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512護士節演講稿【推薦】
2023-12-11 13:57:42 3
如花的五月,迎來一年一度的國際護士節。特地為大家準備了護士節演講稿,希望對你有幫助。
護士節演講稿_篇一
誰最可愛?雷鋒、孔繁森、葉欣……,是的,他們是最最可愛的人。然而,在我們身邊也有一群可愛的人每天感動著我、鼓舞著我、震憾著我,他們就是臺醫人。每天,當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進醫院大門,走進我們光榮的集體,穿上莊重、淡雅的工作服,一種職業的自豪感便油然而升。我為自己是救死扶傷隊伍裡的一員感到自豪,更為自己能夠成為臺醫的一員而感受到無比的榮幸。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XX年的春天,這本該是個鮮花爛漫的季節,卻因sars而失色。這個春天我們知道了葉欣、張慧秋,也就是在春天,臺醫人經受住了考驗,有1000多名臺醫人自願報名參加抗擊sars,湧現出了像朱堅勝副院長、金桂仙護士長、張銳利主任等一批可歌可泣的人物。我們的朱副院長,認識他的人都說他是個好黨員、好幹部。他總是說得少、做得多,立足平凡崗位,忠於職守,踏實工作,不計名利,這就是我們的朱副院長,一個真心英雄!作為台州市抗sars專家組一員,他整天奔波在台州各地,終於累倒在抗sars專家培訓會場,住院僅三天,他又忙碌在抗sars的第一線。金老師,我們的老護士長,平時工作兢兢業業,在人們談「非」色變時,身先士卒,迎著困難和危險衝上去!把方便留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感人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所有的臺醫人用自己的行動捍衛了職業的神聖和崇高,用自己的行動築起了一道遏制sars的鋼鐵長城。
百年臺醫,經歷幾代臺醫人的不懈努力,正在成為台州人民就醫的首選和放心的醫院,臺醫的信譽離不開每一位臺醫人的敬業奉獻。記得今年春節的一天,我值班,接班不到30分鐘,只聽護士長說40床不好,「啊!」愣了一下,推著搶救車就往裡趕,見到的是神志不清、呼之不應、臉色蒼白、氧飽和度不到60%、生命危在旦夕的病人。立即開放氣道、吸痰、調高氧流量、無創通氣、呼吸興奮劑應用,馮主任鎮定自如地指揮著,林醫師、護士長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但病情不見好轉,氧飽和度還是不見上升,主任當機立斷,氣管插管、簡易呼吸囊加壓輔助呼吸,氧飽和度有了上升,可患者煩躁不安,抵抗強烈,立即安定針10mg肌注,患者稍平靜了。「快」「心率下降」「直線下降」,剛放鬆下來的心又一下子綁緊了,麻醉醫師立即調節了氣管插管的深度,多次吸痰,病人的心率漸漸處於平穩,接上呼吸機,患者的生命總算有了轉機。然而,此時此刻已是晚上7點30分了。春節是合家歡聚的節日,主任、林醫師、護士長他們為人夫、為人婦,既是子女的父母,也是父母掌上明珠呀,難道他們不希望在飯桌前合家歡聚嗎?然而,救死扶傷是為醫的職責,敬業奉獻、忘我工作是臺醫人的品格。我們的社會因為有了一大批這樣的奉獻者而充滿溫暖,臺醫因為有了這樣一批奉獻者而充滿希望。
「明禮誠信,仁心仁術」是臺醫人服務的宗旨;「廉潔行醫,嚴守醫德」是臺醫人共勉的紀律;「恩澤濟眾,博施於民」是臺醫人寬廣的胸懷。今天,為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維護醫學神聖,履行救死扶傷的職責,增進醫患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共建抗病防線,所有的臺醫人向台州人民莊重承諾:對生命負責,對職業負責,對患者負責,對醫院負責,對自己負責。
樸實的語言,忙碌的身影,執著的追求,高超的技術,無私的奉獻,忘我的精神,這就是臺醫人真實的寫照,他(她)們是一群行走在鮮花與荊棘並存醫路上的健康衛士,是每一位來臺醫就診患者的守護天使,他(她)們就是二十一世紀最可愛的人。
護士節演講稿_篇二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姐妹們:
大家好!我在心臟中心重症監護室工作,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把愛種在心田》。5月12日,對於廣大護士而言,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在94年前,國際護理協會將這一天定為了國際護士節。在克裡米亞戰爭中,南丁格爾以其人道、慈善之心為交戰雙方的傷員服務,將「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發揚光大,被戰地士兵稱為「提燈女神」。這一個節日,是為紀念人道主義精神而設。
為踐行國際人道主義精神,提高全市兒童醫療救助水平,造福沂蒙老區先心病患兒,去年11月我院成立了心臟中心,為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實施手術,我有幸成為了術後監護護士。當醫生用精湛的技術把心包補片補在缺損部位時,就像是在小孩的心裡埋下了一顆愛的種子,而這顆種子能否成活還要看護士的水平,這顆種子在護士的精心照料下才能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朵,綻放成一個個幸福的笑臉。
科裡大部分護士都曾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進修學習過術後護理技術,而我之所以能勝任心臟監護工作,這要歸功於我在新生兒科的工作經歷和科裡姐妹們的傳幫帶。這讓我想起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在我19歲護校畢業參加工作時,她們毫不吝嗇地在我心裡播下了一顆愛的種子,到今天這顆種子已生長的枝繁葉茂,它讓我成為了一個富有愛心的護士。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心臟中心的護士來自臨床各個科室,這是一個年輕的隊伍,從事著高風險工作,肩負著高難度使命,她們是個看似普通的團隊卻有著難以言表的神奇力量,她們用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創造了手術痊癒率100%的奇蹟,因為她們還是一個親密團結、勇於挑戰自己的團隊。
記得第一次開展小兒心臟手術時有個叫徐立勳的小患兒,這是一個不幸的孩子,因為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還有肺動脈高壓,在他年僅十個月的小生命裡,反覆遭受著呼吸道感染、缺氧和心肌受損的威脅,這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他像小蘿蔔頭一樣皮包骨頭,大大的腦袋上眼睛眨巴眨巴的,讓人心生愛憐。術前篩查時體重僅7.5公斤,體質很差,手術風險很大,大家都建議家長帶患兒回去好好調養調養,等年齡再大些,長長體重再手術,可患兒家長著急地說:「不能再等了,萬一再感冒就過不去了,麻煩您快給補上吧!」
的確,感冒對於這個弱小的生命來說是致命的摧殘。後來在專家們的努力下手術成功,但接下來的護理工作對於護士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複雜手術的創傷讓他更為虛弱,他軟軟地躺在床上,儘管在呼吸機的幫助下進行氣體交換,氣色仍然很差,巴掌大的胸壁上有兩根引流管,加上氣管插管、靜脈輸液通道、心電監護導聯、尿管等一系列管道,那陣勢讓任何一個新手護士都會感到無從下手,而我們心臟中心的護士幹起來是有條不紊、配合默契,搭班的姐妹們互補不足,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病情變換,能在第一時間實施救治措施,經過48小時的持續生命支持,患兒終於可以離開呼吸機自己呼吸了。由於太小,患兒不會咳嗽,術後排痰就成了一大難題,幫助患兒排痰可不是個輕鬆的活,這不僅是對專業知識的考驗,更是對護理情操的考驗,是對護士體質的挑戰。眾志成城,大家想著法兒地幫助患兒,霧化吸入,翻身拍背、間斷吸痰,一個班12個小時下來,胳膊又酸又累,身體像散了架一樣,飯都不吃就想睡覺,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一到監護室,一接病人,立刻精神煥發,像士兵投入戰鬥一樣全力以赴。領導也心疼我們,護士長、護理部主任、感染辦主任和我們並肩作戰,我們這些護士阿姨一起給患兒拍背吸痰,一起為病情的好轉歡呼興奮,我們像媽媽一樣給孩子餵奶、換尿布、唱兒歌、講故事、輕輕地拍他入睡……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我們半個多月的精心照料,孩子逐漸好了起來,呼吸越來越平穩,心跳也結實有力了,小臉泛著紅潤的光澤……
當我們把孩子轉交給患兒母親時,這個可愛的孩子竟然摟著我脖子,躲閃著他的媽媽,急切地喊著「姨、姨!」天哪!那是怎樣一種情懷!那是怎樣一種感動!那是怎樣一份滿足!直到此刻我也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當你虔誠地把愛的種子播種在別人的心田,當你精心地呵護這顆種子生根發芽綻放成笑臉,你會比聽到有人喊你「天使」還幸福!
有人說,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你是否牢固的擰在自己的崗位上?我想問你,作為一名護士,你是否懷揣仁愛之心在別人的心田播下愛的種子?你是否面帶微笑貢獻在你的崗位上?親愛的姐妹們,護士的愛是精益求精,自律慎獨,技藝嫻熟;護士的愛是輕言細語,仔細觀察,耐心解釋;護士的愛是一種柔韌的智慧,在平和與內斂中表達著對生命的尊重。讓我們把愛種在病人的心裡,也種在自己的心裡;讓我們把微笑綻放在自己的臉上,也綻放在病人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