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之人物形象類題型(2023一輪複習文學類文本)
2023-06-22 16:50:38 1
【考情簡述】
對小說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高考文學類文本小說閱讀考查中命題的熱點,常設題型有以下三類:人物形象的概況或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概念闡述】
一、人物形象的概念
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是小說藝術的表現中心,是作品內容的重要因素,更確切地說是作品的主要構
成部分。
二、人物形象的分類
按照在小說中的地位可分為以下幾類。
(1)主要人物:小說的主人公,作者所著力刻畫的一個或幾個在作品中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心人物。
(2)次要人物:即陪襯人物或線索人物,在小說中佔次要地位的人物。
(3)故事敘述者:小說中講述故事或參與故事情節的人物,其既有可能是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也有可能是小說中的次要人物。
【考查形式】
題型一 人物形象特徵構成
1.人物心理分析型
(2020全國Ⅰ)兩人在喝完酒離開客棧前有一段一再相約的對話,請結合上下文分析對話者的心理。(《越野滑雪》海明威)
2.結合情節分析型
(2019浙江)結合故事情節,概括「我」的形象。[《呼蘭河傳(節選)》蕭紅]
3.整體概括型
(2020全國Ⅱ)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本文簡要分析。[《書匠(節選)》葛亮]
題型二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2019全國Ⅰ)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請談談本文是如何具體塑造這樣的「中國的脊梁」的。[《理水(節選)》魯迅]
題型三 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的作用
1.主要人物的作用
(浙江高考)你認為作者刻畫「撿爛紙的老頭」這一人物有什麼用意?(《撿爛紙的老頭》汪曾祺)
2.次要人物的作用
(2016全國Ⅲ) 「我」在小說中的主要作用是什麼?請簡要分析。(《玻璃》賈平凹)
3.事物形象的作用
(2020新高考Ⅱ) 本文多次提到「板凳」,這是富有意味的細節。請分析這裡「板凳」的用意。[《大師(節選)》雙雪濤]
【必備知識】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直接具體地描繪出來,如肖像、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細節描寫等。具體描寫方法及作用如下:
(1)肖像描寫: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著、姿態等。
作用: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內心活動,揭示人物身份境遇,顯示人物性格變化等。如魯迅《祝福》中的對祥林嫂三次肖像描寫。
(2)神態描寫。神態描寫專指臉部表情,描寫時要用表示表情、神態的詞語。神態和人物心理關聯,透露的是人物的內在情感。
作用: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格;展示人物的內心,活現人物,反映人物的命運;透視時代印記等。如魯迅《祝福》中描寫眾人談論祥林嫂的孩子被狼吃時神態。
外貌與神態不同。前者包括外貌嘴眼鼻臉髮膚著裝,多從靜態方面呈現而暗示身份,表明外在特徵;後者集外貌、動作、心理於一體,多從綜合方面表現人物性格而暗示心理,呈現內在性格特徵。
(3)動作描寫。每一個動作都在替心理活動發聲。
作用:表現人氣性格特徵,體現人物身份、地位,人物心理活動進程,推動情節發展,照應某些段落。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關於林衝的一系列動作描寫傳神至極。
(4)心理描寫:對人物的心理活動(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或思想變化進行具體刻畫。
作用:細膩真實地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是人物思想變化、行動的內在依據,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
(5)語言描寫:包括對話和獨白。獨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重要手段;對話可以是兩個人的對話,也可以是幾個人的相互交談。
作用:表現人物性格,同時也能反映人物的內心活動,顯示人物的身份、地位,間接地表現其它人物和景物,交代事情原委、推動或預示故事情節的發展,展示作品的時代背景,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等。
(6)細節描寫:抓住生活中具體而又細微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緻的描繪,以便起到烘託氣氛、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主題的作用。
作用:刻畫人物性格,使形象栩栩如生,深化主題,推動情節的發展,營造一種氛圍, 渲染時代氣氛、地方特色。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即間接地對描寫對象進行刻畫描繪。其主要手法為渲染、烘託、襯託等,其方式主要是借次要人物、借事物形象、借環境描寫陪襯烘託。
作用:①從人物襯託側面描寫突出人物性格。②從環境烘託側面描寫突出人物心理。③從他人評論側面描寫彰顯人物特點。一是作者的評論,二是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評論,三是評論方式的變化:反話正說、正話反說等。
【解題思路】
不同題型的解題思路
1.概述人物形象特點
(1)抓取主幹概括人物特徵。
①從故事情節角度概括:情節是小說故事推進的過程,也是人物性格的展現史。因此,抓住情節,就可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
②從人物描寫角度概括:小說人物形象的塑造離不開描寫,通過對人物的肖像、動作、語言、心理、細節等正面描寫,尤其是對細節描寫進行分析,即可概括出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
③從環境及人物關係概括: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離不開其生活的歷史背景,而背景又包括人物活動的具體場所、人物之間的關係等,因此,抓住環境特點及人物間的關係也可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徵。
(2)梳理內容完善人物形象。
①從他人評論角度概括(側面描寫):小說中人與人之間的談論常常帶有對他人的評價,有時作者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評判。因此,從作者的介紹和評論或作品中其他人的評價入手, 可以準確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點。
②從作品背景角度概括:把人物放在典型環境(一定的歷史背景)下,結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素去分析,也可準確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2.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1)明角度,定方向。先明確題幹要求和文本內容,確定答題是從正面描寫的角度還是從側面描寫的角度,還是二者結合。
(2)找原文,細分析。從原文找出正面描寫或側面描寫對應的文本內容,分析清楚這些內容是使用了哪些表現手法,指出這些手法是從哪個角度表現了人物白哪種特點。
(3)析效果,組答案。最後指出使用這些手法所達到的藝術效果,並結合題幹要求分條列點整理題目答案。
3.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的作用
(1)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首先要結合情節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後結合社會現實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會現象及給人們帶來的某種啟示等。
(2)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①從「自身作用」看,次要人物不只是一個線索或情節上的關聯人物,有的自身還有鮮明的性格特點,其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和價值。
②從情節和線索看,主要人物的一舉一動往往從次要人物的眼睛裡看出來;對人物的感受、評論,往往從次要人物的嘴裡說出來。通過次要人物的見聞,把故事相關的情節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動情節發展。他們的出現主要擔當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敘事功用,常常起到線索作用。
③從襯託主要人物看,這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襯託有正襯和反襯兩種。次要人物可以將原本單調的故事情節襯託得活靈活現,凸顯主要人物品質,表達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清晰。
④從主題看,次要人物的設置是為塑造主要人物服務的,更是為揭示小說主題服務的。小說對次要人物的刻畫貌似平淡輕鬆,實則蘊含著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說的主題,又增添了小說的藝術感染力。
⑤從環境看,有的次要人物的出現為主要人物的活動提供了具體環境,起到了渲染氣氛、奠定感情基調的作用。渲染氣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體人物。
⑥從「『我』的作用」看,小說中的「我」是個特殊人物,與散文中的「我」有所不同,它是小說中的人物,不一定是作者自己。因為「我」是第一人稱,作為故事的見證人,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
3.事物形象的作用
(1)從自身作用看,物象作為小說形象的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點、作用和審美價值,豐富了小說的內容。
(2)從人物形象看,物象襯託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應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點從哪些方面對主要人物做了映襯。
(3)從情節結構看,物象往往是組織和推動情節發展的線索物件。在小說中,物象反覆出現,能串連起相關情節,從而成為全文的線索,具有使結構更加嚴謹的作用。
(4)從環境描寫看,一是它對時代特點氛圍做了怎樣的揭示或暗示,二是它對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的作用。
(5)從文章主題看,「物象」往往具有襯託或象徵意義,有揭示和深化主題的作用。
典型例題
【題目】
(2022湖北南漳第一中學高三一模)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刺刀鋒芒
胥得意
這次執行任務,整個儀仗隊全副武裝披掛上陣,槍上的刺刀閃著銀輝。
以前執行任務,刺刀並不開刃,銀灰色的刀鋒倒是顯得莊重,可那種光芒裡卻透不出冷峻的殺氣。
自從嚴峻當上儀仗隊大隊長後,他要求儀仗兵要把刺刀的刀刃開出來。配發下來的那塊長方形的磨刀石和擦槍工具一併成為了戰士們的必備。每次執行任務回來,除了要通體擦槍,多出的一項內容是磨刺刀。
新兵韋民提出過疑問:「這只是禮儀配槍,又不打仗,磨刀做什麼?而現代戰爭即便打仗,似乎也用不上拼刺刀。」
面對這個問題,嚴峻不屑於正面回答,只是告訴韋民:「讓你磨你就好好磨,磨久了你就知道為啥了。」韋民悶不作聲地磨刺刀,嘶啦,嘶啦,嘶啦……在這一聲聲銳響中,韋民覺得時間走得有些慢,但比以往多了一些內涵。
磨刀石呈暗褐色,石面有些淡淡的粗糙,像是韋民的皮膚。這種粗糙,沾上水接觸刀刃之後,隨著一滴滴暗黃的石粉掉下來,卻又顯得有些細膩。這種細膩一點點就變成了韋民的心情。每一次磨完刺刀,他都會驚詫地發現磨與不磨的區別。磨之前的刺刀雖看起來凜例,但是拇指肚撫上去輕刮一下時,感覺卻是一塊鈍鐵溫和地划過了皮膚。而磨過的刺刀卻不是這樣,手指只需輕輕一碰,一股冷冷的風聲就會直直地鑽入耳朵。並且,他的眼前會突然幻化出一些奇怪的畫面,有時是刺刀扎向胸膛,有時是刀尖上沾著鮮血。他知道,這些畫面大多來自以前看過的影片。看這些影片時,先輩們和敵人拼刺刀時的吶喊聲就會貫入耳膜。每次把槍交到槍庫,韋民的目光都有些戀戀不捨。有一次,他猛一回頭,竟然看到大隊長嚴峻在幾米處用眼睛盯著他。那目光有些複雜,他一時讀不太懂,有幾分冷峻,幾分欣賞,幾分溫度,似乎還有幾分輕蔑。
在那以後,韋民只要磨刺刀,眼睛都會悄悄地尋找大隊長的身影和目光。他想把磨了三個月刺刀的感受說出來,可是,他發現大隊長並不是只在關注他一個人,而是認真地巡視著每一個儀仗兵磨刀的動作。
那天晚上,集合的哨聲響得有些急。所有儀仗兵都以最快的速度集合到了操場。大隊長已經提前站在了操場上,燈光從後面打過來,勾勒出他魁梧的輪廓。他面前站著儀仗隊員,他們青春的臉龐迎著飛來的光,一張張面孔生動又緊張。
大隊長的聲音有些低沉,但深情有力量:「又一批抗美援朝的烈士遺骸明天歸國,兩天後,我們到烈士陵園為前輩們站崗。」韋民的心怦怦直跳。入隊以來,他一直是在隨著隊伍升旗降旗,或是迎接外賓,眼下這一任務是第一次參加,有莊嚴,更有悲壯。就在這時,他的眼前跳躍起一團亮光。他使勁地眨眼,那是刺刀的鋒芒。
第二天,是任務前最後一次擦槍,當然包括磨刺刀。韋民一邊細緻地磨,一邊試著刀鋒,接著再磨,嘴裡絮叨著什麼。嚴峻悄聲蹲下來,聽到韋民忿忿地低語:「就不是裝樣子,就要磨快,就要磨快。」
嚴峻伸出的手在空中晃了兩下,還是輕輕地搭在了韋民的脖頸上。韋民一個激靈,一抬頭,眼裡含著的淚珠一下抖到了臉上,迅速滑進了衣領。嚴峻笑了一下:「看你,磨刀咋還一臉是汗。」韋民不好意思地笑了,臉龐微微紅脹,眸子仿佛被什麼洗過,閃閃發亮。嚴峻悄悄地小聲說:「好好磨,明天接我爺爺回家。」韋民的耳朵裡,仿佛一下子響起了一聲炸雷。
烈士安葬那天,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禮炮每響一下,韋民的胸腔都鼓脹一下,到了最後,他覺得呼吸竟然不夠用,滿耳朵裡都是鼻息的喘動。尤其是當儀仗兵兩兩抬著覆著鮮豔國旗的棺槨在他眼前緩緩走過時,他似乎感覺到天空中有無數雙眼睛在深情望向他的刺刀。
淚水就在眼眶裡噙著,只要眨一下,便會掉下來。韋民不敢眨眼,嚴峻大隊長在任務前的最後一次訓話就要求了:「有幾十家媒體的攝像機向全世界全程播出呢,要保持好中國儀仗兵的威嚴,不論發生什麼情況,都不許動一下,連眼也不可以眨。」而且,他也是和所有戰友一起從心底喊出了「是」!
然而,意外卻發生了。一個記者扛著攝像機跑得過於匆忙,一下子從臺階上滑了下來,韋民的餘光看到他就快滑向自己鋒利的刺刀。韋民身子沒動,只是下意識地抬起手,緊緊攥住了刺刀的刀尖。瞬間,他感覺一股冰涼劃開了潔白的手套,然後是一股溫熱,接著,那種溫熱順著手腕無聲地流進了袖口,然後是小臂、大臂……
韋民一動沒動。他在餘光裡看到,自己的手套像是剛才眼前的國旗一樣,正在一點一點變紅,而那個記者已經站穩身子,正把鏡頭對準了他的刺刀。
(節選自《解放軍報》2021年9月30日,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以「刺刀鋒芒」為線,串聯故事情節,同時展現韋民思想、行為的變化,引人深思。
B.小說中畫線句中「幾分溫度」是嚴峻對韋民的鼓勵,「幾分輕蔑」是對韋民的失望與輕視。
C.小說結尾,記者「把鏡頭對準了他的刺刀」這個特寫,既點了題,也是對中國軍人的禮讚。
D.小說情節簡單緊湊,但是軍營生活氣息濃鬱,全副武裝的儀仗兵,閃亮的槍刺如在眼前。
2.小說運用哪些描寫方法刻畫了嚴峻的形象?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3.魯迅在談及小說創作時說:「選材要嚴,開掘要深。」請你簡要說明本文是如何體現這一要求的。(6分)
【答案】
1.B【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的能力。B.「『幾分輕蔑』是對韋民的失望與輕視」錯誤。「失望」之說無文本依據,「輕視」之說理解偏頗。其實文中的「輕蔑」含有「挑戰」意味——嚴峻看韋民有了進步,但並不能確知他能否堅持下去,看他行動吧。故選B。
2.①動作描寫:小說中描寫嚴峻「盯」著韋民看、巡視著每一個儀仗兵磨刀的動作、打趣韋民「磨刀咋還一臉是汗」,說明他是一個嚴格要求的基層軍官;②細節描寫:嚴峻見韋民磨刀磨出了一臉的汗,「伸出的手」「輕輕地搭在了韋民的脖頸上」,體現嚴峻對土兵們也具有柔情的一面;③語言描寫:「明天接我爺爺回家」體現嚴峻作為烈士後代,具有軍人本色及榮譽感。
【解析】本題考查鑑賞作品的人物描寫手法的能力。動作描寫:結合「有一次,他猛一回頭,竟然看到大隊長嚴峻在幾米處用眼睛盯著他」「他想把磨了三個月刺刀的感受說出來,可是,他發現大隊長並不是只在關注他一個人,而是認真地巡視著每一個儀仗兵磨刀的動作」「嚴峻笑了一下:『看你,磨刀咋還一臉是汗』」可知,小說中描寫嚴峻「盯」著韋民看、巡視著每一個儀仗兵磨刀的動作、打趣韋民「磨刀咋還一臉是汗」,說明他是一個嚴格要求的基層軍官;細節描寫:結合「嚴峻伸出的手在空中晃了兩下,還是輕輕地搭在了韋民的脖頸上」可知,嚴峻見韋民磨刀磨出了一臉的汗,「伸出的手」「輕輕地搭在了韋民的脖頸上」,這些都是細節描寫,體現嚴峻對土兵們也具有柔情的一面;語言描寫:結合「嚴峻悄悄地小聲說:『好好磨,明天接我爺爺回家。』韋民的耳朵裡,仿佛一下子響起了一聲炸雷」可知,為語言描寫,「明天接我爺爺回家」體現嚴峻作為烈士後代,具有軍人本色及榮譽感。
3.①選材具有典型性,體現選材嚴。小說描寫當代軍人生活,聚焦於儀仗大隊這個特定群體,重點敘寫儀仗兵韋民在大隊長嚴峻帶領下成長的故事,體現了「選材要嚴」。②立意具有深刻性,體現開掘深。小說以磨刺刀為中心事件,凸顯了在和平年代軍隊建設要著眼於激勵軍人血性、培養軍人素質、鍛造軍人意志的主旨,體現了「開掘要深」。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文章選材特點的能力。選材具有典型性,體現選材嚴。本文以小見大,本文選取了軍旅生活為題材,通過一位大隊長培訓手下新兵的故事,表現了官兵對日常訓練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對執行任務能恪盡職守遵守軍紀不打折扣,突發事件中具有大公無私臨危不亂鎮定自若奉獻犧牲的精神。其間關於迎接抗美援朝烈士遺骸歸國以及安葬的情節屬於社會熱點,展現了和平年代裡也要時刻準備著保家衛國同仇敵愾愛民如命的宏大主題,以小見大彰顯了大愛和擔當。
立意具有深刻性,體現開掘深。小說以磨刺刀為線索,著重描寫了以韋民為代表的中國當代青年軍人的成長過程,小說在「鏡頭對準了他的刺刀」中結束,在為了救護記者而選擇用手護刀刃、鮮血恣流的高潮中收尾,凸顯了在和平年代軍隊建設要著眼於激勵軍人血性、培養軍人素質、鍛造軍人意志的主旨,呼應標題,給讀者強烈的心靈震撼,體現了「開掘要深」。
【對點練習】
【題目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
保衛延安(節選)
杜鵬程
有一個戰士跑上來向周大勇報告:「炊事班老孫又昏倒了!」
周大勇急急地離開隊伍行列向後跑去。通訊員小成也跟著連長向後跑去。周大勇通紅的臉上汗水混著沙土。他渾身是汗,衣服透溼,像剛從河裡跳出來一樣。
周大勇跑到老孫跟前,看見一個炊事員抱著老孫。他一條腿跪下去,從炊事員懷裡把老孫抱過來,緊緊地摟到胸前。
那個炊事員站起來,說:「連長!老孫,老孫不行啦!」
周大勇說:「去!快去幫助指導員。看,那不是指導員?他又扶著誰!」
那個炊事員望著老孫,遲遲疑疑停了好久才走開。
老孫眼發直,乾枯的嘴唇咧開,臉漲得通紅,脖子上暴起發紫的血管。他的嘴唇動著,仿佛要給自己的同志和這世界留句什麼話,但是說不出來。不大一陣工夫,他的呼吸由急促變得微弱了,臉由通紅變成灰白……蠟黃……
周大勇緊緊地摟著老孫,眼珠子一動也不動地盯著老孫那半閉的眼睛,心神錯亂地嘟噥:「有一口水就好了!有一口水……」通訊員小成也機械地重複:「有一口水就好了!」
一口水一條命呀!
敵人三架飛機,繞過來又栽下來,一條條的火箭,穿在周大勇周圍的沙子裡爆炸了。炸起的沙土撲在周大勇和老孫的臉上。周大勇用自己的胸膛遮掩住老孫。
周大勇望著那俯衝掃射的敵機,眼裡噴火。
團衛生隊隊長,騎著馬趕來了。他跳下馬,喊:「有辦法,有辦法,這針藥有效。」
衛生隊長拼命地把注射器的針尖往老孫胳膊上的血管裡扎,可是扎不進去。生命離開了老孫,血管,筋肉都僵硬了!周大勇把老孫輕輕放到地下,站起來。他把自己的破衣袖子撕下一片,想蓋在老孫臉上,免得沙子吹進老孫眼裡。可是周大勇拿上那塊破布,呆呆地站在那裡,像是他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像是他的心臟停止跳動,血液停止循環,思想也木然不動了!
老孫啊,老孫!同志們走路你走路,同志們睡覺你做飯。為了同志們能吃飽,你三番五次勒褲帶。你背上一面行軍鍋,走在部隊行列裡,風裡來雨裡去,日日夜夜,三年五載。你什麼也不埋怨,什麼也不計較;悄悄地活著,悄悄地死去。你呀,你為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啊!部隊譁譁譁地前進著:戰士們,擔架隊員們……走啊!走啊!老孫沒有走完的路,同志們要走完!
戰士們用眼光向倒下去的同志致敬。聽不見長籲短嘆,看不見愁眉苦臉,只有一種沉重而又嚴肅的空氣,充滿在天地之間。
周大勇雙手撐在腰裡,再一次地望望老孫那老誠忠厚的臉相。啊,這個跟他周大勇同生死共患難的戰士,永遠放下了自己的行軍鍋,永遠再不會向他說:「連長,我沒啥能耐,吃點苦總還行……我好賴是個黨員。唉,我做的事太少……連長,你跟指導員勞累的,教人心疼!」周大勇心裡絞痛:有多少英雄好漢倒下去了啊!有多少熱血澆在中國的土地上了啊!
周大勇和小成,用黃沙掩埋了老孫的屍體。趁團供給處的隊伍過來的工夫,周大勇要了一片炮彈箱子上的木板,用刺刀削了削。他從文書手裡接過來毛筆,在木板上寫著:
共產黨員孫全厚,五十七歲,山西孝義人,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光榮犧牲!
周大勇把這個木牌插在老孫的墓前,望著它,望著它!
周大勇擦了擦頭上的汗,背上老孫留下的行軍鍋,正要去趕自己的連隊,團政治委員李誠上來了。李誠滿臉是沙土,嘴唇乾得裂開小口子,鼻孔裡塞了一團棉花,上嘴唇還有幹了的鼻血。他的馬滿身是汗,口裡流著白沫。
李誠跳下馬,看了看墓牌;站在墳墓旁邊,臉上一條條的皺紋像刀子刻的一樣。他抬起頭,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著前進著的戰士。
突然,李誠向戰士呼喊:
「同志們!一個戰士倒下了,千百個戰士要勇敢前進!一個共產黨員倒下了,千百個共產黨員要勇敢前進!大山沙漠擋不住我們;血汗死亡嚇不倒我們。前進!哪裡有人民,我們就到哪裡去;哪裡有苦難,哪裡就更需要我們。前進,勇敢前進!戰勝一切困難。」
這用全部生命力量喊出的聲音,掠過戰士們的心頭,在無邊無際的沙漠上空雷似地滾動。
戰士們踏著沙窩,急急地向前走去。他們那黑瘦的臉膛上,眼窩裡,耳朵裡,嘴唇上,都是厚厚的一層沙土;兩腿沉重得像灌滿了鉛。但是,他們都挺起胸脯揚起頭,加快腳步,一直向前走去。他們都堅毅地凝視迎面移來的沙漠,凝視遠方。
沙漠的遠方,一陣旋風捲起了頂住天的黃沙柱。就算它是風暴吧,就讓它排山倒海地捲來吧!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行軍途中,連長周大勇將昏倒的炊事班戰士老孫摟在懷裡,眼睜睜地看著老孫的生命一點點地逝去。小說描述了炊事班戰士老孫犧牲的情況,故事悲壯、感人。
B.小說寫周大勇與通訊員小成反覆念叨「有一口水就好了」,表現了他們救人時痛苦而無奈的心情,突出了行軍途中戰士們乾渴的情形以及沙漠環境的極度惡劣。
C.周大勇掩埋老孫,在墓前插上木牌,背上老孫的行軍鍋追趕連隊,這表現了戰友間深厚的情誼,也表明周大勇將接替老孫的工作,突出了前赴後繼的革命精神。
D.小說描寫戰士們在團政治委員李誠用全部生命力量喊出的話語的激勵下,挺胸抬頭,加快步伐勇敢向前,充滿了革命浪漫主義激情,為小說塗抹上亮麗的色彩。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力,如寫周大勇催促那個炊事員去幫助指導員,用「去」「看」表示情況緊急,「他又扶著誰」表明行軍途中戰士傷病較多,亟須幫助。
B.小說先細緻地描繪老孫昏厥的模樣、呼吸的變化,再寫周大勇念叨「有一口水就好了」,然後寫衛生隊長騎馬趕來救治,小說情節緊湊有致,情感豐富細膩。
C.小說細節描寫生動傳神,比如,敵人的三架飛機飛來轟炸,周大勇用自己的胸膛遮掩住老孫,這一細節表現了周大勇把戰友看得比自己更為重要的高貴品質。
D.小說中李誠呼喊的話語,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相結合,感情沉痛而富有激情,揭示了小說的主旨,突出了人民解放戰爭的意義及人民軍隊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
3.小說畫橫線部分兩次描寫周大勇的內心獨白,有什麼作用?
4.《保衛延安》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大規模正面描寫解放戰爭的優秀長篇小說,被譽為「英雄史詩」,是革命英雄主義的讚歌。請從選材的角度簡要分析小說是如何表現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
【題目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彈道無痕(節選)
徐貴祥
推算起來,該是七十年代最後一個雪天。載著新兵的悶罐子列車由東向西,經鄭州再向北,過了黃河,便見窗外有幾道紡線般的雪絮兒劃下來,先是一團一團地在風中旋轉,漸漸地有了鋪天蓋地的氣勢,很快就在曠野結起一層半透明的雪殼。及至到達終點,已是滿世界銀白。
半個月的基礎訓練後,新兵分配。新兵石平陽的頂頭上司是李四虎。李四虎是全營著名的老兵油子,稀拉。尤其愛捉弄人,但他有技術,炮兵業務堪稱行家裡手,關鍵時候總少不了他為連隊掙面旗子。
石平陽下到班裡不久,李四虎曾經非常真實地踢了他一腳。那天訓練傳誦炮兵口令,正忙亂間一陣冷峭的幹風颳來,將石平陽手中的口令紙掀得稀裡譁啦。石平陽本來就很緊張,又聽又算又記又傳,忙得顧頭不顧腚。情急中,他把剛剛接受的一組口令寫在炮架上,自然沒有想到這一行為產生的嚴重後果。鉛筆又細又尖,在炮架上劃出了極刺耳的聲音。儘管這個動作只在瞬間就完成了,但還是被正在組織訓練的李四虎一眼瞅見了。李四虎立即下達暫停口令,把小紅旗往後腰一戳,神色匆匆地跑過來,往指尖上蘸了口唾沫,摸了摸鉛筆划過的地方,結果發現有幾道曲裡拐彎的鉛筆線無論如何也抹不掉了。李四虎心疼得倒吸一口冷氣,仍不死心地反覆抹,抹著抹著就突然轉過身來,兩隻狼一般的眼珠子放了道綠光,死盯著石平陽,腮幫子又鼓了鼓,那充滿激情的一腳便照準石平陽的屁股踹過來。
然後召開班務會。
李四虎首先發言,說:「咱們當炮手的,靠炮吃飯,靠炮做人。可你得首先愛惜它。你別以為它沒長腦袋,我覺得它是有靈性的,它懂得人情世故。知道咱們最老的班長吧?就是連部榮譽室靠門左邊掛著的那位。黃風巖戰鬥中他繳獲了一門小鋼炮,是打不響的。連長下命令讓他扔,他沒扔,硬是從山西長治扛到東北錦州,扛了幾個月幾千裡地,閒了就擦,就拆開搗騰。後來怎麼樣?在錦西馬家堡戰鬥中,半個連的步兵被人家地堡火力點壓在窪子裡,抬不起頭,急得營長搶過炸藥包要去拼命。這時候咱老班長就把炮架上了。老班長說:夥計,你就是啞巴也該哼一聲了,我背你背了這麼遠,過鐵路要輕裝行軍,我把乾糧都扔了也沒捨得撇下你,今兒個你可得還我這個情。結果呢,它還真響了,而且響了六次,硬是把敵人的火力點掀掉了。老班長犧牲後,這炮任誰也弄不響,報廢了。你說邪門不邪門?所以呀,我說……」
石平陽不吭氣。那一腳踢過來的時候,他愕了一下並暗中攥緊了拳頭,但他終於沒有打出去……隨著班務會的不斷深入,他越來越發現在這個老兵的身上有一種他十分親切的東西。「班長,我對你沒意見!」他很崇敬很真誠地看著李四虎,又補充一句:「真的,我不會撒謊,這是心裡話。我明白了。」
李四虎半張著嘴看了他好幾秒鐘,突然咧嘴笑了:「響鼓不用重錘敲,明白就好,……當然不能有意見。能看出來,你石平陽是條血性漢子,只要你舍下身子跟我幹,我保你能成為咱連的高級炮手!」又把腦袋轉向耿其明,「老耿你說是不是?」
耿其明忙說:「那是那是。石平陽你剛來,有些情況不了解。你去問問,搞訓練,搞內務評比,咱們班啥事落後過?」
石平陽生在皖西,家鄉的山水雖說不上四季如春,卻也有多半日子風和日麗,遠山近水清秀宜人,野花翠竹很能滋潤人的骨骼。乍一到這荒涼的北方山區,又遇上個滴水成冰的季節,身體頗有些吃不消。先流鼻血,後爛手,凍瘡專揀指關節處長,奇怪的是爛了肉還不覺得疼,只是睡覺焙暖了才奇癢難忍。偏碰上個認炮不認人的李四虎,一上炮場就發狠,兇得山揺地動,細得放屁都管。一旦發現士兵的動作失誤,就跳起來罵,特別是石平陽。髒話醜話如擰開的水龍頭,罵得滿炮場臭烘烘的。有時候罵急了石平陽也發恨,鳥班長也太輕賤人了,再有本事你不也就是班長麼,幹嗎耍那麼大的威風?不過,他漸漸能理解李四虎的行為了。
石平陽的逆來順受不屈不撓終於感動了上帝。一次休息的時候,李四虎把石平陽的手拽過去,著實看了一陣子,看相般地數了數那上面結了疤或沒結疤的爛處,又摳了摳手心繭花的厚度,然後說:「石平陽呵,有人說我專門針對你,聽說了嗎?」
「聽說了,班長。」石平陽低著頭回答。
「你信麼?」
「我父親打菜刀,專揀好鋼,在爐膛裡淬幾次火,菜刀刃又韌又利,方圓幾十裡都用我們家的菜刀……」
「哦?」李四虎似乎有些意外,「石平陽,我還真沒把你看錯哇!」
李四虎從褲兜裡摸出一個髒乎乎的小本子:「石平陽哇,我這個人,就看重友情,你對我真心實意,我就對你負責到底。這炮,說簡單也簡單,明眼的技術你都掌握了。可要說學問也真有學問,這些都是我自個兒揣摩出來的小道道。教程上沒有。用上新鮮詞兒,就叫感覺。有些是炮上的,有些是班上的。這個,送給你了!」最後這句話,語氣很重,像是宣布一項重要決定。
(節選自《彈道無痕》,有刪改)
注釋:①稀拉:散漫。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段的「七十年代」「悶罐子列車」等為我們展示出極強的年代感,把讀者迅速地拉到那個過去的時代。
B.小說如話家常一般娓娓道來,語言質樸自然,其中多處運用方言和俗語,使作品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C.小說開頭交代故事發生的年代、地點與季節,渲染了寒冷的氛圍,也為下文寫石平陽身體不適做鋪墊。
D.李四虎認為石平陽有潛力,期望越高,責之愈切,才會有對石平陽的種種「刁難」,對此,石平陽卻難以理解。
2.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作者敘事時運用補敘等多種敘述方式,也為文章增色許多。
B.文中耿其明的話從側面表現了炮兵業務精湛的李四虎還是一個治班有方、令戰士佩服的優秀領導者。
C.小說插敘老班長的故事,既為了體現老班長與小鋼炮的深厚感情,也表明了老班長的成功原因除了技術,更多的是熱愛、執著和專注的精神。
D.小說擅長用通俗的語言敘述故事情節,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和平年代軍人的軍營生活和豐富的內在情感。
3.小說刻畫了李四虎「既粗擴又溫情」的軍人形象,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4.小說中的畫線句是石平陽對李四虎詢問的回答,這樣寫有怎樣的效果?請結合作品進行分析。
【答案】
一、1.C【解析】本題考查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能力。C.「表明周大勇將接替老孫的工作」理解不當,周大勇只是背上軍鍋追趕連隊,並不能說明他接替老孫做炊事員。故選C。
2.D【解析】本題考查分析鑑賞作品的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D.「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相結合」分析錯誤,這裡是直抒胸臆。故選D。
3.①第一次介紹老孫為同志們長年累月辛勤操勞,不埋怨、不計較的感人形象,突出故事的悲劇性。②第二次由老孫聯想到更多的「英雄好漢」,點明老孫犧牲的意義,抒發崇敬之情,強化小說的情感表達。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小說人物心理作用的能力。第一次心理獨白介紹老孫為同志們「日日夜夜,三年五載」,長年累月辛勤操勞;「你什麼也不埋怨,什麼也不計較」,老孫不埋怨、不計較;這麼好的人「悄悄地死去」「為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從而突出故事的悲劇性。第二次,「有多少英雄好漢倒下去」, 由老孫聯想到更多的「英雄好漢」;「熱血澆在中國的土地上」,點明老孫犧牲的意義,抒發對老孫這一群體的崇敬之情,強化小說的情感表達。
4.①選取典型事件。詳細敘寫老孫犧牲的經過與周大勇埋葬戰友的情形,再現革命軍人拋頭顱、灑熱血的戰鬥場景,謳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②選取典型環境。天空中敵機轟炸,地面上狂沙肆虐,戰士們饑渴、疲憊,小說以典型環境來襯託解放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③選取典型場景,以小見大。敘寫一個連隊不怕犧牲、英勇無畏的行軍、戰鬥場景,以小見大,展現全體解放軍戰士的精神風貌,讚揚可貴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文章寫作技巧的能力。本題其實是在考查分析小說選材的技巧,主要是分析小說圍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選了哪些材料,一般從人物、事件、環境、場景等方面來回答。
選取典型事件:詳細敘寫老孫的犧牲,突出老孫的辛勤操勞、無私奉獻;周大勇埋葬戰友時的聯想,由個體到群體,再現革命軍人拋頭顱、灑熱血的戰鬥場景,謳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選取典型環境。「敵人三架飛機,繞過來又栽下來,一條條的火箭,穿在周大勇周圍的沙子裡爆炸了。炸起的沙土撲在周大勇和老孫的臉上」,天空中敵機轟炸,地面上狂沙肆虐,戰士們饑渴、疲憊。環境如此惡劣,戰士們依然奮勇前行,小說以典型環境來襯託解放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選取典型場景,小說主體以老孫一個人的犧牲以及由此生發的全連戰士的戰鬥精神,敘寫一個連隊不怕犧牲、英勇無畏的行軍、戰鬥場景,以小見大,展現全體解放軍戰士的精神風貌,讚揚可貴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二、1.D【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石平陽卻難以理解」錯誤,結合石平陽說的話「我父親打菜刀,專揀好鋼,在爐膛裡淬幾次火,菜刀刃又韌又利,方圓幾十裡都用我們家的菜刀……」可知,李四虎對石平陽的種種「刁難」,石平陽是理解的。故選D。
2.A【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的能力。A.「補敘」錯,作品中沒有「補敘」。文章按照石陽平到部隊接受訓練的順序寫,寫李四虎踢了他一腳,開內務會講老班長的故事,訓練中嚴格要求石陽平,最後把自己的「摩出來的小道道」送給石陽平。文中沒有補敘。故選A。
3.粗獷:①踹石平陽一腳以示懲罰,行為粗野;②在炮場上髒話醜話連篇,語言粗魯。
溫情:①反覆抹炮架上的鉛筆線,愛惜大炮(內心細膩);②給士兵們講述老班長的故事,以情動人;③查看石平陽手上的爛處與老繭,關心戰友;④將自己掌握的技術全部送給石平陽,幫助戰士(熱心待人、提攜後進)。
【解析】本題考查鑑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題目要求結合作品簡要分析小說刻畫了李四虎「既粗獷又溫情」的軍人形象。作答時需要仔細閱讀文章,在文中找出李四虎的言行來分別佐證「粗獷」和「溫情」。
表現「粗獷」的地方有:動作行為粗野,「抹著抹著就突然轉過身來,兩隻狼一般的眼珠子放了道綠光,死盯著石平陽,腮幫子又鼓了鼓,那充滿激情的一腳便照準石平陽的屁股踹過來」;語言粗魯,「偏碰上個認炮不認人的李四虎,一上炮場就發狠,兇得山搖地動,細得放屁都管。一旦發現士兵的動作失誤,就跳起來罵,特別是石平陽。髒話醜話如擰開的水龍頭,罵得滿炮場臭烘烘的」。
表現「溫情」的地方有:「李四虎立即下達暫停口令,把小紅旗往後腰一戳,神色匆匆地跑過來,往指尖上蘸了口唾沫,摸了摸鉛筆划過的地方,結果發現有幾道曲裡拐彎的鉛筆線無論如何也抹不掉了。李四虎心疼得倒吸一口冷氣,仍不死心地反覆抹」,體現他內心的細膩;「知道咱們最老的班長吧?就是連部榮譽室靠門左邊掛著的那位……老班長犧牲後,這炮任誰也弄不響,報廢了。你說邪門不邪門?」給士兵們講述老班長的故事,以情動人;「一次休息的時候,李四虎把石平陽的手拽過去,著實看了一陣子,看相般地數了數那上面結了疤或沒結疤的爛處,又摳了摳手心繭花的厚度」,查看石平陽手上的爛處與老繭,關心戰友;「這些都是我自個兒揣摩出來的小道道。教程上沒有。用上新鮮詞兒,就叫感覺。有些是炮上的,有些是班上的。這個,送給你了!」將自己掌握的技術全部送給石平陽,幫助戰士,體現出熱心待人、提攜後進。
4.①運用類比的手法,巧妙地回答了李四虎的問題,令人回味;形象地表現了石平陽對於李四虎良苦用心的理解。
②更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凸顯石平陽願意接受磨鍊的堅毅和充滿血性的軍人品質,側面表現李四虎表面粗魯卻一心為戰士成長付出的品質。
③結構上照應前文,與「他越來越發現在這個老兵的身上有一種十分親切的東西」「他漸漸能理解李四虎的行為了」相呼應,使情節更加嚴謹。
④深化了小說的主題,突出了軍人在和平年代不怕困難、艱苦磨鍊、敢於擔當的精神。
【解析】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從手法角度看,「我父親打菜刀,專揀好鋼,在爐膛裡淬幾次火,菜刀刃又韌又利,方圓幾十裡都用我們家的菜刀」,這話是石平陽對李四虎「有人說我專門針對你,聽說了嗎」的回答,句子用到了類比的手法,將好鋼需要反覆鍛造與李四虎對石平陽的嚴格要求進行類比,這樣既能表現石平陽對李四虎良苦用心的理解,又使回答不至於過於直白,富含哲理的話給人以啟迪和回味。從故事情節角度看,這句話與前文「他越來越發現在這個老兵的身上有一種他十分親切的東西」「他漸漸能理解李四虎的行為了」相呼應,使情節更加緊湊。從人物形象的角度看,這句話作為人物語言描寫,能夠更好的塑造石平陽的形象,突出了石平陽原意接受磨練的堅毅和充滿血性的軍人品質,也側面表現李四虎表面粗魯卻一心為戰士成長的品質。從思想主題角度看,這句話同時也體現出了以石平陽為代表的中國軍人在和平年代不怕困難、艱苦磨練、敢於擔當的精神,深化了小說的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