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旅遊團報價6日遊(成都旅遊攻略)
2023-06-26 10:55:12 1
成都歷史悠久,是中國古文化之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成都是中國城址未變、名稱未變、延續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承載著約三千餘年的歷史。
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十分發達,朝廷在成都設有專管織錦的官員「錦官」,因此成都被稱為「錦官城」,簡稱為「錦城」。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種植芙蓉樹,花開時節「四十裡為錦繡」,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為「蓉城」。
成都總是瀰漫著安逸的氣息,城市裡的每個角落都將其悠閒、樂觀、寧靜又灑脫的獨有特質渲染得淋漓盡致。在步履匆匆的遊客歆羨的眼裡,這裡的人一杯蓋碗茶,一把竹椅,就可以明目張胆地揮霍掉一下午的時光。
美食、美景、美女,這座城市有著讓人喜歡的一切元素,這片溫柔鄉太容易讓人流連忘返。也許等到你要離開的時候,才會發現成都旅遊宣傳語——「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絕不是自戀的誇耀。
一、觀 景
1、武侯祠
武侯祠是紀念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廟,也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雖說並無壯麗之感,卻有豐厚的歷史底蘊。
武侯祠現存主體建築(除惠陵)均為清朝康熙年間重建,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依次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諸葛亮殿西側是劉備墓(惠陵)。
武侯祠以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最為知名。碑由唐代宰相裴度撰文,書法家柳公綽(柳公權之兄)書寫,石工魯建鐫刻。裴文、柳書、魯刻三者俱佳,所以被後世譽為「三絕碑」。
成都最著名的錦官深處——「紅牆竹影」就是在這裡,石板街,朱紅牆,與竿竿修竹,組成了一道絕美的風景,遊客們都喜歡在這裡拍照留念。
2、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位於成都市區東北部三環外的斧頭山,基地的建設完全模擬大熊貓野外生活環境,建有湖泊、溪流、竹林、草坪等。
這裡常年圈養著80餘只大熊貓小熊貓,此外還有黑頸鶴、白鶴等珍稀動物。在館舍和戶外,成年熊貓或爬樹、或啃筍、或打鬧、或發呆,它們憨態可掬的模樣絕對能萌到你的心坎上。
若是您想看熊貓幼崽,切記!早上務必一定一定要早點出發,因為早上這個時間段是趴趴熊們最活躍的時候。想像一下,十幾隻大小剛好的萌糰子組團在院子裡翻滾、互懟、洗澡、賣萌,那是怎樣蠢萌蠢萌的場景?
奶爸奶媽們還會為了配合遊客的拍攝,時不時當眾給你表演收貓、洗貓、籃筐逗貓、掃落葉逗貓、盆盆奶逗貓等精彩絕倫的大戲,絕對會讓你愛上這種以賣萌為生的國寶。
3、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唐代詩人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帶口入蜀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因為是茅屋故稱為草堂。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二百餘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在這裡寫的。
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後,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如今的草堂完整保留著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慶十六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築格局。
今日草堂主要有大廨、詩史堂、工部祠三座主要紀念性建築,草堂的標誌性景觀——茅屋故居是借鑑川西民居的特點復建的。
草堂內還有杜詩書法木刻廊、草堂影壁、少陵碑亭及唐代生活遺址等其他人文景觀。園內亭臺林立、竹林茂密、古木參天,是一個古樸典雅、環境清幽的文化聖地。
去遊玩聞名的杜甫草堂,若有時間也別忘了邊上的浣花溪公園。這裡在數百年前是蜀錦繡娘們洗衣的地方。如今是成都最大的開放式城市森林公園。
園內山水交融,花木繁茂,浣花溪與幹河靜靜地穿園而過。有詩歌大道,有白鷺成群,是個文化氣息濃鬱的精緻公園。
4、青羊宮
青羊宮始建於周朝,原名青羊肆,是成都歷史最悠久的一座道教宮觀,也是西南地區建築年代最久、規模最大的一座道教宮觀。現存建築大多為清康熙年間陸續重建。
青羊宮最出名的就是三清殿前的兩隻銅羊了。據說若是希望自己身上某個部位的病痛消失,就在銅羊身上相應的部位撫摩。只是現在的這兩隻銅羊,已經不是以前人們摸的那兩隻了。
5、文殊院
文殊院始建於隋朝,後毀於兵焚。康熙年間重建廟宇後改稱文殊院。院內供奉著大小三百餘尊佛像,殿堂樓閣古樸宏敞,飛簷翹角,是典型的清代建築。
文殊院門前的文殊坊是集美食、民俗、購物於一體的商業街,清一色的仿古建築。儘管寺外熱鬧非凡,當你踏進文殊院,卻是出人意外的清淨,有點「大隱隱於市」的感覺。
二、逛 街
1、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由平行排列的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以及街道之間的居民宅院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
這裡原是清朝時的八旗居住地,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目前有多種文化、餐飲、休閒商鋪在此營業。老成都的閒適、新成都的時尚都在巷子裡。
如今,寬窄巷子是展示成都「休閒都市、市井生活」的最佳載體。寬巷子是「閒生活」區,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現;窄巷子是「慢生活」區,展示了老成都的院落文化。
漫步於青石路面,小巷子顯得清新整潔,老宅院透出幾分古樸。在這裡喚一名「舒耳郎」享受一下採耳的愜意、喝著茶看變臉表演、賞一賞蜀錦蜀繡,親身感受一下成都的閒生活、慢生活。
奎星樓街
奎星樓街距寬窄巷子不遠,如果寬窄巷子主要是看看院子,那麼奎星樓街就是吃貨的天堂,整條街全是好吃的,到這裡就是三個字:吃吃吃!
奎星樓街絕對是成都本地人的小吃一條街,街雖然不長,但有二十多家食店扎堆在這裡,這裡各種風味的小吃代表著成都味道。
小通巷
小通巷離寬街窄巷非常近,這條處於城中腹地的寧靜小巷,一幢幢灰色的老式樓房構成了這條街最主要的底色,是成都悠閒、溫潤、慢生活魅力的剪影。
這條不足 200米長的小巷儘管隱藏在寬巷子的繁華背後,但青年旅館、咖啡吧、小酒館和茶坊什麼的都有,這裡的私房菜和飲品店都極具特色,漸漸成為年輕人最愛聚集的地方。
小通巷是成都頗具文藝情懷的小巷之一,各種個性十足的小清新店鋪和特色小商品,很多花花草草的綠植環繞在店鋪周圍,絕對是文青們的最愛。
泡桐樹街
泡桐樹街也緊挨著寬窄巷子。當文藝小清新完全佔領了小通巷時,泡桐樹街悄無聲息地在它的身旁展開枝葉。林蔭小街,樹木茂盛,清淨典雅,很有成都老城的氣息。
街道兩邊各具特色的私家餐廳、小酒館、茶室等裝修得富有情調,形成了一條文藝清新復古的街道。街邊還有顏色鮮豔的房屋,有些房屋的顏色特別適合拍照。
兩邊的長椅空空如也,街道安靜舒適,坐在這裡曬太陽賞景,你會感覺時光很美好。
2、錦裡
錦裡是武侯祠的一部分。傳說三國時這兒是織錦匠人聚集的場所,故而得名。現今的錦裡是成都最大的一條仿古街,也是集美食品嘗、旅遊購物為一體的商業步行街。
相對於寬窄巷子,錦裡完全是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在這條街上濃縮了老成都的生活方式、民間技藝和當地美食,展現的是四川民風民俗的魅力。
錦裡洋溢著成都市井特有的喧囂和隨意。道兩邊售賣的都是頗具當地特色的物品,還有眾多老成都手藝人在忙碌,吹糖畫、捏麵人。
入夜的錦裡更是別有一番風味了,大紅燈籠在門口懸蕩著,行走在古街的青石板路上,耳畔掠過茶館裡的銅鑼聲、遊人的嬉鬧聲,頗有幾分如夢似幻的感覺。
3、琴臺古徑
琴臺古徑是為紀念西漢時期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傳奇愛情故事而命名的。「琴臺」二字洋溢著濃濃的人文情懷,但他們是否真的曾走過這兒的路(故徑)已無法探究。
街中間有很多塑像,宴飲、歌舞、弋射、車馬出巡等表現漢代人的社會生活圖景,薈萃了中國目前面世的絕大部分漢畫像內容,兩邊都是仿古建築,整條街裝修得很古典。
琴臺故徑是成都市的珠寶一條街,市內大型珠寶樓都在這裡薈萃,也有一些適合婚宴的餐飲店,因此被當地人稱為愛情路。
蜀風雅韻
蜀風雅韻在琴臺路幾乎正中間的位置,是近年來人氣很足的川劇館,也是茶館。這裡曾是名角薈萃的川劇演員會館,有大碗茶,以及川劇變臉、滾燈和手影戲等表演。
百花潭公園
百花潭公園得名於《蜀中名勝記》,杜甫在此留下「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的名句。公園的北大門位於琴臺故徑的盡頭,通過一座跨越錦江的廊橋與琴臺故徑相連。
公園主要是以盆景為主題,尤其是以蘭花盆景最為突出,園內展出的各類名貴蘭草有上萬株。在這裡陳列的近千盆山水、樹樁盆景中,以沙磧石和樁頭最具特色,突出了劍南派盆景古樸秀雅、蒼勁健茂的風格。
公園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園林式公園,布局典雅,花木繁茂,竹樹成蔭,假山瀑布、溪流亭臺分布其間,各呈其妙,趣味無窮。公園的銀杏廣場上有一顆唐代銀杏樹,如今依舊枝繁葉茂,有「白果大仙」之稱。
公園雖是免費遊覽,但風景卻一點都不打折扣,非常漂亮!春天百花盛開;夏天竹樹成蔭,是成都人消夏避暑之地。秋天就更美了,金黃的銀杏樹更吸引眼神。
4、春熙路商圈
春熙路地處成都市中心,號稱百年金街。成都人繞不過春熙路正如上海人繞不過南京路,北京人繞不過西單、王府井一樣。
春熙路是成都的時尚中心、大牌聚集地、美女打望地,也是各種美味小吃雲集之所。來這裡逛逛,吃吃東西,看看養眼的成都粉子,也是來成都必做的一件事。
春熙路最標誌的就是IFS大樓上那隻一直在爬樓、卻怎麼也爬不上去的大熊貓,這可是遊客必拍的景點。
遠洋太古裡與春熙路一路之隔,同樣是位於春熙路商圈內,這裡大多為奢侈品店鋪。與大部分商業街不同的是,這裡是低密度的商業中心,晚上的夜景非常棒。
天府廣場位於成都市中心,是成都的地標。廣場正北方是高30米的毛主席的雕像。在這裡可以看到各種各樣漂亮的花圃,形狀不同的噴泉。
三、民 俗
到成都旅遊,看川劇三絕(變臉、噴火、滾燈),賞川劇經典橋段、手影戲、木偶戲,都是必不可少的特色體驗。
喝喝茶、採採耳,體驗一下成都人泡在茶館裡的巴適生活。成都人常掛在嘴邊的「巴適」就是舒服合適的意思,滿城的茶館正是這座城市悠閒的氣質的最好體現。
掏耳朵是四川特有的一種耳文化,如果不親身體驗就無法體會到掏耳朵是多麼的銷魂愜意。不過如今掏耳朵價格不菲,請慎重決定。
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位於成都市中心,是一個免費遊覽的市民公園,原名少城公園,是成都的第一個公園,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了。這裡本是清代的八旗滿城,專供滿洲和蒙古人居住。
這裡絕對是來成都最值得去的地方,倒不是說這裡的風景有多麼漂亮,而是因為這裡最能體會成都人的市井生活。只有見識了人民公園,你才能真正體會到休閒之都的慢生活就是這樣隨意和輕鬆。
人民公園裡面有幾個茶社,全是嗑瓜子喝茶打牌的本地人。你可在這裡尋一把竹椅坐下,感受成都人幸福的慢生活。裡面的鶴鳴茶社是一座百年茶社,幾位掏耳朵的師傅挨桌攬活兒,可以體驗一下蓋碗茶、掏耳朵的成都生活,巴適得很!
四、泡 吧
1、合江亭—九眼橋—蘭桂坊
合江亭
合江亭位於成都市府河和南河交匯處,歷史上駛往東吳的徵帆就是從這裡開始啟航的。遊覽合江亭最好晚上去,滿河的波光燈影,非常漂亮。
合江亭,代表的是愛情的終極狀態,相愛的兩個人如同這兩江之水,不論多麼的迂迴曲折,只要堅持總會匯合,永不分開。
更因撒撒創作的愛情小說《合江亭》,如今使得這裡成為了成都的愛情地標,是成都新人結婚「遊街」幾乎都會去擺拍的地方。
就因為許多新人拍照,交警還專門在這兒刷了條「愛情斑馬線」。據說走過這條斑馬線,未來的婚姻就會平平順順,兩個人就會白頭到老。
安順廊橋
安順廊橋在合江亭對面,橫跨府南河上。安順廊橋兩邊一側緊挨著九眼橋酒吧街,另一邊是著名的香格裡拉酒店,廊橋中間是一個酒店。
九眼橋
始建於明代的九眼橋就在安順廊橋不遠處,不過因為阻擋行洪早就被拆除了,現在的九眼橋是十幾年前重建的,與以前的老橋相比已是「面目全非」。
九眼橋最出名的並不是橋本身,而是這裡熱鬧的成都夜生活氛圍,橋周邊分布有大量的酒吧、餐廳、茶館等娛樂場所,如今,九眼橋酒吧一條街已經是成都夜文化的標誌。
九眼橋的北面,從誠信食府起到絲竹路口這段約400餘米就是著名的九眼橋酒吧街。老牌酒吧巷子、藍蓮花、隔壁子、四合院、菲比、慢格、井介、廊橋等一字排開。
蘭桂坊
蘭桂坊距合江亭也比較近,這裡是極具特色的高檔酒吧一條街,也是這座城市夜生活的又一個地標區域。
如果說九眼橋是成都接地氣的酒吧區,那麼蘭桂坊就是高大上,更加的時尚感、更加的國際範。
道路兩旁還有不少唯美有趣的雕塑人像,頗具有小資情調,文藝青年可以去遊覽拍照。夜幕降臨時,這裡燈火通明、璀璨奪目,各個酒吧前遊蕩著這座城市的時尚年輕人。
補充資料:距九眼橋不遠的望江樓公園位於錦江岸邊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園內岸柳石欄,波光樓影,翠竹夾道,亭閣相映,有望江樓古建築群及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紀念館等文物遺蹟可供遊客觀賞。
崇麗閣是園內的主要建築,高39米,共4層,建於清光緒十五年,因其矗立在錦江岸邊,故而民間稱之為「望江樓」,樓上供奉有文曲星。
2、玉林路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
走到玉林路的盡頭
坐在小酒館的門口……
玉林路的「小酒館」現在非常火,民謠歌手趙雷的一首《成都》唱的就是這裡。玉林西路和小酒館,如今似乎已成為當地新的夜生活地標。
每當夜幕降臨,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在小酒館門口拍照留念,小酒館的顧客也越來越多,幾乎經常是座無虛席。坐在小酒館聽聽老闆娘講屬於小酒館的故事!
玉林生活廣場三樓的「音樂房子」曾經就是當年張靚穎、王錚亮駐唱的地方,不僅環境好,唱歌的水準都比較高。老闆深夜會親自獻唱民謠,不得不說真的很感人。
去了玉林路如果只是在小酒館裡坐坐,那你簡直太天真了!去了玉林路,如果不撐著肚子回家的,那我敬你是條漢子!光是玉林生活廣場就能連吃一個月不重樣的。
五、美 食
川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以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鬱的地方風味讓人念念不忘、回味無窮。
飲食習慣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密不可分,俗話說:四川的太陽,雲南的風,四川下雨像過冬。自然環境造就了四川人愛吃辣,因為吃辣椒可以驅寒去溼。
四川人愛吃辣不足為奇,湖南人、貴州人都是吃辣的高手,唯獨「麻辣」卻是川菜獨具的。因為花椒也有健胃散寒、除溼止痛之功效。
火鍋是川菜裡最具代表特色的美食,最能體現川菜麻辣鮮香的精髓,火鍋店遍布成都大街小巷。不過你別忘了唯怡豆奶簡直就是火鍋、串串、冒菜的絕配!
成都美食,全民參與開發,很多小吃最初都是從平凡人家開始流行,也許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裡面就藏著超凡的美味,就會對你的味蕾造成猛烈衝擊,比如說陳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等。
火鍋是一群人的冒菜,冒菜是一個人的火鍋。冒菜發源於成都民間,也叫火鍋菜,在鍋裡煮熟,然後盛到碗裡,順便再舀一勺湯汁。
龍抄手(就是餛飩)、鍾水餃、賴湯圓、韓包子、擔擔麵,這五樣美食名聲太大,到了成都不嘗一下就似乎有寶山空回的感覺。
電影裡說:兔兔這麼可愛,怎能吃它呢?可是川妹兒卻說:兔兔這麼好吃,要放過它,臣妾做不到啊!你想想,雙流老媽兔頭、王媽手撕烤兔、二姐兔丁、紅星兔丁,哪一樣不是好吃得讓你流淚。
成都也有印度飛餅一樣的美食秀。三大炮因其製作過程頗具觀賞性而深受遊客的喜愛。吃時配以「老鷹茶」就更有風味。李長清三大炮(錦裡店)最出名。
串串香又叫麻辣燙,是成都草根美食最大眾化的體現,它實際上是火鍋的前身或者說是火鍋的另一種形式,所以人們又往往稱其為小火鍋。
傷心涼粉是因吃的人都會被辣得流淚而得名,真是讓人一把眼淚一把鼻涕、越吃越傷心,一定要再來碗甜甜的冰粉才能化解。
軍屯鍋魁、嚴太婆鍋魁、牛肉焦餅、冰粉、糖油果子、葉兒粑、蛋烘糕、涼糕……這些都是不辣的成都特色小吃。
成都小吃品種繁多,街頭巷尾各種百吃不厭的地道小吃數不勝數:缽缽雞、肥腸粉、廖老媽蹄花、竹葉粉蒸肉、川北涼粉……你吃一個月都不帶同樣的!
六、購 物
蜀錦:與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錦。
蜀繡:又稱川繡,與蘇繡、湘繡、粵繡並稱為中國四大名繡,主要生產於成都、綿陽等地。
瓷胎竹編:四川盛產竹子,於是也就有了很多竹子製品。瓷胎竹編是成都特有的手藝,簡單來說它就是用竹編將瓷器包裹起來。
茶葉:四川茶葉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峨眉山的竹葉青、碧潭飄雪(即徐公茶),青城山的青城茶,蒙頂茶等。
郫縣豆瓣:被譽為「川菜之魂」,產於成都周邊的郫縣,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張飛牛肉:是四川閬中市的特產,因它表面墨黑內心紅亮,恰好和三國猛將張飛的特徵很像,於是後世人就將這種牛肉形象地稱為張飛牛肉。
燈影牛肉:是四川達州的漢族傳統名食,其肉片之薄,薄到可在燈光下可透出物像,如同皮影戲中的幕布,故稱燈影牛肉。
保寧醋:以其產地四川閬中市保寧鎮而俗稱,迄今已有千餘年的生產歷史了,是中國四大名醋中唯一的藥醋,四川麩醋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