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全部鄉村勵志生活電影(我們需要怎樣的鄉村電影)

2023-06-07 14:53:16 2

·這是第4693篇原創首發文章字數 5k ·

· 劉子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隱入塵煙》是部情感電影

《隱入塵煙》越來越火,小製作電影票房已近億元,尤其是城市中產群體,很多朋友都開始在朋友圈轉發和評論,令我既欣慰又有些感嘆。

這確實是部不錯的電影,情感質樸、流暢、細膩,演員的表現令人驚嘆,構圖、光影之類拍攝技法也很有水準,終於能「出圈」,被大眾看到和喜愛,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但有些遺憾的地方也正在於此——畢竟還是通過情感,而非導演李睿珺一直進行的鄉土、文化反思出的圈。

此前,他反映鄉村經濟與文化斷裂的《老驢頭》《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反映鄉土環境退化和生活方式被工業化摧毀的《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這些反映現實、同樣令人驚嘆、令人深思的電影,都沒有引起大眾的關注。

最終,還是靠這部雖然發生在鄉土,但主要以情感為主題、缺乏深層反思的《隱入塵煙》走紅,這多少有些令人無奈。

事實上,個人認為,《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可能會更代表導演的電影世界。影片講述的是一對裕固族小兄弟阿迪克爾和巴特爾穿越荒漠尋找回家的路的故事。他們的父母因為堅持遊牧傳統,只能選擇其中一個(阿迪克爾)帶在身邊,而將哥哥巴特爾放在鎮上的爺爺家寄養,兄弟倆也因聚少離多、互相埋怨而情感淡漠。即便阿迪克爾到了上學的年紀,兄弟倆同在一所學校,同樣由爺爺撫養,也沒能緩解。

一晃眼,暑假來臨,同校的孩子都被父母親接回家了。此時,年邁的爺爺又不幸去世,兄弟倆左等右等,還是不見父親來接他們回家,於是兩人決定,依靠他們自己的力量,騎駱駝穿越茫茫五百公裡的荒漠,尋找回家的路。

在西部片式的場景中,兩個孩子踏上了旅途。他們在無垠的荒漠中,經過了乾枯的地下水井、廢棄的村莊、斷流的河流,以及第二天就將遭到廢棄的喇嘛廟,多次差點迷路,最終在臨死的駱駝帶領下(它們死前要回到出生地)找到了童年的家。

可是,童年的黃金草原已一片荒漠。他們終於找到河流,並順著河流的方向來到一個山谷,山谷烏煙瘴氣塵土飛揚,淘金人埋頭敲著石頭、挖著沙子,這時,一個淘金人抬頭,兄弟倆終於找到了他們灰頭土臉的爸爸。

隨後,父子三人沉默不語地走向回家路。兄弟倆走在前面,他們爬上一個山坡,看見家鄉的草原已變成一片工業園,煙囪冒出的滾滾濃煙,在藍天下分外刺目……水草豐茂的草原正在消失,傳統生活方式正在消失,一個有著輝煌歷史的民族正在消失。

全片全素人,小演員表演得非常好,西部片式的粗狂,公路片式的跌宕情節,流淌的質樸和悲傷,深刻的反思,都沒有讓這部電影浮出水面。包括其中充滿隱喻的白馬,這些或許才是一個西北漢子心中想講述的西北吧。

可惜,2015年該片上映,即便藉此「敲開了院線大門」,但僅收穫81.5萬票房,被媒體嘲笑,豆瓣也只有8.0分。當然,更「沒人關心,在地球上正在消失的這一萬四千人」。

2017年,導演嘗試向商業化妥協,邀請知名演員拍攝了一部反映第一代農民工子女在大城市生存故事的《路過未來》,結果這鍋夾生飯也沒有掀起浪花,豆瓣評分更只有6.5。

或許隨後他還是決定「回到自己」,堅持自己 商業考量,便有了今天這部《隱入塵煙》。在筆者看來,這裡面有很多妥協和「平衡」的痕跡,最後呈現的也是一部符合大眾情感需求、充滿旁觀者鄉土審視的,但還不錯的電影。

這種妥協和平衡是一種「成熟」,但這種「成熟」,又消耗了一個導演多少才情和深切的悲憫,這種悲傷並不亞於電影中的主人公。但終究更值得恭喜,總要有人去做,將沉重的鄉土和文化反思面向大眾的輕傳播。

廣袤鄉村,電影大有可為

《隱入塵煙》這部「小眾電影」的爆火,凸顯了今年國產電影的頹勢,其中縱然有疫情影響,但思想的滑坡恐怕更是中國電影的深層問題所在。

這些年來,雖然國產商業化電影大獲成功,動輒幾十億的票房讓國外電影人羨慕不已,但平心而論,能稱得上折射現實、有思考的好電影並不多。

不說《霸王別姬》《陽光燦爛的日子》《活著》之類的久遠之作,就看隔壁苦哈哈的日韓電影人一再做出好作品,也無疑是一面好的鏡子。雖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但人類不思考,上帝恐怕更得笑掉大牙,那就不如讓他笑去。近幾年的中國電影,恐怕就是這個狀況。

當然,由於多種原因,我們的題材有較大限制,也有不少電影人將目光投向鄉村領域,但出片率並不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還是大多數電影人太旁觀,要麼站在文化人、城裡人的視角,要麼站在意識形態的需求,其結果,談到鄉村要麼就充滿偏見,一片沉重,充滿過去式的「揭露」,要麼就是一片浪漫化想像。

鄉村究竟是怎樣的,鄉土究竟在發生怎樣的時代變革,人們是怎樣生活、思考,有哪些問題又有哪些探索,罕有人真正地關心。

包括這部《隱入塵煙》,李睿珺的「西北系列」令人欣喜。此外,還有畢贛的「貴州系列」、萬瑪才旦的「藏區系列」,「東北文藝復興三傑」,《遙望南方的童年》《留夏》之類南方「留守兒童系列」,再包括上一代的賈科長「山西小鎮系列」……許多新一代的電影人正重新回到精神上的「鄉土」,回到群眾,回到生活,讓人看到希望。

其中,個人最推崇的作品是畢贛的《路邊野餐》。這部作品描繪的是畢贛的故鄉貴州凱裡,用的全是當地老百姓,主要是他的親戚。影片講述的是一個中年人出獄後做起鄉村醫生,沉入平靜的生活,然後在診所老醫生的囑託,和他自己尋找侄子「衛衛」的需求中去鄉下找尋往昔、實則是探訪自己,又在其中看見「眾生」的故事。

如何是好電影?私以為,好電影可分三類,一類是寫實,一類是藝術,還有一類是在寫實中實現藝術或在藝術中折射現實,最好的無疑是最後一類。

《路邊野餐》就是這樣的代表,在那充滿生活細節的寫實中,往事如夢幻一般浮現,詩意如貴州的山水、人們百無聊賴的生活一樣平淡又自然地流淌,不悲不喜,卻又在鏡頭後處處洋溢著人生悲憫。最終,觀眾都能在其中見他人、見眾生、見自己。

很遺憾,《隱入塵煙》技巧高超,但過於濃烈、不夠平實,其間可見他人感人的故事,但「眾生」只是老四和貴英的配角、看客,更很難見自己——甚至遠不如《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這就是差別。當然,再次重申,這仍然是一部值得鼓勵的好電影。

近十多年來,鄉土陸續回到人們的視野。先是國家意識到問題,2006年重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及2017年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再是各種家電下鄉、汽車下鄉、電商下鄉為代表的商家殺入下沉市場,然後是民宿、鄉村文旅風颳過,接著便是這兩年疫情下生活方式的反思……鄉村一定會迎來文化價值修復和一定的經濟價值修復的時候,接下來就要看文化界能不能接上了。

同時,就大眾傳播而言,影視無疑是比圖文、書籍更有效的傳播方式。且如上文所述特色各異的「地方系」,廣袤的中國,文化的多元性、極大的差異化,也給電影人提供了巨大的發揮空間。

唯一的障礙在於商業化支撐。一方面,這有賴社會各界對鄉土、傳統文化重視和理解的不斷提升。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就像時尚領域的國潮興起,個性化、有鮮明態度的品牌逐漸取代國際知名的快時尚品牌,當人們對商業化大片、爆米花電影有了辨識度、開始思考,有文化內涵的電影遲早會有市場,而中國超大的市場,也一定能養活畢贛、李睿珺這樣的好導演(當然,很難有商業大片導演那麼滋潤);

另一方面,這本身就需要像《隱入塵煙》這樣的更多好作品帶動市場。同時,各種文化基金、文化部門、地方政府應當多支持、保護這樣的導演和作品,而不是跟隨商業化——商業電影就該交給市場去做,公眾文化組織還是少湊熱鬧為好。同時,影視行業相關組織也應該對鄉村和傳統文化電影提供更多實際支持。

中國式文藝復興何時到來?

縱觀日韓等國家、我國港臺等地區發展歷程,上世紀60-9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都曾迎來一場文化反思與文化復興運動,唯獨中國大陸,遲遲不見蹤影,這不得不說是中國發展的一大遺憾。

譬如上世紀60到80年代的日本,伴隨經濟大復甦,文化也進行了大復興並成功佔據國際市場。日本影視劇橫掃亞洲,日本音樂成為全球第二大音樂市場,《鐵臂阿童木》《哆啦a夢》《七龍珠》等動漫作品,則是整整一代亞洲兒童的集體回憶。

同時還出現了一代代擅長鄉村/田園/鄉愁題材的電影大師,譬如宮崎駿、山田洋次、倉本聰等,到今天也一直穩定產出,如《啊呀啊呀神去村》《小森林》《銀之匙》《海女》等。而這些電影,往往呈現「在寫實中實現藝術,或在藝術中折射現實」的特點,通常充滿鄉村/自然/傳統文化的陽光、自信,而非動輒居高臨下、外人旁觀式的悽風慘雨。

我國臺灣地區也是,七八十年代伴隨著製造業崛起、經濟發展,也實現了一次文化回歸與復興運動,以鄉愁、文化反思為主題的臺灣民謠運動、新電影運動、鄉土文學運動等,重塑了臺灣浮躁的現代社會,楊德昌、侯孝賢、羅大佑等一代文化人,至今深遠影響著華人世界。

此後,八九十年代,隨著香港的繁榮,中華文化圈的中心轉移到香港,其影視、音樂,則影響了從70~90年代的數代人。

2000年後亞洲經濟中心逐漸轉移到中國(大陸),但一個令人感慨的事實是,製造業的崛起、經濟的轉移,並沒有帶來文化中心的轉移,原本與經濟、時代發展匹配的文化解構、回歸或復興運動規律在我們這裡失效了。

同期,除了以短視頻風口為代表的商業文化有一定亮點,中國文化並沒有什麼大的潮流或集體性成就,以往華人文化圈、東亞儒家文化圈看日本、看港臺地區、看韓國的現象,並沒有出現在「看中國」!不得不說,相比經濟、政治地位,這二十年來,中國在世界文化上的地位幾乎是不合格的。此其一。

其二,我們要注意到一個文化現象,即上述日韓、臺灣的文化回歸/復興運動,在他們經濟轉折的過程中都起到了重大的支撐作用。因為文化完成了解構、重塑,所以他們在90年代以後經濟衰退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特別大的群體性社會危機,哪怕「小清新」「小確幸」,也是有效的社會文化重塑。

反觀中國香港,由於沒有文化重塑、重建的過程,一旦經濟衰退便出現諸多社會問題且難以調和,這一點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尤其是在我們的經濟也開始放緩的大背景下。

社會問題是經濟問題、政治問題,本質也是文化問題。當一個社會的文化「沒有用」,不能形成共識,不能調和社會,不能匹配社會發展,無法形成貫通「過去-未來-現在」的潮向,這就是一個潛在的社會危機。

然何為文化?如錢穆先生的簡要概述,文化就是「群體的人生」:

一是要群體,從大群體中由下而上地產生文化,這才能穩定,反之是由上而下地「要求」是怎樣一種文化,比如德國二戰期間的納粹主義、日本的軍國主義、蘇聯持續的修正主義,勢必引發文化衝突,恐將導致社會動亂;

二是要人生,有時間歷練、有沉澱才有文化,外來引進的、缺乏根基的、潮流式的文化,可以是文化現象,但一定不是文化的本質,以現象取代本質,以潮流化、輕傳播化的商業文化取代文化的傳承、解構和重塑,是要出問題的。

所以,中國的發展,今天面臨的許多問題,都需要文化的傳承、解構和重塑做配套甚至做指引,否則,日積月累必然後患無窮。

然如何傳承、解構與重塑?其實方向已經很明確,那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既是經濟、政治方向,也是文化的方向——社會主義是群眾基礎,文化不能脫離群眾;市場經濟是開放性、活力,文化不能走向封閉;有中國特色是文化的根脈與潮向,脫離中國特色必將陷入文化虛無主義,人人終將失魂落魄,這種危害無疑是最大的。

接下來,問題就很簡單了,中國文化的特色在哪裡?正如日韓,還是得回過頭去鄉村、田園、傳統文化中找尋,中國文化的特色,也一定不在按照西方現代化模式建立起來的城市,我們必須回去重新擁抱「鄉愁」。

每代人都需要來一場新的革命

當然,中國並不缺好電影人,八九十年代,大致略晚於日、臺,著名的第五代導演們,以外來的、全球化的視野和技法,打破封閉,挑戰傳統父權和權威,通過文化解構、重塑,塑造了中國現代文化的一次巔峰。

先不談文學、音樂,且說電影,譬如當時的張藝謀,就很擅長鄉村題材電影,《紅高粱》《我的父親母親》《活著》,陳凱歌《黃土地》,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有許多「在現實中實現藝術」的偉大作品。

2000年後,中國電影進入全球化接軌的商業時代,「大片」成為大家追求的方向,第五代導演中的許多人也追隨、掀起這浪潮,收穫頗豐,但可惜的是,許多人也離土地、離民眾越來越遠,「大」氣是有了,地氣卻沒了。

當然,商業電影、大片肯定是對的,但「大片」並不代表就要遠離大地和大眾,許多人也在追逐商業熱潮、熱點的過程中,逐漸丟失了自己。

「每代人都需要來一場新的革命」!這話不是「革命分子」說的,而是美國國父、第三任總統託馬斯·傑斐遜的主張。每一個偉大時代,每一代偉大人物,都是在向舊時代、舊思維、舊傳統的挑戰中走向偉大的,今天,依然如此。

經濟領域,一個國家挑戰不合理的舊經濟秩序是偉大的,一代人挑戰舊的經濟增長模式、咬牙也要轉型升級是偉大的,90後、00後用數位化、元宇宙挑戰傳統網際網路也是偉大的……這些,一定要比發展模式、利益的固化強得多,我們一定要清醒而堅定。

但在文化領域,這樣的挑戰在哪裡?

顯見的挑戰還是在商業文化領域:新的個性化、多元化、國潮風等,在取代以「傳統」全球化快時尚品牌為代表的「大一統」商業文化,《哪吒》《我不是藥神》等「新電影」掀起了對傳統「大片」的挑戰,自媒體寫作也實現著對傳統「作家協會」寫作的挑戰……但這些都還不夠。

事實上,文化的代際隔閡是強大的,譬如讓第五代導演、久居大城市的導演去拍攝《隱入塵煙》《路邊野餐》,乃至將來可能出現的中國版《小森林》《啊呀啊呀神去村》,都是不太可能實現的,畢竟,滿眼沉重的人很難再看見土地裡的新芽。

所以,新時期的文化挑戰,新一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塑,只能靠新一代的「文化人」。加油,大家。

作者:民間觀察派,獨立思考者。專欄作者,撰稿人,鄉村振興&縣域經濟學者。個人公號:劉子的自留地。

「 圖片 | 視覺中國 」

內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
同类文章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6月12日,有網友曬出陳冠希和秦舒培為女兒舉辦百日宴的照片,陳冠希抱著女兒盡顯父愛,身旁站著秦舒培和家人。網友還曝陳冠希女兒名字是Alaia,此前秦舒培曾多次被傳懷孕及在美國生產。去年陳冠希秦舒培曾同逛嬰兒用品店;今年1月有網友偶遇秦舒培,稱其肚子凸起;今年4月有爆料稱秦舒培已誕下女兒。秦舒培是90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工口遊戲,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工口遊戲其實就是日本遊戲產業裡面一些尺度較大的遊戲,我們也都了解日本的遊戲行業是很發達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涉及大尺度的色情遊戲,工口遊戲就是這個一個類別的,下面讓我們來盤點幾個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一、性感沙灘那個被碧撥蕩漾清可見底的海水圍繞的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的女團是一直是以性感而聞名,不僅在韓國有一大批的粉絲,就連中國和歐美國家也有一大票的粉絲,小編自然也是韓國女團粉絲大軍中的一員,看過韓國女團MV的人都知道,一向尺度是非常大的,各種誘惑性的東西看得欲罷不能,然而也正是因為尺度太大而遭到禁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禁播的MV。一、Stella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是發生在2010年廣西柳州的一次「豔照門事件」,那時候時下流行各種門事件,而廣西柳州莫菁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網絡上極大的討論,就是因為網友認為發帖者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底線,莫菁門事件中究竟有什麼愛恨情仇呢?莫菁門事件:莫菁,女,廣西柳州人。2010年11月,一名柳州女子的不雅「豔照」在網際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是香港著名的女藝人之一,曾經還獲得1989年香港小姐的冠軍,可以說是一位老牌的港姐代表,曾經也有演過三級片,網上曾經有一種對於她的說法是「萬人騎」,說的就是她的感情經歷十分豐富,交往過很多任的男朋友,最後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陳法蓉介紹:陳法蓉,1967年10月28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江蘇宿遷,中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看到這麼多人的名字你一定會驚嘆,而在網上曾有流傳蔣英與李雙江的婚外情事件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蔣英與李雙江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揭秘事情的真相。蔣英簡介:蔣英生於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寧人,中國最傑出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港島妹妹和梵谷先生:天津嘉年華梁龍說:這不都坐著呢嗎我們說:坐下,牛逼安保說:菠菜賤賣。2019年10月28日 (114)|lululu0726:搖滾是音樂 聽音樂不聽音樂光聽歌詞?前戲不重要麼各位?2020年11月16日 (51)|死在柯本槍下:前面叨咕的是不是:上班了上班了他媽媽沒話說?2021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中國籃球解說員,看過NBA的朋友肯定對於他不會太陌生,柯凡搭檔過很多著名的體育解說員,但是因為在2015-2016NBA總決賽期間曝出的錄音門事件中侮辱了詹姆斯被球迷口誅筆伐,柯凡也因此被暫時停止工作反省,柯凡究竟有沒有被封殺呢?柯凡簡介:柯凡,男,北京市人,1986年3月29日出生。籃球解說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黃偉文是香港樂壇著名的作詞人,他給很多音樂人都寫過歌詞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說《可惜我是水瓶座》《浮誇》《下一站天后》《喜帖街》等等,他的歌能讓人產生非常多的共鳴,在病態三部曲中更是引起無數人對於愛情的遺憾,他的病態三部曲分別是哪三首呢?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打回原形》講愛之卑微。在愛情裡面,人難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南極不季寞:90後聽這種歌的還有幾個2015年9月20日 (6017)|Ea-bon:真系好聽無得頂啊,睇下幾多人卑贊!!12015年12月2日 (2092)|麥芽先生:唱歌的也傻聽歌的也傻2015年3月27日 (867)|六級詞彙小能手:22歲的阿姨沒有談過戀愛但是喜歡著一個人。2017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