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具幸福感城市威海(聚焦高品質生活)
2023-06-28 22:12:26 4
來源:【威海新聞網】
6月5日,威海經開區西苑街道天弘社區附近,「拆圍建綠」施工現場新栽的小兔子狼尾草又長個兒了。曾經高高立起的「圍擋」拆除後迎來新風光,即將「變身」中心城區首個草海景觀。 從讓人「推窗見綠」的口袋公園,到陸續「換新」的老舊小區,高品質生活始終是建設精緻城市的追求所在。扮靚精緻城市建設面子裡子、奏響化解城市成長的煩惱「四部曲」,每年實施一批為民辦實事項目……2018年以來,威海不僅兩次登上「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領獎臺,還在全省群眾滿意度調查中達到了12年獲得第一。
「最具幸福感」和「滿意度第一」的背後,是威海對精緻城市與高品質生活內在關聯的深刻把握。
今年4月,《2021年度威海城市體檢報告》出爐,涉及生態宜居、交通便捷、風貌特色等8個專項、75個精緻指標。這些指標,無不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無不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高品質生活,是看得見的精緻。把「威海要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作為總目標總方向總遵循,我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觀,發布實施全國首部精緻城市建設法規——《威海市精緻城市建設條例》,出臺全國首部精緻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全國首部紅色物業建設規範等文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精緻城市,條條指向高品質生活。
城市更新「見證」幸福成長。隨著天氣變暖,市民張寶偉常和球友到家門口的環翠區金線頂公園打球。這處閒置場地經過有機更新,已成為居民「新寵」。
近年來,隨著威海深入開展國家「城市雙修」「無廢城市」「美麗城市」建設試點,全市累計實施瓶頸路打通工程26個,改造老舊小區273個,建設口袋公園245處、社區食堂47處,讓精緻凸顯在每一個細節上。
聚焦增強城市承載能力,威海推動汶萊高速、西部環山路、環山快速路建成通車,世界首座四代技術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機組併網發電,黃壘河地下水庫蓄水試運行……城市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高品質生活,是摸得著的幸福。直面城市建設中的歷史遺留問題,威海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攜手奏響化解城市「成長的煩惱」四部曲,累計解決約16.2萬套房屋辦證難問題,盤活處置221個閒置項目及「半拉子」工程,聚焦「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投入運行近一年,備受關注的高新區山大實驗學校已招收學生200餘名,未來將完成容納4000多名學生的教育規劃。在教育、醫療、文化等民生領域,威海入選義務教育「雙減」工作全國試點城市,實現國家衛生城市(縣域)「一片紅」,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到全省第一。
精緻城市是一個全域概念,必須堅持城鄉統籌、全域一體。威海把全域精緻城市建設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立足各鄉鎮地域特色和資源稟賦,持續重點培育20個鄉村振興樣板片區,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鎮、精緻鄉村。
進入6月,位於臨港區的山河富春樣板片區漫山遍野一片蔥蘢,片區建設持續「升溫」。在上善堂光伏農業觀光園、上善堂農業快繁實驗基地兩家農企帶動下,蔄山鎮小黃、西武林等14個村的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樣板片區帶動下,全市已有95%以上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萬元,農村通戶道路硬化、改廁、飲水安全、公交出行和市級清潔村莊等實現全覆蓋,「精緻畫卷」在希望的田野上鋪展開來。
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日益增長,精緻威海追求幸福的腳步永不停歇。市第十六次黨代會提出,要堅持全域一體內涵提升,在建設精緻城市上持續用力,構建同城融合、協調均衡的城市發展新格局。新徵程上,威海正積極探索現代化城市建設發展的威海路徑,努力為全國同等規模和類型的城市作示範、當標杆,不斷為全市人民創造高品質生活。
■精緻紀事
故事1
威海有個「中國天鵝村」
榮成市俚島鎮煙墩角村,素有「中國天鵝村」美譽。每年10月底,成千上萬隻大天鵝從西伯利亞飛來越冬,「到煙墩角看天鵝」一時風靡。70多名村民走下漁船開起漁家樂,紅火年份收入幾十萬元不成問題。
「以前只有冬天火,現在一年四季都熱鬧。」走進「天鵝村漁家」時,老闆高永進正整理遊客留下的寫生作品,冬天的美麗天鵝、夏天的秀美海景、秋天的豐收漁村、春天的耕海牧漁……不一而足。
為啥火?看看遊客的一天行程就明白了:白天和朋友趕海、寫生,傍晚吃一頓漁家大餐,飯後再沿著新修的環海棧道轉上一圈,在這裡吃喝玩樂,可以暢遊一整天。
隨著我市推進全域精緻城市建設,一批特色小城鎮、精緻鄉村生長起來,煙墩角也悄然發生著「蛻變」。「一跑一桿煙兒」的泥土路披上水泥「罩衣」,27處汙水處理設施「上崗」,海邊還新修了步道、安上了路燈,村居品質不斷提升。
瞅準時機,頭腦活絡的高永進辦起了威海煙墩海藝畫苑寫生基地。他算了筆帳,寫生的最佳時間是每年4月至11月,正好能填補大天鵝不在的空白期,「現在再不用發愁生意『冬暖夏涼』了。」
高品質村居帶來了好日子,也讓村民念起了「四季經」。2018年以來,每年4月到10月,寫生基地不光吸引各地畫家紛至沓來,各大美術院校也組織學生前來寫生,人氣爆滿。「人多的時候,村裡所有民宿都用起來了,大夥一年四季都有的忙。」高永進說,靠著寫生基地,煙墩角的夏季也「火」了!
精緻城市建設為鄉村旅遊加了把「火」。近年來,我市累計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130個、全市省級清潔村莊覆蓋率達到32%,慈口觀等一大批村莊走上「網紅」之路,95%以上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萬元,村民的生活越過越有盼頭。
眼下,伴隨煙墩角「四季遊」文章越做越大,「網紅效應」也愈發凸顯。高永進又給自己安排了個「新營生」——主播。不過,這位「新晉」主播可不賣貨,「我要借直播平臺,讓更多人認識煙墩角,讓俺村真正成為遊客心中『四季遊』的首選地。」高永進說。
故事2
老小區改造拿下「泰山杯」
「不好意思,不賣了!」日前,經開區濱海龍城小區居民王德生接到諮詢買房的電話時,連連回絕。是什麼原因讓本打算賣房的王德生改變了主意呢?原來,以往「髒亂差」的小區,如今大「換新」,還拿下了省工程建設泰山杯獎。
改變是從2020年開始的。那年3月,小區改造方案論證會先後開進了經開區管委大樓、濱海龍城小區改造現場,方桌前、樓道旁……居民代表和專家、設計人員、建設部門工作人員等聚在一起,暢所欲言。
建設部門還將初步擬定的改造方案在小區內公示,收集了130多條建議。「以前環境差,路不平,老伴年紀大了走路經常崴腳,趁這次機會,我提出了重新鋪路、綠化等幾條建議。」王德生說。
經過半年努力,小區鋪上了暖色調的石板路,路旁薔薇、月季相映成趣,還多了兒童樂園、籃球場等……居民的提議變成現實,小區還入選了三星級智慧小區。
到了傍晚,老人們在健身器材上鍛鍊,孩子們圍著廣場追逐,走累了就在長椅上歇會兒。「居民意見有人聽,小區維護有人管,這就是幸福!」現在,王德生經常和老伴在小區內散步。
2018年起,威海就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民生實事工作重點,累計確定了涉及273個老舊小區的改造名單。改造過程中,請群眾當「軍師」,力爭把工作幹到群眾心坎裡。
4年來,威海每年民生實事辦結率均為100%,小到身邊的老舊小區改造、瓶頸路打通工程,大到特色街區、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精緻元素在每一個細節中流淌。
■數說四年
■說說心裡話
威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機關黨組成員尹興山
辦結率高了 滿意度升了
在12345政務服務熱線工作這幾年,感受到最大的變化就是辦結率高了,滿意度升了,這說明更多群眾相信「打熱線能辦事、辦成事」。我們也一直在為此努力。僅去年一年,「12345」群眾滿意率96.84%,按期辦結率99.99%,同比分別提高2.92%、0.12%。
隨著全域精緻城市建設進一步走向縱深,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領域會越來越多。我們將全力做好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連心橋」,拿出100%的努力追求哪怕0.01%的進步,努力保證每一個工單都落實到位、每一個訴求都讓群眾滿意,用每一次的「接訴即辦」為市民營造高品質生活。
威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梁曉東
群眾需要什麼,我們就幹什麼
從最開始接觸「精緻城市」這個新名詞,到見證精緻城市「威海樣板」在全國全省創出一個個「第一」「唯一」,心裡特別有感觸。威海為什麼能?在我看來,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建設過程中,我們不僅站在宏觀高度系統謀劃,也從微觀角度具體部署,做到「群眾需要什麼,我們就幹什麼」,群眾也為此叫好。貫徹落實市第十六次黨代會提出的「打造優質均衡發展的精緻城市樣板」目標,我們依然會把萬家憂樂放在心頭,在滿足群眾需求、解決短板問題、完善長效機制、共建共治共享等方面持續發力,讓百姓從生活中感受到更多民生溫度。(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沈道遠 初佳倫 李文思 通訊員 宋文廣/文 資料圖)
本文來自【威海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