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票房低得驚人的電影(票房196億這12部年度佳片)
2023-09-11 01:56:23 2
2019年接近尾聲,心中比前幾年更傷感一些。
因為這一次我們不僅要告別2019,還要告別過去的十年。
……
21世紀第二個十年,就要謝幕了
這意味著,第一批90後即將三十而立,許多人沒來得及抓住青春的尾巴,就忙不迭去迎接中年危機;
這意味著,中國全面脫貧的目標即將實現,當年憧憬的願景到來時,內心卻被更多的物慾佔據,焦慮感替代了幸福感;
這還意味著,中國的電影即將告別一個舊時代,迎來一個新時代,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好電影,它們是我們生活中的慰藉,也是前行路上的燈塔。
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過去一年的好電影,用這樣一種儀式感送別2019。
說到盤點,皮哥其實是一直糾結的,最簡單粗暴的盤點方式就是拉一張電影單子,把豆瓣評分前十的影片過一遍,絕對正確。
不過這次我們換一種方式,這一次盤點的主題叫做:陪伴。
我們對每個月的電影都進行盤點,從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影片,這12部影片或許不是口碑最好的,逼格最高的,票房最高的,卻真正陪我們走過了風雨兼程的2019。
—1月—
《白蛇:緣起》
豆瓣7.9丨票房4.5億
一句話影評:用「舊瓶裝新酒」的故事誕下了2019年第一份驚喜
一月的電影市場夾在賀歲檔和春節檔間,是傳統的「賢者時間」,如果說下個月的春節檔是「神仙打架」,這個月就是「小鬼鬥法」。
本月的《「大」人物》和《來電狂響》都是翻拍片,分別斬獲了3億 和6億 的票房,這為許多創作者提供了思路,翻拍片其實挺討喜,有原作故事兜底保證了下限,在此基礎上進行加工創作,省時又省力。
《四個春天》也在這個月上映,這是一部典型的作者電影,導演是位豆瓣網友,喜歡攝影就拿起了攝影機對準了自己的父母,記錄歲月及陪伴,一拍就是四年。
電影中有父母平淡的愛情,也有姐姐患病離世的傷感,這部片子感動了萬千網友,豆瓣評分8.9。
但本月最佳還是要給《白蛇:緣起》。
既《大聖歸來》後,這是第二部引發「自來水」的動畫片。
本片取材於人人熟知的《白蛇傳》,卻宕開一筆,講起了許仙和白娘子的前世今生,咬定IP不放鬆的同時,又給了觀眾以新鮮感,再加上構圖講究,畫面精美,最終低開高走拿下了4.5億的票房。
—2月—
《流浪地球》
豆瓣7.9丨票房46.79億
一句話影評:打開了塵封已久的中國科幻之門
2月的電影市場就是春節檔的戰場,絢麗而殘酷。
幾位種子影片中最先掉隊的是《新喜劇之王》,當看到周星馳還在用老套的搞笑手法撓觀眾的咯吱窩時,我們就感覺星爺老了,既然欠他的電影票已經還了,那就隨他而去吧。
韓寒的《飛馳人生》是他以往作品風格的延續,故事簡單,段子精妙,17億的票房也算是實至名歸。
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本是頭號種子,寧浩 黃渤 沈騰,這組合真的太穩了,據傳王寶強上映前都籤了30億的對賭協議,可誰曾想人算不如天算,上映後本片反響遠遠不如預期,20億出頭的票房只能說差強人意。
另外《熊出沒》系列繼續徵戰春節檔,這個系列每年春節檔都有5億的基本盤,是「悶聲發大財」的主兒。
《流浪地球》毫無爭議成為了最後的贏家,上映前許多人並不看好本片,它的題材是硬科幻,許多人無法欣賞。
可皮哥強烈看好這部影片,記得除夕那晚,春晚看了一半,我就跑出家去了影院看了零點場的《流浪地球》,夜裡兩點出來時異常激動,也算是第一時間見證了一部裡程碑式的作品。
中國科幻經歷過「失去的20年」,這部作品直接將中美差距拉近了十年,這個意義遠比電影本身更值得稱道。
《流浪地球》最終票房46億,惜敗給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但它依然是無可爭議的年度最佳。
—3月—
《波西米亞狂想曲》
豆瓣8.7丨內地票房0.99億
一句話影評:觀影就像看演唱會,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經歷了春節檔的廝殺,這個月的國產片整體疲軟,唯一一部值得稱道的是王小帥的《地久天長》,本片兩位主演王景春和詠梅拿下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兩項大獎,使得電影上映前就聲名遠播,可是作為一部講述喪子之痛的致鬱系影片它又讓許多人望而卻步,最終票房折戟,不到一億。
而好萊塢的一眾大片也在此時虎視眈眈地殺了進來。
為首的是卡梅隆老爺子的《阿麗塔:戰鬥天使》,人物更加逼真,技術更加牛叉,但卻也無法複製《阿凡達》上映時的那種震撼。
另外還有兩部走心的好萊塢電影,一部是《綠皮書》,講述黑人鋼琴家和白人司機的動人友誼,拿了奧斯卡最佳影片,但種族歧視這個點中國的觀眾很難get到,因此本片的震撼度要打一個折扣。
而另一部《波西米亞狂想曲》,則是皮哥心中的月最佳,音樂是無國界的。
儘管本片的主角,皇后樂隊的主唱牙叔是個私生活混亂的人,但當他歷經滄桑重新站上Live-Aid的舞臺時,整個人都在發光。
《波西米亞狂想曲》是在全國的藝術影院上映,創下了藝術影院的票房記錄,皮哥看的那一場是270度的三面屏,仿佛置身於演唱會的現場,最後15分鐘影片還原了皇后樂隊在1985年慈善舞臺上的表演,觀影時全場起立大合唱。
雖然不是皇后樂隊影迷,但皮哥依然深深被感染,就像電影海報文案說的那樣: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4月—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
豆瓣8.5丨內地票房42.48億
一句話影評:這部影片讓我第一次見識到了凌晨四點的杭州是什麼樣子
本月的電影市場都在為一部影片讓路:《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漫威十一年的布局,終於在這個月畫下了完美句點。
作為一位冷靜的非漫威迷,僅談談皮哥觀看零點首映時的所見所聞吧。
4月23日下午,朋友給了一張首映的票,當時還在糾結晚上要不要去看,畢竟第二天一大早還要工作。
晚上8點就上了床,定了夜裡11點半的鬧鐘,想著醒來就去看,睡過去就拉倒,結果躺在床上遲遲睡不著覺,莫名的興奮,後來乾脆穿上衣服直奔影院了。
臨近午夜,影院早已「人滿為患」,主要以年輕人為主。
觀影時,原本擔心三個半小時太長,都不敢喝水,但影片確實精彩,看得入迷到都忘了上廁所這事。
不過相比狂熱的漫威迷,皮哥還差得遠,他們每看到一個梗都會爆發出尖叫聲和掌聲,有幾個哥們兒還一邊觀影一邊給身旁的妹子滔滔不絕地同步點評。
觀影結束後,皮哥蹬著自行車往家趕,託《復聯4》的福,我第一次見到了杭州凌晨四點的街道,令人稱奇的是,許多妹子看完電影後獨自閒庭信步走在街道上,那一刻我感覺中國的治安真好。
回到家後,朋友圈已經刷屏,看看豆瓣,開畫高達9.6分,呵,這幫瘋狂的傢伙。
皮哥5點睡去,8點就起床去上班,在公司看到很多同事和我一樣頂著黑眼圈,大家心照不宣地笑了。
—5月—
《何以為家》
豆瓣9.1丨內地票房3.74億
一句話影評:2019年唯一一部看哭我的電影
經歷過4月《復聯4》的壓制,5月的國產片依然一蹶不振,這個月皮哥就看了兩部國產片《雪暴》和《反貪風暴4》,現在已經想不起電影情節了。
反倒是一部黎巴嫩影片《何以為家》讓皮哥淚流滿面。
影片以真實故事為原型,講述了一位黎巴嫩小男孩的悲慘遭遇,直擊人心,本片的主演就是故事的原型,許多人對這種影片毫無抵抗力,《何以為家》就像一顆溫柔的子彈擊中了我們的淚腺,清洗了我們乾涸已久的雙眼和內心。
—6月—
《絕殺慕尼黑》
豆瓣8.2丨內地票房0.92億
一句話影評:美國人拍了《車諾比》噁心俄羅斯,俄羅斯拍了這部片做了回擊
這個月的國產片繼續低迷,唯一一部有點話題度的《追龍2》,還是「掛羊頭賣狗肉」,和第一部沒有一點兒關係,當時很多影評文章都在發問:國產片到底怎麼了?
國產片怎麼了不好說,好萊塢那邊也不太行,漫威的《蜘蛛俠:英雄遠徵》中規中矩,而《玩具總動員4》算是少有的亮點,繼續保持了高水準。
同期有兩部日本電影上映,一部重新上映的《千與千尋》讓人找回了兒時的感動,一部《哆啦A夢》劇場版,場面宏大了,劇情複雜了,但找不到兒時那種簡單的快樂了。
反倒是俄羅斯影片《絕殺慕尼黑》讓人眼前一亮,但這部電影的走紅之路有點崎嶇。
眾所周知,《權力的遊戲》第八季崩了,許多人吐槽HBO不復當年之勇,但很快有人安利了HBO的新劇《車諾比》,這部新劇豆瓣評分達到了驚人的9.6分,讚譽聲一片,但也有人說這部劇看似真實客觀,實則夾帶私貨,狠狠得黑了蘇聯一把。
在這個節點上《絕殺慕尼黑》上映了。
作為去年的俄羅斯本土票房冠軍,本片質量過硬,影片講述的是蘇聯籃球隊在慕尼黑奧運會絕殺美國夢之隊的故事,恰好是對《車諾比》的有力回擊,本片也為體育電影的拍攝樹立了新的標杆。
—7月—
《哪吒之魔童降世》
豆瓣8.5丨票房50億
一句話影評:2019年靠口碑成爆款的典範
據最新報導,《哪吒》的票房經過補錄後破了50億,成為了2019年中國電影的年度冠軍,誰也沒想到能挑戰《戰狼2》地位的,竟然是一部動畫片。
《哪吒》好看嗎?
確實好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精美絕倫的畫面,嚴絲合縫的劇情設計,讓它成為了「國漫新高度」,並由此開啟了封神宇宙,2020年大年初一上映的《姜子牙》就是它的延續。
但它的大爆還有一部分客觀原因,春節檔後國產片持續了幾個月的低迷,導致了大家的觀影欲直線上升,而《八佰》的臨時撤檔,讓《哪吒》失去了最大的競爭對手。
看看和它同期上映的影片,除了《銀河補習班》和《掃毒2:天地對決》外,幾乎都是「蝦兵蟹將」,《哪吒》的成功也算理所應當。
但客觀來說,大概是為了照顧低齡兒童,《哪吒》中一些笑點設計略顯低幼,部分臺詞也顯得過於迎合年輕人,整個故事也有點兒簡單。
不過有趣的是,那些評價影片一般的朋友,都帶著孩子去二刷甚至三刷了這部影片。
—8月—
《寄生蟲》
豆瓣8.7丨韓國本土:1008萬觀影人次
一句話影評:一部影片兩個高潮,《消失的客人》後最精彩的情節設計
這個月《哪吒》繼續收割票房,緊隨其後的是《烈火英雄》和《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
不過在網上一部韓國電影卻爆了,連今年最火的李現都發了社交動態推薦了本片,附加了一句:Respect!
這部電影就是《寄生蟲》。
影片用一個一波三折的離奇故事講述了什麼是階級差距,影片開頭的設計就十分巧妙,一家人像寄生蟲一樣一點點蠶食了富人一家,看得十分過癮。
當這種爽到了中段消耗殆盡時,影片突然另闢蹊徑,開鑿出一個地下世界,讓原本很可能垮掉的故事瞬間提升了一個檔次。有趣的是影片中的富人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你就是和主角一家一樣恨他們,這股無名之火是影片最讓人細思極恐的地方。
—9月—
《徒手攀巖》
豆瓣8.9丨內地票房:0.36億
一句話影評:一部紀錄片完爆99%動作片
9月的影院其實不乏讓人眼前一亮的片子,比如姚晨的文藝片《送我上青雲》,比如動畫片《羅小黑戰記》,但皮哥唯一想推薦的就是這部《徒手攀巖》。
這部影片拿下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網上甚至早就流出了資源,但它依然值得去影院觀看,只有足夠大的屏幕才能讓人體會本片的精妙。
影片講述了當今世界「攀巖第一人」Alex攀登酋長巖的全過程,看得人全程手心發汗,有一種窒息的快感。
—10月—
《我和我的祖國》
豆瓣7.8丨內地票房:31.2億
一句話影評:不是這部片有多成功,而是同檔期的《攀登者》和《中國機長》太失敗
10月是場「三國殺」,三部影片的纏鬥是實力最接近的一次,上映首日,《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排片比分別是34.1%,29.9%和34.2%,真可謂旗鼓相當。
最先垮掉的是《攀登者》,吳京和章子怡的強強組合,卻碰撞出了「1 1<1」的尷尬效果,兩人生生將一部荷爾蒙爆棚的《攀登者》演繹成了《雪山絕戀》。
其實女演員找個咖位小一點的,吳京和她的感情戲一筆帶過,本片完全可以延續《戰狼2》和《流浪地球》的輝煌。
但找來章子怡這樣的腕兒,意味著必須配以足夠的戲份,怎麼辦?只能強加感情戲,讓兩人即使身處8000多米不忘談情說愛,看得觀眾頻頻出戲,據說本片是趕工之作,導演李港仁是臨時救場的,「堆大腕」看似是討巧的做法卻起到了反效果。
《中國機長》雖然在票房上一直咬著《我和我的祖國》,最終斬獲了將近29億的票房,但影片本身卻差強人意。
作為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本片將一個本可以半小時說清楚的事件強行擴充到了兩個小時,空姐們強凹造型 煽情演講;乘客中安排了外國人 藏族人 無理取鬧之人,一句「你就是個端茶倒水的」看得皮哥尷尬不已;甚至還加入了關曉彤這樣可有可無的人物湊時間。
張涵予坐在狹窄的駕駛艙裡兩個小時只能通過眉頭緊鎖和堅毅的眼神來表演,最後嫌故事不夠刺激還人為增加了飛機迫降的難度,看完本片就像看了一臺春晚,衣著光鮮、佳餚豐盛,但細細品味下卻又寡淡如水。
如果你看過同類型的《薩利機長》就能感受到差距。
《薩利機長》挖掘了海上迫降背後的故事,這樣的故事你是在新聞報導中獲取不到的,而《中國機長》只是簡單將新聞事件進行了copy還大量注水,讓人失望。
當然,既然追求商業票房,那就很難再去談藝術性,兩者本就不是同一維度下的詞。客觀來說《中國機長》的確是更受普通觀眾喜愛的商業片,畢竟4年前《薩利機長》也在內地上映過,票房不過區區6200萬。
《我和我的祖國》最終成為了這個國慶檔的大贏家,誰也沒想到一部主旋律影片卻能讓人熱淚盈眶,最重要的原因是影片7個故事都是「小人物參與大事件」。
如講述開國大典的《前夜》關注的卻是「升國旗」這個小事件;講述原子彈爆發的《相遇》關注的卻是普通科研人員的愛情故事;講述女排奪冠的《奪冠》關注的卻是上海弄堂的小男孩;講述香港回歸的《回歸》關注的卻是「那一秒」;講述北京奧運的《北京你好》關注的卻是北京的哥和汶川地震倖存的小男孩;講述神舟飛船著陸的《白晝流星》關注的卻是兩個草原少年;講述紀念抗戰70周年閱兵的《護航》關注的卻是一名飛行員女替補。
就像本片的片名,「我和我的祖國」,渺小如你我,偉大如祖國,卻並列在一起,讓觀眾有了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參與感,這也是影片票房口碑雙豐收的關鍵。
—11月—
《少年的你》
豆瓣8.3丨內地票房:15.55億
一句話影評:或許不是年度最佳,但絕對是年度最驚喜
11月的光芒全被《少年的你》搶走了,即使有《利刃出鞘》、《觸不可及》、《海上鋼琴師》這樣的新老佳作,但震撼度不及《少年的你》一分。
《少年的你》的火可以用意想不到來形容。
一是11月是傳統淡季,按照慣例,這個時間不應該出現這樣的爆款,《少年的你》出現讓人想不到。
二是《少年的你》是青春片,青春片早年曾有過輝煌,但很快衰敗,一度成了「矯情做作」的代名詞,皮哥曾斷言「青春片已死」,《少年的你》作為一部青春片脫穎而出讓人想不到;
三是《少年的你》改檔,零宣傳,零點映,這些都是露怯的表現,這樣的影片最終扮豬吃老虎讓人想不到。
這一切都歸功於影片的質量,作為一部青春片,《少年的你》勇敢觸及了題材的禁區:校園霸凌,並在揭露黑暗與通過審查間找到了平衡點。
同樣作為一部青春片,《少年的你》找來周冬雨主演,周冬雨不是大美女,但是絕對的電影臉,演起高中生毫無違和感,而精湛的演技讓這個瘦弱乾癟人物立體豐滿。
而和她對戲的易烊千璽則是更大的驚喜。
作為流量明星卻展現了令人咋舌的可塑性,與周冬雨的飆戲不落下風,最終兩人聯手成就了《少年的你》的成功。
—12月—
《愛爾蘭人》
豆瓣9.0丨IMDB:8.1
一句話影評:四位八旬老漢在職業生涯末期合砍9.0分,他們是那個時代最後的榮光
最後一個月好片不斷,肖央的《誤殺》,任素汐的《半個喜劇》,甄子丹的《葉問4》,還有在網上傳得神乎其神的《小丑》,寡姐的《婚姻故事》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不過要選一個代表,皮哥還是選擇了《愛爾蘭人》,這部黑幫片就是對一個時代的告別。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主演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和喬·佩西,四位八旬老者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創造了好萊塢黑幫片的輝煌。
《教父》系列,《美國往事》,《好傢夥》…你能想到最好的黑幫片都是他們的作品。
《愛爾蘭人》用三個半小時還原了美國工會領袖被殺案的細節,全片跨度幾十年,涵蓋了甘迺迪被殺、水門事件、古巴飛彈危機和科索沃戰爭等歷史事件,氣勢恢宏,充滿了史詩氣質。
影片中兩代教父再次聯手,亦敵亦友,導演運用減齡的特技讓他們恢復年輕時的容顏,但舉手投足間動作已經遲緩很多,讓人不勝唏噓。
影片最後德尼羅飾演的殺手殺死了帕西諾飾演的工會主席,年邁的德尼羅呆坐在那裡,深情的眼光望去,滿眼都是四十年前那個風起雲湧時代的幻影。
以上就是2019年的電影盤點。
在去年的年終盤點中,皮哥曾總結道「2018年是中國電影口碑戰勝流量的拐點」,這一態勢在2019年變得更為明顯。
綜合前文提到的影片上映及票房軌跡,我們可以看到沒有質量保駕護航的爛片幾乎只用一天便會被淘汰出局,即使明星再多、IP再強也不再好使,反之只要口碑過硬,即使小眾如國漫、青春片,也能創造黑馬奇蹟。
相信「口碑為王」會成為今後國內電影市場的常態。
皮哥的年度12佳,以總票房超196億的成績也證明了這一切。
作為慣例皮哥還將對2020年進行展望。
還記得皮哥在去年的年終盤點中預言2019年是中國電影的「科幻元年」,但我千算萬算,算到了《流浪地球》會大爆,沒算到《上海堡壘》也「大爆」了,看來科幻片是個門檻極高的類型,沒有金剛鑽真別攬這瓷器活兒。
2020年皮哥大膽預言是體育影片和人物傳記影片爆發的一年,劇本我都設計好了:在激烈的春節檔,陳可辛的《中國女排》成為最終贏家,他的下一部作品《李娜》剛好就是體育題材 人物傳記類型,借著《中國女排》的餘熱,借著2020這個奧運年,《李娜》打出精彩一役,其他導演也對這類題材虎視眈眈,大戰一觸即發…
2020年,我們走著瞧!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忍者愛吃魚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