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經驗交流發言稿
2023-12-12 00:41:07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經驗交流發言稿,歡迎閱讀。
學習經驗交流發言稿一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蘇州中學七年級五班的任——同學,這裡我向大家談談我的學習方法。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多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說,我們應該多寫多練,哪怕是通俗易懂的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或者是一個簡單的算式,一道解答題,還是一個字母,一個單詞,一個句式……。我們都應該不厭其煩,翻來覆去的寫。「耳聽千遍,不如手過一遍」這樣我們就可以輕鬆的學習,輕鬆的結識一些朋友——字,並且對他們都了如指掌。
其次就是用心、眼、口。朱熹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到就是說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態度,一種全心全意的態度;眼到就是說我們應該眼睛活躍看得見,觀察的到;口到就是說口齒伶俐,口語表達能力好。我相信只要將心、眼、口齊動員,我們就會學得有趣。
學習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能持之以恆,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要明日復明日,這樣就會學成一種壞習慣——怠慢,所以我們要持之以恆,絕不能明日復明日。
在學習語文和政治時,我們要廣泛地讀一些書籍,以助我們對內容的加深理解。在學歷史時,我們應該勤奮,多念多背。只要你們做到了,成績就會卓越,歷史中沒有聰笨之分。在學習英語和數學時,主要還是多練多算,多寫多念,不要錯過每一個細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嘛!只要遇到問題就問為什麼,以至搞懂為止。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複習它們,有句諺語說:「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練手生。」的確,所以複習也是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千萬不可小看它哦!
希望大家可以學習這種方法,或不妨試一試這種方法,我相信聰明的大家是可以的。讓我們互相促進一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吧!讓我們為了美好的明天一起奮鬥吧!讓我們為了我們的錦繡前程一起努力吧!謝謝大家!
學習經驗交流發言稿二
大家好!
期中考試結束了,同學們是收穫了一份辛勤耕耘的果實,還是頻頻感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然而,許多事情都是一樣的,要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就要講究方法。我總結了一下我所了解的一些有關學習的方法,雖談不上什麼經驗,但也是一個本人的一些見解。
我在語文方面學得比較得心應手,所以我今天就拿它來做個例子。對於語文,我主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古詩文,二是作文。
古詩文重點在於閱讀,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我認為讀詩文不在其本身,而要體會它的意境,這樣才能很好地表達出作者的寫作目的和他的情感。
在作文方面,有時候,有的同學一提筆就想:我一定要寫得很好,可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其實,在我看來,寫作文要一氣呵成!把自己融入其中,你不要想自己要用多麼多麼好的修辭,用多麼多麼優美的語言,其實這樣更難表得出你的真情實感。我總覺得,不要把作文看作是在完成任務,而是把它看作是在抒發一種感情,是在對紙敘述自己心中想說的話,順其自然地寫下去,這樣你就不會有太多地顧忌,而且你寫完後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是可以當作家的。
我想,別的科目應該也跟學語文一樣,不要單單把它當成一種任務去完成,而是要把融入其中,投入的去做才好。學好一個科目不僅要講究方法,興趣也是十分重要的。每個科目都有每個科目的適用性,有的是叫你一種思考方式,有的則是教你一些常識或者一種技能,比如數學,有些人肯定會想,以後工作用得到嗎?肯定用不到,難道會有老闆拿一道數學題讓你去解?它只是教你如何去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去解決問題而已。
在考前,複習是我們必要做的一件事。許多同學平時沒有認真學,總是靠考前的一段時間來臨時抱佛腳,混個眼熟,考試的時候就有個印象。其實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一旦養成了,後果就不堪設想。看過地基沒打好的高樓嗎?學習也是一樣的,如果那樣下去,早晚有一天會像偽劣工程一樣倒塌掉,到時候挽救就來不及了。但是考前的複習也是不可少的,它可以鞏固你的知識,也可以彌補你的過失,從而使你更有信心地去面對考試。
考場上的表現可以決定你的一切。我就親眼看過一個重點高中的重點班的班長,就因為高考發揮失常,最後也只落得一個大專。考試時最重要的是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能夠全神貫注的投入到解題中去,而不要想考試的最後成績會是怎麼樣。考前注意休息好,寧可複習少一點時間,也保證考試時有充沛的精力。考試時先易後難,要能夠狠心跳過難題,不要有心理負擔,要立刻投入到後面的解題中去,不要想太多,不會就放過,別擔心,因為既然是難題,那就肯定大家都難,怕什麼!只要能夠這樣想,我想一切都可以把握在你的手中。
其實,說了這麼多,歸根究底還是在於我們自己,就是一定要自信,不要自卑,這次考不好了,並不一定是件壞事,也許你可以從中更深的了解自己的缺點,並且能夠得到更好地解決辦法,也也許可以作為你下一次考好的一個動力。最後,我用李白的一句詩來結束今天的講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然後寫吧!
祖國在我心中
在爬滿甲骨文的鐘鼎之上,讀祖國童年的靈性;在布滿烽火的長城之上,讀祖國青春的豪放;在綴滿詩歌與科學的大地之上,讀祖國壯年的成熟……
我想說又不願說,我也曾看到祖國的孱弱,在圓明園燒焦的廢墟之上,我看祖國是一灘血;在鄧世昌勇猛的「致遠艦」上,我看祖國是一團火。但我的祖國沒有沉沒,在亞細亞的東部,用寬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將炎黃子孫攬於懷中,用茅草和土磚修復殘缺的歲月,用野菜和稀粥餵養飢餓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裡開始規劃治國方略,毛澤東,在貧瘠的土地上,支撐民族的血肉與骨骼;鄧小平,把飽經滄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災多難的祖國,從世紀的風雨中神奇地走過!
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過壺口,闖關東,走三峽,奔大海。在河西走廊,華北平原,我看祖國的富饒與遼闊,看祖國千裡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國崇高與巍峨,看祖國繁榮的霓虹燈日夜閃爍,燦若銀河……
給我膚色的祖國,給我智慧與膽略的祖國。儘管在鄉村,還有輟學孩子渴望的目光;儘管在城鎮,還有下崗女工無奈地訴說,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衝破舊的觀念,舊體制的束縛,迎來新世紀磅礴的日出!
這是一個除舊立新的祖國。這是一個沸騰上升的祖國;這是一個如日中天的祖國。我的話語多得成一部歷史,我的話語多得可組成一片星河,但是說得最多最動情的一句,便是——騰飛吧祖國、祖國吉祥,吉祥祖國。
這就是我今天要說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