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
2023-06-22 06:09:23 2
篇一: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
這是一篇關於教師的幸福人生,教師專業成長,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的文章。對於教師該讀哪類書,肖教授也指出教師的閱讀既要廣泛,又要有意識地進行選擇,特別注意各學科知識的搭配與多學科內容的融合,要與經典為友,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肖教授始終提倡「我讀書 我快樂」、「問渠那得清如許——呼喚書香校園」,提倡教師要通過閱讀來獲得通體性知識,以此獲得深厚的文化基礎和廣博的文化視野,「腹有詩書氣自華」,要通過閱讀讓教師成為知識的真正擁有者和創造者。通過閱讀了解當今的教育形式,並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對於教師該讀哪類書,肖教授也指出教師的閱讀既要廣泛,又要有意識地進行選擇,特別注意各學科知識的搭配與多學科內容的融合,做有思想的教師。 同時,還要看一些兒童心理的書籍,了解當代兒童的心理特徵,和行為習慣,以便更好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讓他們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讓自己的專業知識更加的豐富,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
回顧這二十年的教育教學,似乎一直忙忙碌碌於課堂教學、批改作業,每天都感覺自己在忙忙碌碌,給自己充電的時間會越來越少,職業倦怠讓我早就遠離了書本,日常教學工作幾乎就是靠著吃老本來完成,所謂的專業培訓離我們的實際工作太遙遠,往往起不到指導實踐的作用,而感覺《教師的幸福人生和專業成長》講述的就是我們需要的,知識的獲得正是需要這類書籍的營養,指明了知識補充的方向,讓我們意識到了寫教學反思的重要性,撥開了以往教學工作中的不解之謎,真正起到了指導專業成長的作用。這本書讓我有了教育教學的方向,讓我自己更加有了思想,爭取做新型的教師,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更加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讓我們充分利用閒暇時光,充實自己,努力的多讀好書,從讀書中汲取營養,享受作為教師的幸福人生。在教育教學中也帶領我們的學生在書海中遨遊,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享受讀書的樂趣。讓他們從小就用知識充實自己,使自己的視野越來越開闊。
篇二: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
讀了《教師的幸福人生》一書,仔細尋找著《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的亮點,才慢慢的被其吸引,尋找到幾個關鍵詞句:
1、幸福感悟:
幸福其實只是一種心境;幸福是一種獨特的內心感受,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一種體悟;幸福可以是一種平淡,能享受平淡的人便是享受著幸福的人;幸福源於一種心態,幸福是一種無形的、意味深長的東西,幸福是一種信仰,
2、 「教師的幸福」
教師的幸福是關涉到學校發展的一個核心話題,其幸福指數的高低突顯出教師生存狀態的好壞。
教師的真正意義的幸福最終必須回歸到自己的教育幸福上來!教師的幸福人生需要我們用幸福的汗水甚至是淚水來滋潤。身影疲憊,額頭蒼老,當一切成為往事的時候,倘若我們能夠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過的每一位學生的笑臉,那才是教師幸福的最高境界!
3、拒絕倦怠。書中引用了蘇軾的「此生歸路愈茫然」的詞句表明了他迷茫;困惑的心境。不可否認,失志不俞的追求固然可貴,也深知「有志者、事竟成」的含義,但是在周而復始的工作中,當競爭、挑戰和壓力迎面襲來,當期望和落差不期而遇時,人便會覺得倦怠。做教師尤其感到如此。親眼目睹很多老師天天都有批不完的作業、天天都有不聽話的問題學生出現、天天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去處理,分身乏術。
而與此同時,每月、每天甚至每秒都有新的理念需要去學習,多如牛毛的培訓和考核等待著我們去完成。
講不完的遇到公開課,對於我來說更是一次心靈的「戰役」,一次戰勝自我的「戰役」。我甚至一度非常懷疑和後悔為什麼當初會考師範。但是每次面對純真可愛的孩子,我真的無話可說,我釋懷了,站在講臺上沒有任何多餘的想法,只是想儘可能的把所學的知識教給他們,儘可能的把話說的規範些、嚴謹些,因為,我知道,家長和孩子是多麼信 任老師,那麼多雙期盼的眼睛看著我們,或寄託、或嚮往、或渴求。
聯想自己的老師,治學非常嚴謹,孜孜不倦,培養一代一代國家的棟梁。而每次看到他們以自己的學生而驕傲時,我的精氣神就油然而生。他們是不能割捨的一份責任,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珍惜、我愛戴、我奮發、我進取。
篇三: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 司徒曉峰
什麼是幸福人生?什麼是專業成長?我從來沒有把它們和我的職業聯繫在一起思考過。不知不覺已經工作3年了,從剛來時的稚嫩和懵懂,但滿腔熱情,到現在成熟和自信,但激情卻在逐漸消退,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已經進入職業倦怠期,那種工作的滿足感和個人價值的體現,似乎越來越淡,越來越匱乏。教師難道真的只是一個社會角色,是一種職業一份工作而已嗎?
後來看了學校給我們每位老師訂的一本書《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以後,我有了新的感悟。正如書中所說,教師是一種知識轉化與智慧增值的職業,是一種心靈浸潤與人性化的職業。作為一種社會角色,它肩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而教師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最樸素的概括就是教書育人。教師的幸福來自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而同時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
這一點我在沙盤技能隊中深有體會。進入沙盤技能隊快一年了,跟著劉鋒老師徵戰過市賽省賽乃至全國賽,也送走了一屆的學生,即將迎來新一屆的學生。我們的沙盤隊能在比賽中屢創佳績,離不開和諧的師生關係。每天的訓練,我們都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心情,討論問題的時候可以嚴肅,開玩笑的時候又可以很肆無忌憚,老師既是他們的導師也是朋友。在沙盤隊裡,學生們都親切地叫我「峰姐」。我很喜歡這個稱呼,因為我感覺得到他們對我的尊重和喜歡。在此之前,我真的沒有想過,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可以這麼好。在沙盤隊裡,我真正感受到了教師的幸福。
書中這樣一段話,讓我感動不已:「有心的地方就會有發現,有發現的地方就會有欣賞,有欣賞的地方就會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會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會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會有快樂。」一切的快樂源自內心,一切的幸福感也來源於內心,也許在工作忙碌的時候,在學生調皮搗蛋的時候,我偶爾還會有厭煩的感覺,我偶爾還會有一刻的倦怠。但強大的內心會讓我從容很多,因為我要時刻提醒自己用心發現美的地方。用心感受身邊的幸福。
記得有位老師這樣說過:「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其實不管是平常之心、寬容之心,還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擁有陽光般的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將教師視為一種藝術,樂此不疲雖苦猶甜,那麼你就能夠擁抱幸福!
篇四: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
《教師的幸福人生和專業成長》講述的就是我們需要的,通體性知識的獲得正是需要這類書籍的營養,指明了條件性知識補充的方向,讓我們意識到了教學反思的重要性,撥開了以往教學工作中的團團迷霧,真正起到了指導專業成長的作用。
肖川老師指出這17個方面主要是學校教育情境中影響教師生命質量的因素。實際上,教師的幸福不僅與學校、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教師也來自具體的某個家庭,因此,教師幸福指數高低還與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和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狀況等因素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下面我就談談我的幸福之家 :
先說說愛我的婆婆,每天當我起床的時候,我的婆婆早就在忙活早飯,等我洗漱完畢時一桌豐盛的早飯已擺在桌上,有時婆婆怕我吃飯出大汗,早早的把飯盛在碗裡晾著(我特別的愛出汗)。冬天時,婆婆怕我出汗騎電動車閃汗還讓我帶飯到學校裡吃。有一個細節就是,我高血壓不能吃鹹的菜而婆婆喜歡吃鹹,用她的話說不吃鹹的菜太沒味了。可是她為了照顧我的口味,總是把菜盛出一些來再放一些鹽。
婆婆每天不辭辛苦的幫我看孩子,她的腿有風溼看孩子對她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犯血壓高的時候,晚上吃了飯,婆婆總是讓我早早的休息,她來看孩子。說實話有時婆婆什麼時候回屋睡的覺我都不知道。我真的過意不去就讓她去休息,她總是說:「我沒事,你休息吧!」婆婆就是這樣默默地支持著我的工作。這就是的婆婆,我為有這樣的一位婆婆感到幸福,感到榮幸!
再說說關心我的姐妹——王秀紅。自從和她一起教三年級以來,她對我的幫助和照顧是數不清的,我對她的感激也不知從何說起。那我就舉幾個例子吧,大家看看我有多麼的幸福。還記得去年的時候學校讓寫腳本,我一聽就蒙圈了,什麼是腳本?我一無所知。時間緊任務重,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怎麼辦呢?這時她悄聲的來到我身旁,「我幫你寫吧。」聽了這句話我的心裡涼快了,她可是我們這裡有名的寫作能手。但是我也擔心她的身體吃不消,因為她還要給自己寫腳本。她一笑而過「沒事的放心吧!」第二天她紅著眼睛把腳本給了我。後來才知道她一晚上沒睡幫我完成了腳本的編寫。我有這樣的姐妹我多幸福呀!還記得我倆第一年的合作,那是我最省心的一年,我倆教兩個班,她教語文我教數學分別是兩個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比較累、雜。可是有了她我的累、雜,全沒有了。教室的衛生她打掃兩個班的,班級活動她排練兩個班的,那次歌詠比賽她主動帶領兩個班的學生進行排練,我只負責看管學生紀律。以前我自己帶領的班級從沒得過獎那次我們兩個班得了第一名。我那個高興呀!有這樣的合作夥伴你們說我不幸福嗎?
總而言之,幸福是一種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統一。即幸福感既有來自客觀因素的影響,也與主觀因素不無關係。但教師的幸福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的幸福。有時,我們往往會錯誤地把一些客觀因素認為是造成我們「不幸福」的罪魁禍首。實際上,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
篇五: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 方衛成
十年前,剛剛大專畢業,帶著惶恐也帶著對未來的憧憬,我來到了鄰縣的某師範附小任教。一來,不知自己未來的職業道路將是怎樣的一幅圖景;二來,該小鎮與我而言雖然「地熟」但是「人生」,除了個別曾經就讀的師範裡還有為數不多的幾位曾經的老師還算認識,除此別無親戚、同學。「舉目無親」或許合適。適時,又正值全國上下中等師範學校處於升格或撤併的潮流之中。該師範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勢必也直接關係到附屬小學的去留興衰。看來,剛剛上崗,又得直面「下崗」。何去何從?人心惶惶。
既來之則安之。暫且呆著再說。回首至今,倏忽間,十年彈指一揮,已成過往。心底總有一種衝動,似乎要寫點什麼。卻又一時理不出頭緒。加之雖然在暑期,但因家庭事務,因此一拖再拖。暑期,學校布置閱讀《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本該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奈何惰性作怪,總也無法靜下心來。真有些不好意思面對「主席」。思考再三,將十年的點滴感悟結合閱讀經歷,記點流水帳。好在已經有了幾個問題作支撐,遂一問一答成文如下,也算開創一種新的文體——問答體,呵呵。
一、什麼是幸福人生?
幸福,是一種感覺。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而且人在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心境下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幸福人生是什麼?通常人們以健康為幸運,疾病為不幸;成功為幸運,失敗為不幸;富有為幸運,貧窮為不幸……生活在順境中的人,大家都覺得他很幸運,很幸福;相反,有些人時運不佳,遇到逆境,人們就會認為那是不幸,是痛苦。然而社會或個人總是存在順境和逆境,有順境必然有逆境,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人類應該正確的認識它。在我看來,首先個人的定位將決定幸福指數。讀報時,看到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偷,在偷洋蔥時被抓住了,被送到了法官面前,法官給出了三個處罰方案讓小偷選擇:一是一次性吃掉所有洋蔥,二是鞭打一百下,三是交納罰金。小偷先選擇了第一個方案,但洋蔥吃到一半,他就不行了,要求改成第二個方案;當鞭打了幾十下後,他又吃不消了,堅持不下去了,最後選擇了第三個方案。看來,對自己的定位不準,或高或低,總在忐忑搖擺中過日子,非但幸福指數降低,甚至會面臨無盡的痛苦和煩惱。
於我而言,幸福人生就是為自己樹立一個個小的目標,然後為之而努力,等到實現的那一刻,幸福隨之氤氳心中。回首十年的職業生涯,此類的幸福感還是時常光顧的。因為自認為天資平平,能力也平平,因此也不敢給自己定太大的目標,差不多就行。當自己供職的學校面臨「鳥獸散」時,只是告訴自己:能夠找到一個學校教點語文,領點撐不死也餓不死的薪水則行;當房價急速飆升,告訴自己:兩個外來插隊落戶的人,還能指望什麼?只要有一個四五十方的小房子,有一個固定的處所則行;當有個二手房以後,不奢望什麼,只要牆壁刷刷白就行;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的幸福指數就是在實現一個個小小的目標中保持在那個不高不低的高度的。
二、什麼是專業成長?
在我看來,專業成長就是一種專業的話語權。總是認為,一個人能在什麼場合發出自己的聲音,展現自己的專業就可以代表他專業的高度。譬如王校長,頻頻亮相於全國、省、市研討活動,或者執教公開課,或者進行專業講座,這就是一種專業的成長,這就是一種專業的高度。
誠然,特級教師畢竟只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一介草根教師的專業成長又從何談起?我以為,教師能夠在自己的本職範圍內,認認真真地做好本職工作,成就他人的同時,也成就自己,哪怕成就小小的,也算得上專業成長。記得致中和的廣告語——每天回家喝一點,套用在此,不妨可以說,教師在成就學生的同時,自己也能「每天進步一點」,這又何嘗不是專業成長?
非常欣賞肖川書中的一句話:教師的成長、教師的發展、教師的快樂都可以從閱讀中得到。
記得踏入教壇之初,因為地處偏遠小鎮,閒時經常以看書打發時光。懷著滿腔熱情,也讀了一些教學類書籍。其中,兩個名字始終留在腦海中——於永正、周一貫。這兩位的書給了我教學生涯最初的滋養。以至於此後凡是二位的書我均通通買下。因為,這二位的書能夠滿足我「時常進步一點點」的願望。不敢說自己的專業成長,但是可以毫無疑問地說,是這些書籍讓我走完了從門外漢到合格語文教師的過程。
三、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之間的關係怎樣?
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套用一個經常用來形容「關係」的詞語——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教師的幸福人生內涵應該是十分豐富的。每位教師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二者非從屬關係,亦難分先後。
在我看來,幸福人生和專業成長是兩個同心圓。幸福人生內涵更廣一些,專業成長是幸福人生的一部分。幸福的人生可以更好地促成專業成長,專業成長可以更好地提升人生的幸福指數。
十年前,面頰消瘦肚皮平坦。十年後,鬍子拉碴肚皮微突。十年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十年後,家有小兒嗷嗷待哺。
人生的幸福似乎時時光顧,專業的學習卻未敢止步。
篇六: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
前段時間,校長推薦我們閱讀了肖川老師的著作《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拿到這本書時,我猜測是一本理論性很強的書,隨意翻了幾頁,卻被那些小故事深深吸引。肖老師藉助一些寓意深刻的典故,引用大量的教育實例,將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恰當地融合在一起,通過細膩的筆觸娓娓向我們道來。閱讀此書,就像和一位朋友聊天一樣輕鬆,不知不覺之中卻使你受益匪淺。
肖老師的專業成長成就了他的幸福人生,而我的幸福又在哪裡呢?我不斷的思考。細細想來,可以用法國著名詩人彭沙爾的名言「愛別人,也被別人愛,這就是一切,這就是宇宙的法則。為了愛,我們才存在。有愛慰藉的人,無懼於任何事物,任何人。」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作為教師,我既有能力愛別人,又被別人深深地愛著,這就是我的幸福。
一、愛教師這一職業。
如果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恰好是他的興趣所在,那他已向幸福邁進了一大步。我雖然沒有「為教育事業奉獻一切」的豪言壯志,但我深深地愛著這份工作。我覺得這份工作屬於我,我也屬於這份工作。
當我能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影響到學生時,我就有種無以倫比的成就感。我們班上有個叫東的男孩,特別頑皮,成績不理想。開學之初,我安排他與成績優秀的女生超一桌,希望在超的帶領、幫助下,他能有所進步。一段時間後,超提出換座的請求,理由是東上課時,總是喋喋不休,影響到了她的學習。我把這樣安排座位的理由講給超聽,希望她體諒老師的良苦用心,再給東一次機會,她最終答應了。隨後,我找東談話,希望他向超學習,改掉缺點。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爽快地答應了。可他堅持不了兩天,老毛病又犯了。我再一次找到東,問他:「你想和誰一桌,又不會影響他學習。」東低頭想了半天,說:「不知道。」我給他提了個建議:「現在的座位我先給你保留著。你先到最後一桌,想好了和誰一桌不會影響他人就告訴我。到時候,想回來也可以。」在我的建議下,東搬到了最後一桌,挨著衛生角的位置。我有個習慣,看教室裡髒了,隨時清理。每當我拿起掃把掃地時,東也會學著我的樣子,幫我打掃衛生。並且每天都把衛生工具擺得特別整齊。為此,我在班會課上特意表揚了他,從那以後他幹得更起勁了。漸漸的,他在學習上也自覺了許多,要求背誦的課文和古詩,他都早早地背好,從不拖欠。前幾天,我們學習筆算除法,講完新課後,同學們開始做練習,我到下面巡視,發現東默默地流眼淚。我走過去,問他怎麼了。他說:「不會做。你講課的時候,正好擋住了我,我沒看見。」然後一陣嗚嗚聲。這是我第一次看他哭,而且哭得這樣傷心,真是一個可愛的孩子。我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不要哭,然後耐心地給他講解,直到他會了為止。他聽懂後,開開心心地做起練習題。望著他那埋頭計算的小小身影,我的心裡感覺暖暖的。我覺得那時,是一個做教師最幸福的時刻。
二、愛學生。
每個做教師的都那麼貪心,都希望班上的學生個個優秀。但俗話說得好「五個指頭,伸出來都不齊。」何況幾十人的班集體呢?好學生人人愛,可差生班班有。那麼,學會愛最後一名學生就尤為重要了。就像肖老師說的「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著另一個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只要有了這層認識,剩下的就不難了。軒是我們班最特殊的孩子,從不會端端正正地坐著,手裡始終攥著擺弄的小東西,他還是一個超級垃圾製造者,作業長期拖欠,成績一位數,是個讓人頭疼的孩子。每天放學,留下補作業的肯定有他。軒很愛吃零食,開學初我就規定了不許吃零食,他就趁去廁所時在路上吃。有一次,一位老師找到我,說軒把嚼過的口香糖丟進水池裡,把下水道的口堵住了。我狠狠地批評他,警告他再有下次回家反省。他一聽我真的生氣了,不斷認錯。孩子畢竟是孩子,難免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只要他們誠心悔過就夠了,我們也要有一顆寬容的心,不能揪住學生的小辮子不放。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孩子是有感情的,他能感受到你的好意。即使你曾經訓斥過他,他卻從不記恨你。記得教師節那天,軒進了教室,徑直走到我面前,遞上一個包裝精緻的筆記本,「給。教師節快樂!」我接過筆記本,寫上一行字「祝你學習進步!」遞給了他。軒拿著筆記本愣住了。我告訴他,「老師有筆記本,學校發。你自己留著用吧!」他這才肯回去。看,雖然軒身上有許多不足,但他還是善良的、淳樸的。只要他心存善良,就為時不晚。作為教師,我們經常被學生這份簡單的驚喜所深深地感動。這大概就是我做教師的幸福吧。
三、愛生活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作為教師,工作雖然很累,很辛苦,但我們也要學會休閒。不要對生活苛求太多,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好高騖遠。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充實得過好每一天。同時,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即是緩解工作壓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增強個人魅力的有效途徑。另外,多讀書,積累自己的文化底蘊。做一個有魅力的教師!
簡單,就是快樂!
知足常樂,幸福就會來臨。
讓我們伸開雙臂擁抱幸福吧!
篇七: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
看到《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這個標題,我反問自己:教師的人生幸福在哪裡?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又有何關係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讀了下去。讀後,我才感覺書裡有很多意蘊深長的人生哲理。
幸福到底是什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我看來,幸福在於心態。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一帆風順,總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麻煩與苦惱。幸福不幸福,關鍵在於你的心是如何處之的。就像全書開頭的這首詩,就是在告訴我們怎樣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世界。 不斷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只要你能笑對人生,你就能體會到幸福。
同樣道理,教師的幸福也在於心態。雖然我是一名入行不久,資質還淺的年輕教師,但與學生相處以來,我感觸很多:有辛苦,可更多的是幸福與感動。擔任初三教學以來,我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又重大了,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去做,絕不能對不起學生與家長!可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看到有些學生不上進,不懂事,還屢教不改,我的心難受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加上偶感風寒,我失聲了!此時,正是進入期末複習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收尾階段,可不能講話的我,仿佛感覺世界突然變得安靜了。似乎我的心也跟著冷靜了下來。雖然我不便講話,但我的頭腦是清醒的。在師傅的指導下,我盡力用最少又最有效果話語指導學生整理好知識點,並認真的完成摸底考試。但是我仍然感到擔擾,感到不安,直到我遇到這些事:「記得在九班,快下課時,我在黑板上寫道:雖然我生病了,但我希望你們會學得比我健康時更好,能不能做到?」學生紛紛回答:「能!」這時,下課玲響了,我又寫到:「下課!」讓我沒想到的是,全體學生,不約而同的站起來,喊到:「老師,再見!」喊聲結束的那一刻,我的心不禁顫動了一下,這是我教學以來,聽到的最響亮,最整齊,最飽含感情的一次告別語!它給我一種力量,一個信念,一份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動!
還有經常聽到學生關切的問候,那聲音很溫暖。更讓我難忘的是,課代表代表同學們將咽喉含片送到我面前,我擺手不要,可他低著頭,硬往我手裡塞,邊塞邊說:「老師,你拿著吧,你拿著吧,不貴的。」那可愛的表情,至今還清晰的出現在我的腦海裡。還有平時比較調皮的學生,此時在課堂上也安靜了許多。是他們給了我信心,給了我勇氣,給了我無窮的力量。雖然,這次期末考試,他們並沒有做到最好,但是,挫折是前進的動力,我相信:他們一定做到最好的!
我想作為教師,幸福的人生與自身專業的成長是分不開的。只有教師不停的去應用,去實踐,去努力,加快專業成長的步伐,就能夠給予學生最精闢的文化知識,營造最舒適的學習氛圍。該如何去做?如果在生活中是一個苟且的人,幹什麼都心不在焉的人,在工作中是不會表現出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等這些品質。曾如作者所說:「假若你是一個能喚起生活、熱愛生活的人,一個學而不厭的人,一個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人,你不僅會成為一個好的教師,也能勝任許多其他的工作。相反,如果你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一個麻木不仁的人,一個貧庸和貧乏的人,不僅不會成為一個好的教師,能勝任的工作可能是少之又少。若一個人有問題,做出的事就會有問題。」
綜觀自己,我迫不及待的想縮短我與「專業化」的距離。通過近兩年的學習,新課程的理念已經悄然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對書中理論以及生動的教學案例的描述與分析已經有了很多的認同,但這也僅僅在「接受」層面。雖然開始主動地去感悟、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新課程的理念在我的教學行為中也多有體現,但這也只是停留在感受層面而已。細細回顧自己的日常教學,我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語言、教學行為等很多時候還是欠考慮,顯得很隨意;或者自己行之有效的一些教育教學行為,自己卻不能夠很清楚地從專業的角度給自己作一個分析定論。我看過不少名師的教學過程。課堂上名師們舉重若輕,遊刃有餘,學生如沐春風,趣味盎然,從他們的每一句平平淡淡的話語中,從他們與孩子每一次自然輕鬆的交流中,你能深刻地感受到名師教學的品味,體味到老前輩開闊的文化視野,高遠的文化境界。如果將教師成長比作一個人的話,那麼我正處在蹣跚學步、呀呀學語的嬰幼兒期。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無疑,學習是我們必須的生活!還要擁有不畏艱苦、義無返顧、不斷追求的鳳凰涅磐精神,堅持每日學習、每日研究,每日積累,必定會積小得成大得,成為一個研究型的教師,逐步成就自己的教師專業成長!
記得去年總結時,我說過「只要想起我的學生們,我的一切煩惱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今年,我還要這麼總結。有的老師可能會認為是因為我太年輕了才這麼說,我覺得不是的,這是發自內心、發自肺腑的真情流露啊!當我聽到學生恭敬的問候時,我是幸福的;當看到學生真誠的微笑時,我是幸福的;當看到學生有點滴的進步時,我是幸福的;當我身體不適,看到學生關切的眼神時,我真是打心眼裡感到無比的幸福。其實,還有一點讓我感到特別幸福的是:我也有師傅,我與我的學生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