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十部巔峰科幻電影(影史十佳科幻電影2000年後篇章)
2023-06-01 19:53:43 5
必看十部巔峰科幻電影?NO.10猩球崛起(2011) 我一直以為猿類是不會互相殘殺的,但原來還是和人類一樣 本片作為經典科幻片《人猿星球》的前傳,由魯伯特·瓦耶特執導,講述了人猿進化為高級智慧生物、進而攻佔地球之前的故事本片劇情緊湊、邏輯嚴謹、情感真摯,在各個方面都無可挑剔,最值得一提的是電影裡的眾多猩猩都由曾經參加過《阿凡達》製作的特效團隊用CG技術所打造,為了製造上百個逼真的猩猩形象,影片拍攝之前,製作團隊和演員參閱了大量自然野生的錄像,最終飾演凱撒的安迪·瑟金斯成功的塑造出一個令人恐懼的高智商大猩猩,堪稱動作捕捉技術運用的極致電影雖然披著一層軟科幻電影的外衣,但表達的情感卻十分樸素,那就是人類應該平等的對待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科學技術不應該被濫用,否則必將會受到嚴重的懲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對生命價值的思索也是文藝作品永恆的主題,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必看十部巔峰科幻電影?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必看十部巔峰科幻電影
NO.10猩球崛起(2011)
我一直以為猿類是不會互相殘殺的,但原來還是和人類一樣。 本片作為經典科幻片《人猿星球》的前傳,由魯伯特·瓦耶特執導,講述了人猿進化為高級智慧生物、進而攻佔地球之前的故事。本片劇情緊湊、邏輯嚴謹、情感真摯,在各個方面都無可挑剔,最值得一提的是電影裡的眾多猩猩都由曾經參加過《阿凡達》製作的特效團隊用CG技術所打造,為了製造上百個逼真的猩猩形象,影片拍攝之前,製作團隊和演員參閱了大量自然野生的錄像,最終飾演凱撒的安迪·瑟金斯成功的塑造出一個令人恐懼的高智商大猩猩,堪稱動作捕捉技術運用的極致。電影雖然披著一層軟科幻電影的外衣,但表達的情感卻十分樸素,那就是人類應該平等的對待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科學技術不應該被濫用,否則必將會受到嚴重的懲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對生命價值的思索也是文藝作品永恆的主題。
NO.9明日邊緣(2014)
勇氣源於恐懼! 《明日邊緣》是一部動作科幻片,由拍攝過《史密斯夫婦》和《諜影重重》的道格·裡曼執導,改編自日本作家櫻坂洋的小說《殺戮輪迴》,作為絕對主角,50歲的阿湯哥和懷著孕的艾米莉·布朗特也貢獻了極其精彩的表演。時空輪迴穿越的電影在好萊塢屢見不鮮,與其他一些晦澀難懂或是故弄玄虛的同類電影相比,本片的特別之處在於導演通過精心排布的情節碎片與細節交代,讓觀眾自己捕捉到故事的全部背景,並且連接起整個故事的所有線索,體會到頓悟的快感。在不斷的時間重置過程中,導演在每一次穿越中都去掉已知加入未知,通過一個個設置精巧的段落讓觀眾跟隨主演不斷發現越來越多的信息,使得故事層層遞進,人物形象不斷豐滿,做到了同類型電影的極致。平淡的人生就像一場場無限輪迴的戰爭,有人在戰場上日復一日的死在了同樣的位置,不思進取碌碌無為,而有人卻在一遍又一遍的重複推演,糾正曾經犯下的錯誤,捕捉可能出現的機會,最終站上了人生巔峰。
NO.8彗星來的那一夜(2013)
我愛上一個人很慢,但我愛一個人會很久。 這是一部用稀鬆平常的生活場景就能讓你毛骨悚然、汗毛站立、細思極恐的科幻電影。它沒有未來科技的炫目展示、沒有未來戰爭、沒有賽博朋克沒有烏託邦或反烏託邦,就只用你每天都在經歷的生活場景,告訴你,什麼是平行空間,什麼是蝴蝶效應,什麼是薛丁格的貓。用一個空間講述了可能存在的無數個空間的故事,當時空產生了交叉,一切就會變得匪夷所思和前所未有的恐懼,無數個如果,衍生出無數個可能性和無數個可能存在於平行空間的你。假如平行空間重疊,你與你相遇,你該怎麼面對自己?
NO.7原始碼(2011)
如果你只有一分鐘不到的生命,你會做什麼?我會再吻你一次。 和動輒數億美元的大製作科幻大片相比,《原始碼》顯得十分寒酸,電影前期投資僅有3200萬,卻狂攬1.2億美元的票房,導演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沒錢照樣可以拍出出色的作品。本片與導演鄧肯·瓊斯的前作《月球》十分相似,都以創意和精美的故事來徵服觀眾,這麼老套的好萊塢個人英雄主義主題電影之所以拍的如此觸動人心,全靠導演通過極具人文高度的價值觀賦予影片靈魂,導演用獨特的敘事技巧不斷挑逗著觀眾的好奇與探索欲,並最終撕開規則和生命的束縛,思考生命和存在的意義。電影打破以往的英雄大無畏犧牲精神,讓做出了犧牲和貢獻的人得到了理所應當的回報,為國家效力,死一次就夠了。
NO.6頭號玩家 (2018)
別說沉迷遊戲的人逃避現實了,就算是不沉迷遊戲,逃避現實的也大有人在。 《頭號玩家》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懷舊電影,史匹柏老夫老發少年狂,腦洞大開的把一切經典的影視和遊戲元素全部融合到電影裡面,打造了一場夢幻的VR視聽盛宴。這種第一視角的未來世界虛擬實境也是最接近元宇宙生活趨勢。對於熟知這些IP的觀眾而言無疑是幸福的,電影全程都是彩蛋,全程都是高潮,當那些經典熟悉的角色相繼亮相,幾代人的集體情緒記憶被激活,足以讓觀眾感到熱血沸騰甚至熱淚盈眶。即使對IP不感冒的觀眾,《頭號玩家》作為一個商業電影而言也質量十分過硬,節奏張弛有度,宏大的場面和精緻的特效也足夠震撼,導演對經典元素的合理整合形成了全新的故事,虛實結合,讓人回味無窮。這一切正如《盜夢空間》裡的一句臺詞:對於有些人夢境才是他們的現實,而現實則是他們偶爾做的一個夢。
NO.5月球(2009)
我唯一的朋友是一個又一個自己,靜觀他們短暫的燦爛,目睹他們暴斃於面前。 《月球》是鄧肯·瓊斯自編自導的科幻懸疑處女作電影,電影拍攝只用了33天,講述了人類脫離大氣層的束縛,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並開採資源的故事。這是一部關於孤獨的電影,靜謐的月球,封閉的基地,單調的環境,沒有聽眾的對白,若有若無的懸疑,包括作為近乎唯一的演員洛克威爾寂寞絕望的演繹都讓人陷入到孤獨的情緒之中。記憶和希望是人類在困境中支撐下去的全部動力,也可以成為徹底摧毀人類精神意志最深層的恐懼,最極致的孤獨是別人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 而你一直以為你在他們之中。《月球》摒棄了好萊塢以往的英雄主義形態,對於複製人的塑造既不是對人類身份認同的渴望,也不是對人類大規模的復仇,而是承認現實,努力實現個體的救贖。當複製人在陰冷的月球上做出了最具人性化的壯烈取捨,而人類卻比機器還要冷血,這種意味深長的對比讓電影的主題上升到了人性本質探討的高度,生而為人不是因為肉體的生命,而是因為擁有善良的靈魂。
NO.4人工智慧(2001)
如果他是為愛而生的,那他應該有理由知道怎麼去恨。 《人工智慧》是史匹柏為了紀念好友庫布裡克所拍攝的一部科幻電影,斯坦利·庫布裡克早在70年代初就產生了拍攝本片的想法,但是隨著影片的籌備,他逐漸意識到,這部電影更適合由史匹柏來執導,但是很遺憾,這個計劃還沒有來得及啟動庫布裡克就離開了人世,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史匹柏式的溫情童話,而不是庫布裡克式的黑暗寓言。《人工智慧》融合了史匹柏所擅長的各種電影元素,除了他最拿手的科幻外,電影還融入了他細膩的情感及獨特道德倫理觀。一個被賦予了人類感情的機器人,卻只能被當做人類的奴隸,這種人工智慧所面臨的的道德困境在對待寵物和克隆體等問題上也同樣存在廣泛爭議。當人類始終以為自己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有權去愛的物種時,電影開頭那句話依舊引人深思:「人可以讓機器人對人付出百分百的愛,可是人對機器人的愛不應該負責任嗎?」
NO.3蝴蝶效應(2004)
巴西叢林的蝴蝶煽動一下翅膀,就可以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颶風。 《蝴蝶效應》是一部由埃裡克·布雷斯、J·麥凱伊·格魯伯構思時間長達7年而導演的科幻恐怖電影。一隻蝴蝶在紐約中央公園的小黃花上扇動了一下翅膀,從而引發了東京掀起的電閃雷鳴,電影通過複雜的劇情和嚴密的邏輯對「蝴蝶效應」這一學說做出了最為生動的闡釋。本片最大的魅力在於導演通過不斷的插敘與碎片化的場景串聯起多個多個類似於平行空間的劇情,導演在影片各個不同的虛擬實境部分使用了不同的色調,通過各種不同的膠片來展現現實世界的不同變化,讓這部頭緒眾多的影片看起來更加清晰明了。所有人回首往事時,最先想到的總是遺憾,如果當初做了不同的選擇人生是否會變得更加美好?電影不僅生動的演繹了這些如果,還給出了意想不到的結果:改變過去並不會讓事情變得更好。當一個人真正獲得改變過去的能力時,即使真的可以去彌補一些悔恨,卻已臣服於改變的貪婪,悲劇將不可避免的發生。其實人生的本質就是:無論怎麼選,總會有遺憾,釋然過去,直面現實,接受人生的不完美,遠比改變過去要更好。
NO.2阿凡達(2009)
悲慘人生中需要的是值得奮鬥的目標。 《阿凡達》顛覆了觀眾之前所有的觀影體驗,不自覺地躲避子彈,射入眼睛的箭,真實的失重感,這一切都太神奇了,看完電影觀眾仿佛體驗了一段全新的人生,那種由夢境回到現實的巨大落差感是如此的真實。電影作為一種藝術手法,作為一種工業產品,讓人如沐春風大夢初醒的是佳作,使人老淚縱橫忍俊不禁也是佳作,讓人身心震撼如夢如幻無疑也是佳作。詹姆斯·卡梅隆花了15年時間,用極致的工匠精神精雕細琢,最終完成了這部電影歷史的裡程碑之作,把電影工業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無愧於他的「世界之王」稱號。老卡在電影中給觀眾展示了一個近乎完美的潘多拉星球,發著光的植物、鮮豔的動物、奔騰的瀑布和漂浮的山丘,在極致的3D技術加持下都活靈活現的出現在觀眾的眼前。電影故事雖然簡單,但激昂澎湃的劇情裡依舊包含了導演對自然與生命的敬畏、對歷史的反思還有對人類現實的深刻擔憂,在科幻歷史乃至電影歷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NO.1星際穿越(2014)
人類生在地球,但絕不應該在這裡滅亡。 《星際穿越》可以說就是科幻電影的代名詞,電影對時間和空間的刻畫堪稱一本現代物理學教科書,導演幾乎把所有最前沿的物理學時空概念都用影像表現在了觀眾面前:多維空間、時間扭曲、光速飛船、各種星球、黑洞及其內部世界,帶觀眾身臨其境地體驗了一把進入浩瀚宇宙的美好體驗,而且電影中出現的所有科幻元素邏輯嚴謹,得到了眾多科學家的一致讚嘆。從《盜夢空間》到《星際穿越》,克里斯多福·諾蘭不僅透露了超凡脫俗的導演能力,而且展現了嘆為觀止的天才想像力,如果他的主業不是導演,那一定是個卓越的科學家。諾蘭最讓人意外的不是用硬科幻解決科學疑問,電影的主題仍舊是落在了愛與人性上,電影聚焦於一對普通父女間的親情以及他們之間超越時空界限的心靈紐帶,父女雖然遠在天際卻心靈相通,在科幻的框架下表達的淳樸感情不禁讓為人淚滿衣襟。影片中所有的問題,由人而起,經過時間的穿越、空間的輪轉扭曲最終回到人身上,完成了一個精神的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