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尊嚴為話題的作文大全
2023-12-10 23:03:47 1
篇一:尊嚴
我覺得,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它,再合適不過——高貴。那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氣勢。你看不見,摸不著,但就是可以那麼真切的感受得到。當你正義凜然時,你看到的是他的面孔,當你蠅營狗苟時,你得到的是他的背影。像你所料到的一樣,我形容的是——尊嚴。
尊嚴,不是面子。所謂的面子,是物質上的掩飾,虛偽與欲蓋彌彰。可尊嚴是人格的獨立與精神的高潔。簡愛追求的人格平等是種尊嚴,朱自清不食嗟來之食是種尊嚴,蘇東坡「詩退金兵」是一種尊嚴,就連稽康臨刑前的那曲《廣陵散》也是種尊嚴!也許你已看見了尊嚴的輪廊,不是功名,不是美酒,不是佳人,不是豪宅,是一種比一切都寶貴,失去了再也回不來的東西。
我也不知道,如何闡述,才會得到一個有關尊嚴的清晰概念。那真的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信念與力量。你要知道,因清貧而受人奚落不是沒有尊嚴,因正義而遭人排斥不是沒有尊嚴,因才華而被人嫉妒也不是沒有尊嚴,世人不曾嘲笑過韓信的胯下之辱,不曾鄙棄過李白的不得皇恩,更不曾批判過蘇軾的「文化突圍」。那是因為人們感受得到他們所具有的那份尊嚴。所以,就有了韓信漂泊時的「千金一飯」,就有了李白潦倒時的汪倫、美酒,有了蘇軾坐監時的萬人請願……可能,你會明白了一點尊嚴的所在,了解了一點尊嚴的價值,就是受人敬仰與青史垂名!
或許垂名青史的尊嚴太遙遠,有一些神聖與光榮,是我們可以親眼目睹的。像奧運冠軍領獎臺上的金杯,雪山之巔舞動的國旗,決定中國加入WTO的木槌,還有薩馬蘭奇口中的那句「北京」……這近在眼前的一切,你應該終於感受到了驕傲、激動,還有尊嚴。你應該看到了所謂尊嚴的那份雄渾與豪邁!
迫不及待想得到它麼?那要先學會放棄,放棄出賣靈魂得到的光彩,放棄不擇手段換來的目的,放棄卑顏奴膝討到的利祿,放棄欺騙壓榨謀取的幸福。也許,到了那個時候,你會清楚的知道,尊嚴的存在,於是,你問心無愧,昂首挺胸,於是,你一身浩氣,不虛此行。
尊嚴,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沒有衡量尊嚴幾何的標準,也沒有完全統一的準則,關鍵是,找到讓你活得泰然、坦蕩的那份力量!
篇二:尊嚴
「尊嚴」這個詞對於我們並不陌生,在我淡泊的人生路途中我聽到太多人談及這個名詞。那麼尊嚴到底代表了什麼呢?!
有些人認為尊嚴什麼也不是,只是一個名詞,一個沒有用的東西,人活著要現實、尚待自己是我承認人活著要現實但是尊嚴難道沒有比物質上的東西更重要嗎?!物質上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有什麼好掛念的呢!!反倒是尊嚴,能伴人永久。
尊嚴,我不曾深入了解他的含義。但在我心目中,尊嚴是評價一個人好壞的最初基準。一個有尊嚴的人才算是真真正正的人,沒有尊嚴的人什麼也不是。只是枉來了一趟人間罷了。。。。。。既然沒有尊嚴那又何必在這個世界上徘徊呢!!還不如去死。骯髒的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有人在奮鬥、在拼搏,那麼又何必要自卑的沒有尊嚴的活著呢!!
或許我的說法太過偏激,但是,尊嚴是人最起碼的品質不是嗎?
記得學過一篇古文,裡面有這麼一個故事:
當時正是鬧災荒,一個富人家庭為表示自己的「大度」發米賑災,於是就對人行道人大聲張羅起來,可是沒有一個人理會他即使是快要餓死的人也不願去接受他的粥。於是富人來到一個餓漢面前問他:「你為什不來吃粥啊。」那個餓漢有些虛弱地說:「我們是有尊嚴的。」最後就這樣死去了。
你看連一個「乞丐」也有自己的尊嚴,為什麼我們這些生活在21世紀的人沒有尊嚴呢!?不,與其說沒有尊嚴,還不如說在21世紀大多數人都是向錢看齊,為了生計什麼都可以放棄,包括(尊嚴)!
哼,一對拜金主義者,庸俗的人!
尊嚴!尊嚴!尊嚴!我們要的是尊嚴而不是那無用的金錢於施捨!!
人生在世,尊嚴是必備的品格。沒有尊嚴,就好像鳥兒沒喲了翅膀,魚兒沒有了鰓一樣。因此,即使再累再苦也不能放棄尊嚴。
篇三:在生命芳華中選擇尊嚴
掬一捧清流,在恬靜中選擇尊嚴,源遠流長;
賞一輪明月,在清輝中選擇尊嚴,悠然從容。
徵程漫漫,我們在旅途中應當選擇尊嚴,撣去遮蔽雙眼的黃塵,在生命裡,踏出一路芳華。
當「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偉跡褪色成一頁泛黃的丹青,當濁浪和著漢家傳唱的「大風起兮雲飛揚」慢慢遠去,當楚歌從四面八方傳來,如蝕人心魄的魔音衝擊著你的雙耳,淚水衝垮偉岸的背影,你慢慢逝去。
項羽在咆哮的烏江邊學會選擇,從容堅定地選擇生命的尊嚴,如一枝殤菊在風中飄零,卻永遠芬芳。面對湛藍滑過矛尖,那鮮紅的血滑過雪白的頸,壯士堅毅地選擇尊嚴,選擇比生命重要的尊嚴,在終結生命中綻放芳華。
是那在黃沙漫天,北風吹雁中且行且歌的歌者;是那以霓為線,以虹為鉤的海上釣鱉客;是那遍訪青山綠水,觀皓月當空的行者。
李白,重返魯地,飲酒弄月,同銷萬古情愁,南天吳越,夢遊天姥,寄難酬鴻志於山水間。他在夢醒之後學會選擇,選擇人生尊嚴,守住孤獨,吟唱「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選擇與明月美酒同等的尊嚴,仰天大笑出門去,寫下「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言,如亭亭淨植的蓮,綻放縷縷幽香。
攀一枝旌節,懷抱「生是大漢人,死是大漢臣」的忠貞,奔走於茫茫大漠;逐一群羔羊,堅守精忠報國的崇高信仰,遊蕩於寒沙衰草之中。冰雪飄雪,熱血沸騰起豪情烈焰;駝鈴陣陣,遙憶愛國深情。
蘇武在富貴享樂的此岸,選擇了人生尊嚴的彼岸,毅然把效忠祖國的豐碑佇立在心中。他以不屈的貞節,將人生尊嚴詮釋得淋漓盡致;他以不朽的忠骨,將一支光禿禿的旌節升華為讓人嘆服的驚奇;他以永不背叛的精神,把一群枯瘦羊群定格為燦爛的永恆。他選擇尊嚴,如梅花綻放於寒冬,芳香遠飄。
蝴蝶在花瓣上選擇了自己的尊嚴,悠揚地停息自在;
魚兒在湖泊中選擇了自己的尊嚴,自由從容地遨遊;
鷗鳥在天空裡選擇了自己的尊嚴,淡定自若地飛翔。
在生命中,選擇尊嚴,是最大的愉悅,學會選擇徵程的尊嚴,鋪就一路傳奇,一片芳華永存。
篇四:揚起尊嚴
盧梭說過「每一個正直的人應該維護自己的尊嚴。」人人都應該維護自己的尊嚴。尊嚴是不因困難而改變的,它需要的是信念。何為尊嚴?真正的尊嚴又應該是怎麼樣的?
項羽戰敗,於是他在烏江自刎。多少人稱讚他的英雄氣概,稱頌他的硬漢性格。「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在肯定他的同時也有不少人為他嘆惜。這樣的做法是真正扞衛尊嚴的表現嗎?
真正的英雄應該是能屈能伸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他的尊嚴受到了侮辱。使得,如果他也像項羽那樣一死了之,那麼越王最終還是以失敗的自刎收場,而不是再度戰勝吳王。更不會留下臥薪嘗膽的美談。
越王沒有扞衛他的尊嚴嗎?不,他扞衛了。他的忍辱負重,他的忍氣吞聲是為了實現更大的目標,是為了東山再起。有時候,低下頭,忍下那一口氣,未嘗不是另一種維護尊嚴的方式。
「珍視思想的人,必然珍視自己的尊嚴。」蘇霍姆林斯基的話道出了思想於尊嚴的聯繫。是可忍,孰不可忍,古人有許多的不可忍之事。「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司馬遷在遭受宮刑後,仍勇敢地活了下來。
司馬遷的尊嚴受到了踐踏,然而他的隱忍苟活完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他的偉大在於受戮後的頑強。那些將尊嚴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人不懂什麼才是真正的尊嚴。而只能說是盲目的尊嚴。
退一步,忍一忍。讓思想分析何為真正的尊嚴,讓理智告訴自己該如何扞衛自己的尊嚴。
「垂下頭顱,只是為了讓思想揚起,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是啊,垂下頭顱,揚起思想,讓信念支持自己,讓真正的尊嚴在心中燃起不屈的火焰。等待終有一天捲土重來!
篇五:把酒話尊嚴
人活著不能沒有尊嚴。尊嚴不是虛無的功名,不是浮華的富貴,而是一種崇高的精神,是一種閃光的靈魂,是一種源自內心與生俱來的高貴。
翻開史冊,一個個光照千秋的人物向我款款走來。我手把幾盞薄酒,且來虔敬地祭拜這些活出尊嚴的閃光的靈魂。
我祭那懷石投江以死明志的屈子。
楚王昏庸,群小當道,以你一己之力如何喚醒麻木不仁的統治集團,又怎能撐扶楚國大廈於將傾?何不聽那漁父一勸:且隨眾人一同醉了去吧,聽任國家日漸衰頹了去吧!可是你沒有,你不願看到楚國的君臣子民將隨著國家的衰亡而最終喪失尊嚴。於是你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尊嚴,在理想幻滅的一刻懷石投江,以死明志,你的靈魂閃著奪目的光芒。
我祭那隱忍苟活以生踐志的司馬遷。
你承受巨大痛苦,蒙受奇恥大辱,人的尊嚴遭受肆意的踐踏,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你頑強地活下去?是「著成信史照塵寰」的宏願,是「文採表於後世」的信念,是為了重塑遭受踐踏的尊嚴。於是你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屈辱地活著,卻同樣活出了尊嚴,活出了重於泰山的價值。以生踐志,你的靈魂閃著奪目的光芒。
我祭那留胡19載不變漢節的蘇武。
貧賤不曾移,富貴不曾淫,威武不曾屈,這是你崇高人格的寫照。你經受住了血與火的考驗,抵禦住了功名與富貴的誘惑,手持大漢的節杖,在雪野萬裡的北國一立就是一十九年,偉哉,壯哉!為了祖國的尊嚴,吞旃毛咽冷雪,頂冰天踏雪地,你站成了一尊名為大漢之魂的雕像!永不變節,你的靈魂閃著奪目的光芒。
隨波逐流不會影響個人的仕途,然而屈子沒有,他為了尊嚴,也贏得了尊嚴;一死了之或許能洗刷恥辱了卻痛苦,然而司馬遷沒有,他為了尊嚴,也贏得了尊嚴;屈膝投降一定能換來榮華富貴,然而蘇武沒有,他為了尊嚴,也贏得了尊嚴。
人活著不能沒有尊嚴,它既無形又無價,值得用生命去換取,值得用生命去扞衛。擁有尊嚴,即便不夠偉大,也一定無比崇高;擁有尊嚴,活著堂堂正正,死後萬古流芳。
我手把這碗烈酒敬給所有活出了尊嚴的人們!
篇六:尊嚴的力量
士可殺不可辱,這說明人人都有尊嚴,它不容被侵犯和踐踏。記得一位哲人說過:如果生命是水,尊嚴就是流動;如果生命是鷹,尊嚴就是飛翔。寫到這裡,一件往事不禁浮現在眼前?
那是一個寒風凜冽的傍晚,呼嘯的北風像刀割一樣刮在人們的臉上,每個人都行色匆匆地往家趕,我也是如此。按照媽媽的吩咐,路過一家麵食店買饅頭時,我看到了這樣一幕?
一個穿得極為單薄且腿有殘疾的小女孩,一瘸一拐,哆哆嗦嗦的來到麵食店,用沙啞的聲音向主人哀求道:「叔叔,我太餓了,給點東西吃吧。」店主輕蔑的看了看她,冷冰冰的說道:「我這裡又不是慈善機構,到這裡要什麼吃的,去,去」「叔叔,我已經餓了一天了,還冷得很。」「那好,我今天就發發慈悲,」說著他拿起一個又白又大的剛出鍋的饅頭,用手掂了掂說,「多好的饅頭,只可惜給了一個叫花子。」說著,他把饅頭往前一拋,饅頭在空中劃了一個優美的弧線,落在地上,又向前滾了很遠,頓時,雪白的饅頭蘸滿了灰塵。
看到白胖胖的饅頭,小女孩無光的眼睛一下子明亮起來,但當饅頭滾落在地,她明亮的眼睛隨即就像火花那樣一閃,馬上又黯淡下去。我看著那個髒兮兮的饅頭,頓時驚呆了。「叔叔,您怎麼能這樣!她是人,她有尊嚴!」「哼,尊嚴?一個黑不溜秋的叫花子有什麼尊嚴?你以為她是美國總統?給她一個饅頭她就得對我磕頭了,不信你看,她一會兒肯定會撿起來吃。」我頓時無言以對。
她會吃嗎?我注視著那個可憐的女孩,她面黃肌瘦,瘦弱的身軀,眼睛裡早已失去了她這個年齡應該擁有的光彩。她的頭髮亂蓬蓬的,小手乾枯得樹根?
我不忍心看到她撿起饅頭的尷尬樣子,只好離開了。路上我一直在想:當人餓得頭昏眼花的時候,在生存本能的驅使下,尊嚴難道還會那麼重要嗎?
第二天一早,走在上學的路上,我又路過那家饅頭店,突然,一個硬邦邦的東西絆了我一下,在雪的作用下,我險些滑倒。我有些惱怒,定睛一看,是那個蘸滿灰塵的饅頭?我的心靈被強烈地震撼了。做人的尊嚴使那個餓得頭昏眼花的小女孩堅定地放棄了嗟來之食,從小女孩的身上,我認識到作為一個人,高於一切的是做人的尊嚴。所謂貧賤不能移、廉者不食嗟來之食,就是這個道理。
羅梭曾說過:「每一個正直的人都應該維護自己的尊嚴。」我願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會對他人多一顆仁愛之心,多一些善舉,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看重生命一樣努力維護自己的尊嚴。
篇七:人之尊嚴
剛學過《祝福》,腦袋中便跳出「尊嚴」這個詞,祥林嫂多麼可悲的人物,深深地受到封建禮法、夫綱、貞節、秩序四座大山的壓迫,她的尊嚴早已被侮辱、被摧殘、被磨滅……不僅僅是她,還有好多好多和她一樣,她只是罪惡的犧牲品。這,這是多麼殘酷的現實,多麼黑暗的年代。也許她還無法充分體現出尊嚴的踐踏,那麼《阿Q正傳》中的阿Q呢,他已完完全全地被人嘲笑侮辱,可是他竟然一直高呼:「現在的世界太不成話,兒子打老子……」竟以此來獲得精神上的安慰,他的尊嚴何在?
誠然,當代社會「阿Q」式的人物比比皆是。當聽到別人的冷嘲熱諷,他們總是一聲不吭、忍氣吞聲。每每看到這些,我總會情不自禁發出感嘆:難道你們就只能這樣嗎?當看到別人那蔑視的眼神,居高臨下的氣勢,難道你們就容忍這樣,被人踐踏,難道你們就不想反抗,就不想維護自己的尊嚴嗎?「士可殺,不可辱」人不是低等的動物,就算是動物,也許它連尊嚴都不知吧,它也懂得反抗,它懂得鬥爭,作為人,就更應該,難道不是嗎?
有人曾說,人受到震動有種種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強烈的、最持久的則是在個人尊嚴上。綜觀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為了個人理想、國家利益而「忍痛割愛」。
為了自己遠大的理想。司馬遷因為李陵辯護遭受宮刑的折磨,且備受侮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棰,幽於圜牆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搶地,視徒隸則心惕息。」但他忍辱負重,「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只是他暫時地忍讓,為了自己遠大的理想而留下不滅的著作——《史記》。中國歷史有多少人哪,孫臏、伍子胥、韓信……他們都放下了尊嚴,但都沒有丟棄它,正因他們都有宏大的目標,才成就了自身的輝煌。
為了國家的利益。曹操這個超級大奸雄也有這一面,在官渡之戰中,他喜得許攸的幫助,可是許攸卻常因此侮辱他,可是他認為許攸還有些利用價值,可以為自己國家的利益做貢獻,便三番五次地忍受了他(直到許攸沒有了利用價值,曹操便毫不留情地將他殺了)。還有司馬懿多次敗於諸葛亮,只得堅守不攻,當諸葛亮送其婦女衣服嘲笑他時,他一直都默默地隱忍著,直至諸葛亮病逝。他們都為了國家的利益,一忍再忍,為魏國的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家,人之本,而尊嚴不過是自身的人格,權衡利弊,我們更應該選擇國家。
尊嚴具有永恆的魅力,我們不可苟且偷生也不必不卑不亢。
篇八:需要美化的是人類的尊嚴
一個人的成長是部苦難史。人總要無可避免地在生活中遭遇苦難,一個人的工作可以不暢,情感可以受阻,人生可以坎坷,苦難無時不在,又無處不在。
苦難之所以為苦難,可是因為它不僅摧殘人的肉身,更是一種對意志的考驗,它就像一把利刃在你皮膚上留下的傷疤,不僅是肉體上的傷殘,而且是精神上的摧殘,成為了你不願回憶的傷痛。
一個沒有軍訓過的人,永遠無法體會那種在長時間烈日炙烤下的痛苦,汗水流下了不能擦拭,眼淚流下了也無人關心。你可能早晨摸黑起床晨訓,曬了一天的太陽,淋了一軀的汗水,可教官還是叫你去跑1500米,對此你毫無怨言,準確地說是不能有怨言,因為你必須明白,在軍隊,沒有藉口只有服從,所有反抗皆成了了無謂的掙扎,那不僅是一種對於肉體極限的挑戰,更是對精神潰敗底線的挑戰。
由此看來,那些讚揚苦難的人是多麼的虛偽。在我看來,一個人只要真正領略了平常苦難中的絕望,他就會明白,一切美化苦難的言辭是多麼浮誇,一切炫耀苦難的姿態是多麼做作。更不要對我說,苦難淨化心靈,悲劇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難磨鈍了多少敏感的心靈,悲劇毀滅了失意英雄,何必用舞臺上的繪聲繪色,來掩蓋生活中的無聲無息!
苦難不需美化,更不需迎接。茫茫宇宙間,有多少苦難,多少虛偽而「偉大」的苦難讓人痛心疾首,不堪回首。相反,要美化的是人對苦難的態度,沒有人,苦難再多,也沒有載體。苦難就像寄生蟲,只有在宿主上才有其存在的意義。
我想,只有人類偉大而不屈的尊嚴才能抵禦苦難的侵擾。以尊嚴承受苦難,本身就是人生一項偉大的成就,因為它所顯示的不只是一個人的品質,而是整個人類的高貴和尊嚴,證明了這種尊嚴比任何苦難更有力,是世間任何力量都不能將它剝奪的,正是由於此,在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受難者,同偉大的創造者一樣受世世代代的敬仰。
人有時必須面對極大的苦難,受災於整個人類的苦難,面對無可逃避的厄運和死亡,在失去一切慰籍後,總還有一個慰籍,便是在勇也承受命運的尊嚴感,由於降災於我們不是任何人間勢力,而是大自然本身,因此,在我們的勇敢中體現出的乃是人類的最高尊嚴——人在神面前的尊嚴。
電影《後天》中,紐約被嚴寒控制,許多人凍死街頭,可是主人公仍然在風雪中不顧生命的尋找生存者,在他身上張顯的,正是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永遠不屈的偉大尊嚴。
因此,不必美化苦難,需要美化的,是人類的尊嚴,這種受苦難的最高形式,只有如此,一代代人才能在前輩不屈的尊嚴下擁有與苦難抗爭的資本。
[以尊嚴為話題的作文大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