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最妙的念佛開示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2023-06-25 11:18:34

  說到大勢至菩薩,人們都知道他與觀世音菩薩是兄弟,也是「西方三聖」之一。大勢至菩薩也稱「大精進菩薩」,代表著無上的智慧。那麼本期的,就帶大家一起領悟「淨土五經」之一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原譯文由唐朝天竺般剌密諦法師所譯。此章共244字。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白話文翻譯如下:
  
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法會上聽了上述修行已有成就的二十三位佛弟子,談自己由於修所修法門而得成就的那個圓通法門後,因時節因緣已經成熟,所以就同他一起共修的、分別有著五十二種修行位的無量大菩薩們,同時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世尊跟前,恭敬地跪下去,用頂禮佛足的最高禮節:雙手著地,掌心向上,把頭磕地於兩手之間,表示用自己的雙手捧起佛足,高高舉過頭頂敬禮。禮拜完後,恭敬地向世尊釋迦牟尼佛表白自己的修行體會說:

  「我以清淨自在功德神通力,回憶起在無量久遠的年代、早在像恆河裡沙子那麼多的大劫前,有一尊佛,因為佛的大願及眾生根機的成熟,所以顯現在世界上,他的名號稱為無量光佛。在這整整一個大劫的長時期裡,有十二位如來依次出現在世上。第一尊佛就是剛講過的無量光佛,依次有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智慧光佛、常照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解脫光佛、安隱光佛、不思議光佛,而最後一尊佛的名號稱為超日月光佛。這位超日月光佛,同前邊十一尊佛一樣,都親自教導和傳授給我同一個法門,這個法門的名號稱為念佛三昧。

  現在以兩個譬喻來說明念佛法門。第一個譬喻是:譬如有二個人,是親友關係。有一個人特別關心另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一直在想念著另一個人;而另一個人卻不放在心上。有時他們兩人相逢,有時他們兩人相見,但由於另一個人沒有思念的心,所以即使碰到了,也同沒碰到一樣,擦肩而過;即使對面看見了,也同陌生人一樣,轉臉就走。

  這是比喻佛一直在想念眾生,要想度脫眾生,而許多眾生因為業障太重,智慧太淺,暫時同佛無緣,所以佛也難以度脫他們。倘若這兩個人相互憶念,甚至互相間都想得很苦,都想早日見面,見了面後根本不願再分開,這樣的話,直至終生想念,甚至發願生生世世永不分離,好像影子跟人一樣,再也分不開。這是比喻眾生由於佛的世世教化,開發了智慧,發願要最終成佛,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兩人總不分開。這是第一個以親友關係作的譬喻。」

  「第二個譬喻是:十方一切如來,憐憫和思念眾生,就如同慈母思念自己親生的子女一樣,這是最偉大的母愛,其中絲毫不摻雜任何私心。但是由於子女的愚昧、任性,只想放蕩遊戲,不想歸家同受母子親情的歡樂,跑得遠遠地,連個音信也不通,害得老母親想煞也是枉然。這是比喻佛一直在想念眾生,要想度脫眾生,而許多眾生因為業障太重,智慧太淺,暫時同佛無緣,所以佛也難以度脫他們。

  倘若子女也因長久流浪在外而思念起自己的母親,而且思念的心情也同母親思念子女的心情同樣迫切的話,那麼母子們終生想念,甚至發願生生世世永不分離,那麼母子們也永不會分開。這是比喻眾生由於長久流浪生死,痛苦異常,受到佛的教化後,開發了智慧,發願要最終成佛。這是以母子關係作比喻,要比上一個譬喻更進一層。

  倘若眾生的心裡一直在憶佛、念佛,表現在行動中也是時時處處口念佛號,身作佛事。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快的話,一年、半年,甚至幾個月、半個月,可以見到佛;慢的話,在這一輩子臨終的時候也必定能見到佛,離開佛總是不遠的。

  非但如此,也不需要再用其他種種方法或法門,例如去學密、學禪,掐訣念神咒、打坐參話頭,只要把一句佛號牢牢溶在心中,無論行住坐臥、無論喜怒哀樂,無論閒暇繁忙、無論得意失寵,心佛永不分離,久而久之,功夫到了,自然就達到密宗的三密相應,禪宗的明心見性的『心開』境界。這情形正好比身上塗抹香料的人會散發出香味一樣,這就叫做『香光莊嚴』啊!這就是以佛的功德香、以佛的功德光來加持到你身上,令你身上也同樣有佛的香氣和光明,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事啊!」

  「我在菩薩道行道修行時,就是修的念佛法門。以清淨的念佛心,得以證到『無生法忍』。由此『無生法忍』步步深入,最終成為補處菩薩。依照我的本願,現在就在娑婆世界,以阿彌陀佛大願的威力來加被,以我本身菩提願力作接引,令所有真正發心、具足信願行的念佛人,都最終歸入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清淨佛國中去。

  世尊!您要是問我:最好選擇甚麼樣的圓通法門,可以使修行人能最迅速、最有效地得到成就。事實上我覺得,最根本的選擇就是甚麼也不選擇。對外,不選六根種種形相(如眼、耳、鼻、舌、身、意等根相);對內,不取六根種種根性(如見、聞、覺、知等性),只『依』一個清淨精明的自性(事實上只是名『依』而已,清淨自性早離能所了也),便可把六根統統管住了。

  以清淨的佛號為淨念,進一步說,以無雜念為淨,以不執念為念,這便是淨念。在事相上,時時處處憶念不舍;在理相上,達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便是相繼。能按照這個方法堅持去做的話,一旦功夫到了,自然就進入念佛三昧的正定境界,自然就顯示出清淨的自性如來,同佛一樣,無二無別了。真能這麼做到的話,那才叫真正的第一呢!」

同类文章
中國佛教四大名剎:信徒們的聖地

中國佛教四大名剎:信徒們的聖地

  世界上宗教文化五彩繽紛,並不是哪一個宗教獲得了大家的全部信仰,總是有文化衝擊才有進步和融合的,而佛教雖然不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傳入我國,歷經千年時間也是有非常多的信眾的,你知道佛教四大名剎是哪些嗎?本期佛教文化為你解析。  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經卷,且供僧眾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場
得道升仙之地:道教四大名山

得道升仙之地:道教四大名山

  在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宗教,大家都知道佛教是興起印度,基督教是在歐洲,伊斯蘭教在中東,而我國也是有我們的本土宗教的,那就是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自然是有非常多的文化底蘊,也有非常廣泛的信眾,你知道道教的四大名山是哪些嗎?本期道教文化為你解析。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
佛家聖地: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佛家聖地: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在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宗教派別,所信仰的教義也是不同的,而在我國的佛教是非常壯盛的,傳入我國也是歷史久遠了,得到了民間的廣泛信仰,我國也有佛教的五大名山,你知道五大名山分別是哪些嗎?本期佛教文化為你解析。  中國佛教五大名山為: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雪竇山。  中國佛教
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

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

  大家都知道耶穌,他是聖經裡的神話人物,傳說是神的兒子。在人間宣傳天國的福音,後來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三天復活。顯現在世人面前,四十天後回歸天國,坐在於神的身邊,那麼對於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你知道嗎?  關於耶穌出生的年份,聖經指出,耶穌的表兄施浸者約翰是在羅馬皇帝提比留·凱撒在位第1
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

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

  提起摩尼教可能有些人不太清楚,可要是說起明教卻是非常了解的,金庸小說筆下的明教就是摩尼教,中原地區的摩尼教便被稱為中原明教。那麼你知道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嗎?接下來跟小編去摩尼教文化了解一下吧。  摩尼教(Manichaeism)是三世紀在巴比倫興起的世界性宗教。由於希臘文《科隆摩尼古卷》(Col
婆羅門教的特點,你知多少

婆羅門教的特點,你知多少

  婆羅門教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個吠陀教為經典起源起來的。婆羅門教由於佛教以及其它宗教的發展開始導致變差,不同的宗教都有著自己的一些理念與特點。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婆羅門教文化了解婆羅門教的特點。  靈魂不滅論:婆羅門教認為,人以及一切有生命者皆有靈魂。一般來說,這是宗教觀念的基礎之一,因為宗教的超越是以超
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

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

  婆羅門教是印度的一種古老宗教,婆羅門教也有著古老的歷史,起源於公元兩千年前的吠陀教,如今的印度教就是婆羅門教開展出來的,印度教也被稱為「新婆羅門教」。那麼你知道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嗎?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婆羅門教文化了解。  公元前10世紀中葉,雅利安人又從印度河上遊向東推進至朱木那河、恆河流域,史
東巴教法器分別有哪些

東巴教法器分別有哪些

  東巴教起源於最初的巫教,具有最初巫教和宗教的特點。東巴教在中國被納西族所信仰,東巴教認為自己可以與神打交道,能夠與鬼交談,如今的納西族也是在信奉東巴教。本期小編就帶你去東巴教文化了解東巴教法器。  東巴教在祭祀活動中使用的東巴法器約有三十種,如祭壇用具、法儀、神龕、卡卦、五佛冠、法帽、法杖、展啷
簡述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簡述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舞蹈是一個讓人看起來覺得賞心悅目的東西,無論你有多麼不開心的情緒,看到優美的舞蹈你總能平靜下來自己的心。有些宗教也有著自己的獨特舞蹈,都代表著自己宗教的特色。本期小編就帶你去薩滿教文化了解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薩滿教舞蹈,在阿爾泰諸民族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舞蹈是薩滿教祭禮中的主要內容,通過舞蹈的
簡述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簡述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薩滿教是一個分布於亞洲北方的宗教,流傳在中國東北以及邊疆地區。薩滿教被認為可以有強大的意念,可操控許多讓人們感到驚訝的能力,也被稱為巫師,翻譯過來就是薩滿。本期小編帶你去薩滿教文化了解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薩滿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信仰活動。流傳於中國東北到西北邊疆地區操阿爾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