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免費4a景區(5A級旅遊景區名錄)
2023-07-02 02:58:12 3
山東魯山國家森林公園:魯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山東省的中心,主峰觀雲峰海拔1108.3米,為魯中最高峰,公園面積42平方公裡,是博山風景旅遊區的重要景區。
公園規劃為植物園、觀雲峰、鳴石山、花林、東海、北坪六大景區和雲海日出、四雄競秀、月上聽濤、夏日鳥會、萬石迷宮、駝禪寺、鬼市、一線天、雲梯仙境、棗樹峪與登天溝瀑布、鳴石山奇石、道溝森林浴場、北坪江南水鄉等140多處景點。
森林覆蓋率達95%,有植物1300多種,鳥類168種,獸類22種,昆蟲561種,堪稱魯中動植物王國。
淄博市博山陶瓷琉璃藝術中心淄博市博山陶瓷琉璃藝術中心:國家AAAA級景區博山陶瓷琉璃藝術中心是區委、區政府重點打造的陶琉文化產業項目。該項目由淄博人立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建築面積6000平米。主體包括人立琉璃藝術博物館、博山藝術展覽館、博山陶瓷博物館和人立陶瓷琉璃體驗館。
人立琉璃藝術館是國內以收藏古法手工高端藝術品為主的琉璃藝術館,館藏精品三千餘件,品類囊括內畫、燈工、雕刻、名貴料器等所有傳統門類。
博山藝術展覽館功能定位為國內外大師文化交流的藝術平臺,定期舉辦大師作品展及各種藝術交流活動。展出內容包括書畫、攝影、陶瓷琉璃等。博山藝術展覽館為國內外大師提供一個走出去請進來的交流平臺。
人立陶瓷琉璃體驗館為了弘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山琉璃燒制技藝,由淄博人立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人立陶瓷琉璃體驗館將於2015年12月28日正式啟用。
淄博市王漁洋故裡景區淄博市王漁洋故裡景區:王漁洋故裡景區以江北青箱和尚書府第為主要展覽內容,重點突出明清時期齊魯望族——新城王氏所蘊含的濃厚歷史文化底蘊。王漁洋故居修復明清民國建築108間,並在認真勘探的基礎上,對部分原有建築進行恢復,建成文化休閒廣場4000多平方米,遊客接待中心、購物中心和研究中心等各類配套設施齊全。忠勤祠提升改造後面貌煥然一新,主題教育功能進一步增強,相關配套設施齊備。2015年4月,王漁洋故裡景區正式被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王漁洋故裡景區主要包括王漁洋故居、四世宮保坊、忠勤祠等部分。
淄博市國井酒文化生態博覽園淄博市國井酒文化生態博覽園: 國井酒文化生態博覽園,以「酒文化」旅遊為主線,整合旅遊資源:扳倒井遺址、陳年老酒地下窖藏、文化廣場、國井1915酒莊、古老的釀酒作坊及井窖工藝,齊魯酒文化博物館,尤其是創到了金氏世界紀錄的第九釀酒車間讓遊客可以近距離的接觸白酒生產全過程,是一個集酒文化體驗多功能於一體的AAAA級國家旅遊景區。
國井酒文化生態博覽園,佔地200萬平方米,是一項整合了優質豐富的黃河自然生態資源、深厚的國井扳倒井酒歷史文化資源,以及高青人文資源的文化生態旅遊園區。園區是一個整合了優質豐富的黃河自然生態資源、深厚的國井扳倒井酒歷史文化資源,以及高青人文資源的文化生態旅遊園區,體現了文化生態旅遊的特色,包括了極具歷史底蘊的國井酒文化博覽園與現代科技的國井工業園。
淄博市沂源牛郎織女景區淄博市沂源牛郎織女景區:牛郎織女景區位於沂源縣東南部,距縣城15公裡,總面積6200畝,是集休閒觀光旅遊、有機果品生產、生態環境改善三大功能為一體的傳統特色農區。景區主要由人文景點、有機大櫻桃採摘觀光園和沂河漂流項目組成。
牛郎織女景區現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省級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地質公園。牛郎織女景區生態景觀豐富,文化古蹟眾多,織女洞、牛郎廟、「葉籽銀杏」、世界愛情郵票博物館、牛郎織女民俗館等旅遊資源在國內乃至世界具有市場壟斷性。神清宮古木蒼翠,青溪流繞,環境清幽寧靜,堪稱「深山藏清宮,翠岫出祥雲」,古為「沂陽八景」之一。景區主要由人文景點、有機大櫻桃採摘觀光園和沂河漂流項目組成。
牛郎織女景區是以中國沂源七夕情侶節、有機果品採摘、民俗觀光等為特色,集觀光、休閒、度假、節事、投資於一體的愛情文化主題傳統特色旅遊區。鍾靈毓秀的牛郎織女景區是自然脈絡與文化脈絡的高度融合,是天人合一、天地神奇的典型組合。她正以壟斷性的神話魅力和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觀吸引著八方遊客,成為齊魯大地上又一顆旅遊明珠。
淄博市源泉開元溶洞旅遊區淄博市源泉開元溶洞旅遊區:開元溶洞是因洞內有唐朝開元年間的摩崖石刻而得名,洞內大而高,長1100餘米,分六個大廳,洞內各種石鐘乳等自然景物玲瓏剔透,形象逼真,令人目不暇接。洞內新石器時期、唐、宋等各時期的摩崖石刻更令人稱絕。
開元溶洞位於博山區源泉鎮,因洞內有唐開元年間的摩崖石刻而得名,是廊道廳堂式洞穴。發育於奧陶紀馬家溝組厚層灰巖中,洞長744.9米,洞寬一般6~15米,最寬達30米,洞高一般6~8米,最高達30米以上。洞廳大而高,鐘乳石、石幔、石筍、石旗、石葡萄等自然景物豐富多彩,形象逼真。洞內發現有新石器時期、唐宋等時期摩崖石刻和西漢、北魏、隋唐時期的陶片、鐵器、兵器等文物
博開元溶洞是因洞內有唐代開元年間的摩崖石刻而得名,洞體大而高,最高處達30餘米,寬處20餘米,長1280米,分八個大廳.洞內空間大,氣勢宏偉,是江北最大的溶洞.洞內各種鐘乳石姿態各異,或高大崎崛,或精怪玲瓏,鬼斧神工,渾然天成,置身其中,如入仙境.洞內新石器時期,唐,宋等各時期的摩崖石刻更令人稱絕.開元溶洞以其精妙絕倫的的自然景觀和內涵豐富的古老文化遺存被國家巖溶地質專家稱為山東省罕見的洞穴資源,譽為"山東第一洞"。
淄博市潭溪山旅遊區淄博市潭溪山旅遊區:潭溪山旅遊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省級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山東省重點風景名勝區。
潭溪山位於山東省中部,泰沂山脈交匯之地,青州市與淄博市兩市交匯處,隸屬於淄博市。本著「自然生態、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開發和保護並舉」,現已開發奇特峽谷體驗區、昭陽人文風情區、森林休閒運動區、避暑休閒度假區、龍脊畫廊體驗區、後備休閒產業區等六大功能區域。
潭溪山不僅山色秀美,還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據史載,明昭陽太子曾在此避難讀書,昭陽洞由此得名。唐賽兒曾在此屯兵起義,並留有點將臺、三教祠、古碑、古廟等歷史遺蹟。
淄博沂源魯山溶洞群風景區淄博沂源魯山溶洞群風景區:魯山溶洞群風景區位於秀麗的魯山南麓,1991年正式向遊人開放。2001年初,中國著名的洞穴科學家、中國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為首的設計組對九天洞進行了全面的科學調查、鑑定與設計,並完成了燈光改造工程,其科學化與現代化設計均居全國遊覽洞穴的先進水平。
此洞之所以稱為「九天」,是因為神話傳說中天有九層,即九天,而這個洞也有九個大的洞廳,景觀可與神話中的天宮相媲美,所以叫九天洞。這九個廳分別是:①天地之間廳,即燈箱大廳;②步天廳;③天河廳;④天宮廳;⑤天街廳;⑥天國花園廳;⑦巡天廳;⑧夢幻天堂廳;⑨別有洞天廳。
魯山溶洞群風景區發育於地持年代上的古生代奧陶紀石灰巖巖層中,該石灰巖系海(相)中沉積巖層,其生成年代距今為4.4-5.0億年,九天洞的形成卻只有一百萬年左右的歷史。九天洞洞腔長518米,高5-18米,遊程往返約1.2公裡,洞體結構十分穩定,洞內化學堆積類型十分豐富,多達37種;其中稀有類型有7種,大面積的球狀和針狀結晶體、月奶石、石花、石蓮被譽為「九天四絕」,是全國稀有景觀類型最多的溶洞,同時又是石花面積最大的溶洞,具有重要的科學和觀賞價值。1994年中科院陳詩才教授鑑定九天洞是「中國最大的石花洞穴」;1999年北京師範大學盧雲亭教授評定為「中國溶洞精品景觀博物館」;2001年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經過科學考察後稱之為「天下第一石花洞」。
淄博周村古商城淄博周村古商城:周村古商城也叫大街,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山東主幹道濟青高速設有周村出口、309國道繞城而過,素有「旱碼頭」、「金周村」、「絲綢之鄉」、「天下第一村」的美譽。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並作為山東省「文化歷史與民俗」旅遊區的開發重點,被列入「山東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
景區總佔地面積為60.5公頃,主要由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等古街組成,現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5萬餘平方米。景區內古蹟眾多,街區縱橫,店鋪林立,建築風格迥異,中西文化合璧,為山東僅有、江北罕見,且至今仍在發揮其商業功能,被中國古建築保護委員會的專家譽為「中國活著的古商業建築博物館群」。
作為中國古商業文化的優秀代表,古商城至今仍保持著古樸的明清原貌和歷史本色。經多年搶救性恢復和保護性開發,已形成了千佛寺廟群、三益堂印刷展館、謙祥益、瑞蚨祥、民俗展覽館、英美菸草公司展覽館、今日無稅碑、狀元府、票號展覽館、楊家大院、大染坊、魁星閣廟群以及這裡的特色小吃周村燒餅。淄博藝術博物館等10多處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景點。
周村古商城是以國家級歷史文化古街、魯商文化發源地、影視拍攝基地為主的三大品牌。中央電視臺《探索·發現》攝製的記錄片《周村尋古》,以情景再現的方式再現了周村古商城發展歷程。著名電視劇《旱碼頭》、《大染坊》、《闖關東》及著名導演張藝謀的電影《活著》均以此為主要拍攝基地。
淄博市中國陶瓷館淄博市中國陶瓷館:中國陶瓷博物館位於淄博市中心文化廣場。於2001年4月份在淄博市展覽館的基礎上經過大規模投資改造而成,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負責設計布展,是一個集陳列、展覽、收藏、研究、銷售和社會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陶瓷博物館。
中國陶瓷館設在淄博市展覽館三樓,展示面積4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展示面積最大、品種最齊全,展示水平最高的現代化陶瓷博物館之一。展示了從新石器時代的後李文化至今8000多年 以來,淄博出土、生產和收藏的各類陶瓷精品2500餘件(套),其中古代展品249件。展廳分前言區、綜合展區、古代和近代展區、現代展區、陶藝創作區、陶瓷精品銷售區、中外陶藝大師作品展區七大部分。古代展品中有享譽海內外的北朝青釉蓮花尊、宋代雨點釉、茶葉末釉、絞胎瓷、粉槓瓷等淄博陶瓷名品,也有龍山文化蛋殼陶和宋代的影青執壺、定窯碗、哥窯碗等稀世珍品。
現代展品按不同用途和藝術風格分建築陶瓷、園林藝術陶瓷、衛生陶瓷、日用陶瓷、藝術陶瓷、現代陶藝、刻瓷和高科技陶瓷幾大部分進行了分類陳列,展示了淄博陶瓷的最高藝術水平和發展成就。陶瓷是中華文化的象徵。中國陶瓷以其獨特的魅力遠播海內外,成為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淄博聊齋城淄博聊齋城: 聊齋城是以園林為表現形式,以聊齋故事為主題的組群式的大型名園景區,它位於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這裡是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裡,山東省五大旅遊景區之一。
淄博聊齋城的組成分藝術陳列館、狐仙園、石隱園、聊齋宮、滿井寺、觀狐園六部分。聊齋城旅遊景區內的蒲松齡紀念館,較為完整地保留了蒲松齡當年居住的原貌。故居為典型的北方農村院落,郭沫若題寫的「蒲松齡故居」的金字門匾,高懸故居大門。院內有蒲翁當年著書的聊齋、蒲翁生平展室、蒲翁十分鐘愛的文石展廳和當代文人騷客的書畫展廳。柳泉,又名「滿井」,為當年蒲翁設茶採風之地。現立有沈雁冰題寫的「柳泉」石碑。青石砌就的泉口,泉水四溢,令遊人流連忘返。蒲松齡除《聊齋志異》外,還創作了上千首俚曲作品,俚曲茶座正是演唱觀賞俚曲的上佳去處。遊客駐足品茶,聽上幾段俚曲,自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狐仙園以聊齋故事為主體設計建造,內設蒲松齡生平及著作、蒲公開鋪設館生涯、名人書畫等展室。石隱園原系畢氏花園,蒲公設館畢府30年,寫下了大量有關石隱園的詩詞佳篇。園內怪石林立,綠樹成蔭。此園移到蒲翁故裡,再現了蒲公舌耕筆耘的生活經歷。滿井寺為古寺重建,以雙重門拱牌坊為入寺山門,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鐘樓等建築。聊齋宮外景似瓊樓橫空,碧湖青山,如天上宮闕。宮內採用彩塑、電影特技、燈光聲樂等表現手段,藝術地再現了蒲翁筆下神妖鬼狐的藝術形象。
山東原山國家森林公園山東原山國家森林公園:原山國家森林公園是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的淄博市首家國家級森林公園,是首批全國AAAA級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森林文化教育基地,全國青年文明號、山東十大新景點和十佳森林公園。她下設鳳凰山、禹王山、望魯山、薛家頂和夾谷臺五大景區,佔地面積近45000畝,涵括120多個山峰。她以豐富的植被,古老、奇異、名貴的樹種,秀麗的山光水色,古樸、渾厚、凝重的廟宇和悠遠美麗的歷史傳說以及森林深處的少數民族風情歌舞吸引著無數前來旅遊觀光的中外遊客。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鳳凰山景區,佔地2800畝,位於博山城西南,距博山車站2公裡。景區內山勢險峻、地貌奇特、森林茂密、環境優美、文物景觀、自然景觀豐富,遊樂健身場所眾多,是陶冶情操、生態旅遊、休閒度假的勝地。
鳳凰山因山似鳳凰而得名。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春秋戰國兵家爭戰的要地。宋代玉皇宮、明代紅門、泰山行宮、等文物古蹟掩映於密林之中。戰國齊長城貫穿於景區東西,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原形即出於此。抗日戰火留下的炮樓、掩體,觀後讓人浮想聯翩;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海為北國奇觀,歷史上文人騷客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澱。景區內森林資源豐富,有木本植物120餘種,草本植物600餘種,是一座天然的綠色氧吧,有著「淄博市後花園」的美譽。
園區分為八個功能區,分別是出入口區、遊覽遊樂區、野營區、接待服務區、度假生活區、滑雪區、農業觀光區、農家樂區。2012年,國寶大熊貓歷史上首次落戶淄博,「雙兒」、「珍大」先後入住如月湖溼地公園,廣大淄博市民不出家門便可以欣賞到憨態可掬的大熊貓。
淄博福王紅木博物館淄博福王紅木博物館:福王紅木博物館於2009年7月奠基,10月開工建設,佔地11.75畝,投資1.06億元,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是山東省內紅木專業賣場面積最大、檔次最高的大型家具商場,於2011年9月23日正式營業。
負一樓為紅木家具平價特賣場。一樓從紅木家具文化開始至紅木家具的發展方向,從整體上演示紅木家具文化的歷史,現狀和未來,使消費者能領悟紅木文化的博大精深,經受一次中國傳統文化的洗禮。主要展示珍品級紅木家具,以黃花梨、紫檀材質為主,精心打造珍品級展廳。二樓全部經營紅酸枝材質為主的高檔紅木家具,做大做足中堅市場,並以此為本項目的經營重點,力爭做到此市場份額山東第一。三樓主要經營緬花材質為主的紅木家具,充分開發引導市場初級消費群體,延續市場向中高端產品的轉化。四樓以紅木專賣店模式和工藝品,自主研發專利產品「觀祉」新中式簡雅紅木家具為主,從而取得魯中和其他地區紅木家具市場份額。五樓建成福王藝術館,以經營高級工藝品和藝術品為主,為企業轉向文化產業之路建立基礎平臺。六樓做家居體驗館,讓顧客感受實際的家居效果。福王紅木博物館發展以休閒購物和文化研究為主的紅木會館文化,旨在高端消費群體、各類社會名人和文化名人提供交流的平臺,通過他們來挖掘發展和傳播紅木文化,帶動福王紅木文化產業迅速發展。
福王紅木博物館建成運營將成為山東省內品種最多、功能最全、銷售收入最大的紅木博物館,從而大幅度提升周村家具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臨淄中國古車博物館臨淄中國古車博物館:車、馬是我國古代陸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制車是一個集大成的手工業部門。我國古車以其優異的性能在世界上長期處於領先地位。騎乘所用馬具中極為重要的構件――馬鐙,也是我國首先發明的。在這方面,我國曾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臨淄中國古車博物館位於臨淄區齊陵鎮後李官莊,坐落在後李文化遺址上,是當代中國首家最系統、最完整、以車馬遺址與文物陳列融為一體的古車博物館。該館1991年籌建,1994年9月落成,佔地20畝,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包括春秋車馬展廳和中國古車陳列展廳兩部分。
春秋殉馬坑殉戰車10輛,馬32匹,規模之大,配套之齊全,馬飾之精美,為當代全國之冠,列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古車陳列展廳陳列後李車馬坑出土的各類車和臨淄地區出土的古代車的復原車,直至全國出土的各類古代車復原車。集中國古車研究成果之大成,薈華夏曆代車乘珍品之精萃,充分展示了我國車乘的悠久歷史和造車技術在世界車輛發展史上的領先地位.
齊山風景名勝區齊山風景名勝區:齊山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齊文化為主題的自然觀光風景區,地處淄博市淄川區太河鎮政府南5公裡,佔地面積36平方公裡,最高峰唐三寨海拔868米,目前為國家AAA級風景區,是山東省最大的民營林場。
齊山風景區內著名的自然景點有三十多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高山懸瀑」——觀音瀑;「絕壁雲頂」——唐三寨;「十裡畫廊」——古棧道;「帝王龍脈」——齊門洞,並稱「齊山四景」。春秋湖、映佛池、天水溪、觀音瀑等多處瀑布溪流妝點在懸崖之間,盡顯齊山之險秀風光。
齊山風景區有著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明朝永樂年間,山東浦臺巾幗英雄唐賽兒大營駐紮在此,唐山寨、點將臺遺址猶存;這裡也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司令員廖容標將軍領導和組建的「四縣聯合指揮部」的所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