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最後海萍對海藻說的話(才明白海萍的結局為什麼是最好的)
2023-09-11 03:34:42 2
海萍有過一次買房的最佳時期,那是三年前,上海的房價還不是很高,她和蘇淳手裡也有點錢,他們看上了一套戶型地理位置都很不錯的二手房。
只可惜她沒有下定決心買下來,以至於之後後悔不已,只因為她的貪念。
再後來,房價越漲越高,為了賺錢,海萍和兒子被迫分開,導致兒子不認識她,不要她抱,這些都深深刺激了海萍,讓她下定決心買房。
作為女人,有家才是嫁,作為母親,想要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這些都無可厚非。
從此,為了省錢,海萍和蘇淳每天吃掛麵,配菜一包榨菜或雪菜,偶爾的改善夥食卻是吃方便麵,因為統一黑胡椒裡有一點點牛肉絲。
每天為了省下1塊5毛,一個月省下33元的公交車錢,海萍買了一輛舊自行車,每天騎7站路,可結果剛騎了9天,車就被偷了。
為了一夜暴富,實現自己的買房夢,海萍買起了,然後過上了每周6天亢奮,1天低落的麻醉生活,直到海藻給她介紹了美國學生Mark,她才有了新的方向。
為了買房,不僅海萍的生活發生了變化,身邊所有人的生活軌道,都發生了偏離。
海萍讓蘇淳回家問父母要錢,蘇淳背著海萍,偷偷借了高利貸。
海藻問小貝借錢受阻,第一次開口向宋思明借錢。
蘇淳借高利貸被揭發,海萍向海藻哭訴要和蘇淳離婚,海藻問小貝借錢兩人爆發衝突。海藻再一次找到了宋思明,兩人有了實質性的關係。
有了宋思明這棵大樹,海萍的生活有如神助,臨時住進了宋思明提供的房子裡,晚上兼職給宋思明介紹的學生Mark上課,後來在Mark的推薦下,又收了一個日本學生,收入倍增。
不願加班的海萍和領導正面起衝突,被領導刁難後辭職討要去年獎金未果,在宋思明的幫助下,搞到了長假病假單和一大堆的病理報告,經理無奈,只能把獎金全部發給了她,還多發了一個月的工資。
蘇淳接私單賺外快,以涉嫌洩露單位的商業機密被公安局帶走,最後又是宋思明出面,讓單位撤訴,還促成了兩家公司聯營。
所以,可以說,如果沒有宋思明的幫助,海萍是不可能如此順利地住進新房的。
我想這也是她既不同意,也不強烈反對海藻和宋思明交往的原因吧,人都是趨利的,尤其是在自己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她甚至對自己的母親說,宋思明對她有恩。
可這樣的海萍,在《蝸居》的最後,為什麼她的結局最好呢?
那是因為,海萍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並且為了自己的目標,一直在付出努力,以此獲得自力更生的能力。
當宋思明提議讓海萍給Mark上課時,海藻直接替海萍回絕,原因是學外語不是她的專業。可當海藻跟海萍說了這個事情時,海萍的回應是不管教得好不好,可以先試一試,權當自己學英語。
等海藻一走,海萍就翻箱倒櫃地拿出一本外語書,開始伏案苦讀起來。
過兩天海藻來看她,她依舊在挑燈苦戰,當知道老外在過聖誕節,1月份才開始上課時,她則慶幸自己還有好長時間可以用來準備。
以至於她買了個MP3,利用上班路上的時間,反覆聽日常生活用語對話,連睡夢中都在練習英語對話。
而且她絞盡腦汁,想方設法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有趣,也就是這樣,她在Mark的介紹下,又多了一個日本學生。
在用心教學的過程中,海萍也變得越來越有信心,甚至有了全職教學,開漢語學校,專教外國人的想法。
最後,海萍也確實做到了。
海萍最後的成功,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是宋思明給她提供了便利,把Mark介紹給了她。可是如果沒有海萍後期的勤奮努力,用心鑽研,Mark也不會和她成為了朋友,甚至給她介紹學生。
而在努力付出的過程中,海萍也慢慢找到了自信,最後有了把事業擴大的想法。
反之海藻,雖然她的初衷是因為姐妹情深,為了海萍才接近的宋思明,可作為成年人的她,在明明可以擺脫宋思明的情況下,依然主動地投懷送抱,沒羞沒躁地做起了二奶小三,做著破壞人家家庭的事情。
原文裡海藻最後也反思說,「回頭想想,她與宋思明之間,除了那些雋永地刻畫在心頭的床第之歡外,還剩下什麼?」
確實,除了床第之歡,她什麼都沒有做,光顧著討好宋思明,沉浸在男人的甜言蜜語中,罔顧自己寒窗苦讀的大學學歷,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別人!
對於宋思明,海萍媽媽的話可謂是一針見血,原文裡說「一個人能混到他那個位置上,一定有與眾不同的能力和手段。可是,無論他在什麼位置上,只要是公家人,他就在替公家做事。他手裡的權力也好,方便也罷,都是我們給他的。
也就是說,你們享受的那部分幫助,其實原本就是屬於你們自己。他為什麼喜歡海藻?他真的喜歡海藻嗎?不是的。與其說他喜歡海藻,不如說,他在享受手裡的權力帶給他的榮耀。一個人的榮耀如果壓抑久了不釋放會得病。」
當他玩弄手中的權力,編織自己的關係網,損害了大多數老百姓的利益時,也是沒收他手裡權力的時候了。
所以初心很重要。
海萍想要買房子,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和老公兒子在一起,為了這個目標她一直在努力,雖然中間宋思明給予了幫助,但是海萍並沒有要利用海藻獲得更多便利的想法,而是依舊不斷努力,想通過自己的自力更生,過上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海藻,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為了幫助海萍一次次接近宋思明,在宋思明的洗腦下,慢慢變成了他的附屬品。在明明可以擺脫宋思明的情況下,卻又主動投懷送抱,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墮落也從此開始。
宋思明呢,忘記自己作為公職人員的責任所在,玩弄手裡的權術,編織自己的關係網,最後獲得了「一步錯,全盤皆輸」的下場。
作為丈夫,他背叛妻子,作為父親,他對女兒缺少關心陪伴,作為兒子,他把自己所有該盡的責任推給妻子。為了自己的小我,為了填補自己的缺憾,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他又搭上了一個年輕女孩的一生幸福,真是自私自利之極。
所以這也是最後,宋思明車禍身亡,海藻流產無法再生育,而海萍買房開公司的原因,如果你的幸福建立在損害別人的利益上,你遲早要付出代價,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東西,才能夠真正的屬於自己。人,任何時候,心安,才能理得!