺角卡門》。 1989年有16部電影上映,是他參演作品最多的一年。 1997年投資並監製的獨立電影《香港製造》,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 1999年的《暗戰》,首次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2005年創辦「亞洲新星導」成功打造寧浩導演的《瘋狂的石頭》,引領影壇重視新人培育計畫。 2011年的《桃姐》,同獲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的雙料影帝。 2013年杜琪峯導演的《盲探》,為他首次奪得國際影展影帝榮譽。他亦一直支持藝術舞臺的傳承,從出資保存「紅線女」的全記錄粵劇珍貴資料,到支持香港新生代劇團本土創作的「尋找快樂時代」。
由上述的成績單可以看出,無論在藝術和商業片上,劉德華都取得驕人的成績。他的成績固然是基於演戲天才,最重要的還是憑他的努力和際遇。
第二塊拼圖歌唱事業
進軍樂壇後,第一張專輯是《只知道此刻愛你》,未獲很大的迴響;但他百折不撓,一路奮戰唱下去,粵語、國語歌齊頭並進。至2010年,他發行的新歌專輯有50多張,整個1990年代到2000年代前期,劉德華一直處於巔峰狀態;2000年代中後期,歌聲稍歇;不過他的唱片銷量,還有一定的保證。至2000年代,他的唱片銷量在各地累計超過4800萬張,為華語歌手中的佼佼者。 30年來在世界各地舉辦了近五百場的萬人演唱會,成為當代最受歡迎的華人歌手。
劉德華還熱衷填詞,其中的《心肝寶貝》,是他為「2006肝炎防治宣傳教育活動共抗B肝」的主題曲。至今他一共參與了超過150首歌曲的填詞,大多數為個人單獨創作,風格多變。由填詞可以看出劉德華的文字水準和文學修養。
第三塊拼圖公益事業
劉德華信佛,以「我佛慈悲」的心腸,做了不少鮮為人知的公益事業。為人所知的有:1991年華東水災、2001年內蒙古雪災、2004年印度洋海嘯、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9年臺灣八八水災、2010年玉樹地震,2011年日本海嘯等舉辦的各類慈善演出和募捐活動。他也曾先後擔任多個組織單位的公益活動大使,並拍攝了不少公益宣傳片,如「世界愛滋病日– 愛在陽光下」、「白手杖愛盲行動」和「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等。
12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